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溶情黛韻補紅樓

章 節目錄 第一卷 京城夢第八十三章 正中下懷 文 / 妙蓮居士

    話說西角門那兩個婆子心裡本有些嘀咕,想起林姑娘走的頭一夜,她的丫頭紫鵑給自己送過來的好酒,是不是自己喝多了睡過去了,以至於沒把守好園門兒,所以才走失了林姑娘?兩個人想到這裡不由面面相覷!如今卻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自己醒過來時天已大亮了,園子門也好好地關著,確是並沒見一個人出去的,便與府裡管事的哭訴道:「還請饒了奴婢吧,林姑娘丟了真與我們是不相干的…」管事的人哪裡聽她們講這些,上頭又發話下來了,說不得每人都領了二十大板去。不過因有了那五十兩銀子做底兒,黛玉主僕從園子西角門出走的事便是過去了很長時日了,那兩個婆子竟真的一點兒口封兒也沒有透露過。

    一時間,賈府裡傳言頗多:什麼林姑娘多日臥病在床,想來已是成了仙去了!又有人說,屁話!林姑娘成了仙,難不成她的丫頭也成了神仙?又有人說園子裡八成鬧鬼了,聽說前陣子有一個上夜的婆子便被鬼推了一下,第二日便走不了路了,至今還躺在家裡不能動呢!

    不幾日,這些話竟也不時地傳到了賈政的耳朵裡,把他氣得吩咐道:「若誰再傳這種話,便打了板子轟了出去!」傳言才慢慢地消停了。

    想到過不了幾日自己便要出京赴任,卻不料府中出了這等事情,賈政心下焦急,又無計可施,每日裡將眾人罵個不停,卻是不敢就告訴北靜王爺。

    倒是鴛鴦後來聽說老爺將黛玉許配的是北靜王爺,不禁大悔!自己不該出主意讓姑娘南下的,現下也無處可尋,若在外面出了事可怎麼好呀!

    不說賈政那裡心急如焚,卻是再不敢告訴北靜王爺也得去說,只得親自登門知會了水溶。

    那水溶一聽心下也是大急,又聽說黛玉有可能回南,便也立時派了人往南邊找去,但派去的人並不知道黛玉等幾人的模樣,便只好試著去找找,希望也是渺茫得很。

    再說一日午後,賈府王夫人的上房裡,李紈並鳳姐兒、寶釵、探春姐妹等人都在,也不知太太將她們喚過來有什麼事情?

    幾人坐了半日了,看王夫人只顧坐在椅兒上喫茶,李紈便小心問道:「太太喚了我們過來可是有話要說?」

    王夫人才悠悠歎了口氣道:「不過是囑咐你們回去提醒自已院子裡的人,千萬別將大姑娘走失的事告訴寶玉,他那孩子心實,若是聽了必要鬧將起來,倘若再犯了病,到時候神仙來了也治不好的,還有就是別告訴老太太,省得她老人家跟著著急再帶累壞了身子,可都記下了?」

    眾人忙應了,李紈又問道:「媳婦這幾日想著,林妹妹定是回了南邊,不若讓人再走水路去瞧瞧,也可能找尋得到。太太忘記了?林妹妹從南邊過來的時候便是坐船來的?」

    王夫人鼻中輕『哼』了一聲:「我倒覺得大姑娘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就憑她們三個弱女子,走千里的路程,那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太太別忘了,還有紫鵑的哥哥呢!有他隨著想來林妹妹也不會出什麼事的。」寶釵一旁提醒道。

    「你提及這個,我心裡便更加有氣!這個可惡的奴才,老太太好心讓他從南京過來,又給了他那麼好的差事,他不知報恩卻還跟了他妹妹一起跑了,若是逮了回來非給他點兒厲害瞧瞧!」

    鳳姐兒忙道:「嗐!這也怪不得他,只紫鵑這麼一個親妹子,哪裡放得下心呢!再說,有了他跟著照看林妹妹倒還好些,若真是只她們三人才更讓人著急呢!」

    正說著,聽外面小丫頭回稟說老爺來了!

