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此消彼長 文 / 無翼蝙蝠

    漢少帝興初元年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朱提郡南廣、南昌二縣先後叛亂,朱提郡郡守殷丞著內軍校尉項書領軍平叛。興初二年元月三日,二縣俱平,校尉項書屯兵五日,協助地方善後。元月十日,項書引得勝之兵凱旋而歸。

    項書的回歸,總算讓籠罩在殷丞頭上的陰霾露出了一絲端倪。項書在搜查樂卑、丁圭二人住宅之時,從他們的書房中搜到幾封頗不尋常的書信。儘管信中的內容只是閒話家常,可信後的落款卻引起了殷丞的重視,其中有一印綬,經由陳宮確認,屬於丞相府屬官專用。

    丞相府!不用多說了,肯定是曹操在背後搞鬼。看來曹操早就注意到自己了,這些書信中有兩封的落款日期居然是一年多前的,真不明白曹操是怎麼做到如此高瞻遠矚的。一年多前,殷丞還只是一個躲在犄角旮旯混日子的芝麻小官,而曹操也只是個驍騎校尉,還被董卓壓得死死的,哪有功夫來管殷丞的事,太讓人費解了。

    看著這幾封信,殷丞再次後悔不該把賈詡派走,不然的話,多少能給自己出些注意。一直以來,殷丞都有一個宗旨,但凡和曹操有關的事情,他都將之當成大事。現在曹操都搞到自己頭上來了,當然更不例外了。

    這次的謀反事件,是不是代表殷丞馬上就要直接和曹操產生衝突了呢,殷丞可完全沒做好準備,無論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這可不是殷丞的杞人憂天,就在殷丞一統南中的這幾個月裡,曹操的勢力有得到了很大的增長,而目前為止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公孫瓚,則明顯開始走下坡路了。也許用不了多久,曹操就真的能騰出手來給殷丞一個大大的『驚喜』。

    興初元年是個很不尋常的年頭,除了一系列的朝中動亂,中原也不平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青州大旱,幾乎顆粒無收,百姓無以為生,黃巾之亂又起。當時,青州袁紹於渤海新敗不久,用盡全力鎮壓,才好不容易平息了禍亂。可戰後的青州連袁紹現有的軍隊都養活不了了,何況還有那麼多難民和俘虜。

    為了擺脫困境,袁紹打起了徐州的主意。徐州乃富庶之地,徐州牧陶謙又已老邁,手下也沒什麼能征慣戰的大將,在袁紹看來,這就是一塊懸在嘴邊的肥肉。不過,袁紹兵馬接連征戰,已露頹勢,而徐州又是歷來出精兵的地方,袁紹擔心自己一口吞不下去,所以聯絡了弟弟袁術,打算南北夾擊,而後兩家平分徐州。

    陶謙一聽二袁來犯,險些嚇得尿了褲子,在求和不成之後,連出兵抵擋的念頭都沒興起,直接就接受了屬下的建議,上書朝廷申請辭官。曹操一見書信喜出望外,大筆一揮立馬恩准,隨即任命曹仁為徐州牧,程昱為治中,領兵三萬起程赴任。

    袁紹、袁術不甘為人作嫁,差人投書曹操,想要分些好處。曹操對二袁也還有些顧忌,不想與之刀兵相見,但有不肯將徐州拱手相讓。此時謀士郭嘉獻策,讓曹操分化二袁,先對袁紹許下種種好處,還資助了他大量的糧草軍械。袁紹本是見利忘義之人,他和袁術又沒什麼兄弟情誼,在得到曹操的許諾之後,完全不顧袁術的感受,屁顛屁顛地撤兵回去了。

    袁紹背義,袁術氣得臉都綠了,不顧一切地向曹操發起攻擊。只可惜曹操早有準備,紀靈大軍被曹仁擋在了靈壁,一連十數日,寸步未進。袁術這裡一籌莫展,可曹操還不準備輕易放過他,汝南徐晃在接到曹操密令後,起兵一萬偷襲廬江。袁術一看後院失火,連忙退兵,卻又被曹仁尾隨追擊,落得個一敗塗地。若非孫策領兵殿後,袁術能否逃會壽春還真難說。袁紹撤、袁術逃,徐州全境盡入曹操掌中,更得了八萬徐州精兵,一時間風頭無兩。

    和朝氣蓬勃的曹操恰恰相反,公孫瓚卻顯露出日薄西山的暮氣,大有一瀉千里之勢。公孫瓚掌控政局之後,驕嬌二氣日甚,但由於他手握重兵,滿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本來這種局面還能維持很久,但公孫瓚卻做了一件傻事,他受劉備的挑唆,將隱居在上谷的老師盧植請回來當了個太尉。

    盧植對大漢那是忠心耿耿,又是個不怕死的倔老頭,再加上他是公孫瓚的老師,身份與別不同。回朝之後,他對公孫瓚的所作所為是大大的不滿,屢屢和他頂撞。起先公孫瓚還加以隱忍,可盧植不知進退,越來越過分,讓公孫瓚顏面大失。如果不是盧植另一個學生劉備從中周旋,恐怕二人早就拔刀相向了。

