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87章:欺負的就是你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87章:欺負的就是你

    武愛華一開打,一大打,就成了華北方面軍和寺內壽一大將的劫難。

    歷史上,中**隊羸弱,再加上冀東和蒙古數萬偽軍,讓華北方面軍足夠實力騰挪,只半個師團就可攻入山西,並榮獲「鋼軍」稱號。同時,日軍每佔領一個地方,或者迅速由國內調派守備隊固守後方,或者組建偽軍部隊協助防守,總之可以讓野戰部隊完全不考慮後方問題,可以一直衝在前面作戰。

    也因為如此,羸弱的中**隊幾乎是不堪一擊。平型關戰役不提,對振奮國人信心有用,但對戰略大局無關緊要;台兒莊戰役,是因為日軍冒進,才取得勝利,但亦有資料表明,中**隊並未全殲敵之兩個師團,而只是殲其一部或者擊潰;淞滬戰役,打得可歌可泣,但**亦元氣大傷,白崇禧的桂軍一個軍拉上去,日軍僅僅一個衝鋒,桂軍就損失數萬人;南京保衛戰,更是打得毫無章法,不但**損失慘重,還連帶數十萬百姓也被屠殺。

    後來,**雖然在局部戰役中曾給日軍以重創,但從根本上說,日軍的戰略意圖都得到了實現,而中國,也只有依賴於「空間換時間」的策略,節節抵抗,節節敗退。就是到了1944年,日軍早已是強弩之末,日軍一發動湘桂戰役,**同樣無法抵抗。

    武愛華作為一個軍人,而且是一個有文化的軍人,非常清楚,如果不是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而是只盯住中國一個地方,不去招惹蘇俄,更不去招惹美國,抗戰極有可能是另外一個結局。而任何一個懂得兵棋推演之人,亦可推出抗戰的另一個結果。只有蒙昧之人,才相信那些教科書上的結論。

    中國數千年文明史,可以說文明古國,亦可以說大國(國土疆域、人口),但除了西漢,幾乎沒有哪個時代能夠稱之為強國,就是唐朝那麼厲害,打高句麗,敗;征土番,亦敗。所謂大唐華章亦不過是農耕文明的一個音符罷了。

    中國發明了火藥,但卻沒有火藥史,只有一部鞭炮史;而西方一旦學到了火藥的技藝,火藥就開始在戰場上呈威,從而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人類,在尋找到足以毀滅自身的武器前,是注定要發生戰爭的。二戰,就是人類最後一次大征戰。此後,雖有戰爭,但核大國均互相制衡,誰也不敢行滅國之事。於是,和平降臨了。可是,後世的中國卻在和平的夾縫中生存,大鬼小鬼群魔亂舞,活得弊氣。

    這一世變了,因為武愛華穿越而來;歷史也該變了,否則,上蒼真沒有天理。

    日軍的軍隊結構,師團一級的戰力頗為強大,因為配屬有野炮兵聯隊、騎兵聯隊、工兵聯隊和輜重聯隊,另外在戰爭後期有些師團還有戰車聯隊。

    但在旅團一級,戰力卻直轉急下,除了混成旅、獨立混成旅之類部隊裝備有野炮兵聯隊外,普通旅團,很少有炮兵大隊、騎兵大隊這類直屬部隊編制,即便有,也只有12門75mm山炮或野炮的炮兵大隊。

    「轟——」

    南集團的戰鬥號角吹響,國防軍炮兵師榴炮旅2團36門105mm榴彈炮第一時間就向南苑之日軍第30旅團傾瀉著怒火!而第5師炮兵團則稍稍隱藏著鋒芒,只等日軍炮兵還擊,便動用150重炮給日軍以毀來性打擊。如果日軍的火炮不還擊,同樣也是毀滅,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北集團周長兵他們在進行炮擊時,越過了日軍散佈於村落中的小型工事、陣地,那些只有機槍和擲彈筒的部隊,根本不用浪費大炮的炮彈,戰車、步兵或山炮就足以將其消滅了。但南集團的戰術有所不同,即炮擊是由日軍外圍據點開始的,因為南苑本身是平原,而且比南口、居庸關一帶要繁華,日軍利用河邊正三旅團、鈴木重康旅團出事後的兩個多月時間,修築了大量堅固的野戰工事,目的是固守這一地區,以保護北平南邊的安全;至於宛平,則是因為距武愛華的佛子莊非常近,日軍雖然也築有工事,但遠不如南苑。

    不動用榴彈炮,不足以快速打開進入南苑的通道。

    「轟——」果然,在國防軍榴炮團開炮不久,日軍的山炮、野炮、步兵炮迅速進行還擊!只是,日軍在試射之時,國防軍榴炮陣地立即移動起來,這就是機械化的妙用,移動非常迅速。

