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材料為王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專利申請專項基金 文 / 急凍人

    郭逸銘在和奧爾森通話的時候,門外來了個女文員敲門。舒雨菲前去開門以後,和對方說了兩句話,然後跟著對方離開了,大概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她去處理。

    臨走時,她順手帶上了門。

    等到他打完電話,雙手撐頭慢慢思考奧爾森鼓動所有在於日本內存商競爭中,利益受損的美國生產商,一起遊說國會議員,打算將日本人擋在美國市場之外的做法,這其中的利弊得失。過了一陣,舒雨菲悄悄推開了門,見他正在沉思,也不敢打攪,就站在不遠處靜靜等待。

    「什麼事?」郭逸銘抬起頭來,疑惑地問道。

    「董老來了,正在會客室。」舒雨菲小心翼翼地說道。

    「來了就來了,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郭逸銘看舒雨菲表情,猜測事情可能不是那麼簡單。董老和他可是在最早來國內投資就認識了。兩人一老一小,都在技術上卓有見地,交往多了,兩人早就成了忘年之交。對方和他也沒有什麼客套,每次來了也不一定會找他,都是自己跑去和相熟的研究人員討論技術問題。這次會按照客人求見主人的禮數在會客室等他,自然不會是單純來串門那麼簡單。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郭逸銘腦子一轉,想通了其中的因果關係。他不敢讓老人多等,立即站起身繞過桌子大步向外走:「我這就過去。董老也是,他跟我還有什麼客氣的,還專程在會客室等……」

    「材料所傅書記也來了。」舒雨菲小碎步跟在他身邊,說明了原因。這也是秘書的職責,既要處理好各種煩雜事務,不讓老闆操心。又要在必要的時候,讓老闆盡可能多瞭解必須知道的細節,以免老闆判斷失誤,做出錯誤的決定,其間兩者如何均衡,全在秘書個人把握。

    原來如此。

    看來有求於他的不是董老,而是傅林傅書記。

    傅書記現在在中科院可是紅透半邊天的人物,在他的領導下,材料所最先和西部計算機公司搭上關係。從78年春,到82年春,整整四年時間,在中美電子研究所蒸蒸日上,事業越做越大的時候,材料所靠著近水樓台先得月,也是獲益匪淺。早期的磁性材料制備、磁盤、伺服電機、軟驅、軟盤等等生意,他是西部計算機公司最大的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商。雖然後來磁性材料制備等等業務被上級部門轉給了其他兄弟單位,他們就選了一個供應各異向磁頭的任務,但依然得到了豐厚的資金、技術上的回報,日子比國內那些勒著褲腰帶過日子的兄弟科教單位來說,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沒法比。

    兩年來,材料所下屬磁帶廠徹底把各異向磁頭技術吃透了,並且經由長期向西部計算機公司供應磁頭,形成了產學研良性循環。資金跟得上、背靠材料所、又能借用中美電子研究所精密車間幫助改進生產設備,磁帶廠在磁頭技術上的研究生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不過國內對專利這東西實在是毫無意識,在中美電子研究所帶動下,材料所現在懂得有了新技術要立即著手轉化為生產力,才能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得到更高額利潤,從而對研發形成回饋,加速技術進步。因此,材料所上下一干人,都極為熱衷如何將新技術運用於生產,磁頭質量是越來越好。

    根據磁帶廠所採用的最新生產工藝,在大規模生產條件下,軟驅磁頭已經能平穩地固定在2.88兆軟盤讀取能力,而不是當初品質起伏波動較大的試產品。

    知道將技術盡可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卻絲毫沒有將這些技術在國際上申請專利的想法,郭逸銘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材料所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他也就不客氣地將專利的發明人算到了中美電子研究所的頭上:與其以後被別人申請了專利,將果實摘走,還不如自己來享受這份成果。他也算是有良心,將材料所算作了該項技術的共同研發人。

    對於郭逸銘的做法,材料所只是哈哈一笑,開玩笑似地跟他說算他還有良心,要是敢跟材料所收專利費,那他們就要跟他拚命了。

    不過他在多次接觸以後,從董老等人處瞭解了原委,才知道事情並非他所想像那樣,材料所不懂得專利的好。專利的好處,材料所的領導幹部研究人員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不知道。可就是他們想,也沒錢申請國際專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材料所現在是賺了不少錢。

    但按照國家外匯管制規定,這筆外匯收入全都被國家收走了。國家對外匯都是統一管理,大多數單位都沒有機動外匯,用錢需要像上面打報告,批准後才能用批文去中國銀行支領。材料所賺的外匯,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換成了人民幣下撥給所裡,算是給他們增加的研究經費。此外,材料所要動用外匯同樣需要打報告,哪怕只是從國外購買一疊打印紙!

