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23章:全國駭然,世界震驚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23章:全國駭然,世界震驚

    「不敢信,不敢信。」何健連忙搖頭,表示太不可思議了。

    「王副主任,你與何司令、王師長等人聊聊。等會兒我與你們共進早餐。」武愛華又對身邊的一個中年人說道。

    「是。武司令。」中年人立即身板一整,認真地答道。

    這個中年人,就是原來陸軍52師2旅1團團長王炳照,考慮到楊桂青等人都是己方大將,武愛華多次做王炳照的工作,最後給他安排了一個「參謀部副主任」的職務,王炳照作為舊軍人的典型代表,對過去的軍隊瞭解甚深,其軍事修養也勉強說得過去。他這個副主任是實職,要分管俘虜的改造等工作。

    看著武愛華背影遠去之後,王炳照轉過身來對何健說道,「何司令,本人原為陸軍52師2旅1團上校團長,名叫王炳照,在清流、寧化一戰中,被武司令給俘虜了。後來,在武司令及卑職原來的手下勸導下,最終答應幫武司令做事,現在恭為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參謀部副主任一職,軍銜依然是上校……」王炳照此時特意指了指自己肩上的「二槓三銀星」,繼續說道,「何司令,拋棄黨派之爭,我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說一句公道話,**,不是武司令的對手,蔣委員長,更不是武司令員的對手!只有身在獨立縱隊,才知道武司令員的實力是多麼的恐怖。可以說,他今天要取蔣先生的性命,那蔣先生一定活不過明天!」

    「你,這是訛詐!恐嚇!」何健本來還是有點八卦精神的,趁此瞭解一些對方的實力,以便決定對策,可從立場上,他必須出聲反對。

    「何司令,我訛詐或恐嚇你,有用嗎?何況這南昌城已經被紅軍拿下來鳥。你應該知道陳濟棠吧,他和你的命運差不多,都被紅軍抓了,但陳濟棠和手下的軍官,武司令員都放他們回去了,而且,被抓的5萬餘官兵也放了3萬人回去,而你們……」

    「我們怎麼啦?」關係到自己的命運,不由何健不關心。

    「你們與陳濟棠不一樣。司令說過,陳濟棠雖然也是軍閥,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家,在其治理廣東期間,頗有政聲、民聲,這樣的人,即便主張不同,紅軍可以把他當朋友;但你何司令,卻是一個典型的軍閥,而且甘當蔣委員長的急先鋒,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兩件事,兩種人。」

    這番話,到是此前武愛華專門面授機宜的。此前,對於何健,武愛華一直處於矛盾心理,抓不抓,抓到以後怎麼辦?後來,武愛華便想到了一招,準備借此次俘虜的**高級軍官,試試蔣先生的胸懷。

    「我不信武愛華就敢把我殺了!」何健有些賭氣地說了一句。

    「司令。」王東原等人知道這話說不得,立即出聲勸道。階下囚,就要有階下囚的覺悟。

    「殺你?武司令可能捨不得。」王炳照說了這句之後,再也不說這事了。給何健等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

    抓了,不殺,又不放自己等人回去,這武愛華想要幹嘛呢?委任自己等人為高官,從這個王主任的話語裡,似乎更不可能;難道,武愛華等人是想囚禁自己等人一輩子,可如果這樣的話,對武愛華有什麼好處?

    1936年2月8日早晨8時,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發表正式通電《我英勇的工農紅軍光復南昌》,通電說:

    從2月6日晚10時起至8日早晨8時,我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官兵發揚敢打敢拚,不怕犧牲的革命之精神,連續作戰34小時,順利佔領南昌、贛州、漳州等戰略要地,全殲或部分殲滅**德械整編師14個以上,非整編**師3個以上,合計殲敵35萬人以上,全面粉碎了果民黨對我閩西根據地的圍剿。目前,我英雄的獨立縱隊官兵正再接再厲,向閩省和贛省其他地方奮勇前進,他們的使命是全殲在此兩省的任何反動勢力!

    在此,我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和閩粵贛抗日民主政府,正式警告果民黨蔣先生集團,如果再執迷不悟,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敢於挑起新的內戰,我們不介意將自己的戰車部隊開進南京城,給蔣先生先生及其幕僚好好上上課,讓他徹底明白什麼叫民族、民權、民生!

    通電一出,全國駭然,世界震驚!

    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本來,在過去的一天裡蔣先生就已經很受傷了,在下午的時候就開始咳血,美玲百般安撫,並說實在不行可請國際調停,甚至可以請蘇聯政府出面調停。

    「娘們見識,這個,能請他國調停嗎?」蔣先生從來不在美玲面前發脾氣,但這次卻實在忍不住了。這是內戰,一國之內政啊,搞國際調停,豈不是請別人來干涉你的內政嗎?

