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洪荒之獅祖

正文 第802章 異人馬家莊提親 文 / 物換星移

    隨著時間的推移,申公豹和姜子牙之間的差異便顯現了出來,申公豹在修煉上面資質極高,沒多長的時間,就已經成就了仙道,至於姜子牙,他卻是天資愚笨得很,多年修煉,也不見他得一個長生果位,到現在已經是鬍子一大把的老頭了.

    而元始天尊已經知道了應劫之人當是誰了,身為一個量劫的應劫之人,身上的因果那是大的驚人,上天自然不能容許其成就仙道,這申公豹已經是天仙的修為,斷然不可能是應劫之人。

    此外,元始天尊經過多番觀察,發現這申公豹雖然資質不錯,但卻心術不正,學了法術卻是一心想要滿足他的私慾,久而久之,元始天尊就對他越發的厭惡了,至於姜子牙,雖然成不了仙道,但卻一直都是老老實實的苦心修煉,卻是更得元始天尊喜愛。

    至於他熟讀兵法這件事,在元始天尊看來,這封神量劫是建立在王朝更替的基礎上的,姜子牙身為應劫之人,必不可免要入世應劫,輔佐明君,而這個時候,那些兵法就很有必要了,因此元始天尊非但沒有阻止他,反而是十分鼓勵。

    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寶雲光座上,命白鶴童子道,「請你師叔姜尚來」,白鶴童子就往桃園中來請子牙,口稱「師叔,老爺有請」,子牙忙至寶殿座前行禮,恭敬說道,「弟子薑尚拜見師尊」,天尊便對他問道,「你上崑崙幾載了?」。

    子牙回答道。「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天尊便說道,「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如今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將興,你可下山與吾代勞,行封神大任,扶助明主,官拜上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一聽元始天尊要趕他下山,立馬哀告道,「弟子乃真心求道,苦熬歲月,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師尊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師尊收錄」。

    天尊卻說道,「你命緣如此,必聽於天。豈得違拗?」,子牙戀戀難捨,這時有南極仙翁上前說道。「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聽聞,只得同意下山,當即收拾琴劍衣囊,起身拜別師尊,跪著說道,「弟子領師法旨下山,將來如何歸來?」,天尊說道,「你今下山,吾有八句鈐偈,後必有驗,偈曰: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天尊隨後又說道,「你今日雖然下山,日後卻還有上山之日」。

    當即,子牙拜辭天尊,又辭眾位道友,隨即便帶著行囊,出了玉虛宮,而這時有南極仙翁出來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道,「子牙一路保重!」。

    當即,子牙別了南極仙翁,自己暗思,「吾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叫吾往哪裡去?吾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而後突然想起,「朝歌有一結義仁兄宋異人,不若去投他罷」。

    當即子牙借土遁,一路來到朝歌朝歌,離南門三十五里,到達宋家莊,子牙看門庭依舊,綠柳長存,不禁感歎道,「吾離此四十載,不覺風光依舊,人面不同」,子牙到了門前,就對著看門的問道,「你家員外在家否?」。

    看門的問道,「你是何人?」,子牙說道,「你只說故人姜子牙來訪」,當即,莊童來報員外,「外邊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訪」,宋異人正算帳,聽見子牙來了,忙忙迎出莊來,口稱,「賢弟,如何數十載不通音訊?」。

    隨即,二人攜手相攙,進入草堂,各施禮坐下,異人說道,「吾等都這等歲數了,今日還能有重逢之日,當真是幸甚啊」,子牙道,「自別仁兄,實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緣淺分薄,未遂其志,今到高莊得會仁兄,乃講尚之幸!」。

    當即,異人忙吩咐下人準備宴席,而後又問道,「賢弟是吃齋還是吃葷?」,子牙道,「吾一心求道,豈有飲酒吃葷之理?自是吃齋」,宋異人道,「酒乃瑤池玉液,洞府瓊漿,就是神仙也赴蟠桃會,酒喝些兒無妨」,子牙道,「仁兄見教,小弟領命就是了」,隨後,二人歡飲。

    異人問道,「賢弟上崑崙多少年了?」,子牙說道,「不覺四十載」,異人感歎道,「時光過得好快!賢弟在山可曾學些什麼?」,子牙回答道看,「怎麼不學?不然何必辛苦上山?」,異人問道,「學些什麼道術?」。

    子牙卻說道,「挑水,澆松,種桃,燒火,扇爐,煉丹」,異人頓時黑著臉,說道,「此乃僕傭之役,何足掛齒?今賢弟既回來,不若尋些事業,何必求道!就在吾家同住,不必又往別處去,吾與你相知,非比別人」。

    子牙道,「正是此理」,異人隨即說道,「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賢弟,也是吾與你相處一場,明日就與你議一門親,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後」,子牙將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拒絕道,「仁兄,此事且再議」,隨後二人談講至晚,子牙就在宋家莊住下。

    話說宋異人二日早起,騎了驢兒往馬家莊上來議親,異人到莊之後,有莊童報與馬員外,「有宋員外來拜訪」,馬員外大喜,迎出門來,便問道,「員外是被哪陣風兒刮來的?」,異人道,「小侄特來與令愛議親」,馬員外大悅,施禮坐下。

    茶罷,員外問道,「賢侄,欲將小女說與何人?」,異人道,「此人乃東海許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與小侄交好,因此結這一門親卻是正好」,馬員外說道,「既是賢侄友人,吾自然放心」。(……)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