    申請專利的報告,他們其實早就打過了。

    可等了差不多兩個多月,院裡答覆下來:這錢不批!

    理由也很充分:申請專利是要花錢的,而且花費不少。一項專利少說也要一兩千美元,長期維持花費更多,還不一定能看到受益的可能。專利這種東西,有人用它,它可以身價百倍,沒人用,它就一錢不值。國內的外匯非常緊缺,要用於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成套設備、購買國內急需的各種生活用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哪裡有錢給他們這樣浪費!

    浪費!

    沒錯,上面就是這樣答覆的。

    材料所這兩年在磁頭上也研發出了一百多項新技術、新工藝,全部申請專利的話,頭期就是20萬美元。沒人用,他們就只能幹站在河邊,眼看著錢被嘩嘩地扔進水裡,連個響都聽不到。而且不是扔一次,而是過幾年就要再扔一次。在這個過程中,專利是否會被別人看中買走,誰也不能打包票。

    上面誰也不願承擔由此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研究來研究去,乾脆就把它否了。

    郭逸銘願意申請,那就拿去好了。反正這技術最早還是從他那裡學來的,並且西部計算機公司有錢,早早就申請了全套的專利技術。材料所新開發的技術,也主要是對這種磁頭生產工藝的改進,用在其他地方並不明顯。郭逸銘拿走,也算是還了他一個人情,說也沒說什麼。而且當郭逸銘實在看不過去,跑到材料所將他們的各種技術、只要是非國家保密性的技術(這種機密資料也不會給他看),發現國際上沒有、也確有價值的,都拿去用兩家單位聯合研發的名義申請了專利,上面都予以了默認。

    前前後後,郭逸銘從材料所淘來的技術多達上萬。這樣多的技術,光是專利申請費就是幾千萬美元,他也不可能花這麼大一筆錢全部都給申請專利,就從中挑選了看起來應用前景最廣泛的一千多項技術,跑到美國去申請了專利,為此花費了數百萬美元。

    結果這些技術中,還真有被人看中的,陸陸續續以授權的形式,收回來80來萬美元。郭逸銘爽快地分了一半錢給材料所。

    這下院裡可樂了。

    想不到這玩意兒還真能賣錢!

    雖然投入也大,但反正郭逸銘出資,他們淨賺,何樂而不為?抱著這種不撿白不撿的心態,中科院把資料庫來了個大清理,只要不是涉及國際機密的技術,全都一股腦扔給了郭逸銘,讓他組織人手從中看看有沒有可能賣錢的好東西,然後拿到國際上去申請專利,看看還能不能撿點漏。

    院裡的好東西就更多了,郭逸銘樂得嘴都要笑歪了。

    其中有些好東西,他做夢都想拿過來,早就垂涎三尺了。但苦無無法張嘴,結果人家還倒貼上來,把所有的資料都給他送來,還歉疚地表示資料太雜太亂,可能會耽誤他們很多時間。

    郭逸銘會怕資料太多嗎?

    怕才怪!

    不就是沒錢嗎?沒事,你們沒錢,我有啊!

    公司從81年7月c/r81上市,到82年3月,處理器總計賣出去190多萬枚,每枚批發價59美元,共計回收資金1億1千多萬美元。郭逸銘除了拿出了2000萬投入到巴基斯坦繼續完善馬爾丹分基地,預撥給研究所3500萬用作研發經費,4000萬用作美國總部及計算機大賣場日常營運開支,剩下的近2000萬全部被他用來作為專利申請資金儲備。

    他組織了一大批人手為這些專利編寫技術節略,將其錄入計算機數據庫,轉送到他面前,由他親自審定。他相信,以他在電子技術上的深厚積澱,以及領先現代科技數十年的眼光,一定可以將這批技術中發掘出最大的利用價值。

    在浩如煙海的技術資料中,他果然發現了許多令他欣喜若狂的好東西。

    有些技術,和國際上的專利有所重疊,但從節略中看出來,屬於和國際專利不同的分支研究方向。在他的記憶中,這些技術後來都有深入地研究,並取得了可觀的實用效果。還有些技術,現在沒有多大價值,但在未來技術進步中,也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就像硅晶體技術,早期誰也沒把它當回事,可卻成為現代電子技術的技術源頭。

    沒有這些底層技術作為初始研究的基礎,更深入的技術研發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好似無本之木。

    他粗略估計了一下,這些涉及到以後技術進步的底層專利如果採用授權的方式賣出去,以後一年光專利收入起碼也能創造幾十億美元的價值!

