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十四章 牛不是吹上天的 文 / 無翼蝙蝠

    賈詡也被殷丞問的愣了片刻,反問道:「殷大人何以有此一問?」

    「呵呵,那牛輔即刻便將身歸黃泉,吾恐先生心有不忍,故而有此一問。」殷丞奸笑著解釋道。

    「這……」賈詡看看殷丞,又看看城牆上的牛輔,一頭霧水中……

    藍鷹翼人數雖少,但也不是牛輔能輕易打敗的,之所以會出現狼狽後撤的現象,其實都是殷丞有意安排的。藍鷹翼和藍鷹衛都是殷丞的寶貝,不同的是藍鷹翼還沒機會裝備上變態的籐甲,大軍混戰之中,不穿籐甲的藍鷹翼必然會出現傷亡,殷丞哪捨得讓他們替馬騰賣命啊。

    沒了賈詡在背後出點子,牛輔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殷丞預料之中,當然早就算到他會拚命重奪城樓、吊橋,藍鷹翼的撤退也是殷丞事先就安排好的,這樣既可以盡量減少傷亡,同時也是為了把牛輔一步步引入死地。殷丞的下一個目標,也可以說最後一個目標,就是牛輔。

    要說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眼下最佳人選肯定是奇跡,不過奇跡的攻擊能力確實很高,但它的防禦能力就有些欠缺了,萬一被槍扎到了、被刀砍到了,奇跡也是會受傷的,之前對付張濟的時候奇跡已經出過手了,說不定牛輔也防著它呢,傷了奇跡殷丞可是會很心痛的,所以這最後一擊根本就沒打算讓奇跡來完成,殷丞準備自己親自動手。

    隨著高順的敗退,牛輔離殷丞的距離就越來越近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射程,殷丞的有效射程。牛輔完全沒有意思意識到自己的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事實上連他對面的高順都不清楚殷丞打算怎麼對付牛輔。高順只是按照殷丞的吩咐去做,雖然他知道殷丞現在的藏身位置,但他還是想不出殷丞具體的手段。

    弓箭?開玩笑,除了鐵臂床弩,還有什麼弓弩有這麼遠的射程,可鐵臂床弩有那麼高的射擊精確度嗎!奇跡?也不是,奇跡的攻擊是全方位的,不需要把牛輔引過來吧。高順邊打邊想著。

    和高順差不多,賈詡也是一肚子疑問,搞不懂殷丞為什麼說牛輔要死了,不過殷丞很快就用行動向他解釋了一切。

    殷丞神秘兮兮地看了一眼賈詡,然後解下背在背後的雙槍,先把其中一支倒插在樓板上,接著用小指輕撥,解開了纏繞在槍桿上的牛皮索。殷丞的這幾個動作還不足於讓賈詡瞭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當殷丞費力地把槍桿扳彎,又把牛皮索掛上另一端後,賈詡這才恍然。儘管式樣古怪,可誰都能看出這是一張弓,特別是在殷丞把另一桿長槍架在上面,慢慢把弓拉滿的時候。

    賈詡很懷疑這張弓能有什麼威力,它看上去實在太簡陋了,所以當殷丞鬆開手的時候,『箭』的離弦速度讓他大吃一驚。賈詡的目光急忙轉向箭飛行的方位,只看到城頭上的牛輔突然飛了起來,越過城牆後才往下掉,消失在他的視線中,此時耳邊才傳來半聲慘叫。

    這一箭的威力確實太大了點,幾乎是殷丞才鬆手射出,就已經到了牛輔的身前,完全沒給他任何反應的機會。長槍尖銳的槍尖毫無阻擋地扎進了牛輔的左胸,狂暴的能力瞬間就把他的心臟和肺部破壞得四分五裂,鮮血順著氣管擁到了喉嚨,把牛輔的慘叫淹沒了一半。

    長槍的後部有血擋,牛輔的身上也有鎧甲和護心鏡,想要射透牛輔是不可能的,但長槍前衝的能量還在,在巨大的能量面前,牛輔毫無疑問地被放了風箏。已經失去生命的軀體,被長槍帶到了空中,越過高高的城垛飛向了城外,然後晃晃悠悠地掉到了護城河邊。

    此時馬超的兵馬已經全部攻進城裡,城外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影,城裡正在進行一場血肉橫飛的激戰,而戰場首腦之一的牛輔,卻獨自一人孤零零地躺在護城河旁,雙眼不甘地望向城門,在落日餘暉地照射下,顯得無比寂寞、淒涼。

    震驚!看到這一幕的人唯一的感覺就是震驚。城牆上的雙方已經不再戰鬥了,都垂下手裡的兵器看著河邊的牛輔,心中不停地問著自己,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城牆上的寂靜很快就影響到了城下,雙方士兵各自後退了幾步,脫離了彼此間的接觸,然後驚奇地問著身邊的人,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一時間,現場的氣氛變得異常詭異,甚至令人窒息。這一現象維持了很久,直到馬蹄聲響徹雲端,大家才回過神來。

