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1卷:戰火梟雄 第57章:強兵悍將全部入列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57章:強兵悍將全部入列

    歡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戰士們還沉浸在春節的節目氣氛之中,獨立支隊的首長們已經開始為新的一年謀劃。

    1935年2月4日,大年初一上午,獨立支隊戰士們除了戰備值勤的人員以外,一律放假半天。但是,首長們卻在司令部會議室裡,熱火朝天地議論開了。

    擴軍,勢所必然。根據獨立支隊現有人員及裝備,武愛華提出的擴軍方案迅速獲得了通過:

    獨立支隊司令部——

    司令員:武愛華;副司令員:(空缺)

    政委:鍾守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程亮。

    參謀長:夏中青;副參謀長:傅林。

    副官處:處長申仁;各類副官10人(參謀助手),女正規軍王茜、何秀被編入副官處。

    情報處:處長張光陸(不在機關上班);副處長:胡文(周府長工,有文化,對電訊有天賦)。電訊員10人。

    獨立支隊直屬部隊——

    獨立支隊警衛排擴編為警衛連。警衛連編製4個排,12個班,每班12人,每班配1挺班用機槍,此外連直屬1個炊事班(順帶負責支隊首長的生活),1個醫療小組,1個通訊小組,總人數166人。連長勞凱聲,副連長孫龍存。申仁不再在警衛部門任職。

    獨立支隊偵察排擴編為偵察連,編製、裝備同警衛連,全連共166人。連長周長兵,副連長吳康寧。

    獨立支隊特戰排擴編為特戰連,編製同警衛連,全連共166人。連長李雁冰,副連長兼1排(狙擊排)排長邢偉榮。也就是說,特戰連現在有了4個排,其中1排是狙擊排(戰鬥時分散到各部隊),2、3、4排是三個特戰排。

    獨立支隊機槍排擴、改編為重機槍連。編製同警衛連,166人,全連轄36挺重機槍。連長馮建軍,副連長申超。目前,基地的重機槍總數還不夠,先用班用機槍頂著。重機槍連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防空連。

    新編獨立支隊迫擊炮連,編製同警衛連,166人,裝備60mm迫擊炮24門。連長靳希斌,副連長王保星。後者亦是碗子谷俘虜的敵迫擊炮連的副連長。

    新編獨立支隊工兵連,編製同陸戰連,定編221人,裝備同警衛連12挺班用機槍。連長金志遠,副連長肖飛。金志遠和肖飛兩人都畢業於中央軍校8期工兵科,武愛華用他們是「人盡其才」。

    新編獨立支隊新兵連。連長林清華,副連長胡斌。主要作用是訓練新兵。需要的訓練幹部從各部隊臨時借用。新兵連的發展方向是教導連。

    獨立支隊女兵排擴編為女兵連,編製、裝備同警衛連。連長林秀姑,副連長劉昌秀。女後連的任務亦有所變化,原來主要是防守基地,但以後她們也要跟著出戰,主要是隨著輜重部隊、醫療機構行動,並對上述兩個單位進行保護。

    獨立支隊輜重排擴編為輜重連,編製同陸戰連,定編221人,裝備同警衛連,配班用機槍12挺,連長曲中林,副連長劉胡權。

    生產部擴編至500人,主任於建福,副主任張芬。

    野戰醫院擴編至60人,院長楊鴻,副院長喬麗娟、楊光海。後者是抓獲的國民黨軍醫,協和醫科大學畢業。這傢伙,不想參加正規軍,但武愛華軟硬兼施,硬是把他說動了。這樣的人才,武愛華可不想丟掉。楊光海還兼任著治療部主任,而喬麗娟也兼任護理部主任。

    獨立支隊野戰部隊——

    陸戰班:定編12人。班長1人,副班長2人,戰士6人,機槍小組3人,轄輕機槍1挺,作戰時,班長帶2人成1個三人戰鬥小組,副班長各帶2人成三人戰鬥小組,一個陸戰班最終的戰力為1個機槍組和3個三人戰鬥小組。