    便見賈政一臉憔悴,負著手從外面進來,眾人忙都站了起來。除王夫人外其餘鳳姐兒、李紈等人又過來與賈政請安。

    賈政命大家都坐下,自已也那邊椅上坐了,丫頭奉上茶來。賈政先喝了一口,放下茶杯,眼睛向王夫人這邊瞅了一下才面向眾人慢悠悠道:「才我聽說前幾日有人散出風去,說要將甥女許配給寧郡王做側室來著?」

    眾人聽了都吃了一驚,那李紈身在園中,一心教子,與府上的事情竟一點兒也不靈通,聽老爺如此一問便奇道:「把林姑娘給人做側室?不會吧?是誰說的?媳婦卻是沒有聽人說過的?」

    賈政又把目光轉向王夫人道:「你呢?也沒聽說過?」

    王夫人不妨老爺直接便問,頓時有些支吾道:「倒。倒是聽老爺說過,可妾身並沒有向別人說起過呀!」

    賈政瞪大雙目道:「什麼?是聽我說的?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將甥女許配給寧郡王了?我只是說寧府來求親,而我卻並不願意甥女給人做側室,所以才一直緩著沒有應承,我還與你說過,在我心裡本屬意於北靜王爺,是以一直盼著寧王府退出,這不終於給我等到了,而甥女卻突然不見了?我想著,定是甥女聽說了要將她許給寧王府做側室的事兒,才一氣之下離府出走的。但這個消息倒底是誰散播出去故意讓甥女知道的?其人的居心實在太可惡了!我一定要將這個人查出來,嚴加處置!」

    賈政這一席話說完,眾人才知道黛玉離府出走,原來是聽了府內某人散佈的謠言,賭氣走的。還知道二老爺已將林黛玉許配給了北靜王爺了!寶釵突然聽說黛玉竟成了北靜王妃了?真是羨慕之餘又帶了些許酸澀上來,心裡的那種滋味兒真是不知用什麼來形容了!探春、惜春姐妹也都是既高興又難過,林姐姐能嫁入王府做王妃,多麼好的福氣呀!比二姐姐可強了不止百倍呢!只是現下可千萬別出了什麼事呀!

    那鳳姐兒、李紈也都為黛玉能嫁入王府做王妃而替她高興,繼爾又想著如今她隻身在外也不知怎麼樣了?會不會出什麼危險?說不得一眾人又都擔起心來。

    只有王夫人坐在那裡,面上著急心裡卻樂得很:這可不是我逼她走的,誰讓她吃不住話,本想著看在老太太的份上給她找個棲身之地,而她卻如此不知好歹,竟然出走了?不過她這一去,倒是讓我少費許多心思呢!

    卻說賈政在那裡說一定要將散佈謠言的人揪出來,可把一旁的彩雲嚇壞了,她心想:莫不是琥珀把這事告訴了老爺,壞了壞了!老爺若是知道我告訴的,定要將我轟了出去,再也別想跟環三爺在一起了,更別提將來給三爺做姨娘了!可怎麼辦呢?

    彩雲這裡嚇得不輕,玉釧兒也好不到哪裡去,想想自己的姐姐,不過是被二爺調戲了,卻硬被太太污蔑成勾引主子的狐媚子,害得姐姐慘死。而自己又是實實告訴了鴛鴦這件事兒的,倘若追究起來,自己肯定是脫不了干係的。罷了,還是一會兒找個機會去問問鴛鴦再做打算吧!

    那賈政在王夫人這裡並沒有問出什麼來,便只好氣沖沖地去前面書房了想其他主意去了。

    眾位可能會想,這賈政又怎麼會知道了這些話呢?其實並沒有人告訴賈政這些話,而是他一日偶然聽下面的小廝間議論,說是林姑娘本小性子,咱們二太太最不待見她,聽園子裡的丫頭們說起,上一年二太太還在園子裡借了丫頭罵林姑娘呢!過後林姑娘知道了,氣得病了一場!想來那林姑娘這一回定是又聽了什麼不利自己的話兒,想不開才離府回南的。

    賈政想了好久,要說現下對甥女最不利的事兒,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婚事,除了能入宮做皇上的妃子,想來哪個女人都不願意給人家做小吧?是不是寧郡王要娶她做側室的事被她知道了,不過那寧王府只是來提親了,可我並沒有應允啊!我這個做舅舅的,再怎麼著也不會將甥女給了人家做小的!突然又想起下人們說起王夫人素來不喜黛玉,平日從王夫人的言談話語裡自已也隱隱有些感覺,想來甥女因她舅母而對自己生疑也未可知?思來想去,倒底不願相信這事是王夫人做的,便來了王夫人這裡探尋了一下,卻見王夫人面色如舊並沒有什麼異常,也只好先丟開手,再去想想其他辦法。

