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金鱗開

正文 六八二 旌旗蕩野塞雲開(5) 文 / 美味羅宋湯

    楊威的職房是一間單獨的磚瓦房,位於坦克師營區,一出門就能看到標準的棗核球球場,此刻還沒有人在打比賽。他沿著球場走了一程,從側門離開了營區,緩步登上營區的後山。

    站在山上能夠看到永明城南面的海港,小樓一般的大船停泊在港口,還有穿行如梭的小船在海面上畫出一道道白色的線條。

    碼頭上升騰著股股黑煙,那是蒸汽吊車排放出來的廢氣。因為這些吊車,船上的貨物才能迅速搬上碼頭,由體格碩大的挽馬拖往各個需要的工地。

    楊威想起在此之前自己見過的碼頭,都是一群苦漢子排著隊,從跳板上一包包往下扛。即便人再多,也不可能頭別人頭頂飛過去,效率極其低下。如今只是輕鬆一吊,呼吸之間就完成了人工一天的工作量,實在讓人感歎這自然之力的偉大。

    碼頭上的聲音傳到山上,如同悶雷一般,偶爾冒出幾聲尖銳的號子聲,被山風一刮也聽不真切。

    楊威深吸一口氣,突然覺得吸進肺裡的空氣似乎比他剛來的時候多了一些怪味。看看那些滾滾升起的黑煙,他相信並非是自己多心。

    ——過去的時代總是好的,如今大明的腳步越來越快,總有些無聊的感覺。不過這樣也好,到了校級軍官還能在京師拿一套房子。如果租出去,每月的租金足夠我在鄉下釣魚看書度日了吧?

    楊威對生活完全沒有概念,軍隊就像是另一個世界,任何用品都有專人分配成一包,人手一份。在什麼階層就拿什麼東西,不存在任何糾葛。楊威雖然喜歡這種單純的生活,但他卻不喜歡打仗。也不喜歡總有個上司壓在頭頂。

    ——魏卿舉雖然恃才傲物,但人品還是沒得說。

    楊威又在心中替魏雲開脫。

    「楊參謀!」一個比楊威還要年長幾歲的列兵跑了上來:「我們師長請你去。」

    楊威一回頭,很快認出了這個列兵,曾經見過一面,他是坦克師師長王翊王輔臣的侍從兵。關於他和王翊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傳說這個列兵因為在家習過武。到了軍中頗為囂張,甚至打了自己的百總,結果卻被王翊一隻手就打趴下了,從此緊跟王翊身側,據說還拜了師。

    「我這就去。」楊威面帶微笑道。

    列兵笑道:「楊參謀,要我背你不?山路不好走,小心崴了腳。」

    楊威知道這列兵是在調侃他,懶得多說什麼,快步朝山下跑去。

    王翊剛從北面回來。身上還帶著北方冰雪的味道,顯然沒有休息就趕來了營區。

    「有不開眼的滿洲人跟女真人私鬥,統統抓去挖礦了。」王翊一看到楊威便跳過了寒暄的過程,直入主題道:「這片土地若是漢人少於三百萬,真是挺難守住的。」

    「那就得移三個府過來,談何容易。」楊威接口道。

    「只有慢慢來,慢得讓人心焦。」王翊與楊威只是一面之緣,卻是相見如故。對楊威的見識十分高看。他拉楊威到沙盤前,道:「小楊幫我看看。我師駐紮在這兒,到底朝廷是什麼用意。」

    楊威看了一眼旁邊的坦克師參謀,見他們也不以為怪,知道這是自己年齡上的優勢,只好硬著頭皮道:「無非就是打日本唄。」

    王翊哈哈一笑:「繼續說。」

    「還說什麼?」楊威佯作不知。

    「打日本誰都看出來了,但咱聽說過你的攻日計劃。那可不是三五年能開始的,總不成坦克師就這麼一直耗在這裡?」王翊道。

    ——唉,軍中也有大嘴巴啊!

    楊威對魏雲說過的攻日順序並非具體件,最多是一家之言,所以被人傳出去也不算洩密。不過王翊現在提起這事。顯然有些不平,因為在楊威之前的版本裡可沒坦克師什麼事。

    「也談不上耗。」楊威道:「將軍自然需要為作戰收集信息,製作地圖和沙盤啊。」

    「朝鮮師不是在做了麼?」王翊不以為然道。

    「朝鮮師只做了日本的,沒做奴兒干的。」楊威道。

    「奴兒干?打日本跟奴兒干有什麼關係?難道日本還能跨海打過來?」王翊驚訝道:「你不會被山風吹傻了吧?還是在敷衍我?」

    楊威對這位大明最年輕的將軍並沒有敬畏之心,輕輕敲了敲沙盤的邊緣,道:「這裡有個大島。」

    「對,苦兀衛,上頭還有一座永寧寺。」王翊道:「去年我帶兵上去過,現在那裡只有一些日本漁民。」

    萬曆二十一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攻佔所有蝦夷族土地,其中包括阿伊努族控制的庫頁島部分,由此開始了日本人在庫頁島的歷史。

