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瘋狂透視眼

正文卷 474:古硯 文 / 魂歸百戰

    474:古硯

    林風眠後來隱居於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理事。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已經接近了「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受到學界泰斗蔡元培的賞識與提攜,成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的首任院長。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張「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艾青、趙無極、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胖老闆驚訝道:「原來秦先生也喜歡林老師的畫啊。」

    秦遠方點了點頭,說道:「林老師提倡兼收並蓄,調和中西藝術,並身體力行,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個性化的抒情畫風,為中國現代繪畫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風格典範,也是20世紀實踐中西化融合具有革新開拓精神的先驅,林老師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聽到秦遠方對林風眠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胖老闆激動得幾乎要抱起金董來啃了。

    秦遠方隨後又說道:「數年前的中國油畫還不是很得人喜好,但伴隨著社會明的不斷推進,中國本土油畫家的傑作屢屢創出新的高價,變相地拔升了中國本土油畫的市場價格。可以說,現在收藏那些名人的傑作,絕對是一筆不會虧本的投資。」

    胖老闆想了一下就說道:「秦先生,我也不講究什麼投資,我只想要翡翠。」

    金董小聲提醒道:「老軍啊,雖然林老師的傑作很有價值,但恐怕也不能換到多少翡翠吧。」

    「我自然還有準備!」

    不想老軍還真是有備而來的,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從隨身攜帶的盒子,當著大家的面打了開來。

    「古硯?」

    大家都想不到老軍拿出來的居然上比較罕見的古硯。

    作為房四寶中凝聚人情愫最多的玩,硯產生於春秋時期,比紙的歷史悠久。在《房四譜?硯譜》引嵩《即墨侯石虛中傳》寫道:「石虛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勳績,封之即墨侯。」於是「石虛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硯的號。除此以外,硯還有「石友」「石泓」之稱。如王炎《題童壽卿博堂》詩:「判溪來楮生,歙穴會石友。」而早在唐宋時期,硯就成為人墨客、皇宮貴族爭相收藏之寶,刻硯、賞硯、藏硯成為當時的一股時尚風氣。

    此後,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硯台材料變得豐富多彩。從實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硯和石硯兩大類。瓦硯按照製作的不同,分澄泥硯和磚瓦硯兩種;石硯按照產地,又分為端硯、歙硯、烏金硯、靈岩石硯、開化石硯等十多個品種。可以說,硯台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

    秦遠方仔細琢磨著老軍拿出來的古硯,沉思了一下,問道:「紫雲硯?」

    端州墨硯天下聞名,端州硯中極品名紫雲硯。紫雲硯由采自肇江千米峭壁的水巖磨製而成。水巖吸天地靈氣,堅硬無比。岩石內質像書頁一般層層疊疊。經一番製作之後,硯顯紫藍色,硯池白雲片片,硯架上為筆架山山峰。清呼之若出。一方紫雲硯貴比黃金。

    老軍讚歎道:「秦先生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其真實。」

    追溯歷史,中華名硯,尤其是端硯和歙硯,自唐代以來被皇家列為貢硯和賜硯。它們的價格往往超過瓷器和書畫,而現在又遠遠地低於其他古玩和書畫。對此,著名古玩收藏家、學者趙汝珍先生曾分析說:「在唐宋之時,千百金之硯,比比皆是,甚至萬金、數萬金一方之硯者,亦所恆有;元明相承,價格日昇,直至晚清,硯價仍保持其歷來之平衡。乃至清末,變法維新,西洋化東來,不用毛筆者,亦可在社會上佔重要之地位。於是,國失去其固有之重要地位,古硯之價值遂愈趨愈賤矣。在以前值500兩者,今最多不過500元。雖元、兩相去無幾,而實則跌價甚多矣。說者謂此種跌價乃自然之結果,以前有用,今日用之者少,理固宜也。驟聞之,理由似甚充足,但細考之,仍非也。夫古玩者,均無用之物也,其價值不得之於用途。以前有用,今日無用者甚多。如古玉器、古銅器等,均昔人之所必須用者也,今則均無所用矣,然其價仍今貴於古,何也?」

    不過如今在拍賣市場上,古硯這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化內涵的收藏精品,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價值重估運動,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體現。在2009保利秋季拍賣會中,有一方「清乾隆石渠仿古御題詩硯」以50.6萬元高價成交。同場中,還有一方「清乾隆松花石螭龍紋硯」,以50.4萬元成交。可見,硯台以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並且集雕刻、繪畫等於一身,成為人墨客收藏的首選珍玩,在當下的收藏市場中已經得到更多藏家的認可。

    受老師的熏陶,秦遠方對硯有一定的研究,但他對硯的價格不少很瞭解,只能憑借記憶問道:「老軍,古硯的價值一直都起不來,難與精美的古瓷器相媲美啊。不過你的紫雲硯有詩銘刻,雖是模糊,但也足夠說明它的悠久歷史,已經沉澱的化素養。」

    硯台作為房四寶之一,與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古人多愛硯,上等的書法精品自然離不開一方好硯。人士每得一方好硯,或為之賦詩作詞,或為之銘書畫。

    在收藏界裡,年代的長短對藏品的價值有一定影響,但硯台卻非常獨特,它的價值不是由年代來決定的。決定硯價高低的因素有三點:一是硯材。上好的硯石是決定自身價值的根本;二是雕工。精湛的工藝使硯石神韻倍增;三是刻銘。一方硯上詩、書、畫、印一應俱全,且硯主人名氣愈大,年代愈久則價值越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