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第三卷 俠骨柔情 第五十二章 鐵樹開花 文 / 豐郎

    傲敦聞言頓時無名火氣,據這兵士所報,那張大奎豈不是笑我軍中無人?孤身前來挑戰,更是不將他傲敦放在眼裡。在慶陽時,傲敦曾為張良弼手下首席猛將,故此城破之時跟從者才有了數千之眾。如今人家欺負到家門口了,這口氣卻叫傲敦如何能忍得下?

    「那張大奎如此可惡,誰願帶兵出戰?」傲敦環實視堂下眾將開口詢問道。

    「末將願往。」一名偏將出列後向著傲敦抱拳施禮道。

    此人乃是傲敦手下漢軍千總吳笑寒,武藝精湛不說,且使得一手好暗器。此刻聽得鎮外只有大奎一人,這吳笑寒頓時來了精神。心想帶兵出戰一窩蜂的衝上去,還怕那張大奎有三頭六臂?

    傲敦見吳笑寒請令出戰,心中大慰:「吳將軍願出戰,那是再好不過了。本將軍撥你馬步軍五百,務必將其生擒活拿。」

    吳笑寒聞言精神一震,當即抱拳道:「末將遵令。」說罷轉身出了大廳。

    大奎單槍匹馬等在平涼鎮外,等了好半天才見到鎮中有了動靜。旌旗招展中,一員戰將帶著一彪人馬殺出平涼來。元兵來勢很猛,當先是三百鐵騎揚起漫天塵土,後面是兩百步卒隨後掩殺過來。為首一員大將手持丈八長矛一馬當先直奔大奎。此次沒有叫陣沒有約戰,元兵仗著人多竟是一擁而上。

    大奎微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微一笑,長槍一舉身後亦是傳出一片喊殺聲。此時天已大亮,日頭升起老高,本來是迷霧重重,此刻已是風吹霧散。

    吳笑寒領兵衝殺之際,只盼著一鼓作氣將張大奎生擒了。哪成想剛剛衝到一半,忽聞一片金鼓之聲,接著便是殺聲洞天。緊接著只見遠處塵煙滾滾,煙塵中依稀可見鐵騎縱橫來去,聲勢好不駭人。

    吳笑寒嚇得急急勒馬,連忙大喝道:「撤兵,明軍有埋伏。快撤。」

    這下可好,元兵五百餘人還未與大奎短兵相接,已是齊齊掉頭向回奔逃,去的比來時還快。

    大奎橫槍立馬依舊是安之若素,眼看著元兵盡去這才再次一舉鐵槍。本來還是戰鼓隆隆喊殺震天的架勢,轉瞬偃旗息鼓再無動靜。

    吳笑寒帶著兵馬逃回平涼鎮已是狼狽之際,一路策馬奔回鎮中將軍府,下了馬連滾帶爬的奔進了議事大廳。

    「大將軍,大將軍。」吳笑寒衝進議事大廳見到傲敦納頭便拜:「大將軍,大事不好啦。」

    傲敦聞言一驚,忙問道:「何事慌慌張張?」

    吳笑寒上氣不接下氣道:「末將奉將令帶兵出戰,本想依多為勝。不曾想到明軍在鎮外設有伏兵,虧是末將見機的早,這才沒有中了埋伏。」

    傲敦聽到這,不禁心中一涼。不由得急問道:「明軍有多少人馬?」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吳笑寒不假思索便道:「看陣勢足有數萬之多。」

    「什麼?」傲敦不僅驚得長大了嘴巴,半晌才回過神來。當即破口大罵:「孫遷將軍曾說來此奪鎮的明軍只有五千,怎麼突然冒出了這麼多明軍?」

    吳笑寒帶著哭腔道:「大將軍,那張大奎盛名之下豈是凡夫?由此可見其用兵如神,我等還是早想退路吧。」本來這句話有霍亂軍心之嫌,但此刻傲敦聽來卻是頗覺有理。

    正當此時外面頃刻間喊殺聲大作,傲敦不由得大驚,廳內眾元將也都慌了神。不多時廳外傳報,接著奔進一名兵士,見了傲敦屈膝抱拳稟道:「報大將軍,平涼鎮西出現大隊人馬,揚起塵土遮天蔽日,看樣子足有數萬之多。」

    傲敦徹底慌了神,兵士的稟報卻坐實了吳笑寒所言。傲敦還未想出計策,門外又來一兵士:「報大將軍,鎮南出現數萬明軍,已向平涼鎮殺來。」

    傲敦急問:「你可看得真切?」

    兵士點頭道:「小的看的仔細非常。」

    「再探。」傲敦無力的揮揮手,兵士轉身出廳而去。

    吳笑寒不僅規勸道:「大將軍,西面南面皆有明軍,剛剛屬下是由鎮東出戰,那裡也有數萬明軍,為今之勢敵眾我寡。我們撤吧。」這句話說出口,卻是肺腑之言。平涼鎮三面被圍,各方皆有數萬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明軍,傲敦手下人馬不過一萬,卻如何能迎戰?

    「眾將聽令,各自回去點齊人馬即刻由鎮北突圍。」傲敦終於下了突圍的決心。

    廳內眾元將齊齊領命,隨後便散了帳各自回去準備。傲敦此刻已是頂盔摜甲,自身是無需再收準備了,但他心中還有一樁大事。那便是銀子。他由慶陽撤離之時,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此刻要突圍離開此地,那錢財豈能丟下?

