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52 被逼迎娶蔡琰 文 / e江月

    呂布一直在何太后處逗留到丑時將過,這才循原路偷偷地返回,回到一牆之隔的車騎將軍府中,他沒再回到妻室嚴氏的起居處,而是在特意留出來的寢房中安歇下來。

    先後與嚴氏還有何太后連番激戰,饒是呂布精力旺盛,又憋了一年多,這一夜折騰,也還是在心滿意足之餘,困乏得很。

    可惜如今他可是個大忙人,天一放亮,他就不得不爬起床,打著呵欠,開始一ri的操勞。

    首先是去長信宮中向何太后和天子劉辯請早安,不出意外的,他得知何太后尚未起身,而天子劉辯竟然也沒有起身,這就讓他有點意外之喜。

    剛剛返回到府中,他就得報,軍師賈詡、徐庶、法正等人,已在議事廳相候。

    這是他要立即做的一件重要事,賈詡連同家眷,隨著天子劉辯的車駕一起,自太原遷來長安,如此一來,太原那邊就沒有謀士坐鎮,呂布有些不太放心,在此前數月中,籌劃天子車駕遷入長安時,他就與賈詡、徐庶多番商議過,確定如何調整各地駐守大將。

    晨早這麼一活動開來,起身時的疲乏,已然消散無蹤,呂佈滿臉笑容,踏進議事廳,賈詡等人當即起身相迎,問安聲不斷。

    呂布現在已經很注意細節,這些人可都是他的得力部屬,故而目光在每個人臉上都會停留片刻,以免讓人覺得遭到他的忽視。

    「坐,大家都坐下說話,無須多禮!」

    呂布在主位上站定,對眾人招呼一聲,率先坐下,待眾人紛紛就座,目光四掃,點頭笑道:「好,如今可謂是人才濟濟,有諸君鼎立襄助,何愁不能令天下重歸太平。」

    賈詡一到,就無可爭議的是一眾幕僚之首,不光是他年歲最長,還因為他是最早跟著呂布,並且在才識卓見方面,完全可以讓包括徐庶在內的一眾幕僚拜服。

    他微微欠身,笑答道:「主公一舉鼎定關中,掃清三郡,迎聖上車駕於長安,此必令天下震動,群雄不安,假以時日,關中穩固,民眾休養生息,大軍休整畢,無論兵鋒所指何處,必會所向披靡。」

    一席話說得呂布哈哈大笑,很是真誠地看向賈詡,以及徐庶等人,讚道:「這都是文和先生,元直,在座諸君,以及帳下將士用心之故。今日過後,法正,孟達,將趕赴太原;she援,金旋,蘇則,賈逵,將趕赴河東;諸君再相聚一堂,可就得挑時候才行了。嗯,今日午時,我已備筵席,為法正諸位踐行。」

    被呂布點到名字的,均一一起身站立,轟然應諾。

    待他們坐定,賈詡看了他們一眼,對呂布道:「主公,恕詡直言,在座諸君,皆太過年輕,驟然擔此重擔,是否合適?」

    法正等人均齊刷刷地看向賈詡,可賈詡卻坦然自若,似是絲毫沒有感受到她們的目光。

    呂布哈哈一笑,對眾人道:「文和先生之言,並非是無的放矢,而是金玉良言,你們正因為年輕,所以更需要磨礪,行事切莫憑一時血氣,有任何不決大事,快馬飛報長安,商議後再做定論。」

    說完,呂布神情間放鬆下來,繼續道:「年輕有年輕的不足,可也有年輕的優勢,心中無成見,敢想敢為常人所不能,在我帳下,大將張遼,徐晃,高順,也都年紀輕輕,如今都是可獨當一面的統軍大將,諸君經過磨礪,也定當能大放異彩。」

    如此一番勉勵,法正等人都是洗耳恭聽,他們這次奔赴河東和太原,雖然並非是主政一方,但也就意味著已經得到重用。

    這麼安排,正是多方商議後,呂布調整各地駐守部屬的結果。

    雖然天子和何太后車駕已然進入長安,可太原,仍舊是呂布整個版圖中的重鎮,不容有失,故而還是大將高順駐守,除此之外,呂布還抽調法正和孟達前去太原,就是要彌補太原無幕僚軍師坐鎮的缺點。

    雁門關外,針對鮮卑各部的馴服、打壓,也仍在持續之中,仍由張遼和曹xing擔當大任,只是一直在張遼軍中磨礪的小將王凌和王昶,此次則調派至河內,充實到華雄的河內方面軍中。

    再加上上黨駐守大將韓浩,高都駐守大將王方,呂布在并州一帶,可說是布下重兵。

    河東有郝萌坐鎮,she援,金旋,蘇則,賈逵,四人前去河東,交給郝萌調度。

    而鎮守風陵渡和弘農郡的重任,就交給韓暹和楊奉兩人,他們兩個先跟郭太,然後投效朱俊,在呂布被皇甫嵩和朱俊圍追堵截的關鍵時刻,改換門庭,立下大功,如今也得到呂布的重用。

