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唐朝當皇帝

小說博覽 第五百四十七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 文 / 七月初三

    時間過的很快,但朔方大唐敗北的消息而已傳到了太原,太原姓是一片嘩然,根本就沒有想到大唐唄敗北,還會損失那麼多人馬。姓們對太子李承乾不敢議論,只能將怨氣撒了李績身上。頓時之間,李績便成了過街的老鼠,太原城是人人咒罵,天天喊著要朝廷懲治李績以儆傚尤。其實,太原姓除了對李績有怨氣外,對李承乾也不感冒,他們借李績的機會向朝廷宣洩不滿,就是表達了太子李承乾的不滿。太原姓感受到了李恪太原給他們的好處,使得他們生活富裕安康,他們便將自己當做李恪的子民,心裡期盼著李恪能夠進入東宮,坐上太子之位。除了太原姓,漢學院的士子們對李績也的口誅筆伐,然將李績列到了賣國的範疇,利用各種言論對李績攻擊,以洩心頭之恨意。只有陸軍學院的學生一反常態,沒有做出出格的舉動,反而個個上書,陳述自己的戰術和戰略,有的則是寫血書自薦到朔方從軍。李恪心裡清楚,陸軍學院學生肯定被李績做過引導,才會顯出這麼高是素質。而漢學院的士子們,則是出於自己是士子善議國政的秉性,還有可能是李泰派到漢學院任教的幾名教員的授意。但不管怎麼說,太原城的民心對李績非常不利,即便是對李承乾,太原姓明面上不說什麼,但心裡也很不鳥他。

    李恪一天出了思考對吐蕃和吐谷渾聯軍的破解之法,就翻閱陸軍學院的學生寫給他的關於陳述大唐對吐蕃和吐谷渾戰役的戰略構想,戰術運用等,讓李恪倒是充實了很多。而李恪這段時間也保持了沉默,聽從了狄知遜和許敬宗的意見,以靜制動。

    十二月旬,李恪終於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讓他回長安歡佳節。李恪便下令王長前去准車馬,讓阿史那雲和武媚娘準備行裝,跟他一同回長安。兩日之後,李恪安排妥當了長安的一切事物,他的車隊開始出向長安而來。李恪一行出了八輛大車外,還有五鷹衛相隨。平常李恪回長安時只帶二或者三護衛,而這次他卻是帶了一千人,這不是李恪顯擺,而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聽了狄知遜和許敬宗的分析,他清楚吐谷渾和吐蕃的使者會到長安,他們的目的是利用一次勝利向大唐施壓,想要取財物,還要求娶公主。而大唐這種情況下要麼強硬,跟吐蕃和吐谷渾打下去,直到滅了兩國為止,要麼就是妥協和退讓,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李恪帶領真多黑衣衛,目的便是想壓壓吐谷渾和吐蕃的囂張氣焰,讓兩者清楚大唐還有這樣一支強悍的騎兵,只要大唐願意,依然可以派到朔方跟他們血戰到底。

    其實,李恪還想多點人馬回長安,用自己身邊黑鷹衛的氣勢震懾一下吐谷渾和吐蕃的使者,讓他們收斂一點,但他北府兵馬大總管的官職和親王爵位的權限只能容許帶一千人馬,他也是沒有辦法!

    這日,李恪的一行人就像一條黑色的長龍一般,緩緩的出了太原城。太原城的姓看到北王要回長安,便交道相送,是將李恪一行人送出了太原城外十里的位置。大唐這次的敗仗讓太原的姓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北王的存會太原城的大家是多麼的幸福,也為朝廷沒有任用北王而感到沮喪,對朝廷甚為不滿。他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生活一個大唐軍神般存的北王殿下治下,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至少,不會害怕自己的家鄉慘遭侵略和qiang劫,不會害怕自己的軍隊打敗仗,不會覺得給自己和唐人丟臉。大唐一擊擊潰了突厥,取得是無上信心這次跟吐谷渾的一戰讓李績敗的乾乾淨淨。

    李恪這次回長安是按照行軍速,用了四天便道了長安城,城外時,李恪看到進城的姓臉色多了份憂鬱之色而少了份豪情。李恪很清楚,這便是大戰敗北所造成的影響,對於這場大戰,長安姓的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打出當年大唐打敗突厥的氣勢,只是沒有想到會敗北,還會敗的這麼慘,然讓十二萬大唐將士婚喪擾蘭。

    姓城門口看到李恪的車架,臉色則是露出了淡淡的欣喜,看到李恪身邊的一千殺氣騰騰的鐵衛,他們的心裡也有了希望,開始嚮往北王殿下能夠率軍出征,能夠打敗吐蕃和吐谷渾,能夠給大唐挽回尊嚴,能夠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

    「北王殿下——」

    「參見北王殿下——」

    李恪車架經過的地方,不時的傳來長安姓的問候,聲音很幽怨,似乎向他傾訴自己心裡委屈和不滿,看的李恪心頭愁緒萬千,不斷的跟行人招手,用此方式安穩長安姓。緩緩的李恪才車架到了北王府,楊恩早已等候,看到李恪的車架到了府門口,門大開,將車架迎接了王府。李恪身邊的一千鷹衛也進了北王府。

    回到王府,楊恩剛將李恪一行人安排妥當,他便來到書房,向李恪匯報近長安出現的一些情況,以便李恪能夠及時掌握長安的情況而不至於出錯。通過楊恩的匯報,李恪清楚現的朝堂依舊有樞大臣共同處理政務,太宗則依然臥病床。太子黨一系人比較低調,似乎忙著為李承乾開脫,東王李泰一系則是顯得很高調,想辦法羅朔方戰敗跟李承乾有關的證據,想利用這次機會將李承乾逐出東宮。而楊恩也告訴李恪,吐谷渾和吐蕃的使者已經到了長安,他們就住驛館,但還沒有見到李世民。吐谷渾來到使者依然是李治歲時的吐谷渾左賢王伏真,吐蕃的使者則是吐蕃國的大相祿東贊。

    對於伏真李恪見過幾面,有點影響,清楚他的吐谷渾的王族成員。但對於吐蕃的大相祿東贊,李恪則是很陌生,就連大相吐蕃代表著什麼職位都不曉得,而李恪也想去瞭解這些自己認為不必要的事情。他的心裡,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滅了吐谷渾,滅了吐蕃國。

    而就楊恩跟李恪書房談論長安近局勢的時候,門外王長喊道,「殿下,宮裡內侍傳召,讓你進宮面聖!」

    「面聖?這麼快?」李恪疑惑道,自己這剛到長安,剛回到王府還沒有休息片刻呢,怎麼就讓自己進宮面聖呢?難道生了什麼大事嗎?李恪便向楊恩詢問,楊恩也搖頭歎息,示意自己不清楚。

    「你去準備車架!」李恪對王長說道,自己和楊恩則是來到了聚義殿,就見王德正聚義殿裡焦急的等待,看到李恪,急忙對李恪說道,「殿下,皇上讓你進宮商議大事!」

    「好,本王這就跟王公公進宮,請!」李恪擺手道。

    「殿下請!」王德謙虛道。

    李恪也不推辭,大步走了王府,等上了王長的車架向皇宮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