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112 連環套連環(上) 文 / e江月

    也難怪門房管事暗自裡犯嘀咕,就是司徒王允拿到名刺,詢問幾句後,心裡也有些驚疑不定。

    門房管事口中的晉陽王大老爺,正是王柔,字叔優,是晉陽王家的代表人物,如今也在洛陽為官,是司徒府的常客。

    他登司徒府大門,壓根無需傳報,門房都早已認得他。

    王允略一沉吟,抬頭喃喃低語:「難道是他所派?」

    過不片刻,來人即在門房管事的帶領下,步入王允的內書房。內書房位於司徒府後宅,但又與後宅保持一定距離,在這裡會客,不管是老熟人,還是新訪客,說明要談的,基本都是些隱秘事。

    王允正是想到,來人可能是車騎將軍郭太所遣,故而臨時改變主意,在這裡見客。

    果然,當來人自稱胡才,來自車騎將軍府上時,證實王允原先所猜。

    只是王允有些不明白,郭太這個時候遣人來登門求見,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記得很清楚,郭太曾是王柔舊部,董卓身死,他就透過王柔,試圖招攬郭太率白波軍歸順朝廷。

    結果,郭太陽奉陰違,明面上說是奉司徒王允之徵召,暗地裡卻與李傕和郭汜勾結,騙開函谷關,為李傕入主洛陽鋪平道路。

    這個時候,李傕為首的西涼軍把持著朝政,郭太很是積極地為李傕出謀劃策,官階穩居李傕之下眾人之上,他這次派人來,難道是想更進一步?

    就在王允沉吟不語之際,胡才微微傾身,拱手道:「車騎將軍遣才前來,一來是向司徒大人深表歉意,二來,則是看看是否有可合作之處。」

    「歉意?合作?」

    王允明知故問,狀甚驚訝,歎道:「朝政有諸位將軍操持,老夫閒人一名,車騎將軍何來歉意一說,老夫又哪有什麼可堪合作。」

    胡才微微一笑,連聲道:「司徒大人客氣了,車騎將軍率軍入洛陽,乃是蒙司徒大人所召,只是當時迫於形勢,車騎將軍不得不與西涼軍合作,此事車騎將軍一直愧疚於心,不敢登門致歉,如今情勢大不同,車騎將軍就是想來看看與司徒大人合作之可能。」

    王允對此不置可否,臉色無悲無喜,隨口問道:「哦,願聞其詳。」

    胡才身子前傾,差不多是伏在案桌上,壓低聲音,道:「車騎將軍意欲與司徒大人聯手,削弱,甚至驅逐西涼軍出洛陽。」

    王允面色立變。

    他是真心沒想到,郭太,一介賊頭,竟然野心如此之大,先是不甘心聽令於自己這個大漢司徒,不惜與李傕等人聯手,合兵攻入洛陽,謀求共掌朝政,如今,竟然謀求除掉李傕郭汜,獨掌朝政。

    只是此刻他心裡更有一個大疑惑,難道郭太以為,拋出這麼個提議,就能打消他心中的擔憂?

    因為如若王允為首的士大夫們與郭太聯手,除掉李傕郭汜,那時,朝政被郭太掌控在手中,對王允等士大夫來說,與朝政被李傕郭太等人把控,有什麼區別呢。

    胡才停了片刻,顯是給王允留出思考的時間,而後解釋道:「車騎將軍說了,到時,只要拜他為大將軍,朝政即可歸於聖上及司徒大人之手,那時,關東諸郡也皆可順服,天下當可太平。」

    大將軍!

