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十一章 歪打也能歪著 文 / 無翼蝙蝠

    以殷丞的判斷,諸葛亮製作的木牛,在牛肚子裡應該分為完全隔絕的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是用來裝東西的,一般情況下裝的是糧草,下面一層則是安裝了控制木牛行動的各式機括。當木牛受到牽引時,這些機括就能引導四條牛腿做出抬起、前出、下落等簡單動作,也許還能做小幅度的左右搖擺。既然木牛可以自行邁步,那麼牽動它就不必花太大的力量,既不需額外負擔車輛的載重,又不必花大力氣來牽引,所需用到的馬匹當然會少很多。

    至於說穿梭於蜀道之間,牛的體形比四輪馬車要小很多,它完全可以出沒在窄小的蜀道之中。而且,相對於普通兩輪馬車來說,木牛流馬還有一個優勢,兩輪馬車牽引的馬匹數量若是超過一匹,就必定會出現兩馬並排的局面,不然車轅無法架設,木牛流馬就不同了,無論使用幾匹馬進行牽引,完全可以作收尾相接的一字排列,這樣也就可以減小隊列的寬度,更利於行走於小路。

    通過簡單的計算,殷丞認為木牛流馬最合理的配置應該是四馬十牛,也就是由四匹馬進行牽引十匹木牛。一頭木牛的裝載量要略少於兩輪馬車,差不多應該是三牛對兩車,三十頭牛需要十二匹馬,在裝載量相同的情況下,二十輛車卻需要四十匹馬,最少也要二十匹馬,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還有一點,馬車裝運是把糧草袋層層堆疊在車裡,再用繩索進行捆紮,其重心極不穩定,行進途中也容易翻覆,特別是那些顛簸的小路。而木牛是把糧草散裝在牛腹之中,其重心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動,只要不是快速急轉彎,一般不會出現翻倒的情況。也就是說,木牛運輸隊不但沿途消耗比較少,而且它的行走速度還要比馬車運輸高出不少。

    木牛流馬的優勢還不止這些,在蜀中從事運輸,木牛流馬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對地面條件的依賴要遠遠小於兩輪馬車。馬車或者木牛本身的自重可以看作是一個朝向地面的壓力,它對地面產生的壓強是多少還要取決於它和地面接觸的面積是多大,木牛四個寬大腳掌的總面積明顯大於馬車車輪接觸地面的面積,也就是說,在裝載量相同的情況下,木牛陷入地面的概率要比馬車小很多,出現『難以自拔』的情況也會少很多。

    通過一系列的對比,殷丞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判斷應該有個**不離十,雖然還不敢說和諸葛亮設計的一樣,起碼會是最接近事實的一種假設了。

    現在殷丞已經在蜀中紮下了根基,如果不把木牛流馬給『仿製』出來,那就太對比起自己了。木牛流馬的原理很簡單,利用的都是些基礎的物理知識,這還難不倒殷丞。在大致確定工作原理之後,需要解決的就是牛腹中的機括究竟是什麼樣的構造。

    這些機括只需要能控制牛腿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應該不是很複雜,不外乎使用一些例如曲柄、偏心輪、連桿、齒輪一類的小型機械部件。儘管殷丞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設計方案,但他很有信心能把它順利完成。

    設計當然要花圖紙,可花圖紙總得要工具吧,殷丞哪來繪圖儀器啊,一切還得從製作工具先入手。他用兩根木棍先做了一個超級簡陋的圓規,有了圓規就能畫出標準直角,有了直角後,第一把三國時代的三角尺就問世了,隨後殷丞還利用等分的原理做了一隻量角器,有了這些東西,繪圖就差不多可以進行了。

    設計是開始了,可進度卻遠低於殷丞的預計,由於沒有合用的製圖紙,絲綢之類的材料又有彈性,殷丞的繪圖只能在打磨平整的木板上進行,短短十幾天下來,被殷丞廢棄的木板就堆得像座小山,之後,木板的製造甚至跟不上殷丞的消耗了。同時,因為毛筆不利於畫出直線和圓弧,殷丞使用的是燒製而成的炭條,粗粗的炭條畫出的粗線很是影響繪製的精度,也給殷丞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兩個月後,儘管各方條件極其簡陋,但是在殷丞不懈地努力下,木牛流馬的研究重點已經從單純的設計轉向試制。試制和設計有著本質的區別,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都會接踵而來,有時一個零件產生的誤差甚至會推翻整個設計思路,最終導致必需由頭至尾的從來一遍。

