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80 揚威虎牢關.袁紹吃癟 文 / e江月

    文醜人如其名,面相那是相當的醜陋,圓瞪瞪的雙眼,碩大的鼻頭,嘴角裂至兩頰的大嘴,再加上怒張的短鬚,乍一看,還以為是降臨人世的夜叉。

    不過一個人,能丑到如此有個性,如此坦然自若,也算是極其難得的了,畢竟相貌是爹媽天生的,想選也沒得地兒選,能不因此而自覺形穢,說明他的心靈足夠強大。

    文丑就是這麼一個人,揮舞著宿鐵三叉矛,撥馬回轉過來,二人並未再次策馬衝鋒,而是相互瞪視,像是在考慮什麼。

    「呔,醜八怪,馬戰不過癮,你可敢下馬跟我胡車兒痛痛快快地幹一場?」

    聽到胡車兒如此大大咧咧地說話,文丑怒極反笑,宿鐵三叉矛指向胡車兒,罵道:「真是醜人多作怪,老子丑是醜了點,那又怎麼樣,照樣一茅捅穿你的屁股!好,下馬就下馬,今日不把你捅得哭爹喊娘,老子就不姓文。」

    場中的這一幕,令兩邊觀戰的所有人,都有些忍俊不住。這也難怪,胡車兒罵文丑是醜八怪,其實他自己,與文丑比起來,也就是半斤八兩而已,醜得足夠一拼。

    可兩人長得醜歸丑,硬拚一記所展現出來的實力,還是令所有人為之側目。

    尤其是兩人這番對話,更令眾人動容,而又笑意難抑。

    呂布更是如此,自兩人的對話中,以後世的眼光,延伸出諸多的話外曲解之意來,要不是早知兩人此前並無交集,差點就要以為,他們兩個之間可是早有基情的。

    場中兩人眼中只有彼此,絲毫不理會場外眾人的反應,各自下馬,在馬股上拍上一掌,任其各自飛奔回各自的陣營,而後兩人一提雙頭狼牙棒,一拖宿鐵三叉矛,雙雙再次暴喝一聲,踏步如飛,相互對沖而來。

    這一番步戰爭鬥,就不像馬戰,雙馬交錯而過,彼此只能遞出一招,即便是雙方策馬並行,在馬上廝殺,始終沒有步戰那麼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實力,纏鬥在一起,兵刃施展開來,勁風呼嘯,激起陣陣塵土,很快就將兩人的身影掩得時隱時現……

    塵土飛揚中,吼叫連連,讓人錯覺那裡是兩隻洪荒巨獸,正在拚死搏殺。

    驀地塵土中同時響起兩聲暴喝,呯的一聲大響後,兩人各自蹬蹬蹬地倒退出來,退出足足有十來步,胡車兒手中狼牙棒往身後地上一頓,這才止住退勢,那邊廂裡,文丑也是如此一般的動作,三叉矛尾杵在地上,支撐著他不在後退。

    纏鬥這麼久,兩人即便是天生神力,此刻也都是氣喘吁吁的,只顧著喘著粗氣,四眼惡狠狠地瞪視著,就是沒人肯再先一步發動攻勢。

    兩邊鳴金收兵的號令也是幾乎同時響起,胡車兒提起狼牙棒,指向文丑,大聲喊道:「醜八怪,今日就到這裡,有種明日再來戰過,我胡車兒不把你一狼牙棒拍成肉醬,就不姓胡!」

    文丑哈哈大笑,宿鐵三叉矛同樣指過來,奚落罵道:「呸!你娘奶奶的,你本就不是姓胡,一個胡兒而已,還敢說這等大話,明日再戰就再戰,老子不把你一茅捅翻,架到火上烤成肉乾,才是不姓文。」

    兩人手底上未分出勝負,嘴巴上也不相上下,各自發狠賭誓,相互叫罵,直到兩邊的鳴金聲變的急促起來,才各自罵罵咧咧地轉身回歸本陣。

    啪啪啪!

    李傕長戟橫放在馬鞍上,雙掌互拍,悠然策馬上前數步,朗聲道:「怎麼樣,袁紹,可有膽下場一戰?」

    袁紹臉色陰沉,只是冷哼一聲,壓根連話都懶得跟李傕多講。

    回頭看去,帳下大將中,文丑方纔已經出戰,另一員大將顏良被他留在大營裡,約束兵卒。

    餘下諸將倒是不少,呂曠,呂翔,高幹,蔣義渠,淳於瓊,蔣奇,韓猛等等,可並無武力太過出眾之人,其他各路諸侯帳下大將底細如何,他又不太清楚,是以一時頗有些躊躇。

    他是在擔心,萬一當眾大喊出一聲「誰可取李傕首級」,結果帳下卻無人響應出戰,那豈非是自削臉面?或者是出戰之人武力一般,以致被人當場擊殺,豈不是將臉面送到李傕面前,讓他狠狠地掌摳?

