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聽風錄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七節 曹操大敗 文 / 疙瘩瓜

    長沙城。

    劉琦此時手中正拿著一封信正是文老爺子讓文聘寫給劉琦的,劉琦受到信件之後就仔細的端詳起來,一直沒有說話。

    「將軍,明德軍師和奉孝軍師到了。」這時又軍師進來向著劉琦說道。

    聽到軍士之言,劉琦也終於從心中內容的沉思之中解脫了出來,對著軍士說道:「嗯,讓他們進來吧!」

    聽到劉琦之言,軍士趕忙出去通報了,而很快的戲志才和郭嘉兩個人就出現在了劉琦的視野之內。

    「見過主公。」戲志才和郭嘉一進來就向著劉琦行禮道。

    「兩位先生不必多禮。」見到戲志才和郭嘉二人向自己行禮,劉琦不禁對著戲志才和郭嘉說道。

    聽到劉琦之言,戲志才和郭嘉二人不禁站起身來,緊接著看向了劉琦,顯然是不知道劉琦此次叫他們前來是為了什麼。

    見到戲志才和郭嘉那疑惑的樣子,劉琦不禁微笑著和藹的對著二人說道:「二位,這是文家剛剛送來的信件,你們以為如何呢!」

    說話之間,劉琦就將自己手中的信件交到了戲志才和郭嘉的手中,而戲志才和郭嘉拿到信件之後,馬上就看了起來。

    卻說那張繡跟叔父張濟好不容易擺脫了李傕、郭汜等人的糾纏,自關中引兵攻宜陽,為流矢所中而死。

    張濟侄子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宜陽城,欲興兵犯闕奪駕。

    曹操大怒,想要興兵討之,又害怕呂布來侵許都,乃問計於荀彧。

    荀彧不禁對著曹操說道:「此易事耳,呂布無謀之輩,見利必喜;明公可遣使往徐州,加官賜賞,這樣一來呂布定然會因為將主意裡都集中到了徐州而沒有精力管這邊了,而且張揚一來也能夠讓劉備和呂布進行火並,最起碼暫時解決主公的兩個心腹大患!」

    聽到荀彧之言,曹操不由的大喜,當即就同意了下來,遂差奉軍都尉王則,繼官誥並和解書,往徐州去訖。

    一面起兵十五萬,親自討伐張繡,分軍三路而行,以夏侯惇為先鋒。

    自從曹操跟劉琦只見簽訂了友好協議,所以曹操直接就將前方防備劉琦的夏侯惇給招了回來,軍馬至淯水下寨。

    而此時的張繡軍中,謀士賈詡卻是勸解張繡道:「操兵勢大,不可與敵,吾有一計,不知道將軍可敢用否!」

    聽到賈詡之言,張繡不由好奇的問道:「不知道文和先生有何妙計呢!」

    聽到張繡的詢問之言,賈詡不由德對著張繡說道:「我們不如詐降曹操,等到曹操失去防備之後我們再行出擊,這樣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聽到賈詡之言,張繡卻是猶豫半晌,說實話之前張繡對於賈詡此人還是甚是防備的。

    不過自從自己叔父張濟攻打宜陽的時候被亂箭射死,軍心不穩最關鍵的時候,卻是賈詡向張繡獻上了妙計,使得張繡得意快刀斬亂麻將原本叔父的部隊給掌控了下來。

    這樣也是的張繡對於賈詡不再是當初的那麼敵視和懷疑了,雖然到現在為止張繡也經常不知道賈詡在想什麼。

    不過即使如此,賈詡的建議張繡基本上還是同意的,所以此次張繡讓賈詡親自至操寨通款。

    曹操見到賈詡應對如流,對於賈詡非常喜愛,想要讓賈詡作為自己的謀士。

    賈詡不由的對著曹操推辭道:「某昔從李傕,得罪天下;今從張繡,言聽計從,不忍棄之!」

    乃辭去,次日賈詡引著張繡來見曹操,曹操待之甚厚,引兵入宜陽城屯紮,余軍分屯城外,寨柵聯絡十餘里,一住數日,張繡每日設宴請曹操。

    一日曹操大醉,退入寢所,私問左右曰:「此城中有妓女否!」

    曹操之兄子曹安民,知道曹操的意思,乃悄悄的對著曹操說道:「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繡叔張濟之妻也!」

