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六百七十八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文 / 七月初三

    李世民離開長安率軍親征,李恪便依照兵部的調令,第二天也離開了長安。

    李恪的西北之行主要的去打醬油,目的是躲避長安城即將出現的風波而已。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受到李世民似有似無的猜忌的情況下,再加上長孫無忌這隻老謀深算的老梟和太子黨一幫老臣的攻訐,李世民離開長安後自己還留長安城,這是為不智的決定。

    所以,李恪的去西北的行程倒是不快,慢慢悠悠的,花了半個月時間,這才來都了華州。

    前任的華州刺史是柴紹,因為病情的緣故已經長安修養,現任的華州刺史是李恪的心腹孫貳朗,他是李恪絕對的心腹,李恪才將他安排華州,而他又是軍政都控制自己的手,權勢很大,不比一般的都督差多少。而李恪之所以這做也有他的目的。因為,華州是大唐經營了十數年的重鎮,以前他是大唐對付吐谷渾的西北要塞,是西北大軍的屯糧之地。現,即便西北戰事已經結束,可李恪也給自己安排了一條路,那就是便今後生什麼不測,他儀仗的無非就是西北大軍,而只要華州刺史是自己的人,西北大軍的糧道就不會斷。這樣即便自己跟長安生什麼齷齪之舉,自己也不會陷入被動的局面。還有一點就是,李恪讓柴哲威開通了通向西域的商道,他還給了柴哲威一個秘密的命令,那就是多的將糧食儲存華州,以備今後的大軍所需。

    李恪西征吐蕃的時候就位自己想好了退路,那就是經營好西北,扼住長安的西北大後方,再加上并州的精騎和漠北的突厥精騎,只要長安有什麼動靜,并州大軍五天就能殺到,而漠北突厥精騎可以長驅直下,而西北精騎也還需要十天的時間就能殺到長安城下。

    只是,起初他以為自己的這個計劃部署的天衣無縫。

    但現通過武媚娘的一系列分析,再加上李世民對他的猜忌,他現自己的舉動早已被李世民覺。

    李恪認為李世民會猜忌自己,估計就是看穿了自己西北的部署。可是,自己不這樣部署又能怎麼辦?李世民的時候自己還能活,要是死了呢?李恪沒有選擇,他只有這麼辦。

    「卑職參見殿下!」

    孫貳朗率領華州諸將向李恪施禮。

    「貳朗,華州一向可好?」李恪淡淡的問道,其他華州諸將聽不懂,但孫貳朗聽的很清楚。

    「殿下放心,華州很安全!」孫貳朗淡淡的笑道。

    作為軍旅老卒,通過這段時間,有了李恪給他的兩萬陌刀兵,他已經華州組建了自己的班底,現的華州他的絕對的核心,沒有人敢於跟他作對。而這就是軍政一把手的真正好處,將軍政和民政大權抓自己的手,才能真正體現出自己的權利,不然只管軍或者只主政都會受到另一方的牽制。

    「嗯,你辦事本王很放心!」李恪也笑道。

    對於孫貳朗,他確實很放心,才會將這麼重要的位置給他。

    李恪華州逗留的時間不長,只休息了三天的時間就來到了涼州,涼州守將也是李恪的郭侍封,李恪對郭侍封勤勉了一番,這邊繼續向西而行,終於十天之後來到了大唐的西北大城青唐城。

    因為便於管理西北,李恪建議將青海王蘇定方的西北治所設了青唐城。

    而青唐城除了青海王蘇定方之外,還有協助蘇定方管理民政是狄知遜。

    李恪到青唐城,蘇定方和狄知遜出城相迎,將李恪迎到了蘇定方青唐城的王府。

    雖然是青海王,位高權重,爵位顯赫,但蘇定方的府邸很簡樸,沒有一絲奢華之風。

    「定方啊,你的王府也該修建修建了!」李恪淡淡的說道,「青唐城不必長安,氣候寒冷,環境乾燥,你要適時的改善下自己的居住環境啊!」

    「多謝殿下關心,只是微臣久居軍旅,習慣了軍生活,住不慣奢華的府邸!」蘇定的回答道,他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封了王爵就跟李恪平等,依然以李恪的屬臣自居。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大唐的開國至今異性王有幾個,而他能夠封王,這裡面誰的功勞大,是誰給了這麼大的榮耀。

