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58章:鼓浪嶼殺人之夜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58章:鼓浪嶼殺人之夜

    這次整編,武愛華未像上次那樣,老兵、新兵平均分配到各營連,而是將老兵重點分配在陸戰1營和司令部上述四個直屬連內,意圖最快形成戰鬥力。至於其他營連的新兵比例,就比較多了,所以他們的訓練時間規定得更長一些。

    事實上,警衛連、偵察連、特戰連、重機槍連及陸戰1營內,根本就沒有一個嚴格意義的新兵,他們中最差的,也是張連三新編第3團的新兵,也即經過至少一周的突擊訓練並且參加過戰鬥的,而且,這種被選進來的人,軍事素質都比較好,對獨立支隊的認同感比較高的人。

    武愛華的手上,必須掌握一支隨時都能戰鬥的隊伍!

    1935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三下午,司令部電訊班突然收到署名「莫斯科」三個字的明碼電報,可是,接下來的電碼卻不是電訊員能夠破譯的。好在武愛華早就打了招呼,凡是見到有「莫斯科」三個字的電報稿,直接交給司令本人。

    「這會是什麼呢?」電訊員們出於專業本能,對此有些狐疑。

    「這事,你們別管了,就當沒收到過。」武愛華接過電報,躲進司令部自己的辦公室,從「玉戒空間」即「系統空間」中取出「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開始逐字逐句地翻譯起來。

    「15日,張連三等12人化妝抵達鷺島,劫殺否?」

    電報很短,需要翻譯的也僅僅16個字,透露的信息在一般人看來也平常得很,說有一些人化妝到達了廈門。

    但是,這個電報,對於中國工農正規軍閩贛獨立支隊來說,卻是極其重要的信息。為什麼?因為,張連三目前是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的「閩贛邊境聯合清剿指揮部」的最高長官,是獨立支隊目前最大的「敵人」!這個最高長官不在閩贛邊境呆著,跑到閩南的廈門去幹嘛。

    看著電報上的字眼,有著後世經驗的武愛華很快就想通了,這個張連三,不是要搞化妝舞會,也不是到廈門秘密會見什麼人,而是要「化妝逃跑」。至於他為什麼要化妝逃跑,也許長汀、龍巖、福州的人不清楚,但武愛華再清楚不過了。因為張連三接受「聯合清剿指揮部」指揮長職務後,不但沒剿著一個「對手」,自己帶的五、六千人馬在短短的十天內就折損了一半,而且是大多數「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一半。在此剿匪就要「大功告成」之時,張連三的「輝煌」敗績極有可能導致他老命不保。

    「殺!」想到這種情形,武愛華直接回了電報,無論如何都要有所作為!

    想來,一個「殺」字,對於郝勇來說,應該能夠理解。如果條件允許,就全部劫殺;如果條件不具備,直接狙殺張連三一人也可。

    武愛華這個電報一回,引來了一好一壞兩個後果。

    好的後果是,張連三本來的想法坐上從廈門開往香港的客輪之後,就命令手下發表下野的通電,而閩贛邊境地區的局勢就會迅速被政府知曉,從而敵人下一次攻擊浪潮就會提前到達;殺掉張連三,事實上讓閩贛邊境地區的神秘局勢又保密了一段時間,從而讓武愛華的練兵計劃得以順利的完成。

    壞的結果就是引起了廈門的巨大混亂,西方列強找到了進一步干涉中國的借口,讓老蔣的政府好一陣忙亂,政府只得犧牲一定利益來平息列強的憤怒。

    張連三化妝潛逃,非常擔心有人向政府報告他的行蹤,因此,他到達廈門之後,並沒有在廈門島上停留,而是直接渡過了鷺江,抵達了鼓浪嶼。因為,鼓浪嶼在這個時代,是屬於外國人的「公共租界」。

    鼓浪嶼公共租界是中國在清末到民國時期的2個公共租界之一(另外一個公共租界是上海公共租界)。在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佔領了鼓浪嶼島,直到1845年才撤軍。1843年後,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闢為通商口岸,英國另在廈門本島內港海岸獲得了一塊灘地興建英租界,鼓浪嶼則保持原有風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佔領台灣,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政府決定尋求「國際保護」,請列強「兼護廈門」。1902年1月10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9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台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從此淪為公共租界[3],在此前後,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這樣,廈門地區就形成2個租界隔海對峙的局面。廈門英租界面積狹小,完全是商貿區;而鼓浪嶼面積較大,形成大規模的西式住宅區。1930年廈門英租界被政府收回後,鼓浪嶼公共租界就成為廈門地區唯一的租界。

    張連三會找地方躲藏,難道郝勇等人就不會找好地方?郝勇與申仁一樣,至少精通12國語言,將其「風」的總部設在鼓浪嶼公共租界內顯然是天經地義的。這也就是張連三到達廈門之後,為什麼郝勇等人能夠迅速得到情報的原因。

    可是,武愛華並不清楚這一情況,武愛華一個「殺」字,等於是在公共租界內大開殺戒。

    張連三一行到達鼓浪嶼後,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白天帶著隨從招搖過市遊覽了鼓浪嶼的眾多風景後,晚上又在下榻的英國人開設的酒店露天陽台上開酒會,一時風頭無兩。誰知,死神的鐮刀已經乘著月色揮到了他的頭上!

