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96 請神容易送神難 文 / e江月

    當渤海太守袁紹最後一個率軍離開虎牢關,前往渤海郡後,虎牢關外的關東聯軍大營,終於徹底清靜下來。

    十五萬大軍,在此與西涼軍對峙數月,而今,除了遺留下遍地狼藉,無數的黃白矢物,以及瀰漫在空中的臭餿氣味,再也沒有其他。

    朝陽剛剛升起,就已帶著十足的熱力,驅散晨早僅剩的最後一絲清涼,虎牢關兩側的山峰間,薄霧升騰著,消融著,似是在竭力抵抗就要被熱力陽光掃蕩一空的宿命。

    沉悶的馬蹄聲也摻合進來,打破關前的靜謐,一隊數十名騎士,自虎牢關疾馳而出,直奔十里外的關東聯軍大營,正是奉令前去查看究竟的斥候。

    關東聯軍大營的異動,昨日晚間就開始了,所有人不用猜都知道,這必是最後一批離開虎牢關的關東聯軍。

    按車騎將軍李傕的意思,是要大軍盡出,銜尾追殺,將這些敢於反對朝廷的叛逆趕盡殺絕,可是西涼軍各部統帥,一反此前的銳意進取,變得猶豫畏縮起來,不願連夜出兵,殺出關外,就連一早出兵,也都不情不願起來。

    李傕臉色陰沉,一早起來,臉色仍然沒有變好哪怕一絲一毫,反倒因為頂著一雙黑眼圈,而更顯陰鬱。

    這一隊出關的騎士,就是他所派,按他內心的想法,如若探的袁紹等人已盡數撤軍,各部當對出關追殺再無推脫的理由。

    呂布對此不置可否,事實上,自從與楊修一夜長談後,他就好像失去了說話的興趣,除了還是習慣每日夜間上關牆看星星,與巡夜的華雄閒聊一陣外,既不與其他諸部統帥你來我往,更不在車騎將軍李傕主持的軍事會議上發表見解,整個人處於多聽少說的狀態。

    虎牢關,守關大將華雄升堂問事的廳堂,成為車騎將軍李傕的臨時議事所在。此時,在等待斥候回報的當口,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年歲最長的韓遂,馬騰,和張濟三人,更在那裡老神在在的閉目養神。

    堂中靜寂的時候一長,氣氛就開始有些不一樣,變得凝重起來。

    呂布沒有閉目養神,而是眼觀鼻鼻觀心,自顧自地想著自己的心事。

    「報∼」

    悠長的稟報聲,自外一路奔來,斥候隊率一陣風般捲進來,單膝跪地,盡顯乾淨利落。

    「報,叛軍大營已空無一人,一應印跡顯示,叛軍已往東逃竄,屬下已遣人追下去。」

    啪!

    車騎將軍李傕掌拍案桌,大叫一聲好,站起身來,目光威嚴四掃,道:「叛逆竄逃,正是大軍盡起,一戰而將之蕩平的最佳時機,諸君以為如何。」

    李傕精神振奮,可惜無人應和,回答他的,除了沉默,就還是沉默。

    「嗯?!」

    這一次,李傕的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重重的鼻音,顯示著他的心情很不爽。

    可是,堂中還是一片沉寂,無人吭聲。

    李傕這時終於清醒過來,在坐的眾人,並不是怕什麼有伏兵,而不敢出兵,而是壓根就不願出兵。

    簡而言之,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願不願的問題。

    李傕滿腔怒火,熊熊燃燒而起,將整張臉燒得通紅,就連雙眼,也都變得一片赤紅,怒火似欲自雙眼中噴薄而出,盡情地發洩出來。

    可是在坐諸人,竟似是沒看到李傕的怒火,仍舊閉目養神的閉目養神,靜坐的靜坐,毫無反應。

    只有郭太朝著李傕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急怒攻心,做出不理智的事來。

    李傕粗重地吸氣呼氣聲,在沉寂的廳堂中異常響亮,好半響,他才重重地冷哼一聲,坐下身去的同時,重重一拳,捶在案桌上,自是在警告所有人,這裡,乃至洛陽,還是他車騎將軍李傕說了算的。

    這個時候,眾人還是毫無反應,呂布也不例外。

    楊修當日對呂布所說的一句話,請神容易送神難,在關東聯軍崩散的這一刻,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呂布也是這麼多尊大神中的一員。

    與關東聯軍一戰,他積累的戰功可不少,想要得到什麼樣的酬勞,他還沒有想好,可即便沒有這些或實在或虛頭巴腦的賞賜,或者說是酬勞,他也不準備就這樣率軍北返太原。

    因為在洛陽,還有貂蟬這位天下第一美女在等著他,等著他去把她給釆了,並將之帶返太原。

    除貂蟬之外,還有隨時可能會收到一杯毒酒的何太后,以及她那兩度從皇位上被迫退下來的兒子,現在的弘農王劉辨。

    呂布此行的一大難題,就是要看看能否尋到良機,將這對尊貴的母子倆,悄悄地帶回太原。

    她們兩個,在即將展開的天下爭霸中,可是個相當不錯的重磅籌碼。

    可如何將她們兩個弄回去,就是個天大的難題,就算賈詡智計通天,呂布與他多番商討時,也難有一個萬全的方案,最終,只是根據呂布提供的情景假設,分別擬定不同的應對方案,供呂布到時靈機應變。

    事實上,美女貂蟬,何太后母子倆,這貌似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但在呂布心中,卻隱隱覺得,這該當是兩件可以合二為一的事。

    就在呂布沉思的這段時間,廳堂中仍舊沉寂著,車騎將軍李傕此時反倒冷靜下來,也乾脆學著韓遂三人,閉目養神。

    他是打定了主意,想要看看,這幫人到底想要幹嘛。

    氣氛由凝重轉而變得詭異起來,還是主事的幾人沉得住氣,不主事的幾個,張繡,馬超,華雄,郭濤,眼光偷偷地掃過來,掃過去,鬧不清楚今兒個到底是怎麼了。

    咳!

