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特種兵

正文 第97章 梁子 文 / 鐵頑石

    在邏些的一間客棧的廂房內,一個身材頎長、面沉如水的老者望向窗外。立在他背後的,是三個噤若寒蟬的武士。老者一言不發,三個武士大氣都不敢出。

    良久,老者轉過身來,問道:「你們都查清楚了沒有?」

    一個武士道:「師父,我親眼看見師兄弟們一個個被剃了光頭,從邏些街上走過,朝大昭寺方向去了。」

    老者驚詫地「哦」了一聲,道:「他們被剃了光頭?這是為什麼?」

    那武士道:「弟子也不知道,不敢妄加揣測。不過,弟子瞧那些師兄弟,在街上經過的時候,都是讓人給攙著走的,腳下虛浮無力,好像不會武功的常人。」

    老者歎道:「既然落入敵人之手,哪裡還會有什麼好下場?唉,老夫失策啊,將他們送入敵人的陷阱。」

    老者又問:「其餘的人呢?」

    一個武士說道:「眼下還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估計看到出了事故,都做鳥獸散了。」

    老者沉吟道:「沒抓住就不打緊。為師交代過的,不管事成與否,三日後在納木錯聚會。他們化整為零,也不失為一個應對之策。」

    另一個武士從懷中掏出一份告示遞給那老者,小心翼翼地說:「師父,弟子在邏些街上見到這份告示,順手揭了一份在手中,請您老人家過目。」

    老者打開告示,那上面寫著:

    「告吐蕃民眾及各外來佛門信徒:邏些一年一度的弘法盛會將於後天召開。在弘法盛會即將來臨之際,吐蕃的老朋友南詔王送來了厚禮,以預祝弘法盛會的順利舉行。為此,南詔王特地遣送一批十惡不赦的暴徒,來我邏些,在弘法會前夕舉行剃度儀式,借此彰顯佛法無邊的精深佛理。且向我貢獻丹砂、黃金,表白兩國世代友好相處的赤膽忠心。今四境平定,百姓當安居樂業,廣播佛義,潛修輪迴,種下循環善因。」

    老者看罷告示,一把將告示撕得粉碎,碎紙片撒了一地。老者仍覺心氣難平,恨得牙癢癢的,將腰中的長劍擲了出去。長劍插入牆壁之中,顫悠悠晃個不停

    老者喃喃道:「南詔王獻上厚禮,貢獻丹砂、黃金……怎地我這個國師卻不知道?你們說說看,怎地不讓我知道?」

    三個武士不敢與那老者凌厲的目光相對,又唯恐說錯,都不回應老者的問話。老者淒厲地笑道:「老夫創立這個『蝴蝶會』,為南詔出生入死,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南詔王為何要如此對待我們?」

    這個老者,無疑便是南詔的國師、「蝴蝶會」的首腦天真大師了。

    一個武士小心翼翼地說道:「師父,莫非這是敵人的離間之計?」

    天真大師臉色慘白,呆了半晌,說道:「這不可能是敵人的離間計!我們『蝴蝶會』自出道以來,從未遭受過這樣的慘敗,除了我師徒殺人,其餘的全數覆沒!老夫正在奇怪,『蝴蝶會』這次出動,做得極為隱秘。就是南詔高層,知道這次行動的官員也寥寥無幾。老夫擔心瞞不過隱居在大理的師兄,故意派人送去挑戰信,也把他穩住在大理。誰曾想我們神不知鬼不覺進了邏些,還沒開始行動,就鑽進了敵人的套子。不是有人通風報信,那是什麼原因?」

    一個武士道:「師父,南詔王沒有理由這麼做呀。」

    天真大師恨恨地道:「他們這些做帝王的,做事還要什麼理由?我們為他出生入死,卻連一隻狗都不如。他們反覆無常,臣下又怎麼能揣度出他們的心思?常說『伴君如伴虎』,他們比老虎要狠毒得多,也難纏得多,老虎沒有他們的奸詐計謀。」

    那武士道:「我們『蝴蝶會』對南詔忠心耿耿。您老人家認定是南詔王給吐蕃通風報的信,他這麼做不是仇者快,親者痛麼?」

    天真大師道:「這也是為師的責任。為師以為,凡事只要忠於南詔王的就可以做得,做起來不講求方法,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為師對那些勾心鬥角的為官之道向來沒什麼興趣,『蝴蝶會』的鋒芒太露,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在南詔朝廷上下,希望老夫倒台,欲取而代之的是大有人在。

    「我們的組織形成了氣候,這股勢力就會被南詔王所忌憚。他這個大當家的,當然是願意手下的各種勢力相互牽制,達成一種平衡。一旦有一股勢力獨自坐大,他就不得不防備這股勢力對王座構成威脅。這樣看來,南詔王想借他人之手除掉我們的理由就很充分了。」

    那三個武士咬牙切齒,氣忿難平。

    天真大師道:「這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把戲,只要是做帝王的,就沒有人不會玩。」

    一個武士問道:「師父,為今之計,我們下一步作何打算?」

    天真大師仰天歎息了一聲,道:「吐蕃贊普既然能設毒計抓住你們的師兄弟們,我們要是再輕舉妄動,那就是自投羅網。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我們幾個人安全活下去,就一定會有報仇的一天。」

    他淒然一笑,補充了一句:「南詔看起來暫時也回不去了。勸龍晨不致我們於死地是不甘心的,在南詔,不知道有多少機關陷阱等著我們。這天下雖大,卻沒有了容我們師徒的容身之所。」三個武士無不慼慼,當喪家之犬,可不是什麼好受的滋味。

    天真大師緩緩地說道:「你們以後跟著我,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的出路。要是你們現在反悔離開,為師不怪你們。」

    兩個武士齊齊跪倒:「我們願意追隨師父到天涯海角,赴湯蹈火也無怨無悔。」

    天真大師面色一整,沉聲道:「起來吧,你們有這番心思,不枉我教導你們一場。我們尚武之人,講究的是恩怨分明。這兩日你們再細細打探,看能否找機會救出你等的師兄弟們。到後日我幾人照舊去參加弘法會,如果條件好,我們當然要鬧出點亂子,不能空跑一趟。至於南詔王,他用心歹毒,欲置我師徒於死地,這個仇,我們不可不報。」

    三個武士躬身道:「謹遵師父教誨。」

    下一章預讀:吐蕃弘法會如期盛大舉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