    鳳姐見賈政氣沖沖地走了,又見王夫人並沒有讓她們就走的意思,遂又停了一會兒,想起一事便又問道:「太太,林妹妹院兒裡的春纖並幾個小丫頭怎麼安排呀?」

    王夫人聽了便將手中的茶杯重重一放,茶水遂濺了些出來,玉釧兒忙上來將茶杯拿了過去,命彩雲去端了新沏的來,自已拿了帕子將桌上灑出來的茶水擦了,才柔聲勸道:「太太,您的身子才好些,別再氣著了傷了身子可就不值了。」

    王夫人沉了臉接了彩雲奉上的茶,才恨聲道:「早晚被這些個奴才氣死才罷了!」言罷又向著鳳姐發話道:「怎麼安排?都轟了出去,尤其是那個春纖,牙尖嘴硬的,瞧著就讓人煩心!」

    鳳姐忙勸道:「春纖不過一個小丫頭,並不是林妹妹的貼身侍婢,況她又是府裡的家生子,林姑娘走的時候想來也避著她才沒有讓她知道,如今太太將她就這麼轟了出去,一來她臉面上過不去,二則倒讓府裡旁人看了笑話,說太太因著林妹妹容不下她屋裡的人呢!」

    王夫人氣道:「我容不下她?哼!她屋裡的人也都隨了她的脾氣稟性,俱一味的眼高心傲的,這一次定要將那院子裡的人都轟了出去,你也別來勸我。」

    鳳姐見王夫人在氣頭上,也無法再說什麼了,便住了口悶在一旁。

    李紈見冷了場,知道太太最是個偏執的,又心裡早煩了鳳姐兒,不會聽她的勸說的。卻也不知自己此時站出來說的話太太能不能聽進去,便想了想,才道:「太太,若是過幾日林妹妹回來了,見她院裡的人都不在了,難保她心裡難過,縱是立時換了新的人過來伺候,想林妹妹那麼心細的,心裡不知會怎麼想呢?怎麼說她如今也是北靜王妃了呀!」

    王夫人聽了李紈這幾句話,心裡不由『咯登』一下,遂舉了茶杯沉吟起來。見李紈這等平日裡最老實的也替春纖幾個小丫頭求情,一旁的寶釵便也跟著不疼不癢地勸了幾句,那邊鳳姐與探春、惜春自然也都跟著勸說,眼瞅著眾人都眼巴巴地瞧著自己,誰想王夫人又突然冒出一句:「你們以為大姑娘還能回來嗎?」

    鳳姐、李紈並探春、惜春聽了這話都暗自吃了一驚!難不成林姑娘此回離府出走真的與太太有關係?仔細想想,現如今府上的當家人是二太太,也只有從太太這裡傳出的消息才能讓人確信不疑呢!

    後來到底王夫人顧及如今黛玉北靜王妃的身份,又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也不想趕盡殺絕便也應了。那春纖便被李紈以自己那裡人少為由,將她要了過去暫時使喚著,瀟湘館裡其餘的丫頭婆子也都被分散到了園子裡其他地方。第二日王夫人便命鳳姐帶了寶釵並幾個丫頭婆子將瀟湘館即刻封了,任何人都不能進去。

    做完了這些,王夫人又來至賈政面前,換了一副面孔,盡顯慈愛道:「妾身已命人將大姑娘的院子鎖起來了,不過妾身會定期讓丫頭去打掃的,等得大姑娘哪日回來了,屋內陳設並要用的東西都一應俱全,又都保留著她走的時候的樣子,想來大姑娘瞧著也舒心些。」說完歎了口氣,又假做傷心拿了帕子試起眼睛來。

    賈政捋了鬍鬚也頻頻點頭,又道:「還是夫人想得周全。」心裡對王夫人的做法很是欣慰,早前的那一番疑心便早又消散了。

    再來說水溶,自得知黛玉失蹤後,恨不得自己能出京去找,但他身為朝廷重臣,哪裡能隨便出京,也只得派了幾撥人出去尋找未果。

    這一日天沒亮,水溶便著了官服坐了轎輦來至皇宮上早朝。

    大殿上,文武官員分列兩旁,皇上身邊的小太監唱道:「有事奏本,無事退朝!」

    眾大臣偷眼瞧去,見皇上面帶憔悴,似是精神略有些困頓,有幾個大臣本有奏章想上的,也都忖了一下沒有上前。

    小太監見底下沒有人應聲,剛要說話,卻聽下面有一聲音似略微有些躊躇道:「臣。哦臣有本要奏!」

    殿上眾人一瞧,原來是吏部尚書葛謹微,一個面目頗有些滑稽的老者,此時正睜著一大一小卻是圓溜溜的兩隻眼睛,恭敬地向上面看去。

    站在他一旁的軍機處行走孫大人忙悄聲道:「葛大人!您沒瞅今兒個皇上有些倦憊的模樣?若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兒便改日再說吧。」