    陸戰排:定編51人。由1個60迫炮班(10人,2門60迫)、1個機槍班(12人,火力班,4挺班用機槍)、3個陸戰班,再加上排長1人、副排長2人,計51人。重火力裝備為:60迫2門,班用機槍4挺,輕機槍3挺。這樣的排級規模及火力配置,應該略為強於日軍戰鬥力。

    陸戰連:定編221人。首先是連直部隊:1個炊事班12人,1個偵察班12人(輕機槍1挺),1個狙擊小組3人,1個通訊小組3人,1個醫療小組3人,連長1人,副連長1人,指導員1人,這樣就佔據了33個名額。連作戰部隊:1個60迫擊炮排(33人,6門60迫)、3個陸戰排153人。定編221人。其突擊火力為60mm迫擊炮12門,班用機槍12挺,輕機槍10挺。

    上述陸戰班、陸戰排和陸戰連,將作為獨立支隊的基本編製固定下來,即便以後有了新武器,可減少普通士兵的數量,而增加特種士兵數量。

    編製問題的重點是,設不設營級規模部隊?

    武愛華的看法是,在獨立支隊只擁有60迫這一頂級武器的前提下,暫不設營級作戰單位。武愛華理想的營級作戰單位,那是應該有75mm山炮或直射炮一類的攻堅武器的,可目前這些東西獨立支隊卻沒有。

    但是,政委、參謀長等人都認為應該設營級作戰單位,其理由是現在部隊新編,人數太多,如果僅僅設到連一級,估計番號要排到10以上了,番號達到這個程度,事實上獨立支隊也難以管理,至少是難以面面俱到地管理。

    最後,武愛華決定遵照政委等人的意見,這不是武愛華主動投降,而是他們說的也有道理。武愛華的宗旨是要強化部隊的攻擊力、戰鬥力,多少帶有後世的經驗。但目前裝備還不到位,也只得放棄。不過,關於營的具體單位的設置,政委、參謀長等人卻也尊重了武愛華的意見。

    陸戰營。營直屬部隊:1個警衛排38人(輕機槍3),1個偵察排38人(輕機槍3);1個工兵排編製同陸戰排51人(輕機槍3),1個輜重排51人(輕機槍3),裝備同警衛排;1個通訊班6人;1個醫療隊6人。營長1人、副營長1人、教導員1人。小計191人。

    營作戰部隊:4個陸戰連共884人。全營暫定編1078人。全營重火力:60迫擊炮48門,班用機槍48挺,輕機槍52挺。

    獨立支隊暫時設設置三個營,各營主官任命如下:

    1營營長楊桂青,副營長戚業國;2營營長莊西鎮,副營長張力;3營營長錢明輝,副營長高自龍。

    各連主官任命如下:

    1營1連,連長鄧猛;1營2連,連長華建;1營3連,連長董柏林;1營4連,賀國慶(碗子谷投降**連長);2營1連,連長劉向輝;2營2連,連長伍德勤;2營3連,連長邵文化;2營4連,陳桂生;3營1連,連長胡文;3營2連,連長廖其發;3營3連,連長盛西貴;3營4連,連長張全。

    這樣,整個部隊編制下來(不含生產部)計有人員4859人。

    「家大業大啊!」討論完畢,武愛華頓感重任在肩!在前世,他也就協助管理100多人,可是,穿越才幾個月,就管了一個超級團的人馬了。放在**裡裡,這差不多就是一個小旅啊,豈不是要當「少將旅長」了嗎?