    「轟,轟,轟,轟……」日軍的炮彈連續落在國防軍炮兵陣地上,只是,榴炮團已經離開了原陣地,只有最後兩輛卡車受到一點波擊。

    日軍的炮兵一暴露目標,第5師炮兵團的炮兵觀測員立即觀測數據,日軍炮兵剛剛發射了5發炮彈,「轟——」國防軍第二炮兵群就向著鬼子開炮了。顯然,由於「系統」的科學性,讓國防軍的炮兵觀測員比日軍的速度要快得多,也要準得多,而因為炮兵團擁有一個8門150mm加農炮的重炮團,使得日軍炮兵陣地還沒反應過來,就失去了再戰能力。

    「轟——」

    這時,轉移到一公里外的炮兵師榴炮團再次開始對日軍前沿陣地進行炮擊。而日軍,則再也沒有炮彈發射過來了。

    「炮火,延伸炮擊!」指揮官最重要的是掌握戰場節奏,一定要將戰鬥進程控制在己方的手上。

    就目前日軍裝備水平,與國防軍進行炮戰,相當於是一個打兩個,或小孩打大人一樣。國防軍只出一半的力,或者三分之一的力,就足以對付日軍炮火;而當日軍炮火還擊時,另一半的力或更多力突然使出,日軍火炮就得立即啞火。

    不得不說,武愛華部隊的裝備已經非常逆天。事實上,在後世的部隊,也未必有如此密集的火炮或火炮部隊。當然,後世的火炮部隊種類更多,射距更遠,威力更大,技術更先進,更靈活機動,再加上電子戰、衛星什麼的,那時的火炮,才真正稱得上是毀滅的火焰。

    「戰車團,出擊!」看到通道已經打開,武東昇大手一揮(學武愛華的,武愛華學電影的),標誌著戰鬥開始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

    雖然第1集團軍第5師師長武東昇指揮的這場戰鬥,並沒有給他配備裝甲師的戰車團,但5師本身卻有一個t-12型戰車團,而且擁有96輛的超豪華裝甲陣容。

    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武愛華能搞出如此氣派的戰車團了。因為,他的戰車來得實在太便宜了,即便自己生產,但系統兌換的戰車同樣可以用。

    戰車團並不僅僅是戰車,還有裝甲運兵車,總兵力與一個陸戰團相比並不差多少,就憑一個戰車團,也完全可以硬捍日軍一個普通旅團。

    重型火炮的轟擊,已經讓日軍損失慘重,而戰車團的突擊,更是雪上加霜。這種鋼鐵大傢伙,用什麼去對付啊,擲彈筒,好像可以,但那效果實在有限,最多在戰車上爆出一個痕跡,除非是打在戰車的關鍵處;戰防炮,當然更好,運氣好,一炮就能將戰車打趴下,可是,這中**隊的戰車也太多了啊!日軍的戰防炮本身數量就相當有限,而且,日軍只要推出一門戰防炮,還沒來得及裝彈,中國戰車上同樣是戰防炮的炮彈就已經打過來了。

    相當於,自己每次一門戰防炮,要對付中國戰車十幾門幾十門戰防炮,國防軍這種打法,不是欺負人嗎。

    小日本狂妄了半個世紀,如果算上後世,已經狂妄了一個多世紀,是該嘗嘗被欺負的味道了。

    在國防軍的炮兵開始轟擊時,日軍第16師團30旅團佐佐木到一少將就將電報發到了16師團部、第2軍軍部及華北方面軍司令部。這個,也是方面軍司令部對各師、旅、聯隊的要求。因為整體戰略的關係,方面軍司令部必須知曉國防軍每一步攻擊的情況。

    方面軍司令部的回電很快就到了:「堅決還擊!一定要探出國防軍火力佈置、攻防手段、士兵素質、戰術安排等!必要時可向北平或向通縣方向撤退!」

    雖然國防軍炮火完全佔了上風,但日軍並非沒有還手之力。他們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及一些重炮難以摧毀的暗堡和連環地堡,時不時地給國防軍的戰車部隊以致使威脅。

    雖然國防軍的戰車部隊是以集群方式突擊攻城,正面力量不可阻擋,但並不表示戰車進城之後同樣猥集一團,戰車,必須是要分散使用的,他們,要負責給陸戰團或裝甲運兵車帶路。

    一條小巷。

    國防軍三輛戰車聯手將一個連環地堡給摧毀了,正在戰車手歡呼之時,「轟,轟,轟……」日軍突然從兩側的房屋鑽出來,連續三顆手雷扔進了三輛裝甲運兵車。

    「噠噠噠……」另外三輛裝甲車上的戰士立即用班用機槍、衝鋒鎗等武器還擊,但中彈的三輛車上的士兵卻損失慘重。而日軍特別狡猾,一手榴彈攻擊得手,立即撤身而退,班用機槍、衝鋒鎗還擊的效果並不好。

    「搶救傷員!」帶隊的連長一看僅日軍三顆手榴彈就讓自己這支小部隊損失慘重,氣得大叫起來。

    頓時,整支作戰小隊只得停止前進,戰車負責警戒,後面三輛車上三分之一的人持槍警惕地看著四周,三分之二的人紛紛搶下車,去為傷員包紮。

    「噠噠噠……」突然,一處毫不起眼的建築裡射出一串機槍子彈,剛剛下車的戰士,立即就被射倒幾人,鮮血,從戰士的腰上背上噴湧而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