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27 關中之戰.空城計 文 / e江月

    秋日艷陽掛在西邊天際,顯得格外的高遠,就連被斜陽照耀得熠熠生輝的雲霞,也像是鑲嵌在湛藍寶石中的彩色飄帶,特別的絢麗。

    華yin城外二十里,正有一支隊伍在疾行,領頭大將是個精瘦漢子,面相非常普通,瞇著雙眼,手搭涼棚,由遠處的華yin城抬頭看向西邊天際的斜陽,目光炯炯。

    這正是呂布帳下的大將張燕,曾經的黑山賊頭頭,被呂布收服後,自麾下挑選出兩千餘人,與自冀州麴義帳下奪來的八百強弩兵一起,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弩兵。

    此次主公呂布攻略關中,他這支尚需磨礪的弩兵,也在徵調之列,至於駐守河內的重任,除了大將華雄外,還有原本的部分黑山賊,如今的黑山營,由張燕原本在鹿腸山中的親信王當統率。

    瞇眼看了片刻,張燕扭頭令道:「前面就是華yin,令大傢伙加把勁,日落前進城!」

    「諾!」

    答話的是杜長,是張燕的得力親信部屬,如今是他帳下的親衛統領,轉身朝後,大聲喝令傳令兵,沿著隊列往後傳遞張燕的軍令。

    整支隊伍都是步卒,就連張燕,也都是靠著雙腿走路,一來是他尚未學會騎馬,二來則是在鹿腸山這麼多年了,已慣於撒開雙腿跑路。

    一聲令下,整支隊伍加快行軍步伐,一時大道上煙塵滾滾,相當引人注目。

    日落時分,張燕率軍入城,還沒有安頓下來,他就將一應瑣事甩給麾下杜長、劉石、孫輕等人,自己連臉上的塵土都沒來得及抹一把,就去主公呂布的中軍大帳報道。

    所謂中軍大帳,只是大傢伙說慣了的,在城內,其實一般都是將當地府衙。

    有人帶路,沒過多久,張燕就只帶著兩名親衛,來到府衙前,正見到數人自大門內出來,個個氣宇軒昂,殺氣騰騰。

    尤其是領頭的那個年輕人,張燕非常肯定,那人肯定比他要年輕不少,可看樣子,地位絕對低不了,只怕就是主公呂布帳下大將徐晃了。

    張燕一邊在心裡如此猜測,一邊踏上石階,進到廳堂內。

    廳堂內已點起燈燭,只有兩人,正站在佔滿整整一面牆的輿圖面前。主公呂布高大威猛,一眼就看出來,身旁是位文士,當是主公呂布身邊的軍師徐庶。

    「屬下張燕,奉令率黑山營前來效力,叩見主公,先生!」

    話剛說完,張燕就聽到呂布輕笑幾聲,對身旁那人道:「你看,我說的不假吧,張燕雖然是賊頭出身,為人很是機靈,尚未謀面,就認出先生來。起來,一路辛苦了。」

    「謝主公!」張燕起身,臉上掛著和善的微笑,答道:「自河內一路西來,路上可沒哪個不開眼的敢生事,是以非常順利。」

    「沿途郡縣長官,聽說是大名鼎鼎的黑山張燕路過,躲都來不及,哪個還敢生事,哈哈……」

    呂布朝向張燕,哈哈打趣道,一席話,說得張燕也不好意思地嘿嘿直笑。

    笑畢,呂布轉向徐庶,對張燕道:「來,這位就是軍師,姓徐名庶,字元直。」

    待張燕再次上前拜見過徐庶,呂布才繼續對他說:「你來的路上,該當碰到徐晃,韓暹,還有楊奉,嗯,他們三個,可算是你的同行了。」

    「白波賊?」

    張燕當即明白過來,雙眉一掀,問道。

    呂布點點頭,笑道:「正是,原本都是郭太帳下,徐晃投入我帳下最早,還是跟我狠狠地打了一仗被俘之後,韓暹和楊奉是新近才投效,在我帳下,英雄不問出身,只問忠心和功勳,所以你切莫存了低人一等之心。」

    「屬下謝過主公教誨!」

    張燕很機靈,當即再次拜下,鄭而重之地拜謝。

    徐庶一直在一旁,笑吟吟地看著,短短一會兒,他就認可主公呂布所言,這個張燕,其貌不揚,的確是個機靈人。

    「起來!」呂布說,「嗯,還有宋憲,典韋,今夜的筵席上,你會一一見到,拿下關中,就得靠你們精誠團結,眾志成城才行了。」

    「是!」張燕答道,「主公儘管放心,屬下定當遵從號令,竭盡全力!」

    隨著張燕率部的到來,呂布已在華yin一帶,聚集大軍四萬,其中不少還是新近才成軍的新兵,而一應糧草輜重,則是自河東運來,就連弘農郡太守楊原,也都識趣地遣人帶著軍糧,前來犒軍。

    楊原一直是跟老將朱俊搭檔,此前為中牟縣令,後來被關東聯軍盟主袁紹表為河南尹,可一天都沒有到任過,此次朱俊率軍來到關中,他也跟著前來,在軍中出謀劃策,朱俊屯駐弘農,攆走了原弘農太守,由楊原出任。

