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章 隕落和崛起 文 / 無翼蝙蝠

    「咦,快看,那不是殷大人嘛!」殷丞帶隊進入朱提城時,沿途遇上的百姓都在議論紛紛。

    「是啊,真的是殷大人,他怎麼回來了,不是說留在朝裡當大官了嗎?」

    「大官,那當然,要知道殷大人這次立的可是大功。救駕!救駕你懂不懂,皇帝的命都是大人救的,那封的官能不大嘛。」自以為博學者在賣弄學識,心安理得地接受著旁人仰慕的眼光。

    「唉,你說,大人的官究竟有多大?」虛心請教者有之。

    「大!很大!是最大的官,封了王啦!」誇張者有之。

    「胡說!按大漢律,非劉姓不能封王,不懂別亂說。」理智者亦有之。

    「什麼呀!你憑什麼說我胡說,大人可是救駕有功啊,就不興皇帝賜個劉姓,然後再封個王爺嗎?」都說人類的想像力是無限的,升斗小民也不例外。

    「也對啊,劉穆大人不就是王爺嘛,也許皇帝讓殷大人認了劉大人為義父,然後把劉大人的王位傳給了殷大人。哈哈,我們小小的朱提連著出了兩位王爺,利害啊!」這個……無知,不是你的錯。

    「那我們以後應該稱呼殷大人還是劉大人?」

    「啊,我看應該叫殷劉氏……不對,是劉殷氏大人。」

    「滾一邊去,那是稱呼婦人的!」殷丞的粉絲覺得這個稱呼侮辱了自己的偶像,怒了!

    端坐在金團銀朵背上的殷丞,渾然未覺自己已經被老百姓加封成了王爺,他強忍著既將與家人團聚的激動和渴望,面帶微笑地向每一個經過身邊的人點頭示意。在他的身前坐著小丫頭黃月英,自從那次坐過以後,黃月英一直嫌坐馬車氣悶,吵著鬧著要坐到殷丞身前。對於她,殷丞實在是沒辦法,只能無奈地答應了,為了得到諸葛亮,殷丞是什麼都能忍啊。

    雖然殷丞十分想念妻兒,但還是先去了府衙議事廳,被董和、秦宓諸人迎入大堂。由於殷丞離開了大半年,對朱提現狀已不甚瞭解,作為郡丞,董和先把朱提的變化向殷丞做了簡單介紹,可惜殷丞對政務不太關心,而軍隊方面又沒太大變化,所以聽得有些心不在焉。董和對殷丞還是很瞭解的,知道他懶得理會政務,因此也不願說太多廢話,介紹完朱提情況後,董和又把這一段時間天下局勢進行了一番介紹。天下大事是殷丞很關心的,可他忙於逃命,對這方面瞭解的不多,頓時就來了精神,沒想到一聽之下,眼珠差點掉下來。

    孫堅死了,這就是董和告訴殷丞的消息。殷丞早就在猜測,孫堅是否還會隕落在襄陽城下,對於孫堅的死應該還不至於令他如此驚訝,殷丞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孫堅的死法,這次孫堅居然不是死在劉表的手裡,而是死在曹操的手裡,更準確地說是死在汝南郡守和徐晃的伏擊之下。

    孫堅圍困劉表多日,劉表也曾經想過要向外求救,可離他近的只有曹操,曹操被公孫瓚壓得大氣都喘不過來,哪有精力來救他啊。劉表不得已只好打定主意死守襄陽,做好了和孫堅拚個魚死網破的準備。

    襄陽城堅,孫堅一時難以攻克,恰好袁術出兵欲斷其歸路,孫堅下令孫策、程普繼續領兵攻城,而自己率領五千勁騎悄悄南歸,想在半道偷襲袁術,以解後顧之憂。沒料到,他想偷襲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找機會偷襲他。孫堅兵馬剛過棗陽,卻被汝南郡守和徐晃夜襲了營寨,孫堅對此毫無防備,不但全軍盡沒,連他自己都在猝不及防之際,被汝南都尉楚興一戟刺破咽喉,丟了性命。

    孫堅一死,劉表趁勢反擊,孫策、程普大敗,只帶著少量護衛亡命而去。襄陽圍解,劉表立刻重奪了南郡、江夏,孫策無路可逃,率眾投降了袁術,袁術笑而納之。

    殷丞感歎孫堅死的冤枉,同時也對徐晃高看了不少。在他看來,伏擊孫堅定然是徐晃之謀,不料董和卻道,伏擊之計竟出於汝南郡守柳蜚。柳蜚這個名字殷丞覺得十分地熟悉,可又想不起來哪裡聽說過。陳宮對吏治比較熟悉,經他一提醒,殷丞這才想起,這個柳蜚不就是當初的南照縣丞柳廷然嘛,他和項仲二人可是自己最老的老朋友了。

    要說孫堅和柳蜚帶給殷丞的是惋惜和意外,那劉備帶給殷丞的感覺則是詫異,用賈詡的話來說,這裡面很明顯有陰謀,而陰謀的受害者自然是韓馥。袁紹和韓馥的渤海爭奪戰已經結束,韓馥死了,袁紹逃了,二人都淪為了失敗者。

