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十六章 天使 文 / 無翼蝙蝠

    陽羨的西面就是永平縣,再往西則是丹陽縣城,原本永平是程普把守,由於滇軍進兵程普趕來陽羨協防,只留副將及一萬新軍把守永平縣城。陽羨一破,永平守城副將也算挺有頭腦,知道自己無法抵擋益州兵馬的進攻,所以不等滇軍來犯,直接帶著守兵逃去了丹陽。

    殷丞事先也沒想到陽羨城會這麼輕易拿下,等他想到永平的時候準備收拾她的時候,那個守將都已經可以看到丹陽城頭的軍旗了。殷丞留下五千蹬萍、五千胡佐守烏程,其餘大軍開至永平,和陽羨形成聯防態勢。

    佔領了陽羨、永平之後,殷丞面臨了一個兩難的選擇,下一個目標該不該確定為丹陽。殷丞遠征江東,表明上的理由是迎娶二喬,現在二喬一家就在丹陽,沒理由不去攻打那裡。丹陽守將是吳景和孫賁,兵馬不過兩萬,基本屬於不堪一擊。

    可問題是,真的拿下了丹陽,接下來又該怎麼辦?殷丞真正的目標可是孫策,他和周瑜逃到了雲陽,攻佔丹陽、『救』出喬玄一家後,還有什麼理由去攻打雲陽的孫策,難道真的撤兵?

    但是不打丹陽,那又實在說不過去了。

    殷丞一時有些無措,但魯肅安慰他道,雖然殷丞把二喬當成燙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可孫策卻實實在在地把二喬當『寶』,絕對不會眼看著殷丞把二人收入房中。丹陽必須得去,不過進兵速度可以放慢,這時孫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從雲陽帶兵來守丹陽,在丹陽城下和殷丞再決生死,其二則是令吳景不做抵抗,兼程撤兵至秣陵一帶,和雲陽形成犄角之勢。不管怎麼說,孫策是保定二喬的,滇軍只要嚇唬嚇唬他們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果不其然,殷丞讓黃忠率一萬大軍逼近丹陽之時,吳景和孫賁不等交戰就引兵退至秣陵。同時,孫策令程普率兵增援句容,使得秣陵、句容、雲陽防線連成一片。二黃忠則帶兵進駐丹陽,和永平、陽羨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至此,殷丞和孫策進入了短暫的相持階段。

    孫策當然是無力進攻啦,能夠自保已是僥天之悻了。而殷丞也不願意貿然強攻,畢竟這裡是他的客場,手下兵馬不多,佔地越廣機動兵力就越發不足。目前為止,殷丞已經佔領了一個大縣,三個中縣、兩個小縣,六萬多兵力要守大小不等的六個縣城,已經到了用兵的極限。如果再要分兵取地,萬一被周瑜尋到破綻,來個各個擊破,那可就虧大發了。

    可是殷丞在江東無有任何官職,他找的借口也使得他沒理由在江東就地增兵,看來是時候回頭搞定王朗或者嚴白虎了。只要王、嚴二人中有一人投靠殷丞,那就可以以他的名義招募新軍,然後將守城之責交給這些新軍,這樣一來殷丞的滇軍精銳才有機會脫身。

    由於陽羨一仗打得過於兇猛,殷丞有理由相信,王朗和嚴白虎再也不敢有與己為敵的心思了。特別是王朗,烏程被殷丞霸佔之後,王朗和江東其它三股勢力被徹底分割開來,孤懸在了滇軍身後。

    既然只要有一家投降既可,殷丞的招降工作也就分了個主次,以王朗為主、以嚴白虎為輔,前往會稽招降的就是當地出身的虞翻虞仲翔。虞翻乃會稽余姚人,以前就和王朗認識,若是按照歷史上的記載來發展,也許現在的虞翻正在王朗手下當個小吏,由他這種『熟人』出面勸降,應該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

    滇軍強大的戰鬥力確實給了王朗太多的壓力,讓他時刻感到小命危在旦夕,因此當虞翻表露出招降的意思時,王朗幾乎沒怎麼考慮就滿口答應下來。與王朗不同,嚴白虎的態度則要曖昧了許多,他先是對殷丞表達了連綿不絕的景仰,然後又很為難的表示自己已經和劉繇有了協約,劉繇好歹是揚州刺史,他不方便在這個節骨眼上明目張膽地投靠殷丞,只能答應暗地裡幫殷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要有了王朗,嚴白虎的是完全可以放到以後再去處置,殷丞也不想一下子得罪太多人,也就沒過分為難他。

    在查收王朗獻上的會稽郡戶籍、官吏名冊時,殷丞發現了一個大大的驚喜,原來現在的會稽郡郡尉居然是鼎鼎大名的於禁於文則。在殷丞的記憶裡,於禁在聯軍伐董之時就已經投靠了曹操,實在不明白現在怎麼會出現在了王朗的帳下。不過,這畢竟是好事,殷丞也就沒多想,樂呵呵地收下了王朗賜予的這份大禮。