    所以,對於李恪他出了感激,依舊是感激。

    「你們兩人也坐!不用多禮!」李恪對眼前的蘇定方和狄知遜說道,「我們聊聊近長安的情況,晚上本王見見西北的駐軍將領。」

    「諾」蘇定方和狄知遜落座。

    「殿下,你這次巡視西北,可有其他的目的?」

    為李恪的心腹謀臣,狄知遜開口問道。

    「本王這次來西北,就是想跟你們通個氣,順便商量一些問題。」李恪語氣凝重的說道,「長安城生的事情你們知道了嗎?父皇御駕親征,太子李承乾留守長安,書令長孫無忌和侍魏征輔助太子處理朝政,而身為兵部尚書的侯君集卻沒有隨行,就連十二衛軍的左金吾衛大將軍長孫順德也留了長安城。」

    「嗯,確實有點蹊蹺——」蘇定方應聲道。

    作為軍事方面的帥才,他很敏銳的現了其的問題。

    「雖說父皇這次調集了十二衛的四衛共萬大軍,再加上他的扈從千牛衛,長安城也就只剩下了左右金吾衛,但是這兩衛之左金吾衛控制長孫順德,而右金吾衛侯君集的部下甚多。」李恪淡淡的分析道,「所以,這次長安城會翻起一股大浪——」

    「殿下,要緊的還是東宮率啊!」狄知遜語氣凝重的說道,「京城兵馬甚少,太子監國,他自然會將自己的東宮率調集到駐守長安城防和皇宮門戶,可以說,現的長安城已經成了太子的天下。」

    「難道皇上想不到嗎?」蘇定方問道。

    「皇上自然想得到,可皇上現猜忌的是殿下,而不是太子,他很樂意太子能夠自己離開長安時做出這樣的部署,對抗殿下,而這次殿下來西北,皇上沒有猶豫答應了殿下,就是想試探殿下的忠心,只要殿下有什麼不軌之舉,皇上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南下并州收了王長的兵權,再派出程知節去幽北草原安撫突利。」狄知遜分析道,「還有,這次皇上北征高麗,幽北草原的阿史那部各王族成員,皇上肯定會利用他們跟突利之間的矛盾將他們收到自己麾下,以對抗必要時候的突利突厥大軍。」

    「難道父皇就這麼懷疑本王的忠心?」李恪不解的問道。

    雖然,武媚娘已經跟他分析過自己跟李世民的關係,但他還是心存幻想,認為這是李世民的受到了他人的蠱惑,不是自己的本心。

    「功高震主自古就會受到君王的猜忌,何況殿下你還是皇子,手握有數十萬精銳大軍呢?」狄知遜分析道,「而這也是皇上為什麼不調集黑騎軍入主長安衛戍京畿非要自練軍的目的。依照常理來說,當今天下黑衣衛已經成軍,戰鬥力及其強悍,只要皇上給他們一個名號,將他們調集到長安城,京畿安全就固若金湯,可皇上依舊要編練軍,將這樣一支精騎拒之門外,他生怕的就是殿下和這支精騎啊!但是,這支精騎的戰鬥力又很強悍,邊關戰事的時候,他們又是大唐的主力大軍,皇上捨不得解散他們,也沒有解散他們的理由,只能就這樣尷尬的存。現呢?邊關無戰事,殿下數十瓦大軍手,皇上豈能睡的安穩?」

    「可是父皇將長安城交給了太子李承乾,還給他留下了長孫無忌和侯君集等人,他就不怕李承乾有所舉動嗎?」李恪問道。

    「皇上當然知道,可這正是他的一石二鳥之計!」狄知遜鄭重的回答道。

    「————」李恪沉默。

    「殿下,皇上知道長安現的太子李承乾的天下,只要李承乾不安分,被有心人利用,他可能就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那到時候你該怎麼辦?」狄知遜問道。

    李恪沒有說話,依舊沉默,可他已經想清楚了李世民這招險棋。

    「你想進京勤王,可你沒有皇上的旨意,等到勤王成功,皇上肯定追求你擅自用兵罪責,你想要坐視不理,等到皇上趕到長安,你依然會被安上一個瀆職之罪,這裡外你都要受到懲罰,而皇上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了黑衣衛的軍權,將他們解散。」狄知遜分析道。

    「父皇他是想做漁翁啊!」李恪歎息道,一股悲傷之情湧上心頭,他沒有想到後的結果會是這樣,父子之間會成為對手,會走到現的這一步。

    「殿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孽,這裡面也肯定也有其他人的參與!」狄知遜安慰道。

    「本王知道——」李恪淡淡回道,只是表情有點失落。

    「殿下,你說,西北大軍聽憑你的了命了!」蘇定方看到李恪沮喪的表情便大聲說道。

    「定方,不到位不得已,西北大軍不能動!」李恪安撫蘇定方道,「西北大軍的大唐西北的保證,不能輕易入關,再不濟本王不是還有并州的十萬精騎嗎?」

    蘇定方沒有說話,他清楚李恪話裡的意思。

    狄知遜也不說話,也保持了沉默。

    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不管李恪怎麼做,他都處於被動的局面,除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