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枕頭 文 / 無翼蝙蝠

    有,絕對有必要,殷丞可不希望在引起曹操注意的同時,還把劉表給招惹來。這時候的劉表還是有些野心的,也想做出一點名垂青史的功績,不然的話他不會和孫堅屢屢衝突。不過現在劉表的發展空間有些,所以他只能安安分分地待在荊州等機會。巴州臨江荊州,如果正式宣告投向殷丞,無疑是平白送給劉表一個入侵益州的借口。就算殷丞可以在巴州擋住劉表的侵犯,可他組建巴州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增加軍力,一旦荊州入侵,這個目標肯定就將化為泡影。

    其實,巴州是殷丞用以阻擋荊州的一個理想屏障,即便是將來發動了益州爭奪戰,殷丞也希望巴州那一片能維持目前這種敵友難辯的身份。這樣一來,在和劉璋打生打死之時,也不用擔心劉表突然來趟這趟渾水。

    制訂方針是殷丞的工作,具體操作他就不管了。李嚴和董和商量後決定,先暫時把未來巴郡的治所定在整個巴州中部偏西的臨江縣,然後擬定了名單,李嚴帶著高順和一大批朱提官吏,走馬上任去了。

    本來在李嚴和董和定下的名單裡並沒有高順,是殷丞特意讓他們加上去的,而殷丞讓高順去巴州的目的,就是給自己練兵去的。殷丞很早就知道高順對練兵很有一套,有他去巴州訓練新軍當然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且高順本部的藍鷹翼也需要多練練才會有更大的威力。

    除了巴州,殷丞還有一個兵源,那就是雲州的蠻族。在百納圖的招募下,殷丞得到了一萬左右的各族蠻兵,這些人就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直接帶到朱提,讓趙雲和張任一起,好好地摔打摔打他們。

    多了這三四萬的新軍,朱提的軍力幾乎到了飽和的地步,這些兵馬在益州小打小鬧肯定夠了,想要爭奪天下,顯然還欠缺了一些火候。既然數量上不能再有所增加,那就只好在質量上多動些腦筋了,好在殷丞向來採用的就是精兵策略,倒也沒讓他產生太大的困擾。

    提高部隊質量,不外乎兩種方法,一種是有計劃、有條理的訓練,還有就是改善軍隊的裝備。殷丞手下軍隊的裝備一直都是沒什麼可挑剔的,籐甲這種東西簡直屬於逆天的範疇,不過現在的殷丞可沒有那麼多籐甲來裝備新軍了。這些年來,燈芯蔓倒是也收集了一些,可用來防火的塗層卻實在數量稀少,想要再製造一批可以成建制裝備的籐甲,已經屬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了。

    既然籐甲無望,那就只能選擇鐵甲和鋼甲了,三、四萬套鐵甲可不是什麼小數目,再加上以後的戰爭損耗,起碼要生產出五萬套以上才勉強夠用。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定笮的鹽業被殷丞全面叫停,而另一項支柱行業--鐵業,卻在殷丞大力資助下,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只要有事情可做,時間過得那就飛快,短短的幾個月眨眼即逝。巴州的新軍已經組建完成,人數共為兩萬五千,殷丞給這支新軍取名『蹬萍』,主要用來攻佔城池的。蠻兵新軍也已定制,最終人數為一萬兩千人,取名『胡佐』。這兩支新軍使用的盔甲都是鐵甲,蹬萍軍使用的兵器為小型圓盾及單手長刀,胡佐軍用的兵器為長戈。這些裝備也已經在定笮大量生產,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進行部分換裝了。

    除了外軍,項書的一萬內軍--城衛軍,也順利完成重組。原先的一萬經過訓練的城衛軍,都被集中起來進行屯田了,新招募的一萬內軍正在緊張訓練中,等他們完成必要的集訓後,內軍也就增加到了兩萬。

    如此一番大的動作之後,朱提的外軍變成了五支,一千藍鷹衛、一千藍鷹翼、一萬五千的強擊軍、一萬兩千的胡佐軍、兩萬五千的蹬萍軍,加起來總計五萬四千人。若再加上一萬內軍和一萬軍屯後備役,朱提兵馬就有七萬四千人,這還不算各地方維持治安的縣兵。

    有了這些軍隊,殷丞算是真正變成了一方諸侯,再也沒有人敢不把他放在眼裡了。當然啦,代價也是沉重的,為了這些,殷丞的荷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萎縮下去,大有徹底成空的勢態。如果不是百納圖來報說,茶馬互市的商道基本已經探明,只等王絳把部分難以通行的道路加以擴展,就可以正常開展貿易,從而使朱提的經濟得以復甦,只怕殷丞已經帶著人馬出境打劫去了。

    別人都忙得四腳朝天,只有殷丞最悠閒,他習慣了當甩手掌櫃,還美其名曰能者多勞。這段時間殷丞基本上都陪著家人,無聊時練練騎馬,教教爾丹舞槍射箭,偶爾才召集眾人詢問一下事情的進展。

