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117 天下多少事.劉備犯愁 文 / e江月

    呂布猜得沒錯,這個金城閻行,正是他自後世的記憶中搜索出來的那個猛將閻行,敢與馬超比拚,還一度差點就把馬超給幹掉了。

    而他所說的漢陽閻忠,則是西涼名士,前數年,西涼正處於劇烈的動盪之中,最終馬騰和韓遂脫穎而出,聯手掌控了大半個西涼,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就曾奉閻忠這位西涼名士為統帥,只是不久後,就傳出閻忠身死的消息。

    呂布的記憶告訴他,當時,馬騰和韓遂剛殺了前一個被他們控制的統帥王國,緊接著就劫持名士閻忠,將他捧上統帥的寶座,以致閻忠憤憤而終。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呂布明顯感覺到,馬騰雖然面相粗獷,但與城府頗深的韓遂比起來,狡詐處,其實是不遑多讓,反觀他那個更有名的兒子馬超,卻要心思簡單得多。

    而張濟,以及張繡,就明顯要比馬騰和韓遂要厚道一些,沒有那麼狡詐和狠辣,不然,他們叔侄倆也斷然不會給皇甫嵩留下這麼個翻盤的機會,而是早就將他暗地裡給做掉了。

    詳詳細細瞭解清楚關中戰事詳情後,呂佈一個人呆在中軍大帳裡,雜七雜八地想了許多,眼見著如今的大漢天下,已是處於崩塌的邊緣,可是朝廷裡的這些人,包括掌權的驃騎將軍李傕,以及司徒王允等人,都還是只盯著眼前的那一塊不放。

    這是他們的不幸,大漢的不幸,是個壞事,可對於呂布來說,卻是個好事,所謂不破不立,沒有大漢帝國的破,何來日後他自己的立?

    呂布堅信這一點,就如同堅信他一定會得到貂嬋一樣,也正因此,他才在河東時,聽從賈詡的建言,率大軍北上太原,遠離洛陽,遠離尚未大破的洛陽和大漢朝廷,並靜待大漢帝國朝廷被人大破的時候。

    而如今的這個大破的光榮使命,就落在李傕、郭太、王允等人身上。

    「袁紹,曹**,劉備,孫堅,你們,此時又在想些什麼呢?」

    呂布自言自語,目光仿若透過營帳,穿過千山萬水,落在曹**、劉備等人身上,所謂時勢造英雄,現在時勢已顯雛形,他們這些人,還會如後世所載那般,會脫穎而出,最終成為決定天下大勢的那麼幾個人麼?

    這個時候,呂布對在虎牢關前,未能成功擒殺曹**,如願斬殺關羽和劉備,而感到萬分惋惜。

    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劉備正在平原焦頭爛額。

    事情依舊源起於關中的消息,只是他獲知的,是呂布等人早就知曉的消息,而令劉備焦頭爛額的消息,則是來自於青州牧孔融遣人送來的緊急軍情。

    平原太守府衙內,燈燭通明,劉備拖著長長的影子,正在那裡來回踱步,關羽和張飛則站立兩旁。

    這是劉備第一次自主決斷,他才發現,什麼叫做委實難以下定決心。此前,他在恩師盧植帳下,雖然也會對一些重大事項提出見解,但最終的決斷,仍舊是由恩師盧植做出,因而一直覺得,決斷,不就是下個決心麼,很簡單的。

    青州牧孔融遣使送來的緊急軍情,言道因青州各郡蝗災嚴重,收成大減,以致流民大增,黃巾餘孽乘勢死灰復燃,已然形成浩大聲勢,自膠東徑攻下密,孔融則率軍出北海,屯於都昌,意欲封堵住黃巾賊的去路。

    可接連幾波信使帶來的消息,卻都顯示,孔融的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如今,竟然已經兩天未曾受到孔融遣來的信使,這讓劉備心裡異常擔心,不知道北海那裡的戰事進展如何。