    葛大人聽見耳邊孫大人小聲向自己提醒,便將後面要說的話兒嚥了回去,只口中笑道:「那便明日再請皇上定奪吧。」

    卻說皇上坐在龍椅上正自不耐,只因著小皇子近來著了涼,身子不適,後宮景妃日夜將孩子帶在身邊照料,徹夜不眠。雖說有太醫精心醫治,卻也不能一時半兒就好了,這不今兒個一大早,景妃又派人來回:說是小皇子又吐奶了,哭鬧不止,還請皇上過去瞧瞧呢!

    皇上本想著即刻過去,又不能耽擱了上早朝,故來了之後便命太監問一問群臣有無要事,不然便退朝了,自己好去後面瞧皇兒去。

    誰料卻又蹦出來個葛謹微來,此人身為從一品吏部尚書,從來行事秉直,直言直諫,雖長相丑了些,卻是人醜心善,又極忠於朝廷,是個不可多得的國之棟樑!

    皇上見是他,想來必有急事稟報,便點了頭聽著。卻又聽說待明日再稟,心知他必是見自已面色不郁才有此一說,便緩了面容道:「愛卿有何事情但說無妨。」

    葛大人便忙道:「回稟皇上,微臣前日又接到了巡鹽御史病重的書信,想來旬大人的確病得不輕啊!」

    皇上一聽又是此事,便道:「年前你便已回稟過,怎麼?朕不是讓你派了人過去瞧了?那旬大人至今還未見好轉嗎?」

    葛大人道:「說是越來越重了,本來旬大人的任期也已將滿,故臣請皇上再指派一人速往江南去接了旬大人職位要緊。」

    皇上低了頭思考了一會兒,才向下面道:「罷了,待朕回去想想,明日再給你回復。」葛謹微忙應了又侍在一邊。

    卻說那軍機處的孫大人本來也有本要奏,只為皇上今日精神不濟,恐怕自己這個折子上了,會令皇上更加心焦,便忍了沒有說出來。

    可剛才瞅葛大人上了本,皇上並沒有半分惱意,便也想著:不如自己今日也遞了折子,省得明日再費口舌,便也上前道:「皇上,臣也有本要奏!」

    皇上一看,『霍!還沒完了!』也不好說不準,便只好問道:「孫愛卿又有何事?」

    孫大人忙上前回稟道:「臣這裡有一折子,還請皇上過目。」便躬身遞過一本折子來,皇上身邊的貼身小太監小德子忙過來將折子拿來皇上面前。

    翻開折子,皇上一目十行瞅了,不禁眉頭深瑣,下面孫大人心裡也敲起了小鼓兒:縱是今兒個不上,明日也得奏啊!還萬望皇上別因此惱了自己才是!

    不說孫大人這裡心裡頗多揣測,眾人也都不知這孫大人上了一道什麼折子,讓皇上沉吟許久一聲不吭呢?一時間大殿裡鴉雀無聲。

    良久,皇上才蹙了眉道:「是浩罕又來騷擾?現有無百姓傷亡?」

    孫大人忙道:「沿邊境線一帶村莊近些日子屢遭侵犯,百姓自是難逃禍事,現在都怨聲載道的,邊疆將士也都盼望皇上能早日下旨,與浩罕一戰!」

    皇上歎了一口氣道:「南面才消停些,如今西邊又要起事,行了,你們都退下吧。」言罷,便起身回宮去了,留下眾位大臣四目相視,不知所以?

    且說水溶下了朝回到府中,想起朝上之事,心裡頗為煩悶,又記掛著黛玉下落不明,便隨手拿了書胡亂翻了兩下,又站起身來在屋內走來走去,一旁的成恩知道王爺國事繁忙,也不敢去打擾,與成永兩個靜靜地侍在門外。