    王允心裡暗自歎息一聲,對郭太的野心之蓬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一直以來,大將軍一職,一般都只是外戚居之,少有其他人能位列大將軍一職,郭太這麼說,很明顯,不但無法打消王允的疑慮,反而令之會加重。

    胡才看樣子準備甚是充分,對王允的這般反應,也似是早有預謀,笑道:「車騎將軍自知如此,並不足以取信於司徒大人,一捱司徒大人贊同,即可留下親筆信一封,以示承諾。」

    王允對此仍舊不置可否,開口道:「此事暫且放下,車騎將軍對此可有良策?」

    「有!」

    胡才答應得很乾脆,很堅決,很有信心。

    「上策,莫如借詔李郭入宮之際,伏甲兵,斬殺之;中策,則可挑撥李郭反目,相互攻伐,而後圖謀之;下策麼,則是引外兵入洛陽,與之血戰。」

    王允連連搖頭,答道:「驃騎將軍出行,哪怕入宮,也是甲衛隨行,上策實不可行。下策麼,亦難。至於中策……」

    胡才神秘一笑,似是早就猜到王允會傾向於中策,笑道:「李郭二人,食則同桌,寢則同眠,親密無間,如若令其反目,可自其後宅入手。」

    「後宅?」

    王允大奇,李傕和郭汜的關係之親密,他是早有所聞,可如胡才所說這般親密,王允就不知道了,不過從李郭的後宅入手,倒是頗為新穎。

    胡才肯定地點頭答道:「不錯,正是後宅。車騎將軍妻室,與李郭妻室多有往來,此等隱秘,也正是分別自李郭妻室處探聽而來。李郭妻室對李郭此舉,皆分別頗有怨言,如若兩邊同時著手,李郭想不入觳中,都難矣。」

    王允略一沉思,即知郭太此策,的確是大有可為之處,可問題就在於,他該當如何相信郭太,以目前所見,郭太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點。

    問題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了起點,也就是雙方如何互信。

    王允這邊好說,既然郭太主動找上門來,就說明覺得王允可以信任;可問題就是郭太如何採信於王允這邊。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對何太后和弘農王的處置,以及目前仍駐兵於洛陽的并州牧呂布。

    就在王允犯愁何太后和弘農王時,他還不知道,幕僚閔貢,在聽到并州牧呂布轉述的李儒之言時,驚得目瞪口呆,半響說不出話來。

    呂布剛剛見過驃騎將軍李傕派來的幕僚李儒,此次會見閔貢,是在中軍大帳旁邊的一頂營帳,內裡的陳設甚是簡單,有宋憲親自帶人守在帳外,呂布完全可以放開心。

    此前呂布交給閔貢的「救吾」絹帛,經過司徒王允等的辨認,的確是出自何太后之手,他們商議之下,都猜知,此必是源自於袁紹的檄文。

    檄文上,袁紹言之鑿鑿的所謂當今聖上血脈不靖之說,眾人都隱約有過耳聞,或者猜測,此傳言正是出自何太后。

    當時先帝病重,又中意於廢嫡立幼,不立何太后所出的史侯劉辯為帝,而是改立王美人所出的董侯劉協為帝。

    故而何太后為了影響朝臣,放出有關董侯劉協血脈不靖之說,後來隨著大將軍何進發力,史侯劉辯順利登上皇位,此說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袁紹以此檄傳天下,明面上是號召各州郡群起反對,可暗地裡,卻不無包藏禍心,意欲提醒乃至逼迫西涼軍李傕等人,殺何太后和弘農王,以消除此檄文的影響力。

    這也正是司徒王允等一眾朝臣,對袁紹所作所為甚為不滿之處。

    想必何太后也是恐懼於此,或者聽到什麼風聲,所以才不惜這麼大費周章,向呂布求救。

    閔貢這麼將兩邊的信息一揉合,立即在腦中拼湊出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知道呂布所說,並非恫言,而是李傕的確動了此等心思。

    沉默半響,閔貢皺眉問道:「李郭為何會意欲使君動手?」

    呂布搖搖頭,坦率答道:「對此,布也知之不祥。」

    既然如此,閔貢還是轉念間即猜知李傕的意圖,那就是既想毒殺何太后和弘農王,又不想背上弒君的罵名。

    嗯,一定是這樣!

    閔貢在心裡對自己如此說道,看向呂布,道:「既然如此,使君到底準備怎麼做呢?」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