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25章:贖俘風波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25章:贖俘風波

    果民政府的新聞發佈會,最終確實只請了中央日報、中央通訊社等少數幾家聽話的媒體,但凡媒體的鼻子總是最靈的。雖然無人邀請,但他們總有辦法獲得第一手新聞材料,這種材料虛虛實實,報道出來的東西更具「可讀性」。反而是那些所謂的「聽話」的媒體,因為不敢超水平地想像,不但數據明顯不真實,就是文字讀起來也味同嚼蠟。

    因為,接下來幾天裡,獨立縱隊每日都要向外界發佈一篇通電,內容非常少,但篇篇都是爆炸性的,譬如正規軍佔領了某某地區,殲敵多少多少人,俘虜了某某營長以上某某長官以下多少人,有名有姓的,不由得國統區的老百姓不信,也客觀地證明了其他媒體的「想像」是什麼的真實!

    這個事件,漸漸脫離了蔣先生的掌控。

    因為這些將領裡,他們也有親人、朋友、同僚、上官、下屬,很多人還特別有背景,彼此之間關係特別深,譬如何健,就與桂軍的夏威有姻親關係;**的基層軍官和士兵,更是聯繫著千千萬萬個家庭。

    「反對內戰,一致抗日!」

    「我們不要內戰,我們要和平!」

    2月12日,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他們舉著牌子,呼喊著口號,匯成一股股巨大的洪流,向當地果民政府遞交和平意願書、萬民書,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內戰,談判解決國內問題。

    與歷史上的歷次遊行示威有所不同的是,這次大規模的群眾事件,是群眾自願的,並沒有什麼人鼓動;同時,參與遊行示威的人群構成,也由過去的學生為主變成了各階層群眾共同參與的情形。

    也就在這一天,獨立縱隊各部隊終於實現戰前目標,控制了福建和江西全省。進入這兩個省的**德械整編師及各雜牌部隊,在獨立縱隊裝甲部隊和空軍的雷霆打擊下,總數高達60萬的部隊全軍覆滅。逃到兩省之外暫時得以保全的部隊,基本上是營連編製的小部隊,團以上部隊,均遭到了摧毀。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傳來,有如一記清亮的耳光,扇在蔣某人的臉上!因為,獨立縱隊發佈了一個《**俘虜處理通告》:

    自2月6日上午10時開始,至2月12日晚8時止,我英勇的獨縱隊全殲了果民政府新編製而成的德械師20個及其他部隊計58萬人,其中俘虜果民黨江西省主席何健、果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陸軍整編處處長陳誠及黃傑、冷欣、李玉堂、王東原、鄭洞國等師長、旅長以下31萬人.

    本著人道主義原則,我軍決定將基本大部分軍官和部分士兵遣返回國統區,但是,果民政府的內戰政策給我閩粵贛抗日民主政府各項事業和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我英勇的獨立縱隊因為此戰也傷亡了數萬(戰死2000餘人,負傷9000餘人)官兵,有鑒於此,我們強烈要求果民政府對我抗日民主政府的損失作出賠償,並對**俘虜採取贖買的辦法。具體價格如下:

    賠償部分:1000萬法幣;

    上將:300萬法幣/個,總計2個;

    中將:200萬法幣/個,總計17個;

    少將:100萬法幣/個,總計49個;

    上校:60萬法幣/個,總計191個;

    中校:40萬法幣/個,總計367個;

    少校:20萬法幣/個,總計977個;

    上尉:5萬法幣/個,總計2328個;

    中尉:3萬法幣/個,總計6999個;

    少尉:1萬法幣/個,總計10876個;

    士兵:500法幣/個。

    特別申明1:普通士兵俘虜,只要其家人保證該俘虜此後不再參加**打內戰,可免除贖金。

    特別申明2:此戰敗將顧祝同、胡宗南等17名少將以上人員,不顧同僚,隻身潛逃,等同於我軍俘虜,我軍將保留向其追討俘虜贖金的權利,如果三個月以內拒不按上述價格向我軍交納贖金,無論其躲在何處,我軍都會將其抓回抗日民主政府,交給民眾審判!

    考慮到此公告涉及**人數眾多,請各媒體廣泛轉載;與此同時,我獨立縱隊空軍將向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空投本公告。

    公告一出,全國嘩然!

    「流氓!流氓!魔鬼!魔鬼!」蔣先生一看到這則公告,大失其紳士風度,將辦公室的所有能砸的古懂、瓷器等砸了個稀巴爛!