    突然水溶問道:「可有林姑娘的消息了?」

    成恩忙小心回道:「去南邊的人這幾日水路也走了、大路也尋了,竟是沒有找到。」

    水溶沉默了一會兒,道:「都回來了嗎?」

    「都回來了,王爺的意思?」成恩問道。

    水溶自言自語道:「罷了,先別找了,我想著不出幾日咱們就可能南下了。」

    「什麼?誰南下?」成恩聽了奇道。

    水溶搖了搖頭並未答言。成恩只得向一旁的成永探尋了一眼,成永也做了個不知所以的表情,兩個人見水溶停了腳步,又來至桌前坐下,便忙進來給王爺上了一杯茶來。

    不過一個時辰,就見外面有家人進來回稟道:「皇上身邊的小德子公公來了,說是請王爺這就過去養心殿呢。」

    水溶放下手中的書籍,含了笑道:「就猜皇上會見本王。快!備馬!」

    「是,王爺!奴才這就去。」說著,成恩、成永俱笑著去外面牽馬,又拿了官服來。水溶見了忙道:「拿了便裝來。」

    成恩道:「王爺去見皇上怎麼不穿官服?」

    水溶笑道:「沒聽皇上召本王去養心殿而不是前朝嗎?穿官服做什麼?還不快去拿!」

    「是,王爺,嘿嘿!」成恩笑著去了。

    卻說第二日上朝,隨著小皇子病情好轉,皇上面容也已透著歡喜。不待葛謹微問起,便道:「既然旬愛卿病著,便讓他提前回京吧,再有,眼瞧著他的任職將滿,朕就不派人過去了,便先由浙江巡撫兼任,待來年再做安置。」

    葛謹微忙應了,又道:「旬大人病體不輕,微臣想著不如待他養得差不多了再回京述職,皇上覺得如何?」

    皇上點頭道:「一切便交由愛卿去辦吧。」

    又向站在下面的孫大人道:「浩罕之事,便交由伊犁將軍處理,最好先只震懾一下,不要起戰事。一會兒你便去擬了書信來,先給朕瞧瞧,再發下去。記住,要快!百姓之苦即朕之苦,想起朕的子民如今正飽受摧殘,怎麼不叫朕痛心吶!」

    孫大人忙跟著道:「聖上英明!微臣的意思也是千萬別起戰事,前不久才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百姓好不容易安居樂業了,卻又冒出個浩罕來,想那伊犁將軍宜大人驍勇善戰又才思敏捷,定能不負聖意,找出制敵的法子,一舉平定這些流匪!」

    「嗯,愛卿所言極是!」皇上又微笑道:「眾位愛卿皆是朕的左膀右臂,天下事無論好壞,朕都是要操心的,還望眾位文武大臣也要多替朕分憂才是。」底下群臣皆呼聖上英明!

    又過了幾日,水溶見已準備得差不多了,便來了北靜太妃這裡,說起不日就要南下替皇上辦事。

    北靜太妃聽了嚇了一跳:「怎麼?溶兒又要出去?這一趟可有沒有危險?可不要似上一回差點兒就把小命丟了?」

    水溶笑道:「哪裡有母妃說的那樣嚴重?上一回不過是被箭射中了胳膊,離要害還遠著呢!」

    「還說呢!就傷在肩胛處,差一點就射中了!可把母妃嚇得不輕!」雖說事情已過去三年多了,到如今想起來北靜太妃還是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水溶笑道:「不過這個射箭的勇士倒真讓孩兒佩服,能在飛奔的馬上射向百米之外,居然還能射中,當真是了不得!」

    「還笑!瞧著你那日受傷回來,不知母妃心裡有多著急?」北靜太妃嗔怪道。

    水溶上前拉了北靜太妃的手道:「母妃,這一回兒子不會讓您老人家著急了,此次南下,不過是替皇上辦些不打眼的小事情,如果順利的話,不出半年便回來了。」

    北靜太妃知道水溶是在寬慰自己,試想:若不是棘手的事兒,皇上怎麼會讓兒子輕易出京去?

    太妃是何許人?又經過了多少事兒?個中曲折坎坷只有她自己知曉,如今水溶出去辦事,自己當然不能扯他的後腿,便笑道:「那便快去快回,可別忘了給母妃順便帶些揚州的栗子糕回來。」

    一旁的香草笑道:「即便是王爺不去南邊,也沒斷了太妃的栗子糕呀?」

    「你懂什麼?咱們這裡的栗子糕可沒有揚州的甘甜!」太妃也笑說道。

    「只是…」太妃欲言又止。

    「母妃有何要叮囑的便說出來,兒子這裡洗耳恭聽呢。」水溶笑道。

    「我是想著,你這一走,那林姑娘的事可就這樣算了?也不知賈府裡能不能將她找回來?」北靜太妃想起黛玉便問道。

    「好叫母妃知道,這一回去南邊必會路過江浙一帶,距林姑娘的家裡不太遠的,兒子前些日子正想著如何才能出了京,親自去找尋,可巧皇上便派了這個差事,卻不知正中我的心意,如此一來,公事私事兩不誤呢!」水溶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