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34章:同氣連枝,七劍鋒芒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34章:同氣連枝,七劍鋒芒

    見一切搞定,武愛華起身向臥室走去,「請稍等,我去拿個東西。」武愛華這哪裡是要進去拿個東西,而是要從功勳系統的空間裡把筆記本給拿出來。

    「這是什麼?」三人見武愛華拿出一個從未見過的東西出來,確實很吃驚。

    「主席、總司令、周副主席,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相對論,大意是說,當一個物體達到或超過光的運動速度時,就有可能穿越時空。也就是說,我手上的這個毫不起眼的物件是來自80年以後的世界的,它叫電腦,或者也叫電子計算機,具體地說,它只是電腦的一種,叫筆記本電腦。」

    「啊……」三人都驚得差點從椅子上掉下去,即便是一代偉人,也受不了這種太過匪夷所思的消息!

    四個人,在那間毫不起眼的窯洞裡整整呆了12個小時,中途由申仁給他們送過一頓便餐。四個人進去的時候,到已經黑了,而當他們走出窯洞的時候,正是紅日東昇!

    沒有人知道他們四人談了些什麼,在歷史的記錄上,這12個小時是他們的「斷層」,但是,從不久後開始,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化,讓那些政治觀察家和形勢觀察家們有如雲裡霧裡一般。

    根據武愛華的建議,成立了經濟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學習委員會,城市工作委員會等。

    在經濟委員會中,武愛華將負責項目建設方面的工作。

    學習委員會,指導紅軍戰士們學習文化,學習科學,是武愛華特別強調的。後世的武愛華,從自己祖爺爺武青松的遭遇裡就知道,中華民族的有些困境,其實是不珍重知識造成的,武愛華要力爭扭轉這一局面。

    會議結束,接著照開了中國工農紅軍整編會議,全面改組、整編整個紅軍武裝力量。

    豬腳武愛華再次「陞官」,任副總司令,並直接負責部隊訓練與作戰。顯然,這是武愛華出示「未來之物」的效果。當然,武愛華憑借其赫赫戰績及龐大的獨立縱隊,擔任這一職務還真沒有人反對。

    成立紅軍海軍司令部,司令林國璋,政治委員曾鏡冰,副司令,漢密爾頓,陶鑄,參謀長,吳原。

    成立紅軍空軍司令部,司令克裡斯托弗.烏爾夫,政治委員吳先喜,副司令,丹尼爾.普、馮達飛,參謀長,朱成科。馮達飛曾經在蘇聯專業學習過空軍飛行,與馮達飛有同樣經歷和技能的紅軍幹部,全部加入了空軍。

    這兩項,與獨立縱隊時期的完全一樣,基本上是整體上移交給了中央。

    原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十五軍團、十六軍團、陝北紅軍、獨立縱隊全面進行改編、混編,擬任營長以上職務的軍官原則上全部調動(對獨立縱隊格外開恩)。有些高級軍官有一定意見,彭副總站出來說,「有意見,你們根本不知道獨立縱隊的實力,我們幾個方面軍加起來,未必就有別人一個師強大!這次改編、混編,你們佔了別人天大的便宜還不知道!」

    事實上,這些人真只是說說,覺得獨立縱隊不該受到特殊照顧。他們哪裡知道,中央就是要讓獨立縱隊來影響和改變全軍,加快部隊正規化建設。

    改編後的中國工農紅軍下設五個集團軍。獨立縱隊副參謀長夏中青出任第5集團軍司令。

    每個集團軍的直屬部隊有:警衛團(4800人)、教導旅(8000人,3個2500人小團組成)、重炮旅(8000人)、裝甲旅(16000人),防空旅(13000人)。

    每個集團軍轄4個師,每個師25000人,這樣一個集團軍的定編總人數剛好為15萬。在裝備上,重火力等完全按原獨立縱隊主力師編製,只有連排級的60迫減少了一半,但增加了一半37戰防炮。

    37mm戰防炮,是輕型坦克炮的一種,屬於直射炮,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小日本的不足10噸的豆戰車挨上一炮就得癱瘓在地。

    紅色空軍、海軍、五大集團軍,後來被稱之為抗戰七劍,有人讚曰:七劍一出,天下無鋒!

