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第二卷 逐鹿中原的野心 三十三 厲兵秣馬的準備 文 / 可安天下

    第三十三章厲兵秣馬的準備

    冰天雪地裡,八萬足輕正在長途跋涉進行奔襲,從兵庫津到京都的路程,劉淮讓這些剛剛享受一日三餐不久,身體素質勉強有提升的雜魚們,來回往復的折騰。

    沿途不少足輕在風雪中滑倒,但是只要不失去戰鬥力,就會被隊正(十夫長)喝止,強行命令其爬起繼續前行,直到精疲力竭,甚至不少足輕被凍傷,京都內的醫館早就人滿為患,四處都是凍傷的足輕。

    武士們的訓練則相對輕鬆,但是策馬在風雪中奔襲,照樣不好受,而且劉淮同樣規定武士必須訓練步戰,披著重甲爬山衝鋒的武士們也有不少倒霉的傢伙在風雪中非戰鬥減員。

    儘管訓練強度很大,但是無論武士和足輕都樂此不疲,為了維持高強度的訓練和保持士卒高昂的鬥志,劉淮不僅開出了巨額的賞賜,還以軍功爵位刺激,用於封賞士卒訓練的錢財、土地相當驚人。

    為了維持高強度的訓練劉淮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征發了數萬民夫,在冰雪中,建造起高達數十丈的城牆(模仿大都的城高)作為練習攻城戰之用,無數鐵匠、木匠從東瀛各地被徵召,日夜不停的打造各種軍用器械。

    每天所花費的物資和金錢不計其數,各種後勤和消耗相當驚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奇襲大都的計劃。

    為了鞏固統治,大權在握的劉淮對原來麾下的武衛軍大加封賞,從武衛軍中抽調精幹的尉官,派出擔任各地的城主,一時間受蔭得官者有如過江之鯽,這些城主都得到的劉淮的大肆封賞。

    而劉淮對麾下的將領更是寵眷無比,屢加賞賜。比如操練水軍的金大通,不僅遷居賜第,還賜給銀、絹、緡錢各一萬,彩千匹,金銀器皿、錦綺帳褥六百八事,至於賜珍玩、酒食,更是不曾間斷。出征在外的武衛軍副統領劉懋,校尉劉正等將,除了給金銀以外,還不斷賞賜大量的土地。

    「國之雖大,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還不瞭解劉淮造反計劃的大友賴泰被數量龐大的財政開支震驚了,負責財政的他忍不住就對劉淮進言道。

    「府庫可是空虛了?」劉淮詢問。

    「不是,各種財貨堆積如山!」大友賴泰回答。鐮倉幕府多年的收藏,特別是北條家族的內藏庫更是擁有幾百年來歷代執政收刮的驚人財富,再加上劉懋、劉正二人洗劫了奧州,金、銀、銅錢更是堆滿的倉庫。

    「既然府庫充足有餘,不過是些許開支而已,不足多慮!」劉淮漫不經心的說道。

    些許開支!

    大友賴泰為劉淮言辭所震驚,只是短短月餘,就用去了相當於鐮倉幕府五年的財政支出!大友賴泰已經從蛛絲馬跡中推斷中,劉淮正在進行一個異常龐大的計劃,這個來自天朝的將領,在征服東瀛後,恐怕已經把目光投向了中原地區!一念至此,大友賴泰就不再進言,小心翼翼的恭敬退出。

    此時天寒地凍之中,一匹快馬急馳而入覆蓋皚皚白雪京都,直奔六波羅探題府,來自日本西北奧州的軍情很快呈到了劉淮的手裡。

    正是校尉劉正的軍報,劉淮拆開視之。

    「末將征至日本國最東北之地,見一大島,名曰:『蝦夷』,蝦夷人以禽獸魚肉為食,不知五穀,不通語言,擅長射箭,削用魚骨為箭頭,上面塗滿毒劑,戰時婦女隨軍,把木頭削成幣帛狀,向天誦鳴。勇悍異常。

    蝦夷人把頭髮紮起來,身上刺花紋。冬天住在洞穴裡,夏天住在樹上,用毛皮做衣服,喝血,像鳥獸一樣在山野裡飛馳。

    蝦夷島地形複雜,民風彪悍,戰之不利,即使戰勝,蝦夷人可以躲到山林隱藏起來。不如撫之,以財貨賄其首領,收其勇士為精兵可做前驅!末將不敢擅自主張,懇請統領大人決斷。」

    劉淮看了大為讚賞,立刻回信一封,命劉正可以「便宜行事」,未開化的原始民族,正是非常合格的兵員,眼下,自己需要大量的步兵以作攻城之需。日本最東北的蝦夷島,就是現在所說的北海道。擁有廣袤的森林和原野、蔚藍的大海,

    蝦夷,這是一個漁獵民族,有自己的獨特語言和文化,他們不高的身材、淡褐色的皮膚及波狀翻捲的黑髮,都顯示出其與大和民族不同的特點,這個時代的蝦夷還不是日本的領土,蝦夷人是日本人一直敵視和鎮壓的民族。蝦夷的歷史可追溯至舊石器時期或新石器時代,他們才是日本列島最早的居民和主人,

    天生就是水陸二棲的戰士,可以駕著獨木舟在海上游弋,也可以持槍在林中逐鹿奔跑,劉淮相信只要稍微訓練一下就是一隻強悍的精銳之師!