    「我沒有去過,但看倭人自己繪製的地圖,這個島的南端幾乎與蝦夷地(北海道)連在一起了。」楊威道。

    「是隔海相望,並沒有連在一起。」王翊若有所思,轉向身後,道:「哎哎,全軍移駐苦兀島,渡海攻打蝦夷地,可行不?」

    張黎知道這個「哎哎」是在叫他,識相地湊了過來,就著沙盤邊緣苦兀島的一個小尖尖,道:「從渡海而言,苦兀肯定比這裡登陸日本本島更輕鬆些,好歹海程近。不過全師要在苦兀島駐屯卻不容易。

    「且不說這違背了兵部的軍令。只說後勤,苦兀島上就幾個漁村,戰士睡哪裡?吃什麼?」張黎作為坦克師的參謀長,對王翊的作風已經十分瞭解了。全軍都知道王輔臣的戰術眼光數一數二,破釜沉舟的鬥志也讓人

    欽佩……但如果一個將領只會破釜沉舟,終有一天會把自己沉了。

    王翊沉默不語,讓張黎泛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連忙望向楊威,心中暗道:解鈴還須繫鈴人,你真讓王瘋子跑苦兀去的話,我肯定跟你沒完啊!

    「將軍,下官的意思是派少量部隊先收復苦兀,設立軍堡,然後等待時機。」楊威出聲解釋道:「一旦薩摩之戰開打,長崎一揆,幕府勢必集結大軍南下。此時將軍的偏師從苦兀攻打蝦夷地,主力在蝦夷地登陸,席捲全島,威逼南下,幕府大軍只能無功而返,進退失據。」

    打到這個程度,德川家唯一能採取的辦法就是固守江戶,然後與大明和談,否則就得面對各藩國領主的倒幕運動了。

    王翊仍舊沉默,良久方才道:「等個幾年,又是小打小鬧。」

    「將軍,奴兒干之地比遼寧、海西加起來翻個倍都還要大,足足可以分三個省。若是將軍能派人將之勘探出來,豈非收復三省之地?這樣的功勳,可不弱於一個日本。」張黎也勸道。

    「都是些沒有人煙的地方……」武將的功勳需要口口相傳,鑽山溝裡立碑那是探險家的工作。

    「日後總會有的。」張黎朝楊威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一起勸勸。

    楊威彷彿沒有看見,心中暗道:這關我何事?我的薪俸可不是從坦克師領的。

    王翊最終還是採納了張黎的建議,分出兩個營的兵力,分散成以旗隊為單位,對奴兒干進行的勘察,確定各部落的位置,梳理關係。同時又命三個朝鮮兵組成的邊防營前往石大興安嶺,尋找隘口進行駐防,以免俄羅斯人再次潛入。

    至於苦兀方面則分配了一個戰兵營,尋找港口,設立軍堡碼頭,為日後對日作戰進行準備。

    雖然暫時也算有事做了,但王翊仍舊希望能夠分配去蒙古戰場,那裡才是陸軍的天地。尤其是如今大明有了軋車和犁機,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機器越來越多,當年皇帝陛下許諾的坦克還會遠麼?如果有那樣的鐵沖車,就算上頭不放炮,也能衝散蒙古騎兵的陣型,將之剿滅。

    王翊想著想著,思緒就從海西飄到了蒙古,又從蒙古飄到了北京,想起了自己的新婚妻子黃睿雪。兩人婚後聚少離多,往來書信中多有幽怨,但誰都不願放棄自己當下的事業,所以只能過著兩地分居的日子。

    ——再過四個月就可以回京敘職了。

    王翊終於鬆了口氣。

    在王翊發呆遐思的時候,楊威的思緒也飄向了遠方。他可不想去蒙古,也不想跟著大軍繼續向東,最終跑去傳說中遍地都是白銀美洲新大陸。

    魏雲將他的編制調到朝鮮師之後,根本沒有履行承諾的意思,問之則報以孟子的話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扣著楊威不放,讓他為大明繼續賣命,這就是義之所在。

    ——哪怕留在日本也好啊。

    楊威看著沙盤上的日本圖形,像極了一條蟲子,頗有些噁心。他突然發現,自從父親去世之後,他就沒有了家,似乎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不過眼下楊威還有一個報告要寫,是關於部隊數字編號分配的。如今部隊越來越多,多以地名區分,但事實上兵員並非是當地人。比如朝鮮師,多是山東兵,如果調到蒙古或者美洲,難道還叫朝鮮師?

    重新啟用數字標號,最好能夠從中看出部隊屬性和級別,這才方便行。(……)

    ps:求推薦票,求月票,第二更要晚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