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異地豪強 文 / 無翼蝙蝠

    童子軍出現減員還不讓殷丞最頭痛的問題,這些小孩的身體狀況確實太差,殷丞對此事也有過心理準備。讓殷丞萬萬沒想到的是,童子軍的領隊卞喜居然也身染重病,經過華佗一番奮力搶救後依然不治身亡。

    卞喜是殷丞遇上的第一個三國名人,雖然條件差了點,不過到目前為止殷丞手下也就卞喜可以用用。殷丞也想過要替他創造一個好點的條件,讓他有機會把自己的能力鍛煉得更強,以後也許還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可惜小卞沒這個好命,居然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死在了蠻荒之地,比掛在關老二手裡還冤。

    卞喜的死給殷丞帶來很大的出動,殷丞突然想明白了,作為一個外來者,他能給投靠自己的手下帶來的不一定就是富貴和榮耀。也許一個不留心,有些人還沒等到他嶄露頭角就已經先走一步了,就像卞喜一樣。

    卞喜留下的領隊空缺也著實讓殷丞有些犯愁,按照殷丞以前的思路,卞喜不在肯定是華佗當這個領隊,可問題是現在出現了魏延,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魏延都應該比華佗更合適。那為什麼不讓魏延來當領隊呢,小孩子管理小孩子不是更好說話嘛,而且魏文長絕對有這個能力和威望。殷丞不是不想這麼做,而是不敢。

    殷丞從來沒聽信過『魏延腦後反骨』這種荒誕的言論,他不敢挑選魏延當領隊的原因是和卞喜的死有關。在卞喜病逝之後,華佗向大家宣佈了卞喜的病情,據華佗分析,卞喜出身黑死軍,以黑死軍那種玩命的戰鬥方式,卞喜其實早就身懷暗疾,只是表面看不出來罷了。當他比武輸給魏延之後,卞喜的自信大受打擊,心緒也因此鬱結,再加上環境氣候的影響,他的陳年舊患突然爆發了出來。在生理、心理的雙重打擊之下,卞喜自己就放棄了生機,華佗就算再有本事也救不了一個想死之人。

    從華佗的分析可以看出,卞喜的死多少和魏延有些牽連,如果這時殷丞立刻就讓魏延做了領隊,這對其他童子軍而言也許是個很不好的暗示,有些人也許會認為殷丞這種做法後面的潛台詞就是--你只要有本事把現任領隊給幹掉,下任領隊就是你的。如果真出現這樣的局面,殷丞實在不敢想像以後童子軍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的隊伍。

    不選魏延就只有華佗一人了,可殷丞希望童子軍能成長為一支精兵,而不是戰地醫療隊,由華佗出任領隊,這令殷丞感到無比的彆扭,特別是旁邊還有個魏延在誘惑他的情況下。最後殷丞一咬牙,還是讓魏延當了這個領隊。殷丞那是想通了,有時候有些野心未必就是壞事,沒有競爭哪來的進步,童子軍中如果真有人盯著魏延的領隊位置,那你就先拿出手段來把魏文長給做了。本來這個世界就是個亂世,既然已經亂了,那就讓它亂個夠吧。

    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折磨後,大家也開始適應所處的環境了,隊伍也慢慢地恢復了生氣。總的來說遭受的損失不大,童子軍死了五個,洪谷村村民死了一個,失蹤一個。一提到失蹤的那個殷丞就一肚子氣,那人就是殷丞派給華佗當下手的二人中的一個,那次和華佗一起上山採藥,華佗是太專注了,沒留意,等他采著采著卻發現另一個人不見了。華佗一開始還以為是二人走散了,可當他回來之後才知道那人還沒回來。為此大家還在當地都停留了一天,可惜直到第二天出發前那人還是沒有回來,而且從此後就再也沒見到他。這次的意外讓殷丞對洪谷村村民的能力更加失望了,那個村民好歹也算是個獵人吧,怎麼就會在山裡迷路了呢,這也太不專業了。

    人員損失帶來的悲痛,很快就被埋頭趕路帶來的沉悶所取代,唯一讓大家不至於絕望的,就是那些偶爾經過的關卡。這些關卡除了搜刮了眾人不少的財物外,也算在告訴大伙他們選擇的道路並沒有太大的差池。

    就在大家人困馬乏怨聲四起的時候,探馬回來報告的消息讓眾人再次燃起了希望,還有三天就可以到達建寧郡郡治味縣了。對於味縣殷丞還是有些印象的,雲南隸屬於益州,分屬益州南部,漢朝對此地行使政權的權力機構『庲降都督』就設在味縣,可以說味縣就是雲南的心臟。

    不愧是雲南的政治中心,味縣的佔地面積以及商業繁華的程度都遠在南照之上,身著各式服裝的人群也是川流不息。進了味縣之後,洪谷村的那些鄉巴佬的眼睛都不夠使了,對這裡的繁榮程度也是唏噓不已。