    劉備率五千馬步軍襲取南皮,袁紹親率大軍增援南皮,劉備與戰不利,連輸三陣後退往信都。劉備一逃,韓馥的側翼就暴露出來了,袁紹和顏良兩路夾擊,韓馥全軍潰散,自己更是死於亂軍之中,張郃、高覽聚潰兵退保河間,沮授潛往博陵,麴義投降袁紹。

    韓馥剛敗,公孫瓚率兵會合劉備強攻南皮,南皮守將韓莒子被呂布一擊斃命,在呂布、關羽、張飛這種組合面前,南皮就像一隻紙糊的燈籠,一捅就破。袁紹還沒來得及慶祝渤海大戰的勝利,就慌裡慌張地領兵來戰公孫瓚,但顏良、文丑依然不敵呂、關、張。田豐見事不可為,建議袁紹棄渤海而奔臨淄,緊守黃河南岸,袁紹從其言。

    韓馥死、袁紹逃,冀州之地盡入公孫瓚之手,公孫瓚令其從弟公孫越防禦冀州,又封劉備為渤海郡守,屯南皮、樂陵一線,抵禦青州袁紹。韓馥既亡,河間張郃、高覽,博陵沮授盡投公孫瓚門下,公孫瓚既得地又得人,氣焰更為囂張。

    聽到這個消息,殷丞和賈詡一致認為韓馥是被公孫瓚給算計了,陳宮也很贊同這個觀點。以前劉備確實默默無聞,賈詡和陳宮對他也很不瞭解,但數月前劉備已被獻帝認作皇叔,名望也是節節攀升,他的能力也開始漸漸為人所知。要說劉備會輕易敗在袁紹的手裡,甚至連公孫瓚的援兵都沒能等到,這點沒幾個人會相信。劉備退守信都,唯一的作用就是把韓馥的側翼賣給袁紹,好讓他輕易擊敗與顏良、文丑相拒於野外的韓馥大軍。而韓馥於亂軍中究竟是死在袁紹手下還是死於公孫瓚的暗殺,這點同樣耐人尋味。

    不管其中有什麼貓膩,事實就是韓馥死了,冀州易主。韓馥一死,并州刺史丁會深感唇亡齒寒,可他又沒能力和公孫瓚鬥,只得上表獻帝曰,董卓已亡,父仇已報,欲為父親守孝,無心理事,故請辭去并州刺史一職,望朝廷另選賢能。此表一上,朝廷立刻恩准,同時下旨加封丁會為恩國侯,返鄉丁憂。丁會一走,張遼萬念俱灰,辭官掛印,隱入民間。公孫瓚再得并州,令張郃守河東、高覽守河內,鉗制洛陽夏侯惇。

    天下大勢居然會出現這種狀況,最感到意外的就是殷丞了,當初為求脫身,給公孫瓚指點了一、二,卻不料造就了一代梟雄,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一言興邦』吧。

    對於公孫瓚的崛起,在座眾人都感到憂心忡忡,唯獨殷丞和賈詡不以為然。眾人奇而問之,賈詡一語道破,劉備並非久居人下之輩,公孫瓚似安實危,河北之地終屬誰人,此時言之過早。眾人恍然。

    諸事議罷,殷丞掛念妻兒,退了眾將後,帶著黃忠一起返回了殷家大院。黃忠剛到朱提,還沒來得及替他安排住處,所以殷丞讓他和九兒一起暫居自己府中。

    黃鳳和黃月英已經見過面了,果然不出殷丞所料,黃月英沒和黃鳳多聊什麼,就要求去看木牛流馬。黃鳳自然不會拒絕,反正自家院中就有不少,便送了她幾架,隨她怎麼折騰。殷丞回到家中,黃鳳、李朵、王煦俱都喜極而泣,殷丞只得好言安慰,直到他賭咒發誓,以後再也不以身犯險,這才把諸女哄得轉怒為喜。殷丞回來後,黃月英只是過來打了個招呼,然後就又回到院中玩她的『牛馬』去了,殷丞對此早有心裡準備,也就聽之任之。

    殷丞讓妻兒圍坐在自己身邊,把此次出行的經歷一一相告。殷丞很有說書的天分,令諸女的心情隨著他的講述起伏跌宕,時而驚呼出聲,時而喜笑顏開,特別是講到替魏興搶親那段,黃鳳連聲笑罵殷丞為『老』不尊。

    隨後殷丞又說起孫堅之死,說起柳蜚這個老朋友,此時殷丞不由地感歎道,如果不是項仲意外身亡,自己很可能會跟著他們,現在也許也在汝南,甚至會隨他們一起伏擊孫堅。黃鳳聽了也是唏噓不已,開始和殷丞一起回憶當初在南照的那段難忘時光。

    說著說著,殷丞突然想起他已經很久沒和洪谷村的那些老朋友見面了,特別是董想,他怎麼說都還算是自己的大舅子,可殷丞居然想不起上次見到他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想到董想,殷丞有了一絲愧疚。

    要說來了三國之後,對殷丞幫助最大的肯定不是董想,無論孟莊、王絳還是劉穆,都遠在董想之上,但要說誰是最真心幫助殷丞的,那肯定非董想莫屬。董想對殷丞的幫助屬於毫無保留的、不求回報的,可來了朱提之後,殷丞為了自己心中的那個『疙瘩』,刻意疏遠洪谷村的那些村民,連董想和他的妻兒也盡量迴避,即便如此,也沒聽到董想有什麼抱怨。

    是不是該替他們做些什麼?殷丞如是想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