    他簡直就是挖到了一個大寶石礦,還是持續不斷產出優質寶石的極品礦!現在就是有人用南非的鑽石礦,和這些資料擺在一起讓他選,他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資料!

    一個會開採光的寶石礦,和可以不斷創造新的價值的專利技術,該選哪樣這還用問嗎?

    他已經決定了,等到下一批資金回籠,就對部分專利進行深入研究。以其作為底層專利的擴展分支不斷將其延伸,繼續深入挖掘其應用面,慢慢將基礎夯實。等到該技術所涉及的各個分支技術全都被他佔了個遍,並隨著專利擁有期,一點一點對其進行技術升級,從而保證專利永遠在自己手裡。

    到時候,看那些未來的高科技公司如何繞過他的專利門檻,除了把肉伸過來讓他割,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院裡的資料庫實在是太龐大了。

    畢竟作為代表國內最高研究水準的科學聖地,數十年的積累可不是說笑。光是把這麼多技術資料大致翻一遍,都絕對是個浩大的大工程。

    好在郭逸銘也不著急,他專門組織了一個班子,一面翻閱資料,一面摘寫技術節略,並進行計算機資料整理,以充實研究所自己的技術資料庫。

    他準備用幾年的時間,將最有價值部分的技術爭取都囊括到自己名下。為此,他不惜延緩其他技術的開發,動用今年的所有公司利潤,用上億美元來開設一個專利申請基金。

    材料所的好處,讓其他兄弟單位看了都為之眼紅。

    說實話,現在中美電子研究所的名聲早已傳遍全國,材料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近水樓台得到的好處,全國的科研教育單位看著早就眼紅之極。這下聽說技術也可以賣錢,材料所又得了大好處,全國各地的科教單位全都摁捺不住內心的嫉妒了。現在全國的研究經費都一減再減,好多單位都揭不開鍋了,研發人員被拖欠工資都成為常態的時候。

    材料所本來就已經肥得流油,現在又撈到這麼大個好處,所有人都憤憤不平,覺得你的資料值錢,難道我的資料就是廢紙一堆?來洽談的科教單位絡繹不絕,電話都差點把研究所打爆了。

    他們聽說這邊還在整理院裡的資料,謄寫技術節略,實在騰不出人手,各科教單位都主動表示,他們會自己組織人力來做這項工作,然後將技術節略交給研究所,供他們選擇。郭逸銘當然樂得有人幫自己做這項基礎工作,他立即表示,中美電子研究所公開接受來自全國各部門、各單位的專利技術資金申請,並將成立一個涉及科研、生產領域的評審組,從專業角度進行審議。

    只要各單位提供的技術節略,經過評審,確有價值,中美電子研究所將替他們出資,以共同研發人的名義,在國際上申請技術專利。一切所得,均雙方平分。

    這個消息直接引發了國內的專利申請熱情,每天從全國各地寄來的申請函件數以千計。現在都不是郵局給他們送郵件,而是有公司技術人員自己開車去郵局。每次回來,都從車上搬下來一麻袋一麻袋的申請函和技術節略,讓他們自嘲地說他們不是科研人員,其實應該算是體力勞動者才是。

    作為引發這個風潮的材料所傅書記,早已成了全國聞名的知名人士。

    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傅書記因為政治方向把握能力強,工作成績突出,已成為院裡未來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熱門人選之一,很有希望被上調到院裡,獲得更進一步的晉陞空間。未來如果仕途順利,說不定成為中科院黨委書記,或擔任更高一級領導職務,也不是不可能。

    郭逸銘很奇怪,這樣一個現在在科教界紅透半邊天的人物,怎麼會特意上門拜訪自己,還特意請來和自己熟稔的董老作陪。難道他想請自己再幫他加一把火,把他的政績炒得更熱?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