    美玲也意識到自己的口誤,後來便很少談論這些「國事」,只是一個勁地勸蔣先生,不要氣壞了身體云云。

    可是,這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啊,每接一個電報,幾乎就等於損失一個整編師的兵力,到後來,誰都不敢把電報送給蔣先生,而只是交到王世和手上就走人了。

    獨立縱隊的通電,誰也不敢瞞著不報,所以蔣先生一氣之下,又暈過去了。好在這次確實是因為虛弱,而不是因為氣不順,在注射了一針之後,蔣先生悠悠醒來。

    「達令,也許張文白說的,未必不是一條路徑!」蔣先生終有所悟。

    「哎,達令,你先休息吧。剛才,汪兆銘派人說,他們行政院正在開會研究對策。」

    「何應欽呢?」蔣先生此時很關心何應欽的動向。

    「何應欽讓我告訴你,他正和張文白、劉峙、桂永清、法肯豪森等開會。」

    「劉峙回來了?」蔣先生心有所動。

    「嗯,薛岳薛伯陵也正從貴州趕回來,估計這會兒飛機應該到了。」

    「忠臣啊,忠臣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國難當頭終現忠臣身影呢。」蔣先生念了一句歪詩,他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力量,他還有教導總隊、36師、87師、88師等精銳部隊,在貴州、河南等地還有幾支不遜色於整編師的強大機動力量,這天下,還是俺蔣某人的天下……

    不過,行政院的會議卻開成了一鍋粥。汪某等人提出,如果要平息紅軍憤怒,以保衛浙江、湖南、江蘇等地不被紅軍攻佔,蔣委員長本人最好是宣佈下野,然後再謀國府前程。汪系的觀點自然遭到了行政院副院長兼財長孔祥熙等人的反對。雙方,一時難以決出雌雄高下。

    行政院的會議陷入了爭吵,而軍政部人小會議卻卻情緒極端低迷。

    何應欽等人經過兵棋推演,均認為紅軍的攻勢不可遏制,福建、江西兩省都將歸於正規軍治下。

    何應欽說,正規軍能在34個小時內殲滅**14個德械整編師,以幾千人的戰車部隊一舉拿下南昌,而且還有明顯強於**空軍的戰機部隊,這仗是沒法打下去的。

    法肯豪森則說,哎,何將軍、張將軍,我是越來越看不懂你們中國人了。我一九三三年來中國,擔任德**事顧問團參謀長、代理總顧問、總顧問,當時,朱、毛紅軍那麼強大,**都能取得節節勝利,最後將朱、毛從江西趕了出去,可為什麼這朱、毛紅軍才走了一年時間,閩西又出現了一股如此強大的紅軍,他們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難道,國民政府事先一點情報也沒有,或者說,閩西紅軍控制區內已經有了強大的軍事工業?

    「注意,你們千萬別以為是德國政府支持了紅軍。我國國防部早就證實,雖然紅軍的裝備裡,很多都是德式武器,但那絕對不是從德國流傳出去的。你們應該知道,元首本人可是非常仇視對方,他不會支持自己的敵人!」最後,法肯豪森幾句話將自己和德國政府的責任洗得乾乾淨淨。

    「敬之,我看委員長這幾天心力憔悴,無心事事,你得拿個章程出來啊。」就像張治中後來所說的,他一生都在為果民政府和蔣先生先生謀劃,最後同樣落得一身空的下場。

    「這樣吧,我這幾天也是頗為勞心費神,經扶,你拿個主意,我們加以討論後,再報委員長批准如何?」歷史上,在西安事變之後,何應欽是主戰派,有人說這是何應欽要置蔣先生於死地,借張揚和正規軍的手殺蔣先生。這個問題,我們姑且不討論,但是,何應欽在大方向上卻一直能保持與蔣先生一致,這不說不說何應欽此人多少有些政治手腕或大局觀。

    此時,他讓劉經扶拿主意,亦深得為官之道的精髓。

    「那好吧,我先說幾點,還請何部長、張總長(中央軍校教育總長)、法肯豪森將軍指正。」劉峙立即表態道。

    劉峙,江西吉安人,曾任黃埔軍校戰術教官、第一集團軍總指揮,北伐「福將」,在1933年任閩粵贛湘鄂「剿匪」北路軍總司令期間,戰無不勝,「常勝將軍」名聲一時無二,被稱為五虎上將之首。在此後的抗戰中,則有「長腿將軍」之稱。小的時候,劉峙家境變故,跟著繼父生活,雖然繼父對其很好,但後母更照顧自己的親生兒子,後來,劉峙感歎,「因為貧窮,才知道知識也是要花錢買的。」

    後世的千萬貧寒學子,都知道這句話的重量,但早在1900年之前,劉峙就有了這樣的人生感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