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5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5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這一下,把陳濟棠給驚醒了,當看到嶄新的火炮和機槍堆放在軍用倉庫裡時,陳濟棠撫摸著火炮那瓦藍色的鋼管,心裡直歎,自己敗得不冤,敗得不冤……

    敢把這麼珍貴的軍火與明顯低於市場價格賣予自己的人,能懷疑別人的實力嗎?也許,粵軍中不乏有人想拿到這批裝備後,再與正規軍一決高低,但陳濟棠是再也不會有這個想法了。自第一批槍炮之後,陳濟棠派了一個親信副官專門坐陣梅州負責與正規軍聯繫,而本著對等的關係,正規軍也派了一個三人小組進駐廣州。這樣,雙方算是建立了聯繫。

    但是,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的練兵及調將,並重兵雲集福建和江西兩個方向,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正規軍是強,可是,能強過已經武裝到牙齒的中央軍德械整編師嗎?陳濟棠內心充滿著憂慮。

    陳濟棠的憂慮並不是憂慮正規軍失敗,而憂慮的是正規軍不敵會退入粵中甚至粵西,到時自己要麼奮起反擊,要麼讓正規軍過境。但是,這兩種選擇對陳濟棠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前者,雙方極有可能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這個,很符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的利益;後者,中央軍同樣可以尾隨而入,這樣,在廣東大地上就會出現粵軍、正規軍、中央軍三支大軍,這個局面,同樣是災難性的,陳濟棠自問承受不起。

    所以,一直委託手下人與正規軍方面聯繫的陳濟棠,在1935年年關將近時,親自下達命令,給正規軍送來200頭肥豬(正規軍生活好,而且罐頭廠也需要豬肉,根據地的生產並不能保障供應,經常從廣東方面採購生豬)、10噸大米及大量的干制海產品;同時,也提筆給武愛華寫了一封慰問信。

    信中主要說年關將近,送點物資表示慰問,然後筆封一轉,道出了老蔣正在厲兵秣馬,準備大肆圍剿的形勢,並詢問正規軍有何打算。

    武愛華怎麼會不知道陳濟棠擔心什麼,在與陳、粟等人簡單商議之後,武愛華提筆寫道,「伯南兄盛情難卻,愛華銘記於心。委員長苦心孤詣,我軍已有應對之策。粵軍不越雷池一步,我軍即便跳海,也不過境。伯南兄如不信,可遣人來我軍觀瞻。」

    「哈哈哈……好一個武小子,真狂!比我陳濟棠年輕時強多了!」接到回信的陳濟棠心情大好,「即便跳海,也不過境」八個字,作為正規軍最高指揮者的承諾,陳濟棠還是相信的。至於「遣人觀瞻」的請求,更說明這小子胸有成竹。

    遣人觀瞻?陳濟棠腦子裡靈光一閃,這不,我正焦頭爛額,這武小子到是來信給自己解了圍了。

    原來,陳濟棠有一個本家侄女,是陳濟棠大哥的女兒,名叫陳思葦,從小聰明伶俐,外貌更是美艷無雙,小妮子從復旦公學畢業後就在陳濟棠的司令部當副官並兼任機要秘書。

    手下未婚的團長、旅長們有事沒事來找陳濟棠匯報工作,作為過來人的陳濟棠哪能不明白這些兔崽子的想法!所以,遇到比較賞識的青年軍官,再加上心情不錯,也會給對方一個大大的獎勵,「嗯,不錯,我讓我侄女兒給你泡一杯茶吧!」

    陳濟棠這一招,對於那些軍官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霖。

    不過,這小妮子這兩天,天天來煩陳濟棠,說她上海來了三位記者同學,個個都是大美女,想要去正規軍控制區域採訪,要求陳濟棠安排。

    這有那麼好安排的嗎,雖然粵軍與正規軍暫時休戰,但誰都知道這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風馬牛不相及,派人去不等於是去刺探別人的虛實?

    既然武小子信中相邀,何不藉機派一個聯合新聞採訪團過去,另外多派點人保護她們就行了。

    「叔,我也要去!」誰知,陳思葦在看到採訪團名單時並沒有表示感謝,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你去幹什麼,你又不是記者。」陳濟棠固然不會同意。

    「叔——誰說我不是記者?」陳思葦開始拿出了小女子特有的本事,把著陳濟棠的肩膀搖啊搖的,「我學的是新聞專業,而且,我每週都給《南國早報》撰稿的呢。叔——你讓我去吧,好不好?」

