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登基 文 / 無翼蝙蝠

    「哈哈,哈哈,什麼事啊?」公孫瓚眉開眼笑地問道。

    「此次皇帝逃脫魔掌,重登帝位自是眼下頭等大事,不過董卓此賊依然在河東逍遙,為何盟主不趁此良機一舉破賊用處後患。現諸侯全數返回洛陽,卻給了那董卓喘息的機會,可歎、可惜了啊!」殷丞一臉惋惜狀,說道。

    「嘁,扶保皇帝登基是何等大功,他們是趕回去等著封賞呢,誰還有心事管董卓啊。」公孫瓚諷刺道。

    「保帝登基確是大功一件,可此功分到這許多人頭上,又能有多少封賞啊。承本以為關東群雄各個見識不凡,不料確是此等短視之輩。此次群雄會盟,共有兩大功勞,一件已為吾所得,不料那另一件大功卻無人想要,豈不奇哉怪也。」

    「兩件大功,不知殷太守所指……?」公孫瓚略有不解。

    「一為救駕,二為除賊。董賊不除,天下難安,況且河東還有獻帝在彼,天現二日,豈不大亂。」

    「對極、對極,殷太守所言極是。瓚亦有心除賊,然力有不逮、孤掌難鳴耳。」公孫瓚長歎一口。

    「公孫將軍此言當真?」殷丞激動地問道。

    「瓚除賊之心可對天表,然吾之將士不足兩萬,董卓又據河死守,實難為之啊!」

    「關東諸雄俱難除董卓,唯公孫將軍除賊易如反掌!」殷丞語出驚人。

    「殷太守何出此言?」公孫瓚迷茫地問道。

    「天下欲殺董卓而後快之人,除將軍外尚有一人,若將軍與之聯手,殷丞有一計,可令將軍輕除董卓。」

    「何人?何計?」公孫瓚大感興趣。

    「并州刺史丁會與董卓有殺父之仇,彼正率大軍強攻箕關,箕關險要不可猝拔。然欲取河東並非只北渡黃河及攻佔箕關兩條路耳。」

    「尚有何處可取河東?」公孫瓚急問。

    「汾水!以輕舟延汾水而下,至黃河入口上岸,可擊董卓之後,一戰可破亦。」

    「這……似有不妥啊。」公孫瓚地頭想了想,面帶難色地對殷丞說,「如此行軍,兵力必少,且糧草補給難以為繼,上得岸後又是山道崎嶇,恐非良謀。」

    「這便是下官適才為何要說群雄束手,只將軍可行此計之緣由。」殷丞早有準備,笑著補充道,「將軍有一學弟名喚劉備,此時正在軍中,此人手下有一將乃河東解良人氏,熟知當地地理。若將軍令其為嚮導,只需三五千人,既可輕取解良,自當地獲取補給用品,再以輕騎急攻聞喜,一旦拿下聞喜,箕關就將腹背受敵,董卓何能不亡!」

    「太守所言,可是關羽關雲長?」

    「正是此人。將軍可與劉玄德商議此事,若覺可行,請速行之,遲則生變。」殷丞點頭說道,同時還看了一眼遠處的『巨耳類人猿』。

    「瓚受教了,即刻便去與玄德商議。此去旦有所獲,皆為太守所賜,告辭。」看來公孫瓚也是急性子,說完後不等殷丞有所表示,就匆匆催馬而去。

    「嘻嘻、哈哈、嘿嘿……」看著公孫瓚遠去的背影,殷丞奸笑不已。

    洛陽城已經被董卓蹂躪得和廢墟劃上了等號,也許老天也看著難過,殷丞在跨入城門之際,突然感到臉上一涼。呀!下雪了!

    諸侯已在洛陽城外各自紮下營寨,只帶少量兵馬進入洛陽,除了曹操和袁紹。曹操帶領本部兵馬擁著劉辯去了皇宮,袁紹兵馬卻守住了洛陽諸門,其餘眾人有的在廢墟中找個地方棲身,有的則強行衝入富戶家,趕出主人後暫時安身。殷丞的人馬本來就少,所以全部帶進了洛陽,然後在離東門不遠的地方,老老實實地收拾了一塊空地,安置了簡易營帳。

    董卓丟下百官渡河,能逃去河東的官員不足兩成,其餘那些都被先後帶回了洛陽。這些人聽說劉辯也在洛陽,倒也十分安心,並沒鬧出什麼亂子。諸侯親自率人進入皇宮,把被董卓禍害得慘不忍睹的宮殿簡單修葺了一番,暫定一個月後劉辯重登帝位。

    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很長一段時間內,殷丞這個救駕的功臣被晾在了一邊。殷丞當然是正中下懷,每天和趙雲等人聊天、比武,實在沒事就躺著練練奔雷勁。日子過得懶散,可殷丞卻時刻留意這諸侯的動靜。

    公孫瓚果然著了殷丞的道,在洛陽沒待幾天,就借口北平有事,帶著人馬匆匆走了。不過,公孫瓚還不是第一個離開的諸侯,在他走的前一天,長沙太守孫堅就先走了,好像還和袁紹鬧得很不愉快。是為了玉璽嗎?殷丞不敢肯定。

