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 文 / 青玉獅子
感覺到眾人的目光,朱鳳標和瑞常幾乎同時站了起來。他們倆挨著坐,起身起得倉促,站起來的時候,相互碰了一下,不由都是尷尬一笑。瑞常臉上微紅,他是協辦大學士,從一品;朱鳳標是殿閣大學士,正一品,按理他是不能搶到朱鳳標的前頭的。
瑞常低聲說道:「霞翁先請。」
朱、瑞二人,一先一後,走上前來,在奏折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關卓凡暗暗地舒了口氣。
接著是軍機大臣,、寶、曹、許四位大軍機,從容上前,一揮而就。
接著就是六部、九卿了。
到大理寺少卿王家璧了,出了狀況。王家璧坐著沒動,看樣子有點怔忪,似乎正在發愣。
這個王家璧,其實是一位極有風骨的人物。前說過,原時空,穆宗親政之後,御史吳可讀逆批龍鱗,穆宗大怒,兩位皇額娘的勸也不肯聽,一定要殺吳可讀。醇王秉承穆宗意旨,召集三法司會審,居然真的定了吳可讀的死罪。到了「畫行」的時候,就是這個王家璧,死活不肯下筆,這才留下了吳可讀的一命。
關卓凡心中暗暗歎息。
大理寺之後是太常寺,太常寺正卿盛藻是個厚道人,站起來之後,猶豫了一下,輕輕地扯了扯王家璧的衣角:「孝風!」
王家璧「啊」了一聲,清醒過來,默然片刻,終於站了起來。
關卓凡看著王家璧略顯蹣跚的步伐。腦海中跳出五個字——「形勢比人強」。
六部九卿之後是翰詹科道。言路是攻訐鐵路的重鎮。但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這班人臉上的表情雖然豐富,但動作沒有什麼遲滯猶疑,一個個依次上前,在奏折上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個倒不出關卓凡的意外。
今兒與會的,都是執掌翰詹科道的頭目。關卓凡秉政之後,除了翰林院,手還沒真正伸進去,詹事府。都察院——包括御史道和六科給事中,主事的都慢慢換成了自己人,至少是相對中庸、不會擺明車馬同自己作對的人。這些人,不可能在這種場合做仗馬之鳴。
翰林院方面,倭仁這個翰林院的頭號掌院學士今兒沒來,與會的另一位正掌院學士和兩位副掌院學士,其實就沒有了「主心骨」。而徐應祥是翰林院的,今天哪個衙門的人都可以「別具奏折」,唯獨翰林院不可以。不然,等於表示整個翰林院要公然同關貝勒以及「朝臣公議」作對。這份壓力,哪裡是今兒參會的幾位翰林承受得起的?
最後是今天會議的主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臣們,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於是,所有參會人員,無論派系,無論對鐵路的真實態度為何,最終全部在奏折上署名,即中央政府所有重要部門,共同表態,支持興建鐵路。
本朝開國以來,這種議題分歧鉅甚的「大會議」,最後卻眾口一詞,國初之後,幾乎就絕無僅有了。
關卓凡大獲全勝。
這次會議,實在是「一次成功的大會,一次勝利的大會」。其意義,不僅僅是關卓凡在修建鐵路上面獲得了壓倒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依靠背後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中國的改革派首次獲得了對保守派的心理和輿論優勢。雙方的鬥爭遠未結束,但在輿論場上,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對比,走過了第一個最重要的節點。
在這場鬥爭中,為京官恢復原俸,是一個很有效的「軟鋪墊」,使言路上的保守力量,難以下定堅決抵抗的決心。關卓凡對保守輿論勢力的「大棒加胡蘿蔔」政策,算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會上,關卓凡對徐應祥的諷刺、挖苦、斥責,刻毒入骨,無所不用其極,是要警告潛在的敵人:攻訐洋務可以,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睜眼看世界」——把你要攻訐的事物看明白了先!哪個再「憑空臆想」,哪個再「對洋務一無所知,卻偏要來指手畫腳」,哪個就是徐應祥的下場!
保守派反對洋務,既有觀念因素,也有利益因素,但這兩個因素常常是糾葛在一起的。不同的觀念,對利益的認知是不同的。鐵路是最好的例證,同樣的一個人,既可以認為鐵路「害我田廬,防我風水」,也可以歡呼:鐵路開通,沿線商賈輻聚,地價大漲,我可以坐地生財啦!
保守派被逼著去實實在在地瞭解「洋務」,其中,終究會有一部分人,能夠對「洋務」得出一個大致正確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意識到「洋務」也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著要分一杯羹。這個時候,原先的反對者,就有轉化為支持者的可能;至少,不再作梗。
此外,藉著這次會議,關卓凡開始對中國歷史上遷延數千年的兩個政治惡習下手了。
一個是「不言利」。
這是中國傳統政治中最噁心、最虛偽的一個花樣,真正是「自由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歷朝歷代的改革,起因幾乎都是財政困乏,則改革的措施無不為生利而行。被動了蛋糕的既得利益者,擺到檯面上的反對改革的理由,則無不是「君子不言利」、「不可與民爭利」,云云。
以前的改革者,涉及到這個「利」字時,總是心虛氣短,順著反對者的思路說話,辯解「俺這不叫言利」,「俺這不是在與民爭利」。關卓凡的對策,是徹底打翻這個套路:老子就是要賺錢,老子就該賺錢,怎麼著吧?你不言利?好啊,我不攔著,哦,你就別拿工資了——那是「利」呀!喝西北風去吧!
第二個,就是地脈、風水、龍王、河伯這套東西。
這個要比第一個麻
煩得多,這是觀念甚至是信仰層面的東西,根深蒂固,連兩宮皇太后都篤信的,絕非一兩次會議扣扣大帽子就能解決,甚至,永遠也解決不了。事實上,對各種神靈的祭祀,依然是現下例牌的「政府工作」之一。但關卓凡至少要保證,政府對神靈們,只是一種「虛祭」,和具體政策、事務,不發生任何直接牽連。
所以,在論政之時,政府官員不可以把這些東東拿到檯面上來,不可以拿這些怪力亂神,干擾國家大政的制定和實施。
這個問題上,關卓凡還是有一定的理論優勢的。早期的儒家學說,確實不講究這些神神怪怪。「天人感應」這一套,是到了漢朝才真正興起來的。不過,那個時候,還玩的比較「虛」,像徐應祥這樣,直接扯什麼「龍王」「河伯」,實在是等而下之了。
會上,關卓凡拋出的最大一頂「帽子」,是「報君父之仇」。
「報君父之仇」就要「師夷長技」,洋務就是「夷之長技」,誰反對俺辦洋務,誰就是反對「報君父之仇」——請問這頂「大帽子」,誰戴得起呢?
還有,這個口號,就像岳飛的「迎還二聖」,有很強的政治感染力。一方面,宗室和八旗聽在耳朵裡,固然像吃了興奮劑;漢員和普通老百姓,出於當時的基本政治觀念,也很容易接受。
這個說法,如果傳到英吉利、法蘭西那兒,可能多少引起一點緊張,但人家不見得會多麼在意,最多解釋一下:這只是為了遊說中國國內不同利益群體支持「洋務」的權宜之計,咳咳,國內政治嘛,你們懂的——這正是為了咱們兩國更好更順暢地合作啊。
關卓凡在會議上的慷慨激昂,傳到宮中,引起了巨大的反應。
母后皇太后,像當初聽到查塔努加大捷的消息一樣,潸然淚下;聖母皇太后的眼睛,也濕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