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徐晃之秘 文 / 北方三哥

    話說許都之內,高飛與曹操二人盡皆領著一隊人馬,分別開往宛城與河北,當時高飛與曹操二人對面而視,高飛微笑道,「待得孟德兄弟凱旋而勝之時,便是天下暫安之日!」。

    曹操亦笑道,「若是高飛兄弟能夠取下河北之地,方才是安群臣之心!」。

    照面之後,高飛與曹操二人便分撥軍馬而行,許都之內,高飛留下郭嘉與趙雲二人,而曹操方面,亦留下荀彧及曹仁,算是依舊保持著平衡!

    高飛領兵五萬,帶將軍許褚、華雄、張遼、張頜及高順五人,著令徐晃押送糧草輜重,五萬大軍便浩浩蕩蕩的開往河北之地而去!

    冀州離袁紹的大本營亦不算太遠,依照高飛行軍之速度,五日之內便可抵達河北之境,但是河北之地偌大,高飛究竟意欲以何地為突破口,繼而向袁紹全面發難,在行軍之途中,許褚便問道高飛,「主公意欲先攻那座城池?」。

    高飛笑道,「以遠馳之軍,對待勞之敵,許褚將軍不以為高飛乃是自取其短嗎?」。

    許褚早就有此意,不過沒有相問罷了,「許褚不敢揣測主公之心,想必主公定然是另有深謀!」。

    此時,高飛正立於馬上,而許褚亦馳馬督軍,高飛以手上的馬鞭指著河北的方向上,說道,「許褚將軍可看到這個方向上有什麼嗎?」。

    這個方向自然不用看,因為行軍便是這個方向,許褚答道,「乃是袁紹之老巢!」。

    「看的再遠一點呢!還有什麼?」,高飛手勢落下,靜眼看著身邊的五萬大軍,略顯欣慰之意!

    許褚立在馬上,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乃道,「河北之後,是幽州之境,再往北面,便是蠻荒之所了!」。

    高飛笑道,「許褚將軍說的對,河北之後,便是幽州,而幽州之後,乃是羌族蠻荒,在蠻荒之外,便是廣袤四海!」。

    許褚見得主公見識如此淵博,便說道,「主公多才,許褚不及也!」。

    高飛否定道,「現在你知道我的本意了嗎?」。

    許褚還是沒有摸到脈門,便說道,「主公之圖謀乃在幽州否?」。

    高飛稱是,「此言甚對,某於許都之內,假意於曹操所言,乃雲征討袁紹,緩兵之計矣!實際圖謀乃是幽州!」。

    此時許褚倒是不解,「起兵於幽州,袁紹安肯善罷甘休,不說這公孫瓚乃是能征善戰之輩,若是袁紹與公孫瓚聯手,恐主公有失矣!」。

    高飛不以為意,說道,「許褚之言,某亦不是沒有考慮,所以才假意發兵袁紹!」。

    許褚倒是恍然大悟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主公之意,乃是明面征討袁紹,實則暗中入幽州,取公孫瓚!」。

    高飛點頭允諾,而許褚倒是略有疑色,「幽州接壤於河北,如何能夠做到無聲無息,不被袁紹發現!」。

    「這就要看你我入不入戲了!」,高飛策馬揚鞭,疾馳而去,追趕於軍頭之上,而許褚與幾位將軍於軍中督軍,策令軍馬前行!

    出得冀州第三日,高飛所部距離袁紹本營只有三百餘里的距離,當晚,高飛全軍就地歇整,而高飛於軍帳之內,召集五位將軍相商,一直商議到夜色漸明之後,眾人方才退下!

    第四日,高飛所部於距離河北之地兩百里的代郡紮營,而許褚等將軍以主公高飛身患風寒為由,便歇兵於代郡之內,原來這一天的行軍之中,高飛皆屈身於馬車之內,不宜見風霜,而當時便是許褚於軍中主事,余將佐之!

    這代郡之地,地廣民稀,而高飛所部佔據此地之時,當地太守便前來拜見左丞相高飛,而許褚在高飛帳前阻擋,說道,「丞相大人感染風寒,在你這代郡之內駐兵數日,可有恙否?」。

    代郡太守見眼前之人,虎背熊腰,聲如洪鐘,哪裡肯與之多說,撂下「無恙」一句話,便跑的沒影子了!

