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十六章 領隊的煩惱 文 / 無翼蝙蝠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華佗都應該比卞喜更適合當這個領隊,但殷丞最終選擇了卞喜。選擇卞喜的原因只有一個,殷丞覺得他實在沒能力讓華佗對自己言聽計從,這老頭犯起倔可六親不認的,像華佗這樣的奇人一般都有些怪脾氣,殷丞伺候不了。

    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童子軍會是殷丞著力培養的重點,只是由於這些小孩本身條件有限,殷丞也沒給他們制訂太高的訓練目標。如果這些童子軍能像後世的黃埔軍校那樣,湧現出無數璀璨的將星,殷丞自然不會有任何不滿,但這是不現實的,這些孩童中估計連認識字的都沒幾個,怎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呢。殷丞的目標是把這些童子軍培養成一支組織嚴密,戰鬥力超群,完全聽從指揮的精兵,就像陷陣營、就像白耳兵、就像白馬義從。

    像這樣的一支極品小部隊,對領隊的要求是很高的,陷陣營的領隊是誰,是高順;白耳兵的領隊是誰,是陳到;白馬義從更是由公孫瓚親自統轄。和他們比起來,卞喜只能算根蔥,但殷丞現在手裡只有這根蔥可以揮舞一兩下。

    殷丞也曾想過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先不設童子軍的領隊,暫時由自己兼著。表面上來看,殷丞當這個領隊沒用任何不妥,可殷丞想得更深,他發現如果這樣做的話,可能給自己這個小集團埋下隱患。

    殷丞當童子軍的領隊,洪谷村民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項書、鍾離煌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會有什麼想法呢。不管是洪谷一派還是項、鍾離一派,現在都算是依附在殷丞旗下,他們能得到的利益和殷丞是息息相關的,殷丞好則他們也好,所謂水漲船自然就高。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無條件支持殷丞,寄望殷丞能替大家爭取到更大的好處。

    如果殷丞當了童子軍領隊,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殷丞這個光桿司令是在培養自己的親信。這些小孩雖然年幼,可十年光景轉瞬即過,十年後他們可都成年了。到那時,作為殷丞的親信,他們正好順手接過其他人十年來的奮鬥果實,而其他人自然就很光榮地成為他們前進道路上的一顆璀璨的墊腳石。這樣的結果是任何人都不願意接受的,事實上也不能說殷丞就完全沒有這種打算。

    現在童子軍還太小,不但幫不上殷丞的忙,甚至還是殷丞的負擔,沒有了洪谷村民和項書等人的大力協助,殷丞可就徹底玩完了。為了避免他們受到刺激後對自己離心離德,殷丞這個領隊還是不方便當的。

    由卞喜當這個領隊,實質上是換湯不換藥,為此殷丞還另外增加了一個安排,他沒讓華佗這個『禍根』閒著,給了他一個『教授佐領』的稱呼,讓他協助卞喜一起管理這些童子軍。殷丞給華佗的理由是希望他能在這些小孩中挑選一些可造之才授予醫術,他當了這個教授佐領之後,可以更方便瞭解這些孩子的能力、熟悉他們的脾性。

    殷丞對村民和項書他們就不是這麼說的了,他對他們說這些童子軍的領隊其實是華佗,這些小孩都是衝著華佗來的,由華佗出面管理孩子們會更加方便一些。不過華佗畢竟年長,而且還有很多重要的事物需要由他親自操辦,所以才讓卞喜協助華佗一起管理這些小孩。讓卞喜去幫華佗的原因是他和華佗比較熟,前些日子卞喜還有傷在身,經由華佗醫治之後,現在已經行動自如了。由於治傷的關係,卞喜和華佗接觸的比較多,自然比別人更加熟悉一點。

    在做完這些表面工夫之後,那些人還會怎麼想,殷丞可就管不著了。如果他們還要懷疑殷丞以後有過河拆橋的可能,那也只能隨他們怎麼想了。

    童子軍的第一任領隊卞喜只是殷丞的牽線木偶,很多事都是殷丞在後面遙控指揮的,卞喜的能力確實讓殷丞很不滿意。在一開始定下卞喜當領隊之後,殷丞還安慰自己也許這個傢伙能夠勝任這樣角色也不一定,畢竟卞喜作為一個被人鄙視的黃巾降將,能在名將如雲的曹操手下被曹操看中,托以軍政大事鎮守一方,應該不會太過無能,可惜事與願違啊。

    和卞喜接觸漸多之後殷丞才知道,這個卞喜可不是殷丞知道的那個卞喜,一個人的能力和他的經歷是有很大關係的,同樣的卞喜被不同的生活道路造就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有一次,殷丞開玩笑地問卞喜為什麼不用他的流星錘,在殷丞的印象裡,卞喜善使流星錘,在伏擊關羽的時候用的也是流星錘。可卞喜很奇怪地回答殷丞,他從來沒用過流星錘,這個回答讓殷丞有點瞠目結舌,好在卞喜隨後就解開了殷丞的疑惑。

