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32 關中之戰.關羽連戰連勝 文 / e江月

    關羽發現劉岱和曹操大軍的蹤跡後,每天一次向身在平原的大哥劉備和軍師戲志才傳遞軍情。

    從高唐到平原,快馬加鞭,也就最多大半天的路程,而身在高唐的關羽收到軍情,基本上有一天的時間差,故而軍情傳到平原,時間差就增加到了兩天。

    戲志才在緊要關頭,說服劉備打消心中的顧慮,而後協助劉備寫好一封長信,遣人快馬送往北海的孔融,即與劉備一起,每天在輿圖面前,對照著關羽稟報的軍情,研究劉岱和曹操大軍的進展。

    幾天的工夫,劉岱大軍進展神速,攻下祝阿後,兵分三路,他親率大軍往東,攻入濟南國的歷城,餘下兩路,渡過濟水,分別殺向平原漯yin和高唐。

    相反,曹操的大軍進展遲緩,先鋒大將是其帳下夏侯惇,這麼幾天的工夫,還僅僅是進入到平原境內,沿著大河緩慢行軍。

    看著輿圖上幾天的標記串成一條條的進軍路線,劉備此時也看明白過來,劉岱是想與曹操兩路夾擊,以拿下高唐。

    可如今,卻因為兩路大軍進展不一,變成劉岱的這支偏師是在孤軍深入。

    劉備瞇著眼盯著看了半響,終於還是沒忍住,沉聲問道:「曹操此舉,到底是何用意?」

    按理說,自東郡聊城出兵,進入平原境內,一路並無阻礙,其先鋒大將夏侯惇的進軍,理應比劉岱的偏師要更快才是。

    戲志才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面孔,不是曹操曹孟德,而是昔日那位瘦削卻又才華橫溢的學弟郭嘉,目前,郭嘉還不知道,他正在劉備帳下效力,而他,卻是將郭嘉當做最大的競爭對手來看待。

    郭嘉為何要如此做,戲志才心裡很明白,可是,有些事,他們這些作為謀士的,可以向效力的主公建言,但無法說透說明。

    比如此前,他一直勸說主公劉備取孔融而代之,將整個青州掌控在手中,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只要主公劉備不反對,他有的是辦法,讓孔融出現種種意外,讓劉備得到青州。

    就像現在郭嘉正在做的事,戲志才相信,與他想要對孔融做的事,是如出一轍,所以此前,他才隱晦地提醒劉備,兗州牧劉岱一旦出現意外,兗州又將如何等等,而夏侯惇進軍遲緩,不是意外,而是著意如此。

    心底裡的這個想法,戲志才並不能將自己的意圖,一股腦兒地告知主公劉備,不過,對揭露郭嘉的意圖,他卻沒有這般顧忌,當下斟酌片刻,答道:「如此所為,該當是要保存實力,為後續的變故做好打算吧。」

    「嗯!」

    劉備對這句話沒有深思,而是在想著,如此稍縱即逝的戰機,二弟關羽該當會敏銳地發現,並抓住吧。

    他猜得沒錯,當天晚些時分,關羽的第二波信使趕至,帶來的軍情很簡潔,很符合關羽的一貫作風:大勝兗州軍,斬敵大將王宏。

    關羽所率兵力為三千,新老混搭,他還要駐守高唐,故而能夠出戰的,恐不過千人而已。不過他擊敗的,乃是劉岱的一支偏師,斬殺的劉岱帳下大將王宏,也並無什麼名聲。

    不過好歹這也是一場勝利,對於提振士氣,也相當有成效。而劉備率軍離開平原的日子,就定在關羽放棄高唐,撤回平原之時。

    高唐上游五十里處的渡口,夏侯惇率五千兵卒,停留在此,已有兩天的時間。

    選擇在此處渡河,而不是更靠近高唐的渡口,也是有著很現實的考慮。

    高唐在大河南岸,距平原也就只有大半天的路程,如若選擇的渡口離高唐過近,夏侯惇的大軍,在渡河時,就很容易遭到高唐關羽和平原劉備的前後夾擊。

    接獲關羽大敗劉岱殺向高唐偏師的消息,夏侯惇不再猶豫,不顧夕陽西沉,下令大軍渡河,並遣人急報其後的曹操大軍。

    五千兵馬並不能全部渡河,需在北岸留守兩千兵馬,駐守渡口,以待曹操大軍的到來,可即便是三千兵馬,全部渡過大河,哪怕夏侯惇為此已做好了周全的準備,仍舊鬧騰到夜深,才盡數渡河完畢。

    還好,此時是深秋枯水時節,此段水域水流平緩,又沒有什麼暗礁暗流,夜間渡河,也不虞危險。

    大河兩岸,一馬平川,想要埋伏點兵力,也沒有什麼好地方。可即便如此,夏侯惇仍舊極其小心,渡河時,斥候撒出去近二十里,即使是入夜,仍舊沒有撤回來,直到大軍盡數過河,夏侯惇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撒出去的斥候才陸續返回。

