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大明風雲錄之兵鋒殘劍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明風雲榜 文 / 豐郎

    大奎與常遇春也不覺困頓,三人圍在桌前又是一通聊侃。當大奎與常遇春說起武學之道,湯和倒是頗為贊同大奎的看法,這樣一來自又引起一番爭論。

    等到三人爭論半響,大奎說道:「當今大明軍中文有湯大哥,武有常大哥,推翻元朝也是指日可待啊,哈哈哈。」豈料湯和與常遇春皆是一副看怪物般的眼神看著自己。

    大奎不禁問道:「難道小弟說錯了?」

    湯和微笑不語,常遇春笑道:「兄弟不是說錯了,而是大錯特錯。」話音一頓,又對湯和道:「你跟他講講,他這小子也不上朝也不打聽打聽,我大明人才濟濟豈是你小子能見全豹的?」

    湯和呵呵笑道:「我與常大哥是左右都督,分領左右兵馬各三十萬。而除此之外還有徐達徐元帥的中軍。若論實力當以中軍為最,而中軍能人猛將頗多。」湯和說到這裡神秘一笑。

    大奎不禁問道:「都有何等人物,湯大哥快說說!」

    湯和笑著徐徐道來:「徐達徐元帥是回人,故此手下大將也多為回人。中軍裡有名的將領多不勝數,但有幾人卻是不得不提。首先要說的是鄧愈,字伯顏,虹縣人(今安徽泗縣)。此人文武兼備勇猛過人,十五歲跟從徐達元帥,十六歲升校尉歲末升偏將,十七歲升任大將統兵二萬。」

    大奎聞言不由一驚,自己十六歲還在家裡砍柴那!這鄧愈還的確不是一般的人物。

    湯和喝口茶又道:「沐英,鳳陽定遠人。曾以五千之眾奪取元兵重兵屯守的龍興城,當時守城的元軍約八萬餘眾,你說他厲不厲害?」

    大奎聽到這裡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如此將領如此戰績,真可謂用兵如神啊。

    湯和又道:「華雲龍,定遠人(安徽)。曾為滁州韭山匪寇,聽聞徐元帥輔佐吳王起兵便率眾二千來投,元兵聞訊派兵攔截,華雲龍與敵將對陣三回合便將其斬於馬下。其後只率二千兵卒便將敵兵一萬餘兵馬衝殺的四散奔逃,其勇武可見一斑。」

    大奎坐在一旁點了點頭,隨即親手為湯和與常遇春續了香茶。

    湯和略一沉吟道:「還有一位將領叫丁…丁什麼?」湯和去問常遇春。

    常遇春提醒道:「丁德興,和你同為濠州同鄉,又是一起跟隨吳王起兵的,你怎會不記得?哎,我看你是貴人事忙,都忘了吃飯了吧?呵呵呵。」此話一出,三人皆是哈哈大笑。

    湯和笑道:「我和他雖為同鄉卻是不常見面,況且大家都叫他『黑丁』又不叫名字,這許多年了一時忘記也是平常。」

    常遇春笑道:「『黑丁』是吳王當年戲謔之言,誰知後來便這麼叫上了。」

    大奎不禁問道:「他有何本事?」

    湯和神秘一笑道:「其刀飛快,殺人不見血。體膚粗黑心更黑,故名『黑丁』!」

    大奎聞言頓時瞭然。

    湯和道:「這些都是回人將領中出類拔萃的,還有馮國用,馮聖,李文忠等等不勝枚舉。」

    大奎恭維笑道:「若論智謀,當屬湯大哥為最了吧?」

    湯和正喝茶,聞言擺擺手道:「不對不對,劉伯溫丞相文韜武略堪比商周姜太公三國諸葛孔明!湯某的智計不過滄海一粟耳。」許是口渴,湯和再次端了杯子喝茶。

    大奎不禁問道:「我也曾上朝,為何不見其人啊?」說著撓撓頭,百思不得其解。

    湯和笑道:「吳王特許,非重大朝會,劉丞相不必上朝。」

    大奎這才明白,原來有本事的人都有吳王特許啊,比方說自己!哇哈哈。

    湯和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人須得跟賢弟說說,此人姓宋名濂,號『玄真遁叟』。浦江人(今浙江義烏),此人儒學道學諸子百家無一不精,文人學子皆奉其為『太史公』。據說其人學通古今,才高八斗。吳王尊稱其為百官文臣之首!」

    大奎聽到這裡不禁暗暗咋舌,大明人才濟濟卻真不是胡吹大氣的。

    常遇春不禁皺眉道:「當今元庭也是藏龍臥虎啊。」說罷長歎一口氣。

    大奎聞言深有同感,當年護送小明王殺出安豐時,遇到的那個王保保便是武藝精絕之人,若不是自己使詐打殺他的坐騎,才就此脫身。不然當時便會被王保保手下的數千精騎困死在安豐城外。想到王保保的數千精騎,大奎不禁神往。

    那些騎兵雖是人數不多,只有區區數千之眾,但個個武藝高強。一經戰陣互相間協同防守進攻,這等精兵卻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練就;

    湯和續言道:「元庭丞相脫脫阿魯圖亦是深謀多智之人,另有察罕鐵木兒,哱羅帖木兒,李思齊,張士誠,賈魯,段功等大將也都不是泛泛之輩。如今這些人分別據守江北各地,我大明軍要想渡江北伐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事的。」

    見到大奎出神,常遇春不禁問道:「大奎兄弟在想什麼?」

    大奎見問,便實言道:「元兵中有一員小將,日後兩位大哥見到可要當心。他叫王保保,因為當時相見是夜晚,所以也看不清到底他多大。不過年紀約有二十五六歲上下,他是元將察罕鐵木兒的義子。」

    常遇春呵呵笑道:「一個乳臭味干的黃毛小子有何懼哉?」

    大奎肅容道:「其人年紀雖小,武藝卻不下於你我,尤其他手下的五六千人馬卻是個個武藝高強不容小窺啊。」

    湯和聞言一驚,不禁問道:「元軍中還有此等能人?」大奎鄭重其事的點點頭。

    湯和沉吟道:「如此說來此事倒是非常棘手!」大奎忙問緣故,湯和這才道:「吳王勵精圖治正準備整軍北伐,已早早派出眼線遍佈江北各地打探,現在對於江北元庭中文臣武將的實情雖不能說事無鉅細一一詳知,卻也是打探的十之**。似兄弟所說倒是聞所未聞,此事需稟報徐達元帥知曉。」

    大奎點頭道:「嗯,如是趁我軍不備突然殺出一隻強軍,卻是會令我軍損失慘重。

    湯和起身道:「事不宜遲,我這便去求見徐元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