    「不好。我派你去,別人會怎麼說?」陳濟棠擔心黨部的人胡亂向蔣介石匯報。

    「叔——我要去嘛,如果你不准我去,我就在《南國早報》上撰文罵你,說你在外面表現得很民主,在家裡卻是個獨裁者!」

    「你……」陳濟棠頓時無語。

    「我還要寫,你睡覺時愛說夢話,夢裡在喊某個人,還在睡夢中流哈拉子……」

    「你這個小傢伙,叔有你說的那麼不堪麼?」陳濟棠揚起手來想拍一掌,突然覺得面前是自己的侄女兒,是個超級大美女,不知道拍在哪兒好,順勢就改為摸了摸頭,「哎,那你說,你去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啊?目的可多了,閩西本來就是個好地方,風景好啊,還有,聽說閩西的正規軍與以前的正規軍並不一樣,我要去看看有哪些不一樣,另外啊,我還聽說那個叫武什麼華的人,是個年輕的將軍,據說非常年輕,我要去看看,他到底有多年輕……」

    「他說他只有23歲。」陳濟棠話一出口,就後悔了。此時,怎麼能透露這種信息呢。

    「哇——23歲,正好與我同齡呢……叔,你不會是吹牛吧?」陳思葦跳了起來。

    「現在,應該24歲了。」陳濟棠有些鬱悶。陳濟棠可是清楚得很,一件事情,只要引起這小妮子的好奇心,她不弄個明白是絕不會罷休的。

    總之,叔侄之間博弈的結果是陳濟棠大敗無歸(余漢謀請他赴宴去了),這樣,陳思葦也成了廣州《南國早報》兩名記者之一,隨行在聯合新聞採訪團裡。只是,陳濟棠為了保障侄女兒的安全,原計劃一個班的衛隊變成了一個排,而且這個排是從自己的警衛團裡選派的精英。不過,想到自己的警衛陳濟棠神色就是一暗,在梅州,他的一個警衛營連對方十幾人都擋不住,還談什麼精英啊。

    聽說有聯合新聞採訪團前來根據地採訪,武愛華十分重視。有過後世經歷的人,誰不知道媒體的重要性啊。在這個時代,全國人民只知道「紅匪」,不知道正規軍,那還不是國民政府反動宣傳的結果,武愛華想趁機扭轉輿論對正規軍的負面宣傳。

    不過,這事在作出了宏觀部署之後,具體的事情武愛華就交給政治部主任傅林和副主任黃玉清去操作了。

    接待記者團,後世的武愛華卻沒有多少經驗,但並不妨礙他做出正確的決定:第一,做好接待,保障安全;第二,採訪自由,提問自己,回答自由,真金不怕火煉;第三,多帶記者去兵營看看,去民間看看;第四,適當展現我軍實力(與**地方部隊相當);第五,我們的側重點,多提發展民生和經濟,少提反蔣口號,少提推翻政府之類的話(類似的觀點,得由司令部的人掌握);第六,注意保密。

    政治部副主任黃玉清思想很「左」,人品也不咋的,但這人幹工作還是頗為認真的,武愛華對之的態度是暫時用之,至於政治部一些特別關鍵的工作,一般都交給了程亮負責,而且政治部下面還有數個處室,掌控著實權,所以武愛華並不擔心黃玉清會亂來。

    聯合新聞採訪團並不是直接到龍巖的,而是從廣州出發,走沿海公路,在陸豐進入根據地的。

    採訪團的車,一進入陸豐,就發現了一個情況,那就是這兒的老百姓看到採訪團一行,先是臉色一詫,然後又神色如常,似乎來人完全與他們無關一樣。沿街鋪面的夥計,該幹嘛就幹嘛,行人只是稍為避讓一下,該走自己的路照走不誤。

    要知道,陳濟棠派的一個警衛排雖說身著便衣,但個個虎背熊腰,精神抖擻,而根據地方面也派了12名正規軍戰士在政治部新聞處長王瑩(後來入伙的女正規軍,游擊隊負責人之一,大學生)負責警衛,新聞處長王瑩穿的也是便裝,但12名正規軍戰士卻是身背衝鋒鎗,頭戴紅星軍帽,身著松枝綠秋季常服,特別威風凜凜的。

    在國統區,即便在廣東,百姓見到當兵的,也是驚慌失措,躲得遠遠的。

    「嗨,老鄉,我問個問題嘛。」一個女記者最先發現這是一個新聞。

    「啥?」老鄉被美女一堵,嚇了一跳。

    「你們為啥不怕當兵的呢?」女記者問得很直接。

    老鄉看了看站在十幾米遠的那些手持衝鋒鎗的正規軍戰士,又看了看這位美女記者,緩緩說道,「為什麼要怕?他們又不吃人!」說完,理也不理女記者,就想側身而過。

    「哎,老鄉等等。我還有個問題:你們,以前也不怕當兵的?」女記者伸手拉住了老鄉。

    「妹子,你到底要問神馬?」老鄉似有些不耐煩。

    「就一個問題:以前,你怕不怕當兵的?」女記者補充道。

    「怕!為什麼不怕?刮民黨的兵,有幾個是好東西!」這次,老鄉下了決心,說完立即快步而走,根本不給這個女記者任何提問的機會。

    「這個,正規軍控制區的老鄉很拽哎……」女記者連續問了三四個老鄉,都是一個態度,讓她的心裡很不爽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