    「惡啊!惡人還需惡人磨啊!」某些對蔣先生極其不滿的人物對公告品評道。

    「這小傢伙是不是太獅子大張口了?」在陝北的老朱看著公告說道。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嘛。再說,我怎麼感覺到武愛華志不在此呢。」老毛總是一眼能看穿問題的實質。

    出台這個《**俘虜處理公告》,在獨立縱隊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項先生、陳先生、粟裕等原南方游擊隊的幹部,很不理解武愛華的辦法。但是,獨立縱隊原來的幹部,譬如已被武愛華完全洗腦的鍾守富、程亮等人,甚至包括張斌賢、楊桂青、李雁冰等人,卻熱烈歡迎這個公告。

    反對方:我們是工農正規軍,怎麼能像商人一樣,動不動說錢?

    贊同方:不說錢,槍炮哪兒來,彈藥哪兒來,軍餉哪兒來?

    反對方:總之我們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不應該像商人那樣市儈!

    贊同方:……

    武愛華:這是對商人的誤解!國無農不穩,國無工不富,國無商不活!

    反對方:但是,蔣先生願意出這個錢?

    武愛華:……

    不過,最後,武愛華還是系統解釋了他之所以要搞這個《**俘虜處理通告》的原初想法:

    第一,中國工農正規軍反對內戰!任何人敢於發動內戰,敢於與正規軍為敵,都將付出他所承受不起的代價,這個代價,包括傾家蕩產,包括傾國傾城!這是正規軍的基本態度,此次就是向世界樹立一個標準!當年列強侵略中國,中國輸了就割地賠款,我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第二,搞這個通告,並不是一定要收到蔣先生的錢才算成功。如果蔣先生不給錢,給人的印象就是蔣先生不管不顧手下將領的死活,軍人就成了政治家的玩物,以後誰還會給蔣先生賣命?如果蔣先生給了錢,那麼,他的政府肯定會破產,他就更無力發動內戰!

    第三,之所以採取「贖俘」,而不是將何健等人殺之了事,那是因為殺人無益,國人之間能不殺最好不殺!如果能收取到何健的贖金,大家可以計算一下,能救助根據地多少貧窮百姓,或能搞多少建設?

    第四,正規軍以後的作戰,要堅持「以戰養戰」,也就是說,要算經濟仗。死傷多少人,用了多少錢,戰爭結束後一定要找敵人加倍索取,否則,豈不是虧了?以後,我們還要建設一個新中國,如果我們在戰爭中總是做賠本買賣,又哪來錢建設新中國?

    武愛華這一解釋,立即坐實了一個「周扒皮」的封號。其中一些人,譬如楊桂青等從**中過來的人,身上甚至冒出一股冷氣,好在自己最早就投降到了正規軍陣營,要是自己在**中干到團長時再被正規軍俘虜,真有可能被司令員搞得傾家蕩產嘀!

    「武司令員這個手段,實在是……太陰,太毒,太狠!」最後,眾人一致評價道。

    武愛華同意對自己毒與狠的評價,對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不毒不狠可是不行嘀。但是,說自己太陰,武愛華打死也不會同意,自己這一切都是陽謀啊,怎麼能算是陰呢。你來打我,我抓了你的人,現在你想將人要回去,不出點血不付出點東西怎麼行?難道還要讓俺好酒好菜招待,然後用車送回去?你蔣先生又不是我武愛華的大爺,我武愛華憑什麼這樣做啊!

    「是,是。司令員說得對。」包括項先生在內,都被武愛華這番言論搞得哭笑不得,不過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呢。

    武愛華說到做到!2月15日一大清早,上海、南京、武漢的報童正在街上大賣有關「贖俘」新聞時,三座城市的上空突然出現一群飛機的身影,掠過城市上空時,有如天女散花,從空中飄落大量的傳單,其中兩架飛機,還低飛至蔣先生官砥上空,丟下一大包傳單,著實讓侍衛長王世和驚嚇出了一聲冷汗。

    「娘希皮,我不幹了!告訴汪精衛,我要下野!讓他來幹!」蔣先生站在自己的屋前,看著正規軍的空軍如入無人之境,在南京上空耀武揚威,終於受不了啦!

    但是,蔣先生冒火歸冒火,他是不會主動下野的。事實上,此次事故與歷史同期相比,完全不同。歷史上,蔣幾次下野,屬於果民黨內部的鬥爭,除了1948年底的那一次外,從來沒有因為國黨勢力強大而下野的。而且,就是1948年那一次,也是因為李德伶的逼宮造成的。

    這次的事件,更沒有哪個人敢來接手,因為面臨著正規軍索要的巨額「贖金」,蔣先生有江浙財團支持都受不了,其他人就更受不了啦。如果哪個人敢伸過屁股來坐這個位置,又不支付贖金的話,說不定立即就會死於士兵暴動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