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冷王寵:搶來的王妃

上部:【浴火卷】 第六十二章 歌盡桃花1 文 / 憂然

    第六十二章歌盡桃花1

    秋風遒勁,枝丫生寒。

    縱是皇家圍場內,草色亦盡蒼黃。

    風寒,芷蘅穿了白羽純色風袍,裹緊纖瘦的身子,純白羽毛隨風瑟瑟,拂動女子纏綿青絲。

    芷蘅略施粉黛,嫣唇淡淡,便已然令李稔後宮盡失色。

    她靜靜坐在李昭南身邊,只感到總有一雙眼睛尖利的看著她,無需回眼,她亦能猜想到,那是太子李昭玉的眼睛。

    自上一次,他竟記恨至今。

    想起,心上又不覺一寒,當晚,李昭南的手段也著實令自己訝然,不覺望向李昭南,他一臉沉毅,冷峻的臉浮著天色淡薄的秋涼。

    太快的幸福,的確令她意亂情迷,以致幾乎忘記了關於這個男人的一切。

    他有著太深的城府,有著太冷的心。

    想著,只見阿那國公主容嫣非姍姍來遲,她一身利落的短衫騎馬裝,胭脂色襯著她冷傲孤高的神情,芷蘅原以為這樣的巾幗女子該是一臉英氣,可容嫣非的臉卻光潔如玉,並沒有草原女子的強健體魄,看上去身姿楚楚,確也是個嫣然美人。

    不經意便凝了眸,李昭南的聲音突地響在耳際:「容嫣非確也是個美人,是不是?」

    芷蘅心一驚,回眸看他,他戲謔的笑,忽的站起身來,李昭南今日一身淡紫,襯著他冷峻桀驁的臉廓,凜凜皇家氣質加上他浴血疆場的氣魄,放眼天下,幾人能及?

    芷蘅竟一時心神恍惚。

    「三皇子,請吧?」容嫣非的漢話幾乎與漢人一般。

    她向錦絲華蓋下端坐的李稔與寵妃莫氏、皇后上官氏略微施禮,便轉首對向李昭南,李昭南淡聲道:「公主先請。」

    圍場之內,秋風瑟瑟。

    草木皆凝著濃重秋寒。

    這樣的日子,本不適宜騎馬打獵。

    但容嫣非一力堅持,李昭南樂得奉陪。

    芷蘅望著二人,正自出神,已走出數步的李昭南卻突地回身,低在芷蘅耳際,輕語幾句,起身剎那,芷蘅頓時滿面羞紅,如雪容顏似被霞色浸透,她赧然側過頭,唇角卻依稀露出一絲笑紋。

    李昭南回身跨上凌風傲,側眸與芷蘅眸光相對,勒馬而去,一邊容嫣非微笑嘲諷:「奕王果然風流多情,臨陣亦不忘與美人你儂我儂?」

    說著,眼角一瞥,回首間望見芷蘅絕美容顏:「她是你妻子?」

    李昭南看也不看她,冷聲說:「怎麼?公主這口吻,只怕本王會會錯意。」

    容嫣非一怔,隨而亦覺得臉上一熱,道:「奕王總這樣自負嗎?卻不知戰場上又當如何?」

    李昭南挑唇一笑:「公主可要專心了,前面道路難行,可不要摔下馬來,還要本王救你。」

    說著,馬韁一緊,凌風傲四蹄奮揚。

    秋風中,如一道疾厲閃電,疾馳而去。

    容嫣非不甘示弱,揚鞭跟上:「奕王,我容嫣非絕不會輸給你!」

    二人向林間而去。

    芷蘅遠遠望著,但見兩人消失在秋色裡。

    她並不知道,這一場賽馬如何決出勝負,面上的嫣紅微微褪去,她只是怔怔的望著李昭南策馬而去的方向。

    「弟妹,不必如此擔心,三弟的身手,莫說是一個女子,就是千軍萬馬又何時放在了眼裡。」

    那聲音微涼,是李昭玉的聲音,芷蘅回首看去,明明冰冷的聲音,卻偏偏唇邊帶笑,看得人心裡發慌。

    芷蘅微微垂首,只微笑不語。

    李昭玉對向坐上李稔,笑道:「父皇,三弟與公主需過圍場重重關卡,恐一時難歸,兒臣聽聞,北冥國歌妃歌喉婉轉、若天籟之音,九公主乃歌妃之女,想必亦是歌聲動人,不如便叫九公主為這山光秋色,一曲助興如何?」