    在聽殷丞提起流星錘後,卞喜十分感慨地說,在黑死軍裡,他和童黑鐵的關係最好,童黑鐵在北上之時還力邀卞喜加入,甚至許諾只要卞喜跟隨他一起北上,他會將祖傳的九路流星錘法傳授於他。

    卞喜這麼一提起,殷丞突然想到那個血色的夜晚,在小奉村一夜風流後的殷丞,就是被童黑鐵的流星錘砸暈的,也應此遇上了項仲。看來真實歷史上,卞喜應該是跟隨童黑鐵北上的,他的流星錘法也是師從童黑鐵。

    想到這裡,殷丞不禁替項仲叫起曲來,人有時候真的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啊。卞喜的武力應該不低,作為他的師傅,童黑鐵的實力肯定更高了,以殷丞的估計,如果童黑鐵在三國遊戲裡出現,他的武力怎麼也該有80以上吧,很可能是85。童黑鐵在畢雋手下當了多年副手,能鎮住童黑鐵的畢雋,武力該有90了,這可是一代名將的指數了,也許畢雋比管亥更適合當黃巾第一戰將。

    畢雋的實力遠遠超出殷丞原先的預料,那項仲呢,能和畢雋分庭抗禮的項仲該是什麼樣的實力?殷丞一直認為項仲『文武雙全』只是山野無知之人的謠傳,真的只是謠傳嗎?此時殷丞的信心有些動搖了,如果項仲真如傳聞的那樣有才華,那他的死是不是太不值得了,也許這就是他的命吧。看世間多少才華橫溢之輩,乖乖地在命運面前,低下了高昂的頭顱。

    殷丞對項仲的死感到相當惋惜,如果他還活著,或許三國時期會多一個留傳千古的儒將。現在項仲和畢雋都已不在,對他們的種種猜測也就只能停留在猜測而已,不過童黑鐵還活著,不知道他會不會給殷丞帶來什麼驚喜。

    童黑鐵以後會給殷丞帶來什麼還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徒弟』卞喜給殷丞帶來的是無限失望。歷史上的卞喜獨守一關,起碼應該有些武力,還應該有些文化,來往公文肯定得看得懂吧。而童子軍領隊卞喜同志,不但最擅長的流星錘他不會,居然還是個文盲。一個文盲悍匪帶領下的一群目不識丁的問題少年,你讓殷丞對他們還能存什麼幻想。

    那些童子軍本就懶散慣了,在卞喜的統轄下更是混亂,湊在一起不是叫罵就是打鬧,把整支隊伍都攪鬧得烏煙瘴氣。華佗也很不像話,除了剛開始的兩天,還在殷丞面前抱怨過童子軍的狀況,隨後就再也不管不問了。每日除了趕路,其它時間都在研究他的醫書,一旦發現殷丞有空,就會纏著他問各種有關罌粟花的問題,把殷丞搞得不甚其煩。

    讓殷丞徹底放棄這群童子軍又很捨不得,為此殷丞直接關心童子軍的時間和次數日益增多。小孩們最初還對殷丞很不服氣,但無論鬥智還是鬥勇,這些小孩如何會是殷丞的對手。慢慢地,殷丞囑咐的事情已經可以被順利執行下去了。

    殷丞確實在童子軍上花了不少精力,但他還要很多其它事要處理,卞喜也還是童子軍名義上的領隊,相對來說殷丞和童子軍的接觸還是不多,殷丞連這些人的名字都沒記全呢,所以並沒引起別人太多關注。

    一天,晚間宿營後,殷丞和李重聊完一些日常事務就來到童子軍住宿的場所,一進卞喜的帳篷,就看見華佗正在給卞喜治傷。傷口不算很嚴重,在卞喜左臂內側有一個貫通傷,有華佗在這裡,這種傷勢還不會對卞喜造成很大的傷害。

    殷丞對卞喜傷勢並不關心,但他對傷勢的由來很是好奇,在殷丞的一再追問之下,卞喜才含含糊糊地把事情發生的經過說了一遍。

    原來,在今天趕路的過程中,卞喜和一個叫虎子的小孩產生了衝突,那小孩很囂張地說要和卞喜單挑。卞喜出身黑死軍,又怎麼會懼怕一個小孩,自然是答應下來。宿營完畢之後,二人立刻舉行了比試。

    出乎所有人意料,這個叫虎子的小孩雖然年幼,但手中的那把木劍卻張弛有度、劍法精妙。卞喜的武藝是生死場上悟來的野路子,和虎子一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一個不留神被他在左臂刺了個洞。卞喜久歷生死,這些小傷還沒能令他失去活動能力,相反激發了他的凶性。虎子就完全不同了,當看到卞喜手臂上噴湧而出的鮮血後,整個人都嚇傻了,被卞喜一個掃腿甩飛出去,傷得比卞喜還嚴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