    於禁此人不但文武俱佳,而且尤善練兵,此時有他加入,對殷丞來說是一大強力臂助。殷丞還指望以王朗的名義在江東擴軍,可這種事不方便由他直接插手,如果王朗手下全是無能之輩,這擴軍一事就將拖延日久。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殷丞可以放心大膽地把擴軍、練兵一事全權委託給於禁,想必於禁是不會令他感到失望的吧。

    初步擬定先期擴軍兩萬,訓練週期為三至五個月,等到訓練完成,正好是來年開春,部隊換防之後,就可以開始對孫策發動新的一輪攻勢了。而殷丞這段時間主要精力放在和於吉扯皮上。殷丞這個外來戶想在江東站穩腳跟,還是離不開於吉這個神棍的幫助,不然很難收攏民心。

    於吉已經成立了上清道教,不過教義還有些模糊不清,總體來說還是以愚民為主要基調。殷丞不願去詳細瞭解於吉的教派是否能代表廣大百姓的利益,只要他能讓自己得到當地民眾的擁戴、承認自己的統治地位就算可以了,至於何時該遏制於吉的勢力,這種精細活就交給躲在暗處的賈詡來判斷吧。

    在於吉的幫助下,殷丞在江東的根基日漸穩固,於禁的新軍也進展順利。當日陽羨一戰,殷丞共擊殺孫策軍八千餘人,俘虜五千餘人,這些俘虜就直接交給了於禁,成為最早的一批新軍。

    在陽羨被殷丞俘虜的,除了那些士兵,還有一個稱得上是准boss的陳武。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陳武的箭傷已經痊癒,殷丞自然有意招降,可沒想到陳武居然是只愛吃秤砣的王八,從頭至尾就沒有搭理過殷丞一句話。

    對於陳武的傲慢和物力,滇軍諸將是看在眼裡、氣在心裡,幾乎各個都要求殺了陳武祭旗。無奈殷丞堅決不許,理由是--俺是來迎親的,辦的是喜事,殺生不吉、殺俘不祥,還是放了吧。

    而後,殷丞不顧眾人反對,盛讚陳武為人忠義,恩賜其錦袍、玉帶、寶馬、銀鞍,親率諸將送出城外十里,恭恭敬敬地將他釋放回去。陳武不明殷丞之意,可既已獲釋,自無不走之理,便興沖沖投奔雲陽孫策去了。

    對於釋放陳武一事,手下將領多有埋怨,唯有徐庶、魯肅等寥寥數人暗自好笑。眾人疑而問之,卻又閉口不言。

    這一日,殷丞正在營中巡視,陳宮使人來報,說是城中來人,讓他速速返回。殷丞問報信之人,城裡來的是誰,居然要自己回去迎接。報信人不甚清楚,只說來的是『天使』。殷丞險些氣暈,自己玩的是穿越而非異界,哪裡來的天使,今日來了天使,莫不成明天還會遇見上帝!

    匆匆返回陽羨,未至府衙便得徐庶手下密報,說是來者名喚黃琬,奉了少帝之命前來傳旨。殷丞這才恍然,哪是什麼『天使』,分明是天子特使,俗稱欽差。

    此時殷丞已經心中明白,雖說是少帝聖旨,肯定是曹操搞的花樣,而且來者不善,不然不會讓太僕黃琬前來傳旨。黃琬乃劉焉表弟,更是來敏姐夫,與自己多有仇讎,分明是伺機尋事來了。

    果然,一入府衙,黃琬正高踞中堂,一臉傲氣地閉目不語。殷丞雖已很久未得朝廷俸祿,但終還是大漢官吏,少帝聖旨還是要給些顏面的。殷丞在眾吏的引領下,先是給黃琬行了大禮,然後安排香案準備接旨。

    那黃琬先是十分無禮地看著跪倒在地的殷丞,等了許久才磨磨蹭蹭地取出聖旨,高聲宣讀起來。

    聖旨大意如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朱提太守殷丞,大膽妄為、藐視朝廷。擅殺上官於前,妄動刀兵於後,陷民於水火,亂社稷之綱常,實是大逆不道之極。本當著廷尉捉拿問罪,辜念其嘗有救駕之功,亦曾有忠君之心,故而功過相抵、舊惡不究。然,自接旨之日起,十日之內當立刻引兵返回轄地,不得再與他人相齷齪,若有違抗,數罪並罰,決不寬宥。欽此!

    聖旨宣完,殷丞先是叩頭謝恩,隨後攔下了想要一巴掌拍死黃琬的典韋,然後讓魯肅安排黃琬去館驛歇息。

    等將黃琬安置妥當,並讓手下把黃琬隨行之人全部監督起來後,殷丞立馬聚將議事。殷丞事先根本沒有想到曹操會來這招,既無思想準備,也無處理經驗,只能讓大家一起想辦法。

    議事大堂中,還未開始討論問題,已經罵聲一片,像典韋、甘寧之流,更是嚷嚷著要殺上許都,擰下曹操腦袋當夜壺。連趙雲、魏延等生性較為沉穩之人,也都表示乾脆砍了黃琬,看他曹操能耐我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