    牛輔死了!韓遂帶著一萬援兵已經到了城外!當董卓兵馬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他們的士氣瞬間降到了冰點,戰鬥的信念和勝利的信心也已不復存在,能想到的就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董卓手下將士幾乎都是涼州人氏,投降就是他們最簡單、也最理想的保命方式。牛輔死後長安城還有兩萬多兵士,除了一千左右牛輔親信逃出東門外,其餘將士全部乖乖地做了俘虜。

    「文和先生,有沒有興趣隨我去函谷關看看,順便發點財?」殷丞見大局已定,志得意滿地對賈詡說道。

    「發財?哈哈,有趣。」賈詡眼珠一轉,馬上明白殷丞說的是什麼意思,「不過時間來得及嗎?馬騰圖謀長安之事牛輔已傳書給了董卓,現在也應該收到了。」

    「嗯,不錯,長安乃董卓最後倚仗,他必令人輕騎來援,想要搶在前頭拿下函谷關,我們也只能帶領少數兵馬晝夜奔襲才是。」說完殷丞就往樓下走去。

    「呵呵,殷大人深謀遠慮,想必都已安排妥當了吧。不過賈某年歲已高,受不得如此奔波,還是留在長安城中享享清福吧。」賈詡並沒跟著殷丞一起走,反而後退了兩步。

    「是嘛。」殷丞回頭看著賈詡,輕聲說道,「殷丞去後未必會回長安,文和先生不願與我同往?」

    賈詡先是沉默,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說:「朱提雖遠,賈某也識得路程,函谷關還是免了吧。」

    「好!先生珍重,殷丞在朱提恭候大駕。」

    「大人也請一路保重。」賈詡看著殷丞遠去的身影說道。

    殷丞下樓尋見趙雲,知道馬超按照自己的吩咐,點齊了三千人馬,已經等候多時了。殷丞明白事不宜遲,立刻下令一人三馬晝夜不停地奇襲潼關。

    潼關守軍不多,還多是老弱殘兵,一聽馬騰大軍殺到,立刻獻關投降。殷丞讓馬超留下五百守關,其餘人馬不做停留,迅速直奔函谷關。為了對付關東聯軍,董卓幾乎抽調了所有兵馬,函谷關也只有幾百守軍,再加上董卓兵敗洛陽的消息已經傳到這裡,函谷關的守軍投降得比潼關那些還要迅速。

    當李傕、郭汜帶領五千援兵抵達關下,看見飄揚在城頭上的馬字大旗,頓時驚慌失措。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只聽城上一聲炮響,左右兩側立時喊殺連天。李、郭二人根本無心抵抗,丟盔棄甲地逃往弘農。

    原來殷丞從降卒口中得知,李、郭二人已經過了郟縣,轉眼就到關下,馬上讓馬超、趙雲各領兵馬與關前埋伏,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解除了李傕、郭汜援兵的威脅,殷丞就打算對董卓下手了,不過馬超這時候卻不願意了,他以人困馬乏為由,拒絕殷丞的建議,堅持要在函谷關等待馬騰率軍前來接應。

    殷丞心裡明白馬超是有些害怕了,董卓雖然兵敗,可手下還有十萬大軍,馬超只有兩千五百人,加上殷丞的藍鷹衛和藍鷹翼,總共也才三千,還要留一部分守在函谷關,能用的兵力差不多只有兩千左右,兩千對十萬,以馬超的囂張也是不敢輕易嘗試的。

    馬超堅持不肯出兵,殷丞也拿他沒有辦法,心中卻很替他感到可惜。兩千對十萬隻是表面情況,實際上董卓的戰力已經低到難以形容的地步了,只要敢對他發起攻進,打勝的可能性遠遠高於打敗。

    董卓的敵人並不只有他們一家,屁股後面的追兵可是海了去了,曹操肯定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幾乎,丁會和董卓有殺父之仇,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董卓逃跑,韓馥的兵馬已經和丁會聯合在一起,會來追趕董卓的起碼就有三家。只要長安被馬騰攻陷的消息一傳開,估計所有聯軍諸侯都會追來,明擺著有便宜可佔,誰不想來分一杯羹啊。那時候董卓就像秋風中的枯葉,隨時都會凋落,還怕他這只紙老虎幹嘛。長安一失,董卓就成了無根的浮萍,手下的西涼兵馬也失去了回家的希望,除了董卓的親衛,其他將士早就沒了鬥志。看似十萬大軍,可一旦遇敵,估計有八成會作鳥獸散。董卓唯一還能依靠的,就是呂布的武力,但殷丞手下有趙雲和魏延,只要把金團銀朵借給趙雲,說不定還能一舉把呂布給滅了。面對現在的董卓,別說兩千騎兵,就算只有一千,殷丞也敢正面發動攻進。

    既然馬超不願意,殷丞也就不再勉強,簡單交待幾句,他就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出了函谷關,沿著黃河迎向董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