    曹操聞言,便令安民領五十甲兵往取之,須臾,取到軍中。

    曹操見之,果然美麗,問其姓,婦人答道:「妾乃張濟之妻鄒氏也!」

    曹操不由的對著鄒氏問道:「夫人識吾否!」

    鄒氏道:「久聞曹將軍威名,今夕幸得瞻拜!」

    曹操不由高興的說道:「吾為夫人故,特納張繡之降;不然滅族矣!」

    鄒氏拜謝道:「實感再生之恩!」

    曹操看著眼前的女子不由的興奮的說道:「今日得見夫人,乃天幸也,今宵願同枕席,隨吾還都,安享富貴,何如!」

    聽到曹操之言,鄒氏不由的臉色一變,緊接著對著曹操說道:「曹將軍,小女子這幾日身子不適,不如該寫時日何如!」

    曹操聽到鄒氏之言,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對著鄒氏火大的說道:「既然夫人身子不適,修養幾日便是!」

    鄒氏這時對著曹操說道:「久住城中,繡必生疑,亦恐外人議論!」

    聽到鄒氏擔憂之言,曹操不禁無所謂的說道:「這個好辦,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

    次日,移於城外安歇,喚侍衛就中軍帳房外宿衛,他人非奉呼喚,不許輒入,因此,內外不通。

    張繡家人密報張繡,張繡便請賈詡商議,對著賈詡說道:「文和先生,事情已經向您當初預計的那個樣子發展了,但是這樣做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聽到張繡之言,賈詡不禁笑著說道:「小將軍儘管放心,在下保證曹孟德不會動了夫人意思毫毛,此事不可洩漏,來日等操出帳議事,如此如此!」

    次日,曹操坐帳中,張繡入告道:「新降兵多有逃亡者,乞移屯中軍!」

    曹操聽到之後馬上就同意了,張繡乃移屯其軍,分為四寨,刻期舉事。

    見到曹操竟然這麼輕易就同意了自己的請求,張繡甚喜,預先準備弓箭、甲兵,告示各寨。

    至期,令賈詡致意請曹操到寨,慇勤待酒,至晚醉歸,手下雜在眾人隊裡,直入大寨。

    是夜曹操於帳中與鄒氏飲酒,忽聽帳外人言馬嘶,曹操使人觀之,回報是張繡軍夜巡,操乃不疑。

    時近二更,忽聞寨內吶喊,報說草車上火起,操曰:「軍人失火,勿得驚動!」

    須臾,四下裡火起,曹操始著忙,半醉半醒的開始朝著外面跑去。

    卻說曹操賴手下當住寨門,乃得從寨後上馬逃奔,只有曹安民步隨。

    曹操右臂中了一箭,馬亦中了三箭,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

    剛剛走到清水河邊,賊兵追至,安民被砍為肉泥,曹操急驟馬沖波過河,才上得岸,賊兵一箭射來,正中馬眼,那馬撲地倒了。

    曹操長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馬奉曹操,曹操上馬急奔,曹昂卻被亂箭射死。

    曹操乃走脫,路逢諸將,收集殘兵,當時夏侯惇所領青州之兵,乘勢下鄉,劫掠民家,平虜校尉於禁,即將本部軍於路剿殺,安撫鄉民。

    青州兵走回,迎曹操泣拜於地,言於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曹操大驚。

    須臾,夏侯惇、李典;樂進都到,曹操言於禁造反,可整兵迎之,卻說於禁見操等俱到,乃引軍射住陣角,鑿塹安營。

    有人告之道:「青州軍言將軍造反,今曹將軍已到,何不分辯,乃先立營寨耶!」

    於禁不由的說道:「今賊追兵在後,不時即至;若不先準備,何以拒敵,分辯小事,退敵大事!」

    安營方畢,張繡軍兩路殺至,於禁身先出寨迎敵,張繡急退兵,左右諸將,見於禁向前,各引兵擊之,張繡軍大敗,追殺百餘里。

    張繡勢窮力孤,引敗兵投不知到哪裡去了,曹操收軍點將,於禁入見,備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某故殺之。

    曹操不由的說道:「不告我,先下寨,何也!」

    聽到曹操之言,於禁以前言對,而曹操聽到於禁之言,卻是高興的說道:「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乃賜以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繼夏侯惇治兵不嚴之過,又設祭祭手下死去將士,曹操親自哭而奠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痛煞我也!」

    而拜祭完畢之後,曹操卻是響起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鄒氏哪裡去了,可以說自己這一次若不是迷在了鄒氏的美色之上,根本不會白的這麼慘。

    那鄒氏倒是好手段,說自己身體不適,這些日子曹操根本就不曾動過鄒氏的身子,現在曹操逃出來了,卻是忽然再次響起了鄒氏的容顏。

    「爾等可是鄒氏何在。」時候,曹操不禁向著手下親近之人問道。

    聽到曹操之言的眾人,卻是統一的搖頭,根本就不知道鄒氏哪裡去了,知道後來又軍士看到張繡在衝進大營之中卻是將鄒氏一併給救走了。

    聽到軍士之言,曹操不禁一陣的失望,有一種失去了珍寶的感覺。

    經過了這次的事情,眾皆感歎,次日下令班師,曹操還兵袞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