    殷丞來三國之後已經過過很多次年了,平心而論,今年這個年過得最無趣。洛陽百業俱廢,諸侯的心思也都在登基大典上,殷丞只能帶著趙雲等人外出打獵取樂,可一場大雪過後,獵物少得可憐。

    正月十五一過,離劉辯登基就沒幾天了,大典定於正月十八,更年號為興初。典禮當天殷丞托病沒去,他不是不想去看熱鬧,一來怕和曹操見面,二來是不懂朝廷禮儀,怕出醜,如果只是出醜倒也罷了,萬一失態比較嚴重,被曹操或者袁紹扣個大帽子給滅了,只怕劉辯都救不了自己。

    登基結束,朝廷恩旨下,殷丞救駕有功,賞絹帛金珠若干,賜宅邸一座,封朱提太守、護軍都尉、進爵朱提侯。

    殷丞十分欣慰地領旨謝恩,朱提太守的位置保住了,其它那些殷丞蠻不在乎。話說回來,想在乎也不行,賞賜的錢財沒拿到,說是國庫空虛,暫時給不了。賜的宅邸是座廢墟,不但裡面被大火燒過,連大門都倒了一半。最鬱悶的是自己的爵位,封什麼不好,居然給了個『豬蹄猴』。至於說護軍都尉是什麼,殷丞壓根就不知道。

    皇帝賞賜的那些小錢還沒放在殷丞的心上,拿不到就算了。不過那座宅子倒是有用,雖然破點,修修還能住人,比住在帳篷裡暖和多了。為了修理宅子,殷丞可沒少花錢,現在整個洛陽都在維修,材料希缺當然會通貨膨脹,殷丞又沒權利去欺行霸市,只能多花些錢了事,好在從董卓那裡撈到不少,還能應付。

    自從收到那道聖旨之後,殷丞再次被人遺忘,此時殷丞已經完全確定這是曹操在搗鬼。控制住了皇帝的曹操,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排除異己。殷丞這樣的小角色還不是曹操的首選對象,首先被曹操忽悠的是袁紹和袁術兩兄弟。也不知道曹操為這兩位灌了什麼迷湯,或者說暗地裡許下什麼承諾,劉辯登基才十天,袁紹和袁術就分別帶領人馬回去了各自的領地,他們一個被封青州刺史、渤海侯,一個被封揚州刺史、壽春侯。二袁一離開,洛陽已經沒人可以和曹操抗衡了。

    剪除了對自己有著極大威脅的二袁,曹操立刻開始動起了遷都的腦筋,就像殷丞知道的那樣,曹操認為洛陽過於殘破,建議把都城遷往許昌。廣陵太守張超反對曹操的提議,二人當庭爭吵了起來,事後張超一聲不響地帶著屬下人馬離開了洛陽,卻在半路被夏侯淵劫殺。張超一死,其他諸侯俱都噤若寒蟬,曹操的動議自然無條件通過。

    遷都的決議剛剛通過,還沒等到有所行動,意外又發生了,公孫瓚聯合了丁會對董卓下手了。

    和殷丞建議的不同,公孫瓚並沒有讓關羽帶隊偷襲解良,而是直接延汾水而下攻佔了聞喜。看來他回去後很仔細研究過作戰方案,他現在用的這套方案要比殷丞臨時想到的更有效率。聞喜位於安邑和箕關的中間,聞喜一失,安邑的董卓和箕關的樊綢之間的連續就被切斷了,箕關的所有補給就此中斷。

    此時公孫瓚如果按照殷丞的提議,和張遼一起前後夾擊箕關,確實很容易就能拿下箕關,但公孫瓚還是沒這麼做。公孫瓚讓手下將領田豫偷入董卓營寨,秘密聯繫了呂布,許下諸多承諾,讓其對董卓反戈一擊。

    董卓洛陽兵敗後脾氣變得暴躁無比,對手下將領不是打就是罵,連呂布都沒少挨訓,若不是李儒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撐,董卓的部隊早就散伙了。半個月前,李儒積勞成疾,病死於自己家中,比諸葛亮早n年就鞠躬盡瘁了。李儒一死,董卓的軍心就徹底垮了,公孫瓚稍微勾引一下呂布,呂布立刻欣然同意,趁夜殺死了董卓,帶著他的腦袋投奔了公孫瓚。董卓一死,手下人馬便作了鳥獸散,箕關的樊綢也投降了張遼,卻被丁會梟首示眾。

    和丁會不同,公孫瓚佔據安邑後,第一時間發詔招降董卓下屬。沒幾天李傕、郭汜等人紛紛投到了他的麾下,同時,大漢獻帝劉協也被公孫瓚掌握在了手裡。

    此時公孫瓚的野心顯露無遺,他先是和丁會、韓馥結成同盟,等他帶著獻帝返回北平之後,立刻宣稱劉辯的洛陽政權為亂黨,同時還昭告天下,令諸侯共伐之。曹操自然不甘示弱,也以少帝劉辯的名義下詔稱公孫瓚為董卓餘黨,號召天下群雄除惡務盡,為蒼生計,共除國賊。

    天下,真的亂成一鍋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