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1895血在燒

第一卷 血戰台灣 第83章 個人崇拜 文 / 西門吐血

    「中國會亡嗎?我的答覆是:不會亡!絕不會亡!那我們台灣會亡嗎?我的答覆仍然是:絕不會亡!為什麼?為什麼不會亡?」

    「因為我們台灣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土地,它從未一刻離開我們祖國懷抱,它往後也將絕不會離開我們祖國懷抱!我們台灣人生來就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只要我們中國還存在的那一天,只要大陸上我們億萬同胞還存在的那一天,我們台灣,我們血脈相連的台灣人就仍然有存在的一天!」

    「任何侵略者,無論他是如何強大冷酷,也無論他是如何殘暴兇惡,他也無法讓我們每一個台灣人,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屈服低頭!戰爭才剛剛開始,復仇之火才剛剛點燃,誰侵略我們土地,誰焚燒我們家園,我們也必將以同樣方式反敬我們的敵人!我們紅標軍只要仍然繼續在奮戰,必將讓每一個侵略者們明白:寇可往,我亦可往!」

    「但這場戰爭能夠速勝嗎?我的答覆是:不能速勝!我們台灣保衛戰,我們的抗日戰爭必將是一場全面而持久的戰爭!我們必然經歷戰爭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倭寇的戰略進攻時期,第二階段是戰爭相持時期,第三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時期!而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這很可能是一個極為漫長且痛苦的時期,我們能否熬到第三階段,並且獲取最終戰爭勝利的關鍵,便在於是否有充足的準備應付這較長的第二階段,忍耐並熬過這段極為艱難的路程!這意味著誰的忍耐性更強,誰的戰前準備更充份,誰的意志更堅定,誰能咬牙堅持到最後,誰便是這場殘酷無比的戰爭最後勝利者!」

    「所以時甫兄啊,我們台灣人要想打贏這場戰爭,我們紅標軍要想打贏這場戰爭,關鍵的關鍵便是在於對戰爭相持階段要有預先充足的準備,無論是財力、人員、物資以及軍械上的準備都要做到未雨綢繆,精心佈置!為了打贏台灣保衛戰,在此之前已經有無數的紅標軍將士倒在血泊之中,在此之後還將有無數的紅標軍將士倒在血泊之中,他們的犧牲絕不能在我們這些生者手裡白白地浪費,他們的犧牲必須成為我們鋪平通往戰爭最終勝利的道路!」

    「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能置身其外,武器雖然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卻並不是決定的因素,最終決定這場殘酷戰爭成敗的關鍵是人,也只有人,因為戰爭的偉力最濃厚的根源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存在於我們對勝利的強烈渴望,存在於我們對家園的摯愛,以及承擔著對親人的責任,只有調動我們每個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動員我們身邊每個人的戰鬥熱忱,我們才能彌補種種缺陷,克服一切困難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

    「時甫兄,戰爭才剛剛開始,最殘酷的一幕卻還沒有到來,但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等待那一天的到來!我現在只希望你能夠馬上離開台灣,到東南亞,到美國,到歐洲,利用你的人脈和信息資源,以及當地華僑對我們這個古老國家興旺強盛的炙烈熱忱,去構建一個龐大而充滿力量的商貿網絡,在我們紅標軍最漫長也最痛苦的第二階段——戰爭相持時期,給予我們資金、物資、槍械甚至是人員上的援助,幫助我們挺過那段艱難時光!」

    「我們台灣,我們台灣人,我們在場的每一個堅持到最後的人,都希望在那段艱難的時光中,有人能帶給我們最大的援助,支撐我們繼續戰鬥下去的信心和意志,而那人,我希望就是你,因為我相信,整個台北,甚至整個台灣,只有你才有這個能力做到,只有你才有這個能力在海外為我們紅標軍構建一個龐大而雄厚的支援網絡,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奮戰的紅標軍提供資金、物資、槍械甚至是人員上的鼎力援助!」

    「時甫兄,為了我們台灣,為了我們台灣人,你願意離開台灣,離開自己的家園,去海外,去更廣闊的地方去開闢新的戰場,為了我們紅標軍的未來,為打敗入侵的倭寇?」

    林維源,甚至包括周圍的紅標軍高級成員都被郁笑城那一番《論持久戰》所震憾,尤其是談及戰爭的三個階段,更是讓每個人對眼前這個年輕的首領的睿智、犀利、客觀與冷靜的思維和規劃欽佩得五體投地,連那桀傲不訓的劉輔臣也不由呆立當場,他的三綱五目與之宏大戰略構思相比,當真是熒蟲之光比之皓月之明,無法比擬,對郁笑城的才識更是心服口服,心中更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輔佐首領,做從龍首功之臣。

    「啪啪啪啪!」劉輔臣第一個打破了寂靜,不顧旁人驚詫的眼光,用力地鼓起掌來,大聲喝道:「好一個絕不會亡,好一個論持久之戰!師亮不如首領,師亮不如首領啊!」說著,竟然深深地彎下腰行了一個極大的揖禮,以示對郁笑城的敬重。

    他的這番行舉倒讓年輕的首領又好氣又好笑,如果這個狂生知道自己是借用老毛的《論持久戰》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添油加醋改頭換面一番,還會不會如此震驚與恭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看來穿越的好處還真不小,能讓本來智力平庸之人一躍而成時代的智者。