    班、排、連之所以為「定編」,是因為作為基層作戰單位,他們的裝備已經可以管幾十年了,而營級火力,武愛華總覺得不夠,作為1000人編製的大營,應該有75mm山炮這樣的厲器的。否則,攻堅力量不足,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叮!恭喜宿主,建立2級勢力,獎勵功勳值1000分!」就在司令部討論完畢,大家鼓掌通過擴編方案時,系統再次發出悅耳的聲音。

    「謝謝。」武愛華默唸了一聲。此時,他對於系統已經非常熟悉了。而現在的總功勳值已經高達16399分,新增加的功勳值,是在碗子谷大捷之後的一周內,內線部隊和外線部隊殲敵所得,當然包括這個獎勵的1000分。不過,購買60迫擊炮和毛瑟98k,卻花了武愛華很多功勳值,現在,武愛華擁有的可兌換功勳值,只有14931分了,如果再加上後速補充的迫擊炮彈,這些功勳值還將急劇下降。

    不過,武愛華雖然對花掉的功勳值點數有些心痛,但看到部隊的裝備得到改善,戰鬥力得到提升,武愛華還是湧起了一股自豪鹹。

    除了重炮之外,這個世界上,誰敢說他的部隊比獨立支隊的裝備更好?據說,當那天申仁帶著政委等人去基地附近的一處密林領取這些裝備時,政委、參謀長,包括一些老正規軍戰士,都激動得哭了!有正規軍戰士感歎道,要是當初正規軍有這麼多火炮,就是再多一倍兩倍的**,正規軍也不會敗得那麼慘。

    至於這高達200門的60迫擊炮,2000支毛瑟98k,以及堆積如山的彈藥是怎麼來的,申仁則直接說了,這是司令原來在海外的一個朋友從德國運回來的,那個朋友,名叫郝勇,目前已經與張光陸一起到廈門組建獨立支隊的情報機構去了。

    至於是怎麼運進山的,申仁則解釋請的是附近連城縣的一支鬍子隊伍運過來的,而且申仁還煞有介事地說,為了將這批武器彈藥運到基地附近,那個叫郝勇的人還支付了額外的500支中正式步槍。

    這次整編,其中有一個可喜的進步,那就是獨立支隊電訊部隊的成立,雖然只是電訊班和幾個電訊小組,人員和設備大多數是俘虜的**電訊兵,但是,並不妨礙武愛華使用他們。

    不過,這支嶄新的電訊部隊目前還沒有特別的事幹,他們的任務只有兩個,一是監聽**來往電報,二就是等待「風」的來電。

    郝勇臨走之前,給武愛華寫了幾大篇電報密碼,這些電報密碼,按郝勇的說法,是後世「冷戰」時期蘇聯克格勃的頂級密碼之一,安全性在這個時代絕對第一。

    這幾大篇密碼,是否有這樣厲害,武愛華不得而知。但郝勇作為系統贈送的情報型生物機器人,想來不會忽悠自己這個主人吧。

    目前,這組名字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密碼,還由武愛華一個人掌握著。郝勇特別交待,這組密碼不能交給現有的任何報務員,接到電報時得由武愛華同志親自譯電。至於何時可以交給別人,郝勇說要等他培訓出的報務員到達之後才行。

    「好吧。」在這些涉及到具體技術的問題時,武愛華總是從善如流。他前世是特種兵,但並不是間諜,對電報密碼一類的東東,只知皮毛,在郝勇這種超級大師面前,他只有服從的份。

    1935年2月5日上午,武愛華向全體戰士宣讀了獨立支隊擴編的命令。幾乎每一個老正規軍戰士,凡是在戰鬥中作戰勇敢的,都升了官。至於原來的排長、副排長們,這次更是直接提拔為營長、連長級別。

    官升得太快,不是好事。但武愛華也是沒辦法,誰讓自己手上的人太少呢。**新過來的人,除非有立功表現或有特殊才能,譬如靳希斌、賀國慶、金志遠、肖飛等人,其他的,大多在排長、副排長、班長的級別上安排。

    是日下午,各營連開赴預定地點開始訓練。這次訓練,司令部要求警衛連、偵察連、特戰連、重機槍連等直屬部隊以及陸戰1營必須在半個月內形成戰鬥力!炮兵連、女兵連、工兵連,以及陸戰2營、3營各連,務必要在一個月內基本形成戰鬥力,在兩個月內要完全達到司令部指定標準,即達到「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能勝」的水平。

    司令部成立了由政委親自掛帥,參謀長、副政委、副參謀長等共同組成的訓練領導小組,全天候撲在新兵訓練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