    請回盧植本來就是劉備出的主意,現在公孫瓚受了氣,自然要找劉備發洩。可劉備畢竟不是孤家寡人,手下要兵有兵、要將有將,而且還是大漢皇叔,也不是公孫瓚想怎麼捏就能怎麼捏的。這個恨就可埋在了心裡。

    劉備也覺察到了這點,感覺留在朝中難保不被公孫瓚算計,同時也知道公孫瓚已經很討厭自己在他眼前晃蕩了。因此,劉備來了個順水推舟,上表自請外放,求為并州刺史。公孫瓚見劉備如此『識趣』,巴不得他滾得遠遠的,當即代獻帝恩准劉備所求。

    劉備一走,薊縣只留公孫一家獨大,但他的威望卻在劉備、盧植的『聯手』打擊下連番下降,急需一個契機來彌補。正值此時,曹操與袁術、袁紹產生了摩擦,大戰一觸即發,正是公孫瓚苦等許久的良機。

    公孫瓚滿以為自己的實力本就在曹操之上,在加上曹操難以兩面兼顧,只要自己趁機出兵討伐,輕而易舉就能取得勝利。只要在軍事行動中取得一場大勝,那自己的威望又將無人可及,朝中地位不可動搖。

    公孫瓚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可惜事情卻不是像他想的那樣發展。公孫瓚命其弟公孫越領兵八萬進犯白馬,前鋒大將為呂布、嚴綱,可兵馬才到黎陽,曹操已經把袁術打得打敗而回,等他們到了白馬,見到的卻是曹操兵甲齊整的五萬大軍。

    此時公孫瓚已經是騎虎難下,不可能草草撤兵,只好硬著頭皮打下去,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呂布身上。公孫瓚這個想法也不能說不對,當初呂布被夏侯兄弟聯手擋住,但現在夏侯惇還再洛陽,僅靠夏侯淵一人還真不是呂布的對手。不過公孫瓚的運氣差了點,此時曹操已經收了許褚,完全有實力和呂布一較高下。

    面對許褚,呂佈滿肚子怨氣,連打幾天,明明感到要比對手強,可就是沒辦法把優勢轉化為勝勢。這時呂布怨氣沖天,把遠在朱提的殷丞,罵了個體無完膚。如果不是殷丞這個混蛋搶了自己的赤兔,許褚這傢伙早被自己給卡嚓了,何必在這裡受這份窩囊氣--呂布如是想道。

    殷丞自然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幫了曹操這麼個大忙。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早知道有今天,殷丞還是照樣會把呂布的馬給搶了,哈哈。

    事實上殷丞幫曹操的遠不止這點,呂布沒騎過赤兔那還好些,等騎過赤兔馬後,其它馬在他眼裡就像瘸了條腿一樣,慢得讓他無法忍受。不幸的是,呂布的這種心情被郭嘉那個妖人很好得把握住了。他向曹操獻計,讓滿寵偷入河北軍營密見呂布,許諾將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送給呂布,條件是呂布反水投靠曹操。

    由於呂布曾是董卓義子,公孫瓚向來看不起他,投在手下後也基本閒置不用,呂布自然也不會對他有多少忠誠度。現在曹操願意送一匹和赤兔差不多等級的良駒給自己恢復實力,呂布幾乎沒作考慮就答應下來。

    三天後,呂布和夏侯淵裡應外合襲擊了公孫越的大營,河北大軍頓時亂作一團,公孫越見機不妙,只率少量衛兵向北逃竄,想要渡河回去河北。渡河之際,又被曹洪伏兵偷襲,公孫越身被六箭,墜河而亡。

    公孫越的敗亡,不但讓公孫瓚損失慘重,更加劇了他在朝廷上下所受的壓力。經此一變,公孫瓚性格更加暴躁,一怒之下殺了好幾個和自己作對的大臣,徹徹底底的走上了董卓的老路。

    公孫瓚在金鑾殿上『一怒拔劍』,最高興的不是曹操,而是劉備。如果公孫瓚不失勢,哪有他劉備的出頭之日。今時不同往日,由於公孫瓚的愚蠢,現在的劉備已經正式有了自己的地盤。劉備於并州上任伊始,首先就是發動人手尋找和丁會一起辭官歸隱的張遼。在發現張遼蹤跡之後,劉備用大漢皇叔的身份,加上堪比瓢潑大雨的眼淚,終於成功請出張遼為自己效力。

    此時公孫瓚還佔有幽州和冀州,但他手下的大將只剩下不敢信任的張郃以及高覽還有些份量,沮授、田豫也和他貌合神離。相比較而言,劉備雖然只佔并州,但他手下有關羽、張飛、張遼三人,隱隱中已有後來居上的態勢。盧植的兩大弟子,在河北大地上上演二虎相爭,已成必然之勢。

    河北一亂,還有誰來牽制曹操。短短數月,曹操先得徐州,再敗袁術,緊接著,降呂布、殺公孫,其勢之猛,一發而不可收拾。如果再沒人能牽制於他,那實在是不敢想像的一種局面。

    就在這時,殷丞突然發現曹操的手居然伸到自己的朱提來了,怎麼能讓他不感到心驚膽戰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