    揚州

    城外鼓聲震盪,三萬軍背嵬軍駐馬大營外,軍容整齊,旌旗林立,而騎兵之後,七萬步卒同樣精捍之色盡顯其表,這些由北方流民、和原駐軍的精銳整合而成武銳軍,在和蒙古人交戰中凶悍異常,威震天下。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整整十萬大軍,這是李庭芝手上的王牌,勵精圖治兩淮多年積攢下來的家當。

    李庭芝的身旁一將赫然就是邊居誼,他日夜兼程的爬山涉水趕來,報告元軍過江的消息,所獻的攻佔襄陽阻斷元軍後路的計策和李庭芝不謀合和。

    早有準備的李庭芝立刻就集結好了大軍,整裝待發。

    就在李庭芝準備下令麾兵西征襄陽的時候,此時遠處一騎急馳而來,邊居誼震住了,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報!鄂州統制張晏然、漢陽都統王儀、德安知府來興國皆以城降。蘄、黃、江、池、安慶等州府也先後降附,荊湖易主!」前來稟道的斥候帶來了駭人聽聞的戰報。

    「什麼?」李庭芝震驚了。荊湖重地,特別是鄂州易主,讓李庭芝驚詫不已,鄂州重鎮,常備兵馬六萬以上,如此重兵駐守堅城,居然不戰而下,李庭芝麾兵襄陽,阻斷元軍後路的計劃是建立上,鄂州不失的情況之下。

    如今鄂州失守,荊湖易主,本就是魚米之鄉的荊湖落入元軍手裡,即使阻斷後路,元軍的糧草也可無憂。

    古時候南宋的鄂州並非今天的湖北鄂州市,而是位於湖北的武昌,地處長江中游,扼漢水入口。在南宋行政區劃分為歸屬荊湖北路領轄,與襄陽、江陵構成了京湖防線,隔江與淮南西路為鄰,東南壽昌軍與江南西路接壤,形勢十分險要。

    西可以援蜀,東可以援淮,北可以鎮荊湖,鄂州安!則荊湖之路穩,江浙之諸郡也可高枕而臥!

    「一群逆臣賊子!」李庭芝大呼,吐血倒地。

    邊居誼也呆住了,他日夜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從陽邏堡趕來把元軍過江的消息匯報,沒想到這些逆臣的投降速度比他還快,他才剛到揚州,整個荊湖地區就投降了。

    大宋朝庭啊!現在該拿什麼來拯救你!

    邊居誼仰天長歎。

    元軍佔領鄂州等地後,處在震驚之中南宋朝庭惶恐不已,南宋高層陷入了一片混亂,而這時候太學生和群臣上疏,一致要求出師抗元。六神無主的宋庭才下令賈似道在臨安設立都督府,抽調各路精兵十三萬,從水路出發,出兵抵抗元軍.

    賈似道帶了大批輜重,船隻首尾相接達百餘里,途經安吉,他的樓船因過於龐大擱淺在攔河壩上,賈似道雖驅使千名士卒下水,也無法拖動,只得換船繼續前進。

    大軍開到蕪湖的時候,賈似道派使者去元與元軍聯繫議和,又從蕪湖放回元朝俘虜,並送荔枝、黃柑給伯顏,請求稱臣輸歲幣。伯顏以賈似道曾經失信,拒絕議和,回遣使者對賈似道說:「未渡江,議和入貢則可,今沿江諸郡皆內附,欲和,則當來面議也。」並繼續進兵至安慶、池州。

    賈似道曾經扣押元朝使者,因此恐懼不敢親自面議,計窮之下只得命孫虎臣統領精兵七萬屯駐池州下流的丁家洲,又命夏貴以戰艦二千五百艘橫亙江中,他自己則率領後軍駐紮在魯港。

    然而此時的夏貴水師自陽邏堡之戰鬥毫無鬥志,賈似道又不捨得出大錢犒賞,而原本夏貴在貪污軍餉後嫁禍給賈似道後,因此水軍士卒都對賈似道憤恨不已,作戰的時候消極怠工,出功不出力。

    元軍統帥伯顏令蒙古騎兵衝擊孫虎臣的部隊,在岸上又用威力巨大的巨石炮,投石猛轟水面戰艦。孫虎臣的步兵無法擋住蒙古騎兵的猛烈衝擊,毫無戰心的抱頭鼠竄,而夏貴的水師本來就怠戰不前,見到孫虎臣撤退,也毫不遲疑的掉頭就走。

    後軍的賈似道見水陸二軍潰敗,驚慌失措之下也奪路而走,伯顏命步騎左右掠擊,追殺一百五十餘里,溺死無算,得船二千餘艘,及其軍資器仗、圖籍符印,宋軍一潰千里,被殺和落水溺死者不計其數。

    1275年二月,宋元雙方數十萬水陸大軍決戰於丁家洲,宋軍大敗,自此南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反擊的實力了。

    ps: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幫忙點擊加入書架,求推薦.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