    勞累大半夜,大河南岸的營地裡,除開巡邏兵卒,所有人都已進入夢鄉,夏侯惇也不例外,當突如其來的喊殺聲突然傳來時,夏侯惇一個骨碌彈起來,剛剛掀開帳簾搶出帳外,就聽到一聲悠長的急報:「報~」

    來人跑得飛快,在夏侯惇身前單膝抱拳,稟道:「報,敵軍襲營,人數不詳,已突入大營東南角。」

    「關羽!」夏侯惇咬牙切齒,猛然大喝一聲:「備馬,迎戰!」

    此時的大營,已是沸反盈天,尤以敵軍襲入的東南角為盛,好在夏侯惇此前曾下令,人不解甲馬不卸鞍,不然,只怕被關羽率軍這麼一衝,三千兵馬就要因此而潰散一空了。

    夏侯惇一聲令下,圍攏在身周的親兵立時高聲應諾,同時傳令兵往營內各處奔去,嗚嗚的號角聲,也響遍全營。

    大營遭到夜襲,兵卒再悍勇,在睡夢之中驟然驚醒,多半都還處於半睡半醒之間,如無及時的軍令指引,整個大營很快就會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夏侯惇jing醒得快,幾乎是在喧鬧聲傳來的同時,就已驚醒。

    他的軍令下得很是及時,以他為中心,加上簇擁的彪悍親兵,所到之處,原本慌亂不知所措的士卒,均紛紛跟隨其後,往敵軍來襲的大營東南角殺去。

    此時大營東南角已是火光沖天,人影憧憧,夏侯惇提槍策馬,驅軍大進,沿途令兵卒齊聲高呼,以安軍心。

    火光熊熊中,對面有一彪兵馬殺來,為首大漢手提大刀,面鎧威風凜凜,火光映照在面鎧上,流轉靈動,宛如天神下凡般。

    「關羽!」

    「夏侯惇!」

    夏侯惇和對面殺來的關羽同時出聲,高呼的同時,策馬飛奔殺來。

    率軍夜襲的,正是關羽,他以區區千人殺敗劉岱的一支偏師後,早就探得夏侯惇大軍的動向,預先料到夏侯惇必在此處渡河,於是將兵馬分散,隱在四周的村鎮裡,瞞過夏侯惇所派斥候的探查。

    不過如今戰果並不是很輝煌,夏侯惇反應及時,人不卸甲,馬不卸鞍,兵卒也雖慌亂,但並未因此而崩散。

    既然遇到敵軍主將,關羽心頭一喜,面色一沉,決意斬殺夏侯惇,再立一大功。

    戰馬嘶鳴,急速馳近,關羽揚起青龍偃月刀,暴喝一聲,催馬搶上一步,火光熊熊中,刀光如流星般,劃過夜空,劈向夏侯惇。

    鐺!

    夏侯惇大吃一驚,擬好的進擊槍招,在關羽的搶攻面前,只得倉促變招,轉攻為守,長槍雖然架住關羽氣勢洶洶而來的一刀,可他是倉促迎戰,關羽乃是有備而來,立時被關羽的大刀斬得雙臂發麻。

    咯吱吱……

    大刀順著長槍槍桿,滑溜而過,發出的聲響,令人牙齒發酸,雙馬交錯,夏侯惇暗道僥倖,旋即內心深處湧起一股羞恥感來,讓他心中的怒火蓬地一聲竄升而起,哇哇怪叫著,撥轉馬頭,大喝一聲:「關羽!休得猖狂,看招1」

    這一次,夏侯惇決意要搶佔先機,催馬狂奔時,長槍舉起,槍尖顫抖,幻化出一片槍影,殺向關羽。

    關羽冷哼一聲:「哼,彫蟲小技!」,怒瞪丹鳳眼,吐氣開聲,搶在夏侯惇之前,青龍偃月刀當頭劈下,勢大力沉,大有一刀將夏侯惇連人帶馬劈成兩半的架勢。

    這招看似是同歸於盡的打法,但夏侯惇可是看得很清楚,關羽這傢伙的長刀在力劈的同時,刀光陡然變長,這不是幻覺,而是關羽此時雙手握著刀柄末尾,以至於在瞬息間,大刀似是變長了,因而也就佔了那麼一線先機。

    電石火光之間,夏侯惇再次哇哇怪叫,不得不變招格擋,雖然應變神速,成功架住關羽的大刀,可這次雙臂上承受的力度,比之方才一招,還要來得勢大力沉。

    兩招都被關羽搶得先機,夏侯惇又羞又急,盡數化作怒意,怒不可遏地狂吼一聲,可旋即,他就臉色大變,急忙往馬鞍上伏低,頭頂上呼呼風響,原來是關羽的一招回馬刀,差點就就將他攔腰斬斷。

    這一次,夏侯惇可是被嚇出一聲冷汗,方才醒悟過來,關羽的確是勇猛無鑄,能夠在虎牢關前,力戰呂布,端的是厲害。

    「夏侯惇,哪裡逃!」

    聽到身後傳來關羽的大喝,夏侯惇差點就氣炸了肺,伏低在馬鞍上回頭一看,不由大吃一驚,不知何時關羽已掉轉馬頭,策馬疾追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