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09 孫郎與周郎 文 / e江月

    孫堅聞言一愣,轉頭看去,面上先是一喜,而後一沉。

    即使已有兩年多未見,孫堅還是第一眼,就認出領頭的騎士,正是他的長子孫策,只是比之他記憶中的那個長子,要高大得多,也英武得多。

    「父親!」

    孫策的大叫聲遠遠傳來,帶著欣喜,腳下卻不停,仍舊磕打馬股,策馬飛奔而來,而他身後的騎士,則已在減速。

    塗山山頂方圓並不大,形如倒扣的鍋底,頗有些坡度,孫策如此策馬狂奔,看得程普心裡都是一陣發緊,直至奔至近前十來步,見孫策這才勒馬急停,駿馬嘶鳴,馬蹄前撐,碎石飛濺。

    孫堅更是臉色頗有些不虞,雙眉緊鎖,盯著下馬的孫策,喝問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怎的還如此魯莽?」

    即便程普有心為少主孫策說上兩句好話,此時也都覺得,在這般窄小的山頂,如此縱馬疾馳,的確是不太妥當,當下就到嘴的話給嚥了回去,只是含笑看著英武不凡的孫策,在一旁暗自點頭。

    孫策面色一紅,兩年多來乍見父親,沒想到頭一句,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喝罵,任他如何豁達開朗,此刻也是臉上訕訕的,只是轉眼間,他就將手裡的馬韁一甩,單膝著地,乾淨利落地肅容稟道:「父親,孩兒前來軍中效命!」

    「胡鬧!」

    孫堅更是有些惱火,喝斥一聲,胸膛起伏,深吸緩呼,如此好不容易控制住心中的怒意,可說出的話,還是如同喝問:「你不在家侍母照顧幼弟,跑這裡來作甚!」

    程普哈哈一笑,對孫堅道:「主公勿惱,少主如今年過十七,兼且英武不凡,行事有些欠妥,也是情有可原。」

    「嗯!」孫堅臉色和緩下來,看向孫策身後站著的少年,看起來比孫策要小上一些,面帶恬淡微笑,面容俊朗,身形挺拔,雖不似長子孫策這般壯實,卻也令另有一番英武之氣,不由大起愛才之心,問道:「你是……」

    少年踏前兩步,就在孫策身後側半步處,單膝著地,雙手抱拳,禮道:「舒縣周瑜,叩見伯父!」

    他的聲音很乾脆,聽起來令人大覺舒服,孫堅默念兩聲「舒縣周瑜」,突然雙眼大瞪,問道:「你可是周公之後?」

    這個周公,當然沒有人會誤解為已作古千餘年的那位周公,周瑜再拜,答道:「是,從祖父諱景,曾官至太尉,從父諱忠,朝中衛尉,現今仍在長安。」

    「果然是周公之後!」

    孫堅感慨一句,踏前幾步,越過孫策,雙手扶起周瑜,連聲歎道:「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堅傾慕周公久矣,惜乎只在幼時,有過一面之緣。」

    扶起周瑜後,孫堅才扭頭對著孫策低喝一聲:「起來吧,怎麼,要為父扶你起來麼!」

    孫策聞言跳起身來,對著周瑜微微一笑,示意他沒事,轉頭正見到父親孫堅嚴厲的目光,心下一陣慌亂,忙不迭地手指周瑜,道:「父親,瑜弟乃是孩兒的結拜兄弟,此番聞聽父親率軍渡江,正欲與孩兒一起,投入軍中效力。」

    程普見孫堅面色又是一沉,忙搶在孫堅之前,搶先一步道:「主公,少主已快成年,少年心性未定,正該主公帶在身邊多加磨礪才是。」

    孫堅沉吟一下,有些無奈地點頭應道:「嗯,德謀說得是,還不見過程叔父!」

    這後半句,卻又是喝斥孫策的,駭得孫策忙又拜下,就連周瑜,也是以子侄禮拜見。

    程普虎目含淚,扶起孫策和周瑜,感慨著對孫堅道:「主公,一眨眼,少主已是英武少年了,想當年,我等四人,共奉主公,那時少主尚為稚子,如今,少主如此英武不凡,公覆(ps:黃蓋)和大榮(ps:祖茂),卻再也看不見了……」

    一席話,程普已是欷歔哽咽,熱淚盈眶,雖則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人共在孫堅帳下多年,同生共死過的情誼,雖未曾結拜,卻與結拜兄弟無異。

    如今,黃蓋和祖茂已死近兩年,屍骨葬於異鄉。

    莫說程普心裡頭難過,感慨,就是孫堅,亦是眼圈一紅,抬頭向天,感慨道:「是啊,一眨眼,就是兩年了,就是李傕,郭汜,也已命喪於長安,公覆,大榮,在陣前慷慨赴死之景,卻猶自歷歷在目,宛如昨日。」

    所有人都沉默下來,孫策當然知道,黃蓋字公覆,祖茂字大榮,都是父親孫堅帳下大將,在父親自魯陽進軍洛陽途中,與西涼聯軍大戰於新城,結果黃蓋和祖茂被俘,李傕欲拿兩人來要挾父親,不曾想兩位在陣前咬舌自盡。