    至於長安,那自是重中之重,呂布親自坐鎮,除此之外,還有徐晃,張燕,李肅,宋憲等人,另外賈詡,徐庶,楊修,張既等人也都在,可謂是重兵強將,力保萬無一失。

    正如賈詡所說,呂布這個集團,如今勢力可謂不俗,地盤橫跨并州、司隸校尉部,當務之急,並非是繼續擴大地盤,而是整固消化現有的地盤,力爭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新得的司隸校尉部所屬六郡,整固成整體實力的強大根基。

    故而各地要害處的防務,就是重點,呂布將帳下大將盡數派駐各地,其實不光是防守,更主要的,還要練兵,一旦時機顯現,就能自各地出擊。

    商議完這件頭等大事,賈詡話風一轉,笑意更盛,對呂布道:「詡在太原時,與蔡翁、元偉(ps:橋瑁字元偉)多有接觸,元偉曾提及蔡翁有女昭姬,主公……」

    賈詡停住不說,可一臉「你懂的」表情,在座諸人,包括徐庶在內,都是一看就明,個個面露微笑,看向呂布。

    噗嗤!

    呂布剛剛喝上一口熱茶,聞言盡數噴吐出來,咳嗽連連,臉都漲得通紅,好一番手忙腳亂,才算是止住咳嗽。

    他是萬萬沒想到,天子劉辯的車駕一進入長安,就先後有何太后和賈詡跟他提起蔡琰之事,如此架勢,他是不娶都不可能了。

    美女蔡琰,本就是他志在必得,如今竟然是無需他主動提出,外面的整個勢就已經造起來了,這個意外驚喜,來得實在是有些突然。

    賈詡恰於此時開口,勸道:「主公,詡以為,於情於理,主公迎娶蔡翁之女,皆是件大好事。」

    「哦,為何這麼說?」

    呂布一時沒細想賈詡的話,順口問道。

    「於情,主公在河東,率軍大敗南匈奴jing騎,解救蔡翁之女,而後又一路護送,北上太原,此事已然天下皆知,主公不娶蔡翁之女,可就是要辜負一片美人心;於理……」

    賈詡說到這裡,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呂布心中也是一凜,當即明白過來,隱約捕捉到賈詡到底想要說什麼。

    「……於理,蔡翁官拜司徒,在朝中天下,聲名卓著,德高望重,天子初立,朝廷方安,雖則令不出並、司隸二州,卻終究是大漢正統,主公肩擔恢復天下太平之重任,兵權不可稍離,東征西討,勢必軍功ri積,威權ri重,難保朝中不會有人心有異議,暗中施展黑手,那時,有蔡翁作為主公之朝中援手,穩定朝堂可期。」

    呂布默然,對賈詡所言,他知道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必須未雨綢繆的事,在他記憶中,曹操迎奉獻帝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討之際,朝中可是有不少針對他的反叛行動,每一次,都對他的攻伐大計產生影響。

    況且就在前不久,老將皇甫嵩就曾布下過天羅地網,如不是楊修為他通風報信,他可就要入皇甫嵩的觳中,完結不得翻身了。

    在今後的征伐生涯中,對呂布而言,可謂是有內外兩條戰線,對外,需要征討各路梟雄,一統天下,對內,則要與一眾忠心耿耿的大漢朝臣鬥智鬥勇,防範他們自背後射出的暗箭。

    可即使知道是將來必定會是這樣的情形,呂布也還是沒得選擇,權臣之路,從來就是伴隨著這麼內外兩條爭鬥路線展開的。

    就在呂布默然之際,徐庶點頭附和道:「主公,文和兄所言甚是,迎娶蔡翁之女,於情於理,都勢在必行,至於其他,與爭取到蔡翁相比,皆不足道。」

    徐庶所謂的其他不足道之事,指的就是蔡琰如今的身份,可是客居娘家的小寡婦,雖則時人對寡婦再嫁並沒有什麼非議,可對呂布這位車騎將軍而言,就算是個不可忽視的瑕疵。

    不待呂布回答,賈詡再接過話頭,一臉嚴肅地對呂布道:「以詡之見,主公不光是要娶蔡翁之女,就連橋公之女,也該當一併娶了,如此一來,既能與橋公聯姻,又能長主公名望,何樂而不為……」

    噗嗤!

    呂布再次將嘴裡的熱茶噴吐出來,咳嗽不已,連連擺手,對賈詡謙遜道:「這個,這個,暫且不議吧。」

    他心裡很是疑惑,賈詡這麼說,到底是覺得,他娶蔡琰和大喬小喬,能夠將蔡邕和橋瑁、橋羽家族與他綁定一起,於他的大業大有幫助,還是僅僅是洞悉了他的內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