    道路曲折、前途漫漫,不過事實證明只要腳踏實地地去做,萬事都有成功的可能。在經歷了半年的煎熬後,被殷丞命名為107號的實驗木牛,在健馬的牽引下終於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看著木牛生澀而蹣跚的腳步,殷丞忍不住歎道--這是木牛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為了木牛流馬的誕生,整整半年時間裡,殷丞一直把自己關在自家的後院,只要沒有火燒屁股的事,他是誰也不見的。現在總算是得償所願了,木牛流馬在殷丞的手裡重見了天日,這讓殷丞產生了無與倫比的自豪感,完全忽略了即便沒有他,貌似日後諸葛亮也會發明的吧。

    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殷丞離開後院來到了府衙的議事大廳,他想瞭解一下近來有什麼新的情況發生。知道殷丞順利『出關』,第一個聞訊趕來的是董和,同時也給殷丞帶來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消息。

    殷丞在研製木牛裡面之前,唯一由他親自佈置下去的任務就是招募人才的事,現在半年過去了,是好是壞也差不多都有了結果,董和向殷丞稟告的就是這件事。

    原本殷丞以為董和會找一批人來,然後把自己提供的名單分發給他們,讓這些人拿著名單去尋找各自的目標,找到地頭後就登門求見、表明來意。可沒想到董和完全不是這麼去做的,他居然發放了正式官方文書,讓人拿著這些文書四下宣傳朱提郡守廣招賢能,等把各地都鬧得沸沸揚揚之後,這才讓人根據殷丞提供的名單挨家挨戶地去尋訪。

    這兩種做法有很大區別,產生的效果也大大不同,殷丞一直不看好這次的行動,以為能有一兩個人被自己挖來就可以滿意了。當他從董和手上接過近期前來投效人員的名單後,只是簡單掃了一眼就開始捧腹狂笑,直笑到全身抽筋。

    名單上列有十個人名,其中只有文聘一人是殷丞讓董和主動去尋訪的,其他九人居然都是自動找上門來投效的。沒想到殷丞的『小破公司』剛一上市,只是簡單發了個招聘廣告,竟然會有這麼多『待業青年』前來應聘,這時誰要是再說三國人才難得,殷丞絕對會跟誰急。

    也許有人會說送上門的未必是什麼人才吧,可在殷丞眼裡,其他九人的份量都不在文聘之下,個別還尤有過之。別看殷丞只是掃了一眼名單上最前面的三個人名,就這三個人,任何一個都會讓殷丞偷笑半天了。他們是,嚴顏、甘寧、典韋。

    那時,嚴顏在武陽被罰看守牢房,甘寧出沒於沅水當他的水寇,而典韋混得更慘,被官府四處通緝捉拿。當他們知道朱提郡守聲稱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前往投效,就會不記出身、不究過往的唯才是任,就都毫不猶豫地只身前來投靠。

    有了嚴顏、甘寧、典韋的到來,這次招募行動已經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了殷丞的既定目標,再加上另外幾個的錦上添花,殷丞怎能不笑到抽筋呢。說是錦上添花還是輕的,這幾個人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贈品,在殷丞眼裡,吳懿、黃權、張松、秦宓哪個不是聲名顯赫的巨巨龐龐啊,雖然現在他們還都年青,可蜀中俊彥要是少了他們必定遜色許多。

    能從蜀地挖來這幾位高人,殷丞還能理解,畢竟朱提也算是同屬益州,可呂岱和虞翻兩位江東豪傑也千里迢迢來到朱提,這就讓殷丞無比詫異了。細問之下殷丞才知道,呂、虞二人居然會是於吉推薦給自己的,這就讓殷丞很難判斷於神棍是否別有用心了。

    不管於吉是出於什麼用心,殷丞還是決定要留下呂岱和虞翻,特別是呂岱,殷丞可還記得這傢伙活到九十六歲才死,這在平均壽命不過四十多歲的古代實屬罕見,能把這種奇人留在身邊,就算只是看看也會覺得開心,哈哈。

    拿著這份名單,殷丞是翻來覆去看個沒夠,他感覺自己的小宇宙都快要爆發了。嘗到甜頭之後,殷丞立刻下令像這樣的招募行動要持續不斷的堅持下去,甚至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宣傳部門,他們的工作就是四處宣揚殷丞的愛才之心,並把招募告示貼滿神州大地。只要能多挖來一位有些份量的人才,殷丞可不在乎是不是會讓『牛皮癬』提前出現在三國。

    董和的述職剛剛完成,魏延帶著魏興也來了,雖然還出於興奮狀態,可殷丞還是一下子就注意到魏興臉上尷尬而猶豫的表情。難道他的行動徹底失敗了,如果真是這樣,對殷丞來說可就是個不小的打擊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福無雙至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