    這天,殷丞正和董和等人在閒聊政務,突然有侍衛前來稟報,說是荊州黃卉托人寄書,來人還說要把書信親手交給殷丞。

    黃承彥倒是經常和殷丞保持聯繫,畢竟黃月英還一直留在朱提不肯回去,通通信,彼此瞭解一下近況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這次好像有些不同,平時黃承彥的家書都是直接交給黃鳳的,從來沒有過要求殷丞親自接收,難道黃承彥那裡去了什麼狀況了嗎?殷丞急忙讓侍衛把送信之人請入堂來。

    跟著侍衛進來的是一位二十至二十五歲之間的年青人,衣著打扮也算普通,但殷丞卻覺得他不像是普通的家丁。

    「我就是殷丞,你可是承彥表兄差來的送信之人。」殷丞注視著堂下之人,開口問道。

    「正是。在下奉黃公所托前來投書,請殷大人過目。」那人神情自如地回答道,說完從懷裡取出封書信交給一旁的侍衛。

    殷丞接過書信並沒有馬上就看:「承彥表兄有什麼話讓你向我交待的嗎?」

    「沒有。」

    殷丞沒發現有什麼異常的地方,大開書信看完後也沒看出有什麼大事,似乎和平時直接交到黃鳳手裡的家書並無不同。既然只是一封不同書信,為什麼這次會要求交到自己手裡呢,殷丞百思不得其解。

    殷丞心裡暗自思量,可眼角餘光一直在留意那個送信的人。只見他不但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十分留意,甚至連殷丞身邊的董和、陳宮等人都被他反覆打量了好幾遍。

    「請問這位兄弟該怎麼稱呼?」殷丞越發覺得此人不簡單,不由好奇地問道。

    「不敢煩勞大人下問,在下單福。」那人躬身答道。

    單福!這兩個字聽在殷丞耳朵裡,就像兩顆炸雷一般,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殷丞大笑著說道:「哈哈哈……難怪、難怪!我說這封信來得古怪,原來是穎川徐元直到了!」

    這下該換個人吃驚了:「你、你……大、大人怎知我是徐庶?」

    「那是、那是,元直大名殷某早有所聞,只是未曾有暇前去拜望,今日元直能來我朱提,殷丞喜不自禁矣。」

    殷丞確實很高興,也有理由高興。這段日子看上去他過得無憂無慮,其實殷丞一直在擔心曹操還有法正。賈詡不在,法正就是殷丞的心腹大患,現在好了,有了徐庶就不用殷丞費這個心思了,這簡直就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嘛。想到徐庶vs法正,殷丞就覺得有看頭。

    他這裡是高興了,可徐庶那邊別提多迷茫了,自己很有名嗎,連徐庶自己都不知道。不過,讓徐庶更鬱悶的是還再後面呢。

    「來人,通知廚房準備好酒好菜,後花園擺宴,讓大家都一起來,我們要好好地替枕……呃,元直洗塵,順便慶祝一下我們朱提再添大賢之人。」殷丞興高采烈地補充道。

    徐庶哭笑不得地被殷丞拉著就往後去,心裡有萬般不願,可嘴上卻說不出來。徐庶是從司馬徽那裡瞭解到殷丞的,司馬徽看在黃承彥的面子上,也向徐庶推薦去朱提謀個差事。只是徐庶覺得朱提過於偏遠,好像沒太大的發展餘地,有心不去吧,又不願薄了司馬徽的情面。所以他在答應了司馬徽的要求後,還特意跑了一趟白水,向黃承彥討來了這份送信的差事,無非是想先偷偷觀察一下殷丞,如果確實還行,到時候再正式投帖拜見。

    未曾想一到這裡就被人識破身份,而且看這架勢,殷丞分明是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他的下屬。可是,就沖這『再添大賢』幾個字,自己也不好意思當面說『不』啊。一想到過會兒一杯水酒下肚後,自己就算是賣身給了別人,徐庶那個委屈就甭提了。

    不過徐庶還不知道殷丞這麼做是故意的,不然肯定就更後悔了。當聽到徐庶自稱是單福時,殷丞立刻想通了這是怎麼回事。徐庶只報化名,肯定是想先私下觀察觀察自己,然後再決定是否投效自己。這點殷丞完全可以確信,徐庶這麼做可是有『前科』的。

    知道歸知道,可惜殷丞對自己還不夠有信心,萬一徐庶看不上自己怎麼辦呢,如果錯失了徐庶這種人才,殷丞還不得哭得稀里嘩啦的啊。為了以防萬一,殷丞決定趁徐庶震驚於被自己識破身份,一時間還轉不過彎來,直接來個先下手為強,把生米煮成熟飯。等徐庶反應過來時,估計已經是『自己的人』了,由不得他『從』還是『不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