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二章 穩中求勝 文 / 無翼蝙蝠

    向朝廷上表,這是陳宮給殷丞出的主意,殷丞覺得壓根是多此一舉,朝廷同不同意,自己還不照樣是益州之主嘛,可陳宮卻堅持要這麼做,殷丞只能答應。其實殷丞也曾多次詢問陳宮為何如此堅決,可陳宮就是笑而不答,殷丞也只得作罷。讓他鬱悶的是,似乎徐庶、黃權、張松、董和等人都很清楚陳宮的目的,甚至連吳懿、趙雲等武將都是一幅瞭然的模樣。可殷丞就是想不明白,也許是自己還沒能徹底融入這個時代的緣故吧,殷丞只好這樣安慰自己。

    現在朝廷……呃,應該說是曹操,的回應下來了,陳宮終於向殷丞做出了解釋。其實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試探曹操的反應。

    從閻行那裡得知,曹操馬上會有大行動,為此,他連長安的安危都只能暫時不顧。

    所謂的大行動,自然是指為了能給自己謀取到極大利益的一系列活動。有道是利益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作為和曹操敵對關係的殷丞,自然希望在曹操進行高風險活動時拖一下他的後腿,如果還能順便替自己撈一點好處的話,那就再理想不過了。不過,若是真的要採取什麼行動,殷丞也不是一點風險都不擔的,所以有必要先試探一下曹操。

    殷丞現在全取了益州,也勉強算是躋身於一流軍閥的行列,對天下大事也有真一定的影響力。如果曹操的行動風險極大,連他都沒太多的成功把握,那麼對於殷丞的上表,曹操很可能來個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要求,藉以緩和一下彼此間的矛盾。如果曹操很有把握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甚至不在乎是不是多殷丞這個敵人,那他自然不會同意殷丞出掌益州,畢竟朝廷下的旨意是不方便隨意更改的。當然,也不排除曹操其實把握不大,但卻看穿了殷丞的投石問路之計,反過來還了殷丞一個虛張聲勢,以此混淆視聽。不過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

    徐庶、陳宮等諸謀士相互討論後認為,這次曹操對即將實行的行動應該有很大把握。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他們注意到了,有一個人在很久之前就做出過一些不尋常的舉動,那個人就是劉備。

    當初夏侯惇不顧洛陽安危,聯合閻行滅了韓遂。此時的劉備,如果腦子沒病,或者說沒有其它陰謀,絕對不會放過洛陽這塊肥肉的。只要把這兩件事連起來想一想,不難看出曹操和劉備早有貓膩。用殷丞的話來說,曹操的這次行動,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以目前的勢力來看,曹、劉聯合,天下莫可擋者,殷丞完全沒必要硬著頭皮往上面撞。眾謀士的意見異常地統一,全都建議殷丞放棄扯後腿的想法,在沒有看到明顯可以圖謀的利益時,大可靜觀其變,反正倒霉的是公孫瓚。

    殷丞可不是愣頭青,單挑『曹操+劉備』這樣的組合,他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對於謀士們的建議,自然是從善如流。既然已經決定對曹操的行動不予理會,那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當然就是努力增強自身實力了。

    漢中一定,整個益州的戰火就算平息了,根據事先擬訂的計劃,益州分治勢在必行。梁州,定州治為南鄭,刺史為張任,北擋曹操;巴州,定州治為永安,刺史為李嚴,東拒劉表;雲州,定州治為朱提,刺史為百納圖;益州,定州治為成都,殷丞自任州牧,等他去了江東,則由吳懿代行其事。

    政事議畢,隨後開始調整軍事。強擊、蹬萍等外軍建制不變,劉璋的十萬降卒,除去補充各軍戰損,再剔除部分老弱病殘,還剩五萬可用之兵。分三萬由張任節制,守禦梁州,分兩萬予李嚴,駐紮巴州。這五萬兵馬雖然是地方守衛,但卻依然隸屬於外軍,不受個郡縣調度。至於說內軍,原先項書手下的朱提衛兵,依然屬於內軍,只是調往成都守備。內軍其餘部分,由各地方自行組建,按照州治一萬、郡治五千、大縣一千、小縣五百的規模籌備。

    按照這個方案,一旦內軍組建完成,其規模令人咋舌。不算各縣守兵(各地守兵由地方供養,不然還將增加約十萬的消耗。整個益州大約有一百四十幾個縣。),單單四州、二十二郡的治所,其守兵相加也將達到一十三萬,這還是四個州治與所在郡郡治重合,守兵只按一萬上限計算的結果。董和曾向殷丞提出異議,他認為益州根本無力供養將近二十五萬的大軍,治所兵數必需控制在五萬以內,不然整個益州會被拖垮。