    而許褚在後,亦大笑道,「無膽匪類之人也!」。

    此時,從冀州押送糧草而來的徐晃到得代郡之地,卸下百萬石糧草,便意欲面見主公,而許褚攔之道,「糧草交接之事,交給我便好了,不用向主公稟報!」。

    許褚拉著徐晃,到糧倉之內,清點糧草輜重之數目,頗費時間之後,許褚笑道,「徐晃將軍辦事,果然萬無一失,不多不少,正好一百萬石!」。

    徐晃亦笑道,「主公督促之事,公明豈敢不謹慎!」。

    當即許褚便要拉著徐晃於軍內吃酒,而徐晃側面打探到,「聽聞主公身患風寒,不知嚴重否?」。

    許褚突然面色難掩,「這個倒是讓公明兄弟擔心了,主公無恙!無恙!」。

    徐晃「哦」了一聲,便入得軍內與許褚飲酒,少飲一杯,徐晃便把話頭扯到了軍營之內,打聽這征討袁紹之實情之上,許褚笑道,「兄弟莫問此事,儘管飲酒,你我兄弟,不醉不歸!」。

    徐晃命人換來一個大酒罈子,與許褚二人推杯換盞,酒過數巡之後,徐晃醉意闌珊,又問道許褚,「主公真無恙乎?」。

    許褚醉意湧上,面紅耳赤,乃說道,「主公於此地水土不服,又偶感風寒,身子虛的厲害,兼有軍中醫者,已經為主公把脈瞧病了!不過這征討袁紹之事,恐怕要擱一擱了!」。

    徐晃聞言,「此話當真?」。

    許褚倒是大笑起來,「什麼當真不當真的,我許褚還能騙你公明兄弟嗎?」。

    徐晃嘴角之上,露出狡黠一笑,倒是被自己端起酒杯的手勢掩蓋住了,徐晃又問,」既然主公身體有恙,對袁紹之戰,必然無法為繼,不若班師回朝……」。

    許褚搖頭道,「軍馬已出,安有無功而還之理,主公之風寒,且在代郡之內療養一段時日,再征袁紹亦未遲!」。

    徐晃似有所悟,又說道,「五萬大軍,不戰袁紹,卻在代郡之內盤旋,這軍中每日之消耗,可都不少,百萬石糧草,亦不過數月之用,待到數月之後,若是主公之病情尚不見好,該當如何?」。

    許褚略顯怒氣,嗔道,「公明兄弟恁的說晦氣話,休要怪許褚面稟主公,治汝不敬之罪!」。

    徐晃亦知曉自己失言,便說道,「醉酒之言,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許褚舉起一大碗酒水與徐晃對杯,盡皆歡愉!當夜之時,徐晃因為醉酒難行,便在軍營之中睡了一晚!

    高飛遠征袁紹,徐晃之職乃是督運糧草,所以徐晃並不應該身在軍營之中,他的任務就是把冀州的糧草輜重,在高飛所部需要的時候,押送而來,既然此刻已經送糧食到軍中,便應該即刻返回冀州城,不過這徐晃倒是並未急在一時半刻,他在軍中觀察了一日之後,方才離開!

    話說這許褚與徐晃亦不是太相熟,獻帝來冀州時,徐晃便跟在高飛左右,所以徐晃到冀州的時間並不長,而許褚之所以要拉著徐晃飲酒,不過是就勢之為而已,而徐晃之所以肯陪許褚飲酒,不過是想要聽許褚的醉後之言罷了!

    所謂酒後吐真言,而這許褚醉酒之言,究竟是真是假?此事到不急於一時,話說這徐晃奔回冀州城中,先向郭嘉稟報糧草已到,卻獨獨未說主公高飛患風寒之事,只是言說,「主公已在代郡城中!」。

    郭嘉稱善,便遣退了徐晃,而徐晃拜別郭嘉之後,便隱於府宅之中,待到午夜深沉之後,方才從府中一躍而出,不走正門,偏偏跳牆而出!

    徐晃離了府上,便出冀州,往許都之內而去,越過幾座宅院,前後左右瞧的分明,確定沒有被人跟蹤之後,方才在一座宅子之前,落下了腳程!

    徐晃輕輕扣動府門上的門鼻子,而府內聞聲,便有一老者輕輕的開啟了一道門縫,見得是徐晃其人,方才放門而入!

    徐晃在老者的引領之下,逕自往府內走去!

    其時已經午夜,尋常人家之內,盡皆偃燈息火,而這座宅子裡的房間亦無一間有光亮,那老者乃擎著一個燈籠,於黯淡之光色之中,引領著徐晃往前走!

    待到一間書房模樣的房間前,那老者便把燈籠遞與徐晃,說道,「將軍請進!」。

    徐晃輕車熟路的接過那老者的燈籠,自顧自的推開書房之門,書房之內只有一個書架,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卻並無一人,不過徐晃到沒有顯現出驚訝之色,反而是走到那書架之上,左右尋顧,繼而發現了一本古籍,徐晃便拿本古籍拿出,而古籍之後,正好有一處可以活動的機關,徐晃輕輕一動,那個書架便緩緩側移,繼而在書架之後,袒露出一扇門洞,徐晃低聲而入,那書架便又緩緩復合!

    徐晃走進一間密室之中,繼而吹滅了手中的燈籠,密室之內雖然狹小,但是亦能十數方的面積,而密室之內,正有一人,徐晃喚其為「楊大人」,正是楊奉無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