    只有周瑜知其中的前因後果,可此時也不是發問的時候,故而亦在一旁沉默。

    良久之後,孫策試探著來了句:「致二位叔父身死的,還有呂布,馬超,孩子定當此二人,為兩位叔父報仇雪恨!」

    孫堅心頭火氣,正欲喝罵出聲,轉念間,卻又覺得,長子孫策此時年幼,有此大志,當是好的,何必只是一味打壓,深吸一口氣後,他平緩下心境,難得地語重心長道:「策兒記住,切莫自恃武勇,小覷了天下英雄。」

    「是啊!」程普附和道,想起當日在陣前與呂布大戰的情形,猶自心有餘悸,幽幽道:「當時,某迎戰呂布,結果,只是一招,即不敵,僥倖躲過第二招,就落荒而逃……」

    那一戰的情形,孫堅更是記憶憂心,就是那次陣前,老將黃蓋和祖茂咬舌自盡,他激憤之下,只想著要殺了李傕,結果,與李傕大戰於陣前。

    韓當上前助戰,被西涼小將馬超截住廝殺,而呂布出戰後,就只有程普可以迎戰,兩招落敗,三人只能落荒而逃,如若不是韓當情急之中,大展神威,施出比平時更具鬼神莫測之威的神射,三人那一戰,只怕都要喪命在那裡。

    孫堅和程普你一言,我一語,將當日一戰的慘烈,盡數展現在孫策和周瑜面前,就算孫策自恃武勇蓋世,此時也終於意識到,別說呂布,就是那時才十五歲的西涼小將馬超,都可說是他的勁敵。

    而如今,呂布的名聲,更是如日中天,虎牢關前,大戰群雄,在四人圍攻下,猶自不落下風,更在亂軍之中,射殺河北名將潘鳳,此次攻陷鄴城,再斬河北名將高覽和麴義。

    程普想到這裡,有些疑惑地問道:「主公,呂布此人,為何普總覺得,當日之戰時,他似是並未出全力?」

    孫堅明白程普此話所指,想著要是以呂布在虎牢關的武勇,當日那場大戰,他該當不會讓程普自他方天畫戟之下逃過兩招才是,默想良久,才搖頭答道:「此事是有些蹊蹺,以他在虎牢關的武勇,乃至神射,都比那一戰時,要更為威猛無鑄些。」

    周瑜此時插嘴道:「呂布武勇,可天下爭霸,憑的更是謀略……」

    聽得周瑜如此說,孫策見父親孫堅轉頭看過來,忙解釋道:「瑜弟武勇不凡,更長於謀略,每以興周之姜子牙,旺漢之張子房自比。」

    程普自回憶中回過神來,雙眼仍舊含著熱淚,面上卻露出微笑,看著孫策和周瑜兩人,孫堅長歎一聲,面色肅然,罕見的沒有喝斥,而是語重心長道:「策兒你自恃武勇,瑜兒呢自恃謀略,少年心比天高,胸有大志,並非壞事,不過,你們一定要記住,萬萬不可小覷天下英雄,小覷天下智士。」

    說完,孫堅見孫策和周瑜都是一臉肅然,洗耳恭聽,心中一喜,知道他們兩個都聽了進去,繼續緩聲道:「呂布的武勇,為父自歎不如,天下英雄,折在他手裡的,亦不在少數。呂布帳下,亦有智士,為父所知的,乃是西涼賈詡,呂布一應謀劃,皆出自他手。你二人想一想,董賊身死時,呂布放棄率軍入主洛陽的大好時機,退據并州,而後又率軍加入西涼軍,共抗關東聯軍,卻又自李郭二賊手中,救出太后和弘農王,凡此種種謀劃,除了有呂布的膽大妄為外,亦有賈詡諸謀士的運籌帷幄。」

    這些天下大勢,孫堅常年征戰在外,少有以此教導子女的時候,這一次,他說得很透,乃是將他與程普、韓當兩年來無數次的分析商討,合盤托出,這般經驗,可是孫策和周瑜從未體驗過的。

    過了好半響,孫堅估摸著孫策和周瑜二人該當消化得差不多,才接著道:「就說此次,呂布的聲東擊西之策,旗號出現在河東,其人卻率軍避過世人耳目,深入鹿腸山,收服黑山賊張燕,突襲鄴城,一鼓而下之,這可是連袁本初,都給算計進去了。」

    說到這裡,孫堅面現羨色,幽幽道:「袁本初四世三公,名望著於當世,麾下猛將如雲,智士成群,卻依然被遠在太原的賈詡,還有膽大妄為的呂布,玩弄於股掌之中。」

    程普看看孫策和周瑜兩人,將他們兩個臉上都帶著凝重,聞言哈哈一笑,對孫堅道:「主公,也無需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少主和世侄,乃是當世數一數二的英雄少年,志氣宜鼓不宜洩。」

    孫堅哈哈一笑,點頭道:「正是,如今天下大亂,八王並立,我江東健兒,亦不輸給天下英雄了,呂布,賈詡,你們終有一日,可與他們同場一較高低!」

    一席話,恰如一點火種,將孫策和周瑜心中點燃,讓兩人熱血沸騰,激盪不已!

    西邊天際,夕陽輕輕一躍,沒於大地之下,夜幕,降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