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9章:厲兵秣馬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9章:厲兵秣馬

    「我是《東方晚報》記者楊亞男,請問陳石將軍:現在**在江西、福建重兵雲集,準備進攻正規軍,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不知正規軍是如何判斷**的進攻重點,準備採用何種策略保衛你們的根據地?」

    「呵呵,這位記者小姐問得好,因為它涉及到我軍的軍事機密。不過,我還是回答你兩句,你見過草原上的牧民嗎?牧民中流傳著一句俗話: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趕!牧羊人還怕羊多嗎?至於採取何種策略禦敵,記者小姐,你研究過軍事戰爭嗎,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我們怎樣出招,還得看蔣先生怎樣出招羅!」

    「我是《南國早報》記者陳思葦,我有個私人問題想問問武將軍:請問你今年多少歲,你有女朋友了嗎,你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另外,你這麼年輕,手下數萬將士聽你的話嗎?」

    「哈哈哈……」陳石到是先笑了起來,「陳記者,問得好啊。平時,我們也問司令員,可他就是不說。」

    這陳石純粹就是搗蛋,平時哪有這些事兒?不過,武愛華還是從陳思葦問話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一種情愫,一種也許可以稱之為好奇的心理。

    「咳……」武愛華遇到這種事情時,表現總是不太佳,「年齡嘛,今年24歲了。女朋友位,暫時空缺。擇偶標準,這個就簡單了,我們是革命軍人,只追求志同道合。最後一個問題,在我們革命隊伍中並不存在問題,也許在中央軍,在粵軍,會存在一種論資排輩的現象,會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但我們正規軍卻只講德才兼備。只要你確實有能力,在正規軍中就能帶兵,不會像舊軍隊那樣,還要講資格,還要講關係。這個,也是我們正規軍戰鬥力強於國內大多數軍隊的重要原因。」

    「謝謝武將軍。」陳思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情也平靜下來。

    「我是中央通訊社記者李平,我也有個問題想問問武將軍:武將軍接受過學校教育嗎?武將軍口口聲聲說抗日,你對日本瞭解嗎?」

    「哈哈哈……」武愛華大笑幾聲,因為他已經猜到這個李平是個什麼背景的人了,於是用日語說道,「日本,不過是一個侵略成性、野蠻殘暴的民族,日本人就是人渣!」

    「還麻煩李記者給在座的記者朋友翻譯一下。」武愛華又補充了一句。

    武愛華演的這一齣戲,大出記者們的意外,這個李平,在日本讀書期間,就被發展成日本間諜,自然是精通日語了。可是,這話他怎麼翻譯?

    除了李平外,孫秋菊也是神色一變。其他的人,則露出複雜的神色。武愛華立即猜測到,李平和孫秋菊兩人,已經成為漢奸!而魏英敏、楊亞男兩人不是中統就是軍統的特務。而廣東來的三個人,則極有可能是清白的。

    當然,這個猜測,還需要風一和風二他們拿出證據。

    見李平不翻譯,武愛華又說了一句無頭無語的話,「我們有些同胞,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文化人,好好的中國人不做,偏要去當漢奸,甘當日本人的走狗!這種出賣祖宗、背叛國家民族的敗類,人人見而誅之!」

    「彭!」武愛華的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拍,頓時殺氣四溢,連坐身身邊的陳石和項玉兩人,都感覺到武愛華情緒十分激動。

    「司令員。」兩人輕聲叫道。

    「沒什麼,我只是想到華北局勢惡化,漢奸、特務在其中推波助瀾,心情就很不好!」武愛華解釋道。

    「記者會現在結束。各位記者,請——」王瑩一看這記者招待會沒法開下去了,立即宣佈散會。

    「司令員,你剛才怕是大有深意吧。**打到家門口你都穩得起,這幾個小記者還能讓你激動?」

    「算是吧。七個記者裡面,竟然有5人或6人帶有特殊使命,其中還有日本人的特務,老陳,你說這算個什麼?」

    「所以,你就故意表現出你不成熟的一面?」陳石說道。

    「**就是100萬人來攻打根據地,我都不太擔心,我就是擔心日本人。中日戰爭一起,必定是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啊!」

    「武司令,能跟你一起共事,是我陳石三生之幸啊。」陳石認真地說道。

    「我也有這個感覺。武司令,你就領著我們獨立縱隊好好幹嘛,我項玉這一身百多斤,早就交給黨交給革命了。」項玉也被武愛華的情懷感動了。

    一個統率數十萬大軍的將軍,竟然通過自損「形象」的方式讓敵輕看,這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情懷!

    如果說,剛到獨立支隊時項玉還有一些想法,想「爭權」,因為他畢竟是中央任命的分局書記,但現在,他是服氣了。從人品、智慧、能力各方面,武愛華的表現都堪稱極為優秀,有這樣的人加入我黨,何愁革命不能成功!