    他這麼一猶豫,可就無意中露出了他的底細,只聽得對面有人一聲大喝:「前將軍李肅在此,袁紹匹夫,膽敢一戰否?」

    縱馬出戰的,是前將軍李肅,他出自并州,本身就武勇過人,袁紹此時的窘狀,被他看在眼裡,自覺此時不出陣邀戰,更待何時。

    袁紹的臉色「唰」的一聲,變得鐵青,匹夫之言,於他就是天大的侮辱,他自承天下人誰不知曉,只要報出袁紹這個名號,無人不會肅然起敬,景仰不已。

    不知曉他袁紹名號的人,當然有,可那些人,不是泥腿子,就是販夫走卒,無知無識,俱是賤民而已。

    可袁紹臉色再難看,在他這邊,一時卻無人上前應戰。

    在場的各路諸侯,袁紹也好,盧植也好,還有劉岱,孔融,袁遺等人,多是文士掌權,此番領軍,也是迫不得已,哪像那些西涼粗鄙之人,都是從行伍摸爬滾打出來的,既是領軍統帥,又可上陣廝殺。

    更關鍵的是,各路諸侯帳下不乏武勇大將,可沒得到統帥的首肯,他們如何好擅自出戰。

    李肅在陣前縱馬馳突,邀戰袁紹的話,一句比一句說得難聽,那邊廂裡,有一面容黝黑的猛將,滿臉怒須,躍躍欲試,可當他轉頭看向居中那人時,見他微微搖頭,一雙大耳也隨之微微晃蕩,只得作罷。

    微微搖頭的,正是劉備,面容黝黑的怒須猛將,則正是他的結拜三弟張飛,旁邊還有一人,臉色如紅棗,頜下一叢濃密的長鬚,已頗具規模,一雙丹鳳眼微閉,似是對李肅的邀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正是劉備的結拜二弟關羽。

    張飛是在看劉備的眼色,劉備則是在看恩師盧植的眼色,沒有盧植點頭,他肯定是不會容許二弟關羽或三弟張飛出戰的。

    尤其是此刻在恩師盧植身旁,策馬而立的,正是學兄公孫瓚,他此刻這麼沉得住氣,劉備自認更沒必要自己去出這個風頭。

    就在李肅縱馬來回馳突時,袁紹身後一人再也按捺不住,縱馬馳出,喝罵道:「李肅小兒,務要猖狂,你蔣爺爺來取你性命!」

    見出戰的是帳下大將蔣義渠,袁紹面色一驚,剛要出聲喝止,轉念間卻又將到嘴邊的話嚥了下去,蔣義渠的武力如何,他並不是非常清楚,不過平素聽他自誇,並不比顏良和文丑差多少,如若果真如此,讓他出戰,倒也無妨。

    李肅勃然大怒,也不問對方名姓,直接策馬迎上,手提長槊,驀然大喝一聲,長槊橫掃,施出一招橫掃千軍,威勢鑄猛無匹。

    蔣義渠眼角輕輕抽搐,只見李肅使出這麼一招,他心裡就後悔不已。

    他平素自視甚高,那是在袁紹帳下無敵手時養成的,可自個兒有個幾斤幾兩,心裡還是有底的,要不然,也不至於顏良和文丑一投效,他就立刻在威望上輸給了他們兩個。

    可這個時候,他就是想要退縮,也不可得,要是真個一招不出,就被李肅給嚇了回去,回大營後,他一樣會被盟主袁紹喝令推出去斬了。

    沒辦法之下,他只有硬著頭皮,挺起長戟,暴喝一聲以壯膽,迎架上去。

    鐺!

    一聲大響,蔣義渠雙臂酸麻,身形晃了幾晃,可他心底裡,卻頗為高興,因為他成功地與李肅硬拚了一記。

    如此一來,他只要再拼一招,完全可以借口不支,比如假裝兵刃掉地,逃回本陣。到得那時,他只是技不如人而已,與不戰而退自是不可相提並論,並沒有墜了盟主的威風。

    心中如此想著,蔣義渠心裡盤算著小心思,策馬兜了個大圈,以爭取盡可能地恢復臂力,而後再暴喝一聲,迎上李肅。

    這一次,李肅的長槊是當頭砸下,威勢比之方纔,更勝幾分。

    雙馬交錯,蔣義渠再也把持不住長戟,呯的一聲掉落在地,一口鮮血望空噴出,身形在馬背上左右搖晃,好在情勢雖然驚險,他還是並未墜落馬下,而是搖搖晃晃地回到本陣。

    在西涼軍的歡聲雷動中,蔣義渠剛剛回到本陣,勉力提著的一口氣散去,就再也支撐不住,身軀一軟,往一旁栽去。

    所幸旁邊站立的,正是他的胞弟蔣奇,一把將他扶住,左手在他後背不住撫慰,促他再次噴吐出一口淤血,這才微微清醒了些。

    袁紹此時再也忍耐不住,差點就怒而咆哮,可他涵養工夫了得,當年黨錮之禍時,他光是為了養自身名望,就守孝六年,這份忍耐力,可非常人所能比擬。

    不待李肅再次叫陣,也不待李傕再次邀戰,袁紹直接不滿地冷哼一聲,撥馬便走。

    他的不滿,既是針對西涼軍,更是針對他這邊的各路諸侯,都這個時候了,他們竟然都在按兵不動,不遣帳下大將出戰。

    這一點,讓袁紹心裡怒火如奔突的地火熔漿,急切需要一個出口將之傾瀉出來。

    他已經暗下決心,一回到大營,他就要升帳,召集各路諸侯,調兵遣將,誓要將今日的憋屈,明日雙倍地討還回來。

    「李傕,你等著!」

    袁紹一邊策馬飛奔,一邊在心裡怒吼著,咆哮著。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