    而就在平原郡毗鄰的東郡,傳來的消息,也很令人有些不安,兗州牧劉岱委任的東郡太守,正是曹**,此刻正在東郡招兵買馬,意圖為何,昭然若揭。

    「大哥,既然如此擔憂北海戰事,何不派人前去打探個究竟?」

    劉備不停地來回踱步,看得張飛頭暈,最後實在忍不住,雖然刻意壓低嗓門,可是他這一開口,還是將沉思中的劉備嚇了一跳。

    關羽不滿地瞪了張飛一樣,旋即轉頭看向劉備,道:「大哥,三弟所說甚是,孔北海兩天未曾派出信使,也不定就是壞事,說不定已破黃巾賊,只是……」

    就在這時,府衙外傳來一迭連聲地叫嚷:「北海緊急軍情,快,快讓開!」

    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傳來,旋即數名親衛架扶著一人奔進來,關羽只是往門外一瞥,當即就幾步奔至案桌,抄起一隻粗瓷碗,倒上飲水,而後再奔到親衛面前,右手攬住北海信使,左手端起粗瓷碗,餵他喝點清水。

    這一連串的動作,看得張飛目瞪口呆,劉備則在那裡暗自點頭。

    只是劉備越看,就越發覺得,這位信使甚是面熟,再多看兩眼,腦海中浮現出跟在師兄公孫瓚身旁的白袍小將趙雲,驀地心中一亮,低呼出聲:「東萊太史慈?」

    如此直呼其名,其實是件不太禮貌的事,可這個時候,劉備心裡焦急,雖然平素將禮儀看得比儀容還要重要,此刻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而是心中升騰起強烈的不安來。

    東萊太史慈,可是青州牧孔融帳下最為倚重的大將,竟然是他親自來送信,難道,難道……

    劉備不敢往下想,只是木然地看著太史慈,雙手已有些微微發抖。

    過不片刻,一碗清水餵下去,太史慈長出幾口氣,就在關羽的扶持下,正欲行禮,劉備疾步上前,雙手扶住太史慈的雙肩,連聲道:「無需多禮,無需多禮,坐,快坐!」

    太史慈顯然是一路疾奔,身上衣衫殘破,血跡斑斑,喘息了好一會兒,才喘勻氣息,拱手道:「使君,使君被黃巾賊圍困於都昌,賊勢浩大,使君率軍幾番激戰,均未能退賊,使君遣某殺出重圍,求取援軍!」

    吁~

    劉備聽完,長吁一口氣,心裡懸著的一顆石頭落地,反倒輕鬆了許多。就在剛才,他還在猜測,難道孔融,已經遭遇不測了,所以才有太史慈前來。

    可轉念間,劉備就大為犯愁,援軍,他哪裡來的援軍呢?

    隨青州牧孔融大軍一起,離開虎牢關時,他帳下只有親兵三百,抵達平原,孔融給他留下步卒三千,以作為班底,這些時日來,大肆募兵,又增加兩千新兵,這五千步卒,守禦平原郡都有些嫌少。

    而孔融帳下大軍,足有萬餘人,在圍城黃巾軍面前,都討不了好去,即使他傾巢而出,也就不過五千兵馬而已,能否解圍,劉備不敢想像。

    來回踱上幾步,劉備將目光投向北面,平原郡北,正是冀州渤海郡,聯軍盟主袁紹正在那裡,他麾下兵強馬壯,理當能遣出一支援軍。

    至於更北邊的幽州,劉備還是打消了求援的打算,一來路途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二來恩師盧植帳下兵馬並不多,還要北御鮮卑、烏桓等族,難以抽調兵力出來。

    危急關頭,劉備頃刻間即做出決斷,轉向太史慈,自信滿滿地說:「好,將軍且先下去歇著,備即刻遣將點兵,明日即遣先鋒啟程!」

    太史慈面現喜色,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連聲道謝。

    從都昌到平原,足足有六百五十里路,一路上穿越齊國、樂安國和濟南國,太史慈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只花了兩天多的時間,就趕了過來,不然,以他之能,怎會累得需要靠人扶持,才能見到劉備的程度。

    待親兵帶太史慈下去歇息,關羽一臉憂容,問道:「大哥,援軍的事……」

    劉備這個時候,才愁容滿面,歎道:「使君被困,我無論如何都要率軍馳援。」

    「那平原?」

    劉備抬頭看過來,對發問的關羽道:「平原,這裡,就只能交給二弟你了,兩千新兵留下,如若,如若曹孟德率軍來侵,二弟能戰則戰,不能戰,率軍退往北海就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