    記者們從根據地帶回去的情報,經過縱隊情報部專家們的分析,可能有部隊番號、規模、裝備方面的常規情報,包括獨立縱隊擁有空軍、海軍的情報,國民政府和日本軍方也已經探知。

    而通過風二策反的那幾個人,也給國民政府和日本軍方帶去了「正規軍」擁有數量不詳的空軍的情報。給一點真實的東西,再給一些假的東西,情報就是這樣,真真假假,讓敵人難以辨別、判斷。

    1936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九,上午9時,獨立縱隊司令部會議室,將星雲集。獨立縱隊正在召開作戰會議。

    橢圓形的會議桌(非數百人大會,武愛華很反感主席台佈置)左邊,坐著武愛華、項玉、陳石、鍾守富、粟裕、夏中青、程亮及五總部正、副負責人,右邊則分別坐著海軍、空軍、重炮旅、裝甲旅、防空旅、閃電、箭魚、警衛團、教導旅、陸戰五個師正、副負責人及各警備旅正職負責人。出席會議的人員總數達到40人。

    會議由獨立縱隊副參謀長夏中青主持。

    「同志們,現在開會。會議第一項,請情報部主任張光陸同志通報敵情。」

    聽到程亮一說,眾人的目光便向肩扛「二槓三銀星」的張光陸看去。支隊變縱隊之後,相關人員的肩章都增加了一顆星,有的還由銀星變成了金星。

    武愛華、項玉、陳石三人,肩扛「三槓二金星」,秩比中將;副政委、參謀長、縱隊直屬部隊第一首長、各主力師師長、政委肩扛「三槓一金星」,秩比少將;副參謀長、各部主任、主力師副職首長、警備旅第一首長,肩扛「二槓三銀星」,秩比上校。

    「司令員、政委,各位同志們。自粵東戰役之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及蔣介石不甘心失敗,一直在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一舉拿下我閩粵贛邊區及獨立縱隊。截止1月20日,**各部已經部署到位,近日,**更是頻繁出動空軍對我根據地進行偵察。

    根據情報,此次**的行動被稱之為『決戰』計劃,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集中了整編陸軍第1師至20師共計20個整編師;國民政府空軍第一團、第二團共計192架戰鬥機、轟炸機已經進駐漳州、南平兩個機場;國民政府海軍長江艦隊已經進駐廈門港,並曾對我饒平前沿陣地進行炮擊;此外,**還出動了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地駐防部隊和地方部隊,作為總預備隊,**總人數在80萬人以上。」

    說到這兒,張光陸站起來,拉開牆壁上的大地圖,用一根長棍指著地圖邊劃邊說道:

    「根據情報,此次**進攻我根據地,共分為四個戰略集群:第一戰略集群,由顧祝同擔任前線總指揮,沿漳州向龍巖攻擊前進,附帶攻擊漳平,此戰略集群計有**整編第1師胡宗南部、第4師冷欣部、第7師曾萬鍾部、第9師李延年部、第10師李默庵部、第14師霍揆彰部,計6個整編師,以及**第52師盧興邦部、暫編第4旅鍾啟泉部及其福建、浙江保安旅等地方部隊共計22萬人,其中**整編師兵力13萬人。

    第二戰略集群,由陳誠擔任前線總指揮,沿南平向三明、永安攻擊前進,附帶攻擊我清流、寧化,此戰略集群計有**整編第2師黃傑部、第3師李玉堂部、第8師陶峙岳部、第11師黃維部計4個整編師及其地方部隊計12萬人,其中央軍整編師8萬餘人。

    第三戰略集群,由反對派專家何健擔任前敵總指揮,於贛州向我石城、瑞金、會昌、尋烏攻擊前進,此戰略集群計有**第15、第16、第18、第19(此4個整編師為原湘軍改編,已經中央化)、第5、第6、第12、第13、第17、第20師共計10個整編師以及一些還未整編的部隊譬如第23師李雲傑部第24師黃子鹹部、江西地方部隊等,總計30萬大軍。

    第四戰略集群,由粵軍總司令陳濟棠擔任前敵總指揮,計有粵軍第1軍、第2軍、第3軍計9個師以及獨立第1、第2、第3、第4、第5、第六師總共15個師約18萬人。

    根據**部署,情報部估計此次**『決戰』計劃的攻擊重點在福建方向。司令員,政委,敵情基本如此。」張光陸說完,走到自己座位坐下。

    「會議第二項,請獨立縱隊副司令陳石同志發佈戰役作戰命令。」夏中青聲音中滲透著一種沉凝。

    「此作戰命令,根據參謀部初步推演,縱隊黨委反覆研究,最後由武愛華司令員同意,特命令如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