    當下傲敦喚來數名親信,急忙安排了車馬。將私藏的金銀寶貝裝了滿滿一大車,這才帶親兵出了將軍府。

    將軍府外廣場上,三軍已等候多時,傲敦不再耽擱,策馬揚鞭帶著大隊人馬一路向北衝出了平涼鎮。

    大奎此刻立身一處土坡上,居高騖遠之下平涼鎮盡收眼底。他的身後是一片草甸,由於地勢低窪顯得異常隱蔽,草甸上此刻正有整齊的兩個騎兵方陣等待著出擊的將令。為迎接這一場大戰,明軍已是早早的飽餐戰飯,戰馬也都喂足了草料。大奎單槍匹馬迎戰元兵之時,這兩千明軍正在此地歇息。大奎嚇退了元兵來到此處與大軍會合後,這兩千明軍精騎已是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大奎在等,等著傲敦自棄根基。平涼鎮雖是一個鎮子,但三面丘陵一面靠山。若是沒有三五萬人馬四面強攻,要想拿下平涼鎮,怕是要廢些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功夫。

    皇天不負有心人,傲敦中計了。眼看著一萬元兵衝出平涼鎮,大奎禁不住長噓一口氣。

    天色本是大晴天,卻特然突然刮起了一陣寒風,隨之便是烏雲密佈。

    大奎一震精神,手上長槍迎風一揮厲喝道:「全軍上馬。」身後一片兵甲響動,兩千明軍將士紛紛上馬蓄勢待發。

    下雪了,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大奎眼望著元兵北撤了數里,這才厲喝一聲:「衝!」

    千軍如流,藉著地勢衝下緩坡。一時間蹄聲隆隆,大地也為之震顫。

    大奎率軍奮起直追,康茂才的一千疑兵由各處趕來,漸漸的與大奎的兩千主力合兵一處。大奎不馬上追殺元軍,其一是怕元軍走不遠,去而復返。其二便是為了給康茂才集結兵力贏得時間。

    明軍就在奔襲中集結完畢,三千明軍向著元軍遠去的方向縱馬急追。雪花飄飛中,元軍後隊已經在望,估計再有盞茶時間便可追上。

    元軍雖有一萬,但騎兵只有三千。傲敦帶著這三千騎兵在前,後面便是七千步卒。

    明軍三千鐵騎追到身後不足二里的時候,傲敦當即下令吳笑寒帶領步卒兩千去阻截明軍。吳笑寒沒二話,撥馬奔向了後隊。

    兩軍相距已不足一箭之地,吳笑寒所帶領的兩千元軍固守在明軍的必經之路,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手下兵士嚴陣以待,陣前是一千長弓手。元軍弓箭手張弓搭箭只等號令。

    明軍沖式極猛,吳笑寒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機會,一輪箭過後就會短兵相接。他知道自己會死,這兩千兵士也會死,但他卻沒有一絲的怯陣。因為害怕是沒用的,明軍是騎兵,他帶領的兩千兵士皆是步卒,就算跑又能跑到哪裡去?

    大奎一馬當先,衝到距離元兵陣前三百步的時候這才揚聲喝令:「備箭。」身後明軍騎在馬上紛紛取弓搭箭,又向前衝了百餘步。大奎鐵搶一揮:「放。」

    兩軍同時放箭,一時間漫天箭雨來去縱橫,一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明軍騎兵甲冑在身,況且又都是鐵甲。元兵士卒多是皮甲,由此優劣立見。

    只是這一輪箭雨,明軍中百餘人箭中要害紛紛落馬,元兵竟是頃刻間死傷大半。

    兩軍就在這箭雨過後撞在了一起,明軍鐵蹄踐踏刀槍齊施,漫漫荒野轉眼變成了阿鼻地獄。哀嚎、慘叫相映著鮮血、殘肢。僅僅是一輪衝鋒,兩千元兵全軍覆沒。

    吳笑寒死得很安詳,因為在他臉上看不到惶恐驚懼。元庭大勢已去,身為人臣自當盡忠,身為武將戰死沙場也就無可厚非,這就是宿命。

    大奎號令部下稍事整備,便再次率軍向北直追。此地距馬尾巴梁還有七八十里,這裡多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殲滅一個敵人,最後的決戰便會少一分壓力。

    明軍只用了半柱香的時間便追上了北逃的元兵大隊人馬,此次沒有再遇到阻截,大奎身先士卒帶兵殺進元兵後隊,身後明軍騎兵緊緊尾隨。明軍便似一根楔子死死釘進元軍陣營,所經之處哀嚎遍野擋者披靡。

    廝殺中,大奎見到元軍騎兵沒做停留徑直向北逃去,由此一來大事成矣。傲敦竟是以五千步卒做了肉盾,藉以抵擋明軍。

    三千明軍在五千元軍中縱橫來去,元兵便如秋風中的哀草紛紛倒地。雪依然在下,蒼茫大地卻已被赤紅的鮮血灌溉,隨處可見元兵伏屍荒野。殘旗兵甲散落一地,放眼望去一片蕭索景象。

    提示:您有1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