    別人也許會覺得新鮮,但這種局面對殷丞來說實在太小兒科了,後世的哪個城市不比這裡繁華數百倍啊。不過殷丞對味縣的熱鬧程度還是有些驚奇,雲南畢竟是個僻遠之地,味縣的建設是可以靠時間和物質堆集起來的,但再怎麼說也不該有這麼多人呀,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可向來是以地廣人稀而出名的。

    由於自帶了帳篷,殷丞他們一路上盡量避免進入城市,宋乾帶來的陰影依然籠罩在他們的頭上,他們對官府的盤剝欺詐可說是心有餘悸了。到了味縣就不一樣了,這裡官府的勢力已經很弱,而且既然已經決定要在雲南一帶站穩腳跟,對這裡的環境還是需要一定的瞭解的。所以,殷丞決定讓大家在味縣多呆幾天,也可以消除一下旅途的疲勞。

    由於味縣的客棧住不下他們那些多人,最後只能選了兩個比較鄰近的客棧分別安置。住下之後,殷丞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打探周圍的人文歷史,而自己則帶著董想和小魏延坐在店堂裡喝茶。

    在喝茶的同時,殷丞也在觀察周圍的動靜,這一留心還真被他看出點問題。味縣的人員往來確實很頻繁,可殷丞注意到一個細節,這些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中,有不少帶著行李包裹,似乎並非本地居民。難道味縣近來出了什麼寶物,居然把附近的亡命之徒都吸引了過來?

    「夥計,你來一下。」殷丞高聲招呼了一聲跑堂的,想在他口中打聽一些消息。

    「公子爺,有什麼吩咐?」跑堂的夥計立刻小跑過來,低著頭恭敬地詢問殷丞。

    「沒什麼事,我只是想問一下,你們這裡好像外來的人很多啊,為什麼呢?」殷丞用手一指店堂和門外的街道問道。

    「那是,孟老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還剩三天就到時間了,那人能不多嘛!」夥計很是自豪地回答道,看來他所說的孟老爺在當地還是很有威望的。

    「孟老爺?面子?」殷丞沒聽明白夥計的意思。

    「咦,你們不是來給孟老爺賀喜的嗎?」夥計大感意外地說道。

    「哦,不是啊。我們是路過這裡,至於那個孟老爺的事我們可不知道,能說來聽聽嗎?我很喜歡結交朋友的,如果可以我也想去拜望一下這個孟老爺。」殷丞又開始忽悠了。

    「原來你們不知道啊,那孟老爺是誰你們總應該知道吧。什麼,連孟老爺是誰都不知道!你們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吧,附近方圓數百里不可能有人不知道孟老爺啊。」

    「是啊,你可真行,一猜就被你猜到了。我們都是從中原過來的,所以不清楚孟老爺的來歷,你就跟我們詳細說說吧,你是本地人,對孟老爺的事知道得肯定很清楚,對不對啊。」一猜怕這個夥計不敢議論別人的是非,所以先給他戴了頂高帽子。

    「那是,孟老爺家的事我胡二是最清楚不過了,你能問到我算你運氣好。」夥計自豪地抬著頭,就像是在介紹自己的老爹一樣,那股勁頭就甭提了,「孟老爺可說是家大業大,不光是建寧,永昌、朱提、雲南、興古哪裡沒有他家的產業,就連蜀郡、巴東、巴西都有涉足。怎麼樣,夠利害吧。」

    「利害、利害,呵呵。」永昌裝模作樣地應酬著。

    「知道那麼多人來這裡幹什麼嗎?」夥計神秘兮兮地問道。

    「知道啊,不就是來給孟老爺賀喜的嘛。」

    「咦,你知道啊。哦,不對,這是我剛才告訴你的,哈哈。那你又知道他們是賀的什麼喜嗎?」這個夥計不但碎嘴,而且記性還不咋的。

    「還請賜教。」

    「孟老爺今年快五十了,一直膝下無子,三個多月前居然喜得麟兒。一算日子,此子百日之時正好是孟老爺五十大壽,你說這巧不巧。當時孟老爺就讓人廣發請帖,邀請附近所有有頭有臉的名人來參加他的壽宴,同時也為這個小孩過一下百日慶賀,這傢伙能不熱鬧嘛。別看正席三天後才舉辦,孟府的流水席可是今晚就開始了,晚上你也別在店裡用餐了,直接去孟府別院吧,好吃好喝的管夠。」夥計說話時連連嚥著口水,彷彿已經聞到飯菜香氣似的。

    「哈哈,原來如此,多謝多謝。」殷丞拱手向夥計表示謝意,同時又對魏延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去找人來自己屋裡討論事情。

    確實,這個孟老爺引起了殷丞極大的興趣,根據殷丞對三國歷史的瞭解,他知道但凡做出點成績的勢力團伙,他們的背後都有一個大型的『財團』給予過支持。劉備、曹操、孫策甚至包括劉表都是如此,一句話,在這裡沒錢你還玩個屁啊。

    一到味縣就瞭解到了這個孟老爺,殷丞覺得他就是老天給自己送來的禮物,現在這個姓孟的要搞慶賀,這不就是給自己接近他的機會嘛。這種機會要是不去把握,殷丞也不好意思再說自己是穿越來的了,再蠢也還沒到這種地步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