    作為朱提元老、殷丞的功勳大臣,董和的意見自然不能等閒視之,可殷丞並非窮兵黷武地盲目擴張,他有他的目的,因此只能向董和耐心解釋。用不了多久殷丞就要轉戰江東,強擊軍等精銳就會先後離開,留在益州的兵馬將在二十萬左右,而且這部分人馬中,還有可能會被抽調。只要益州戰後經濟恢復良好,二十萬大軍並非不能供養。同時,在殷丞的計劃中,這些兵馬和戰後施政休戚相關,實在不宜減少。

    至於內軍人數和施政的關係,那就不能不說散佈益州的各式盜匪了。自黃巾起義以來,天下盜匪就沒消停過。就拿益州來說,當初那個被賈龍打敗的黃巾匪首馬相,就依然打著帝號躲藏在某個偏僻之所。整個益州,像馬相這樣的反賊數不可數,想當初單單一個朱提就有過百盜匪,其匪禍程度可見一斑。

    說起施政,大部分人都知道要施仁政,降低賦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殷丞看來,減稅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手段,但整肅治安、清剿匪患,卻是重中之重。減稅可藏富於民,提高整體經濟,可要是這些少交上去的財富,都被強盜給搶了,那事情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想必沒有哪個當政者,會對『藏富於寇』感興趣吧。

    一旦內軍整軍完成,殷丞要求各州治、郡治的衛兵抽調一半組成一軍,由各州刺史統一指揮,集中開展剿匪活動。至於說怎麼了剿法,殷丞並不打算親自指揮,完全讓四州刺史自行定奪(益州剿匪事宜由吳懿負責)。後來的事實證明,殷丞這次不單單是想偷懶而已,更確切的說,也許這是對幾位未來的刺史進行的變相考核。

    百納圖,作為一個政績斐然的能吏,顯然對打打殺殺不太感興趣。同時,雲州的居民結構,也預示著不宜採取過激的手段。茶馬古道的開通,給雲州帶來的經濟利益遠超眾人的想像,殷丞就經常開玩笑說,百納圖窮得只剩下錢了。有了大量金錢作為後盾,再加上百納圖本身就是夷族,而且在南中各部中名聲極好,百納圖對雲州蠻族採取的方針就是收買。替各部族修建新的聚居點,提供必需的食品、醫藥,建學堂施教蒙童。在一連串糖衣炮彈的打擊下,各部族對百納圖是感恩戴德、言聽計從,藏身於山林之間的盜匪,也都紛紛下山、棄暗投明,少數特別頑劣的慣匪,不等百納圖出兵征討,就被那些想討好百納圖的部族首領,帶領各自的族人『嘁哩喀喳』地解決掉了。百納圖硬是用錢,買了個歌舞昇平。

    吳懿,出身豪門的,在當地士族中擁有較強的凝聚力。有盜匪存在,必然就有搶劫,而家有衡財的士族,自然是盜匪最喜歡的下手對象。為了保護自己的私產,那些士族也一直和盜匪們做著你死我活的鬥爭,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吳懿就是利用士族為其眼線,利用士族的家丁為炮灰,一步步地消耗著盜匪的實力,最終完成了徹底清剿的光榮使命。因為有了這樣的合作,益州士族對吳懿的擁戴是最堅定的,大量士族子弟投到吳懿麾下,甚至還為其它三州提供了無數基層官吏。

    張任,文武雙全的一代帥才,他所面對的是老奸巨猾的曹操,而殷丞留給他的,不是劉璋那些老兵油子,就是新招募的新兵蛋子,這讓他常常感到如履薄冰。現在有了剿匪任務,張任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他利用大量的鷹候,仔細排摸各地盜匪的藏身之處,一旦得到確認,立刻就會帶人打上門去,而且還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的強悍作風,很快就讓那些盜匪叫苦連天,最後不是被徹底消滅,就是逃往他處避禍。而張任所率之軍,也成為四州戰力之冠。

    李嚴,不但允文允武,而且精通政務,他所採取的剿匪方法,自然由其獨到之處。李嚴很清楚,那些盜匪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不可能完全獨立於民眾之外,很多盜賊和當地居民,都或多或少有些聯繫。以此為突破口,李嚴組織大量精明幹練的官員,深入各縣、各村,在安撫民心的同時,還讓他們各自組織城鄉自衛軍。與此同時,那些官員會仔細觀察身邊的民眾,逐步掌握那些人和盜匪暗通款曲。然後將這些人挑選出來,先是恩威並施地讓他們屈服,隨後再由他們出面對盜匪實行招安。很多盜匪也是為生活所迫鋌而走險,在李嚴誘人的條件下,大量盜匪繳械投降。接著,李嚴利用已招安的盜匪,對剩餘的頑固分子實行重點打擊。一番作為之後,李嚴之下的巴州,成為四州中最受百姓擁戴的一州。

    當然啦,以上這些都是後話,在殷丞離開益州去往江東之時,各地內軍都還沒組建完畢,更談不上什麼剿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