    為此,紅軍總部成立了整編委員會,武愛華在其中為副主任,各方面軍、各軍團首長為委員。中央確定了各集團軍及各師主官之後,武愛華一干人馬又接著確立旅、團、營級幹部名單,這個工程,實在太過浩大了。對於一個人,武愛華覺得安在這個位置好,偏有人說按在那個位置好,這讓武愛華頗為頭痛。後來,武愛華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先別忙安位置,先決定哪些人適合當團長,哪些人適合當政治委員,哪些人適合作副職,這樣一改,效率就快多了。終於,在1937年7月來臨之際,拿出了一份讓各方都比較滿意的名單。

    事後想來,武愛華也只有自我苦笑,每個集團軍,每個師,每個團,裝備、人員都完全一樣,惟一的差別就是序號的差別了。而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在意的。後世的解放戰爭,林b那麼會打,可是他的野戰軍叫第四野戰軍,難道第四就沒第一會打了?顯然不是嘛。

    那些爭位置的人,其實是擔心不先佔個位置,後面就極有可能沒有位置了。武愛華的方法就是先談資格,譬如總共有100個位置,找100個夠資格的人來就行了,如有不妥到時再微調得了。

    除了確定上述部隊編制外,中央警衛團將升格為中央警衛1師,拱衛中央及總部安全;原獨立縱隊警衛師變更為中央警衛2師,拱衛紅軍前敵指揮部安全,這個警衛2師,主要歸屬武愛華調動;原獨立縱隊教導師變成為紅軍總部直屬教導師,獨立縱隊「閃電」特戰大隊升格為紅軍總部「閃電」部隊,獨立縱隊「箭魚」突擊隊升格為紅軍總部「箭魚」突擊隊。

    軍事委員會根據國內外形勢及敵情,授命紅軍副總司令武愛華直接管理警衛2師、教導師、「閃電部隊」、「箭魚」突擊隊之職權。同時,這4支部隊此次不參與整編。

    在五個集團軍中,原紅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十五軍團、十六軍隊及陝北紅軍,在中央警衛1師選人之後,共同編製成第1集團軍(事實上陝北方面只有這麼多紅軍戰士)。

    原獨立縱隊1-5師,新編1-5師,以及部分警備部隊升格,共同組建第2、第3、第4、第5集團軍及其直屬部隊。

    名單確定之後,中央迅速召開紅軍團以上幹部會議,宣佈新的任命;同時出動空軍運輸團將這些後世聲名赫赫的大佬們一個一個地送往福建和江西,以接受部隊,迅速形成戰力。

    同時運往陝北的,則是新式軍服及需要交流到第1集團軍任職的原獨立縱隊指揮員。至於紅軍第1集團軍的正規化建設,則靠這些原獨立支隊的幹部與原來的老紅軍共同努力完成了。

    這次整編,從明面上看,或從事實上看,都是武愛華將自己辛苦打拼的部隊拱手相讓,因此,在獨立縱隊中很多人都有意見,武愛華對此也懶得說,便唱了一句高調:「那種把個人權利看得太重的人,注定不能擔當起歷史即將賦予的重任!」

    當然,武愛華內心的真實想法,除了三巨頭外,誰也不知道。

    為了配合這次整編,同時調整紅軍兵力部署,6月下旬,武愛華給果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去電,說我軍將要調派約6萬人去陝北方向,請沿途國民軍防區配合,蔣介石以沉默示之,既不同意也不反對。

    「切!離了張屠夫,俺也不吃帶毛豬!」武愛華對蔣介石的這種脾氣,那是一點好感也沒有,立即下令獨立縱隊警衛師、教導師及輜重運輸車輛,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支隊」,迅速從九江過長江,向陝北開來,限時15天,完不成任務者軍法從事!同時命令我強大的空軍部隊配合,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國難當頭,誰有心情與這些摩擦專家磨菇!

    警衛2師、教導師、「閃電」、「箭魚」四支部隊,武愛華本就是要向北調動,同時順便保護將配備給紅軍第1集團軍的1個裝甲旅及5個戰車團的裝甲戰車及其大量輜重彈藥。之所以向蔣介石報告一番,說白了也是看在他「領袖」的份上,否則,武愛華絕對不會賣他的賬。

    當數百輛坦克、上千輛裝甲運兵車、數千門火炮、數萬名軍容整肅的軍人齊聚九江準備橫渡長江之時,九江民眾頓時沸騰了,數十萬民眾站在長江岸邊觀看部隊過江。

    當我長江運輸船隊數百艘千噸大船在江中一字排開,我舟橋部隊迅速鋪設、固定船隻,僅僅一個小時就架設好了一條可通過t-24中型戰車的跨江大橋時,民眾的情緒達到了糕潮,不知是誰帶頭高呼了一聲,瞬時,「紅軍萬歲!」「中華民族萬歲!」數十萬民眾的心願匯成一股有如山呼海嘯般的聲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