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太極陰陽 文 / 小許有法
楊頂天走了也好些日子了,思念的感情也漸漸淡了下來,天依然是藍的,水依然是綠的,但斯人已去,想念他的心情卻一直是灰濛濛的。
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也不可一日無主,在峨嵋派大師兄楊頂天走後,整個峨嵋派就松洩了下來,徐錦江可不想整天苦練長跑,眾弟子無奈的是他是二師兄,論資排輩他就應該站出來頂起這個大梁,但令眾師兄弟失望的卻是,在楊頂天走後,他更加懶散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郭子興順利地接替了楊頂天的位置,此時他才十三四歲。已經表現出一位軍事家應有的指揮才能了。
很多後入峨嵋派的弟子在年齡上都比郭子興年長,不服當然是正常事了,這種事在朝堂上當然有皇帝老兒裁決,這是武林,自有武林的傳統規矩,那就是比武打擂。
成者王候,敗者寇,同門之間比武一般不用兵器,郭子興也不屑用屠龍刀震住師兄弟,他比徐錦江小,在說理方面首先就已經失去了,既然缺少道理那也就只能以才能實力定輸贏了,這和李世明的玄武門之變頗為相似。
這幾天,每當郭子興回到家,都會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唐嫣見了自是非常心疼,作母親的她也就只能給他不斷地外理渾身的傷口。唐嫣更加知道的是這是郭子興在成長途中必須經受住的考驗。
溫室大棚裡只能培養出寄生蟲,不可能培養出人才來的。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鳥為食亡,人為利忙,人這一生不過短短數十年時間,卻總是為各種看得到的或看不到的東西忙礙奔波。
相比之下,張翠山就幸運彼多,他不必參加任何武藝訓練,更不用參加繁重的生產生活勞動,只需在孫世人的教導下專心修練道法即可。無人敢打擾於他,他也不屬於這個武林世界,他最想的就是遇上一位得道高人,修成正果,升天飛仙而已。
「人生一切皆虛無。」「何必何來殺去?」張翠山說得最多就是這倆句話。「可是我的仙師你在哪裡?」
「英雄往往都有出處,不可能都像孫猴子一樣從右頭縫裡蹦出來的,因為孫悟空是妖非人而張三豐是人非妖,人都有出處。」
對於這個比郭襄有一面之緣略少幾歲的,同樣是另一個門派的開山祖師的張三豐的來歷,對於比較熟悉他的人來傳說,他是當年小龍女與全真道人的私生之子,故與道教有緣。成名之後,他後來卻自封是張天師轉世,這多半是為了蠱惑人心。
凡成大事者必先勞其心智苦其體膚,古今中外的各個名人皆按此道,無一人可例外,張三豐大概也是被其母私生下後遺棄,後被少林行腳僧人發現,被帶到少林寺收養,在少林寺中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與打下文字語言功底。
想來童年的張君寶也是個聰敏好學的光光小和尚吧。
直到遇到郭襄,領略了她高超的武藝後,才改變了少年張君寶的人生志向。
人生中總有一個人會影響你並改變你人生的方向與目標。他就是你的「大哥」這種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凡事冥冥之中自有按排與定數。
「在你能去哪裡,我又能去哪裡的疑問聲中」,郭襄與張君寶分別了,郭襄有她的目的地,並與踏上了她的征程,而張三豐也有他的生命軌跡,人的命運往往是不可變的。
當時的張三豐也只能漫無目的地走著,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道教是我國唯一固有宗教,宗源於黃帝,闡揚於老子,成教於道陵天師,世稱黃老之學。道是宇宙之本體,先天地而生,故為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無狀之狀,無象之象,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不但說明了天地萬物同出一源,而且人類萬物是無法脫離道而獨立生存的。因此道教不但極力主張崇尚自然,化育萬物,同時也強調老子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行道濟世的指導原則,慈就是教人應有悲天憫人的仁心和化育眾生的襟懷;儉是要人清心不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知足不辱,不可暴殄天物,浮華失真而迷失本性,失德離道;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人忍讓不爭,謙恭柔順,為而不有,成而不恃,知榮守辱,知止不殆。人能慈愛,即可利民,人能節儉,即無貪求,人能忍讓,即無爭奪,故以人能無貪無慾,不爭不奪,世間即無紛爭,自然可以利物濟世,福國利民。基上要求,因此道教規定教徒必須存天理、袪獸性、返人性、守靜篤、致虛極。而以遵天法祖、利物濟世、清靜無為,自然順化而臻天人合一為基本教義,遵天即是順符自然保守天理,法祖就是宏揚祖德返始報本,故曰道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萬物生存的空間和所需之物質條件,無不來自天地,淵於自然,天地扶持萬物和人類繼續生存和發展,因此天地天地是生之本;君師領袖,是領導、教化,推動進步的樞紐,是發展生存動力,因此君師是治之本;人類傳宗接代,繁衍族類,保存生存的根源,就是祖先,因此祖宗是類之本,為了報此三本,道教徒家中,必須設置神龕和祖先牌位,二者缺一不可,拜神而同時祀祖是道教最大特性,不但充份顯現了教徒崇德報本之精神,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之優良傳統
而自從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
張君寶最後流浪到武當山時,已經是飢腸轆轆。好多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見有幾有個老道士在紀念張天師生辰,仙台上供奉的豐盛的食物也是附近鄉民虔誠供奉的。此時張三豐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人餓極了,什麼都能幹得出來的,生命危,偷盜常也。
原本動了仙物,吃了霸王餐的張君寶,以為吃一頓暴打也再所難免的事了,正所謂富貴險中求,那些木瘦如柴的全真教老道人們,不旦沒有打罵於他,而且跪下有求於他,只要他答應從此加入道教,就一切計往不究,正愁苦無安生的張君寶,自是高興。
張君寶在張天師的生辰來到武當山。這或許是個巧合吧,誰知道呢?反正當時的年輕人都不願加入道教,這幾個老道就用「張天師轉世神童「來包裝張君寶,這也從此拯救了道教餘脈……武當眾此名盛武林,並立少林。
此時的張君寶,年齡尚小,武功低微,只能憑一件糖衣包裝自己,憑著在少林的學識與口才迷惑教眾。
在一次雲遊途中,在僻靜山坳處,他遇到了他真正的師博,他就是王重陽的師弟人稱:「老頑童「的周伯通,兩人聊得十分投機,周伯通把他百餘年的功力全部傳給了張君寶。
「師叔祖爺爺,你老年愈百歲,仍然身體康健,精神煥發,請問有何長年不老之秘方麼?」張君寶虔誠地問道。
「無他,唯陰陽平衡,知足常樂耳」。周伯通消失地無影無蹤了……
只有年輕的張君寶在四下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