    「旅座,我們就這樣走了?」酒酣耳熱之際,從土匪時期就跟道。

    「大丈夫能伸能屈,我這只是暫避風頭!」此時,張連三突然明白,自己並不是那種戀棧之人。他的懷裡,可還揣著政府給他的50萬元銀行本票,再加上他這一生搜刮來的財富,在香港做一個富家翁卻是綽綽有餘了。

    「喲,斯密施先生,我們再喝一杯,這次去香港的船票,可得拜託你了!」張連三拍了拍心腹副官的肩膀,端起杯子走到一位年過半百的英國人面前說道。

    「喲,張先生,放心吧。船運公司有我的朋友,明天上午,我就派人過去拿票。」斯密施是這家酒店的老闆,昨晚,他接待了這批有些神秘的中國人,憑他幾十年的中國經歷,他明白這是一群土老帽,有錢可宰。所以,雙方的關係發展得非常迅速。事實上,從昨晚到今晚,僅僅24個小時,他已經從這群土老帽的身上賺取到了300餘英鎊,這可相當於他這個小酒店一個星期的利潤啊!

    就在這時,露天陽台上突然無聲無息地飄來幾個人,這幾個人手持匕首,黑衣黑褲,黑巾蒙面,可卻行動如風,在大多數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要麼被匕首奪命,要麼被一掌砍暈!連哼一聲都沒來得及,更不用說驚叫報警了。

    「搜身,補刀!」為首的黑衣人電目一掃,就向主要目標走去。這個主要目標,自然是張連三了。

    「滅跡!」最後,為首的黑衣人看著從各處鑽出來的11個人,出聲命令道。

    只見其中兩人從樹叢中提出兩隻鐵桶,從露天陽台開始,到樓上每個房間,再到樓下,一路傾倒著一種透明的液體。

    「回家,你們先走!」為首的黑夜人最後命令道。

    「是。」那一群人中,有一個人做了一個手勢,眾人便順著樹叢的陰影,很快消失在遠處。

    「噗——」為首那個黑衣人,劃燃了一根火柴,然後輕輕地丟進不遠處正在流淌的液體,「轟——」火柴落地,頓時騰起一大團熊熊的火焰。

    原來,倒在地上的那些液體,竟然是汽油!

    就在火焰突然騰空而起時,那個黑衣人已經閃電般地退到一邊,然後只見他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消失在夜色深處。

    「著火了——」不到半分鐘,鼓浪嶼的夜空中終於發出了淒慘的叫聲。

    5分鐘後,消防隊終於姍姍來遲,但是,這個時代的消防隊設施、技術各方面非常落後,看著在熊熊火焰中迅速垮塌的酒店,竟然束手無策。

    「警司,有股汽油味道。」一個消防警察聳了聳鼻子說道。

    「我有鼻子。」警司沒好氣地說道。這火焰中的汽油味非常濃,就是一頭豬也能聞著這嗆人的味道吧。

    「嘿嘿,警司,那怎麼辦?」消防警指了指正在垮塌的酒店說道。

    「這種木質結構的酒店,本就不符合消防要求,我們救援不成功,誰也不能說什麼。」警司並不擔心會有什麼後果。

    「警司,有焦屍的味道。」那警察的鼻子還真好使,又是他最先嗅出了不同。

    「大家站遠一些。去一個人給工部局打電話,報告這裡的情況。」這時,消防警察是不能撤走的,等火熄了,他們還得深入現場勘察。

    火災是深夜1點發生的,深夜3點,這家名叫「英倫之家」的小酒店,終於化為了灰燼。凌晨5點,在工部局警務處的指揮下,消防警和治安警開始小心查探酒店內的情況,上午9點,全部查探完畢,計有:27具被燒焦的屍體,754枚已經變形的銀元,以及一些鐵製用品、瓷器、廚具等,另外,還有12把被燒壞了的毛瑟手槍,此外,便沒有其他可疑物品了。

    上午11點,法醫對27具屍體檢驗完畢,初步斷定:27具屍體中,有15具是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的屍體,其中12具為西方人的屍體,東方人的屍體中,有2具女性屍體。這些屍體並不是死於火災,而是死於謀殺!火災,是典型的人為縱火,意在毀屍滅跡。

    「查!給我查!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定要給我查清楚!」工部局負責治安的董事喬治.林克指著警務處長大發雷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