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完整的情詩 文 / 佛動凡心
李健會意,對德吉仁波切問到:「德吉仁波切,你真的不能找到那個靈秘洞的具體地址嗎?」
德吉仁波切想了想,說道:「我可以試一試,翻看一下寺內留下的資料,也許可以找到。
因為那個洞是歷代活佛修煉的地方,只有在那裡修煉,才會得到真正的秘法。
其實我也想去那裡面修行,可是我知道自己的資格還不夠,所以我特意的迴避這個地方。
我怕我會自己找去。」
李健嘿嘿的笑了笑:「去就是了,管那麼多。
是修煉嗎!
又不是什麼壞事。」
扎西白了李健一眼:「不要亂說話,靈密洞中的修行怎麼是可以隨便去的呢。
如果修行不夠,持力不夠,會出問題的。」
德吉仁波切笑了笑:「不知者不怪,我想我應該可以找到,要是沒有什麼進展,你們就去那裡看看吧!」
說著德吉仁波切站了起來,走了出去。
看著德吉仁波切走了出去,李健搖了搖頭:「這個德吉仁波切膽子太小了。
真是……」
馬和卻說到:「我看他的膽子不小,在這裡,能和我們在一起,還敢進入到被傳為是地獄之門的地方,他的膽子怎麼會小呢?
只不過是工作方法而已吧。」
扎西也同意馬和的說法:「我也覺得德吉仁波切有著大智慧。
很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李健嘿嘿的笑了笑:「是,值得我們尊重。不過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
馬和聳了聳肩膀:「喝茶,解迷!」
馬和盤腿坐在卡墊上,說道:「那藏紙上的三首詩,已經大概算是印證了兩首,只是第三首有點問題。」
扎西把那張藏紙又拿了出來,放在了茶几上。
大家都看著第三首詩。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
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
『勘破、放下、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車田千代說道:「這首詩,寫到了六道,又說到了八苦,之後有寫到了緣分,最後是悟道的三個階段。
這些都是佛家最基本的東西。
這裡面看不出有什麼特別。
不像前兩詩,有很明顯的指向性。」
馬和點了點頭:「不錯,前兩首詩,有些簡單。
可是這首詩有點複雜。
這是他再問佛。
可是問佛之地會在哪裡呢?」
扎西說道:「自然是佛前,燒了香,就是和神佛建立了聯繫,建立了聯繫,才有機會問佛。」
馬和點了點頭:「那麼在這裡那裡是佛前呢?」
扎西想了想說道:「那就是大殿了,難道在哪裡?」
李健搖了搖頭:「會不會有點太牽強了。」
車田千代也說道:「是啊!
這樣的隱喻這首詩中似乎很多。
也可以理解為,要經歷很多的苦難,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而最終可以的到得方法,卻是堪破,放下,自在。」
馬和皺著眉頭看著那張藏紙,緩緩的點了點頭,突然說道:「千代子,你說這是一首詩的一部分,可以把這首詩補全嗎?」
車田千代點了點頭,從口袋中拿出紙筆,寫下了整首詩。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
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
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馬和看著整首詩,覺得倉央嘉措的這首前後說的還是男女之事,和婉約的情懷。
只是寫出來的這段,透著佛偈的感覺。
可是到為什麼要用這段呢?
而且整首詩都是在和佛陀對話,馬和陷入到了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