    一聲輕咳,打破堂中的沉寂,韓遂,馬騰,張濟三人,幾乎同時睜開雙眼,呂布,張繡,馬超等人則齊齊看向衛將軍郭太,只有車騎將軍李傕,仍舊在那裡閉目養神。

    郭太緩緩站起身來,先是朝著緩緩睜開眼來的李傕躬身一禮,然後才轉向眾人,輕笑道:「關東叛逆不自量力,妄想著攻打虎牢關,如今,在諸君的齊心協力相助下,鎩羽而去,可謂顏面丟盡,諸君之功,朝廷斷然不會視而不見,定會序論軍功,各有封賞。」

    停頓片刻,郭太朝向李傕,道:「車騎將軍心憂天下,忠於朝廷,意欲大軍東進,一舉剿滅關東叛逆,諸君以為如何?」

    說完,郭太含笑坐下,目光四顧,一副想要聽聽眾人意見的姿態。

    張濟微微欠身,微微皺眉,道:「關東叛逆軍勢浩大,我軍兵力不足其三成,依托虎牢關天險,自是可固守,擋其去路,可如若大軍東進,深入關東諸郡,只怕……」

    只怕什麼,張濟沉吟著,就是沒說出來,可這個意思,眾人都是聽明白了。

    馬騰點頭附和道:「此論甚是在理,我西涼健兒,耐寒不耐熱,此時正值盛夏,關東諸郡又地平多水,濕熱難當,健兒水土不服,戰力難以發揮,大軍東進,勝上九場,不足以令關東諸郡收心,可如若敗上一場,情勢可就會立即變得危險得很了。」

    張濟和馬騰的話,從不同方面說明,在座眾人都紛紛點頭。

    李傕面色如常,可心裡,卻怒火不減。他分明記得,此前所說,並非是要大軍深入關東諸郡,而是要銜尾追殺撤走的關東聯軍各部,乘機殺他們一個狠的,讓他們長長心眼。

    這麼一個提議,怎麼就被在座的這些人,給曲解成是要攻打關東諸郡呢?

    關東諸郡,範圍廣起來,可是包括幽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豫州和揚州等七州的,佔到了大漢天下十三州的一半多,僅憑西涼軍五六萬人馬,沒有人會傻到以為可以蕩平半個大漢天下。

    李傕的沉思,為郭太的哈哈大笑聲打斷,聽到他問道:「兩位將軍所言甚是在理,大軍如何行止,請車騎將軍定奪。」

    都這個時候了,李傕哪有不見梯爬下牆的道理,哈哈長笑,站起身來,謂眾人道:「好,諸君所言甚是,如今關東叛逆已退,大軍也該當班師回朝,聖上也必會論功行賞,諸君如若有何要求,也盡可大膽提出。」

    眾人連道不敢,原本沉寂的廳堂,立時嗡嗡響成一片。

    對朝廷的賞賜,有什麼要求,呂布此時沒有想好,不過早已經遣侯成緊急趕往太原,問問賈詡有何提議。司徒王允派來的信使楊修,也就是在前幾天,與侯成一行離開虎牢關的。

    大軍啟程之日,定在三日後,主要是要等斥候的確切回報,怕關東聯軍會殺個回馬槍。沒有其他要事,眾人也就各自散去,李傕則留下郭太和李肅兩人議事。

    關東聯軍如期作鳥獸散,呂布心裡,既放下了一塊大石頭,輕鬆下來,但另一塊石頭又懸了起來。

    那就是關西聯軍,其實也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

    關東聯軍和關西聯軍,形如一枚五銖錢的正反兩面,一面崩散了,另一面當然也會緊接著崩散,根本不會有duli存在的可能。

    而呂布有著後世帶來的記憶,知道關西聯軍的崩散,比起關東聯軍來,只怕還會來得更為猛烈,更為殺傷力巨大。

    「使君!」

    呂布正在邊走邊沉思,聽到有人喊他,定睛一看,正是虎牢關鎮守大將華雄。

    二人並馬而行,一眾親兵自覺墜在後頭,方便二人說事。

    華雄說話比較直接,央道:「使君可否在前將軍那裡為華某分說分說……」

    呂布一聽,低聲問道:「華兄可是想要調離此地?」

    華雄點頭,呂布沉吟片刻,坦率答道:「依布之見,華兄倒不如暫留於此,待洛陽諸事底定後,再提此事為好。」

    華雄不解地看過來,呂布呵呵一笑,點頭低聲道:「尋個時機,布再與華兄細細分說。」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