    「盟主……咳咳!」林維源剛一開口,突感似乎有些不妥,便側過身,悄悄湊到一旁老友邱逢甲的耳邊,低聲問道,「為什麼你們都喊他是首領,而不叫他盟主?難道他現在不是已經成為我們全台抗日總盟主了嗎?不該這麼稱呼他嗎?」

    邱逢甲愣了一下,不由側一下頭看一旁的劉輔臣,他不願喊郁笑城「盟主」,那是因為他本身就反對這個「盟主」稱號,如果按他所想郁笑城坐上台灣民主國繼任「總統」之位,那他早就山呼「總統萬歲」不亦樂乎,因此天然地迴避「盟主」之呼,而仍以「首領」相稱,但他卻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高喊「盟主萬歲」的狂生,離開會場之後,便再不提「盟主」一詞,而是處處以「首領」相稱,這讓他感到十分的驚異,不過他腦子飛轉得極快,馬上就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

    在會場上,在眾目睽睽之下,為了收攏人心,為了堆聚人脈,劉輔臣自然要高呼山呼海呼「盟主萬歲」,而下了會場,到了私堂,無論郁笑城頭上頂著什麼樣的頭銜,在他,以及在所有紅標軍的心目中,都只有一個敬稱才能配得上他,那便是「首領」稱呼。

    在所有的紅標軍眼裡,首領永遠都是只有一個,首領永遠都是至高無上,首領永遠都是無可取代,因為「首領」這個稱呼包含著所有紅標軍將士們對郁笑城濃厚而深沉的信任和忠誠,也包含著所有紅標軍將士們對郁笑城的崇敬和愛戴,只有在呼喊「首領」這一稱呼的時候,他們內心的情感才能隨之共鳴,並得到激勵,在他們心中已經沒有任何一個詞語可以替代它,因為它已經成為郁笑城的化身一般,已不分彼此。

    這也是為什麼劉輔臣以及其他的紅標軍哪怕就在郁笑城做得全台抗日總盟主之後,仍然以無比崇敬的口氣稱呼他為「首領」,而不是什麼「盟主」,這也可以從側面看出紅標軍內部對郁笑城狂熱的崇拜和信任,甚至可以看出誰才是真正的紅標軍。

    想到這一層,邱逢甲額上的汗頓時淌了下來,暗暗慶幸及時發現這一點,畢竟他早有心擠入紅標軍核心圈,如果紅標軍內部的潛規則不嫻熟掌握,恐怕不只是讓人嗤笑,更有可能被人擋在紅標軍高層圈子的外面而永不得入。

    「咳咳!」他立刻清了清嗓子,抬起頭學著其他紅標軍的模樣用崇敬的目光看著郁笑城,對耳畔邊低聲詢問的林維源故意大聲回應道,「我們紅標軍永遠都只認得一個首領,永遠都只聽從一個聲音,永遠都只服從一個意志!無論首領變成盟主亦或是總統,還是變成其他什麼,我們每一個紅標軍都永遠效忠,永遠追隨首領一人!什麼稱呼都無法替代『首領』一詞,什麼稱呼都無法替代我們對『首領』的崇敬和愛戴!我們永遠都只稱呼『首領』,永遠銘記『首領』教誨,永遠朝著『首領』指引的方向前進,絕不停止,絕不後退,絕不懊悔!」

    「好!說得好!事實就該這個樣!」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大聲喝采,並且還「啪啪啪」地用力鼓起掌來,引得眾人皆側目相看,但見一個身材瘦削的年輕人雖一臉冷靜安靜,但目光卻極其犀利,無論誰的目光投過去都能感到他眼眸中那炙烈迸射的奪目光采。

    郁笑城第一次聽到這麼肉麻的吹捧,那一刻都感到渾身毛孔豎了起來,看來邱逢甲見風使舵、溜鬚拍馬的功力可真是到了爐火純青地步,不服不行啊!也難怪歷史上的邱逢甲會在唐景崧內渡逃跑之後,也跟著卷款逃回大陸,為人相當不吃虧。

    不過被人這麼吹捧,他也是相當的受用,雖然內心反覆警告自己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但畢竟還是年輕人,依然有輕飄飄得意感,但是當他看到旁若無人大聲喝采之人竟是從台北城內救回林維源的賀志強時,尤其是看到對方眼裡迸射的狂熱而炙灼的崇拜光芒時,他的內心中突然感到一些什麼觸動,一些他自己一時間也無法說清的不安的觸動。

    「首領,我的首領,時甫願意服從首領一切指令,聽令調遣!首領要時甫往哪裡去,時甫便往哪裡去,為了台灣,為了我們紅標軍,為了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時甫可以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林維源聽得邱逢甲點醒,頓時如夢方醒,激動地拜倒在地,大聲道,「時甫的命是首領救的,這條命從此便是首領的,時甫願為首領,願為紅標軍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當郁笑城將林維源從地上扶起來的時候,他看到圍在四周的紅標軍高級軍官們那炙灼狂熱的目光,在他的大腦中猶如閃電一般劃過一道令他內心極為震驚的念頭——啊,那是個人崇拜啊!難道說在這個時代,屬於我的個人崇拜就從此開始了嗎?

    在那一刻,他不知自己應該感到狂喜,還是恐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