    如今,朱俊因率軍參與皇甫嵩誘殺呂布的行動,遭到韓暹和楊奉的反叛,未及逃回弘農,而是與皇甫嵩合兵一處。呂布在華yin聚集大軍,弘農郡也就處於不設防的狀態,楊原不識趣的話,他這個弘農太守,也就要到頭了。

    至於關中三郡,京兆尹處於老將皇甫嵩的掌控之下,右扶風和左馮翔則仍在觀望。

    大軍聚齊,休整三日後,呂布即令徐晃為前鋒,率部西進,只是每日前進距離有限,幾乎可以說是在一步一挪,他自己則親率大軍,相距半日的路程,緊隨其後,至於殿後,以及糧道安全,則全數委給張燕。

    如此一路沿渭水而行,逼近鄭縣二十里,先鋒大將徐晃遣人急報,遭遇敵軍阻截,總數約莫在五千,領軍大將乃是皇甫嵩的長子皇甫堅壽。

    徐晃沒有必勝把握,也就沒有冒進,而是設下大營,嚴正以待。

    進入關中,沿渭水兩岸,儘是沃野平原,這樣的地形,再加上雙方都將斥候撒得很開,想玩什麼伏兵,斷後,截擊,都是不可能的事,唯一可行的,就是雙方硬碰硬的實力大比拚。

    呂布與眾將商議後,選擇的也是穩妥戰法,大軍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步步為營,直逼長安。

    皇甫嵩再怎麼善於用兵,對此也沒什麼奈何,而他又不可能放棄長安,所以最大的可能,皇甫嵩會在關中諸皇陵間,擺下大軍,以與呂布決一死戰。

    待呂布率大軍趕到大營時,斜陽仍高高在掛,尚未入營歇下,呂布就親率三千jing騎,連同徐晃的三千銳卒,殺氣騰騰地往十里外皇甫堅壽的大營殺去。

    這即是試探,不過如果皇甫堅壽敢於一戰,呂布可不介意就在這裡跟他大戰一場,正是基於這個考慮,所以他才只帶六千兵馬,也算不上太過欺負皇甫堅壽。

    剛剛出營兩里,遠遠地,呂布就見到,皇甫堅壽的大營傳來隱隱的鼓聲,而後兵卒傾瀉而出,不過可惜的是,最終出營列陣的,估計也就只有千來人,壓根就不像是要迎戰的架勢。

    果不其然,等呂布大軍逼近,皇甫堅壽全身披掛,立於陣前,朝呂布縱聲高呼:「有請車騎將軍上前答話!」

    呂布連聲冷笑,策馬上前,手中方天畫戟指向皇甫堅壽,喝道:「怎麼,皇甫嵩有何話說?」

    「車騎將軍!」皇甫堅壽在馬上雙手抱拳,禮道,「父親好意與將軍議和,共奉聖上,將軍如何悍然發難,還率大軍前來侵擾?」

    呂布氣急,仰頭哈哈大笑,冷聲喝道:「皇甫嵩老匹夫,還想玩這等把戲!詐以議和,暗伏刀兵,如若不是我早有人潛伏關中,探得內情,我還真要遭到暗算。如今反而在兩軍陣前,公然欺瞞天下!不知羞恥!」

    皇甫堅壽一時語塞,心中驚疑不定,結合呂布當夜所為,皇甫堅壽相信呂布所言不虛,的確是有人暗中通風報信,不然,呂布不會在筵席途中離席後,當即遁逃。

    就在皇甫堅壽語塞之際,呂布卻得理不饒人,冷笑道:「那夜你弟皇甫酈親自去給我的赤兔馬下毒,被我擒拿,當夜我突出北門時,一招就殺了把門大將,如何,皇甫磊可安好?」

    聽呂布提到胞弟,皇甫堅壽怒火升騰而起,滿臉通紅,頸脖上青筋賁凸,雙手緊緊地抓著長槊,恨不得立時催馬上前,一槊砸爛呂布的腦袋。

    可在狂怒之中,他心裡還是有一個理智的聲音,在不斷地警告:「呂布一招所殺的,可是大將閻行!」

    自個兒有個幾斤幾兩,與大將閻行相比,實力如何,皇甫堅壽心裡清楚得很,故而儘管怒火刺激下,戰意高昂,他還是沒有挪腳,而是就這麼怒瞪雙眼,似yu是要噴出怒火來,將呂布燒成灰燼。

    「怎麼,沒這個膽子上前來一戰?」

    呂布大喝一聲,聲震四野,方天畫戟指向皇甫堅壽,赤兔馬踏著碎步,昂頭嘶鳴,似是在附和呂布的挑釁,又像是在嘲笑皇甫堅壽。

    可令呂布失望的是,皇甫堅壽一聲令下,撥馬變回,率軍徑直回到營中,任憑呂布如何挑釁,就是閉營不出。

    次日一大早,呂布得報,皇甫堅壽已連夜撤軍,去向不明。

    呂布則親率三千jing騎出營,一路疾奔,昨日皇甫堅壽大營所在,如今已蹤影全無,除了紮營留下的坑洞痕跡,再無其他,令呂布暗自心驚。

    馳到鄭縣城前,呂布不由驚訝不已,只見城門洞開,城頭上,旗旛飄舞,可就是看不到一個人影,遣人繞城一圈,得知其他三門,也是如此情形。

    「空城計?!」

    呂布策馬橫戟,喃喃自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