    芷蘅一驚,她實在不料李昭玉竟會當眾將矛頭指向自己。

    她怔忪看向李昭玉,純白色羽毛披袍若雪淒然風中。

    楚楚風致,婀娜蹁躚。

    眾人只是這樣望去,便是這秋色裡一抹動人春意。

    「太子,芷蘅天資淺薄,未曾得母妃歌喉,只怕壞了皇上觀賽興致。」芷蘅婉轉推拒,禮儀不失。

    李昭玉卻笑道:「弟妹何必謙虛?誰人不知歌妃歌喉動聽北冥?縱是身份低賤,亦可入宮為妃,隆寵不衰?弟妹又何必吝惜這天賜的嗓音呢?」

    芷蘅微微凝眉,李昭玉此言暗含譏諷。

    想在無塵宮時,蔭蔭樹下、寂寞窗旁,確也曾引歌一曲,只是那時寂寥的歌聲,無人賞析,卻不知,是否果然是如母親一般,鶯歌婉轉?

    思及此不禁陣陣心酸,母親的歌聲,她亦只是聽說而已,從未親耳聽過。

    那深寂的宮苑,倏然闖入腦海,仍然痛人心扉。

    「楊妃,這秋氣正好,昭玉說的也是,你便不必推脫,歌一曲如何?」李稔目光含笑,溫然的看著她。

    風寒,似透進了純白羽袍。

    芷蘅纖指緊握,李稔開口,卻只怕此事不能拒絕。

    只得輕聲應道:「既是皇上不棄,芷蘅便獻醜了。」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鎖。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沙。」

    一曲《洛陽女兒行》,唱盡心中多少悲苦?

    身在無塵宮,這首曲子,便是芷蘅最常吟唱的一曲,那時,便常常淚落花畔,徒歎落花輕賤。

    便如自己不堪的命運。

    一曲鶯歌唱罷,歌聲悲慼,浮雲如泣,似秋日徐徐傾瀉的傷淒,似午後漸漸褪色的晨曦。

    哀的歌、悲的調,繞樑久久難去,圍場偌大,倏然寂靜無聲。

    芷蘅微微垂首,此曲悲哀,亦勾起心頭許多傷心往事。

    李稔聽得入神,竟不自覺緩緩站起身來。

    他凝眉望著芷蘅,秋色下,柔弱似柳的纖纖女子,一雙雪眸晶瑩靈動,她一身素淨,除那白色風袍舞動如仙,便有一席墨發翩翩,發上竟只簪一支白玉鏤刻芙蓉簪,挽起如絲長髮,耳上純白珍珠璀璨,週身便再無他飾。

    奕王楊妃絕色,大沅人早有所見,可李稔亦不曾如此仔細的打量過她。

    她如此清素之美,不顰不笑,便悄然奪盡了身邊美妃的妖艷風華。

    驚艷的目光裡,讚歎的聲聲議論中,芷蘅靜靜站著,寵辱不驚。

    「果然好嗓音。」李稔由衷讚道。

    芷蘅淡聲道:「皇上過獎。」

    皇后上官氏卻突地冷冷開口:「楊妃這歌聲果然便同她母妃一般呢,聽說歌妃當年,乃水榭台上的一名歌姬,呵,花街柳巷出身的女子,總是多些手段,看來楊妃,果然得了母妃真傳,難怪,連奕王都收服了呢。」

    芷蘅心中一顫,皇后語中帶刺。

    心內的傷口被生生撕開,她話中有話,既譏諷了歌妃,又將自己新婚之夜**李昭南一事一併嘲弄了。

    芷蘅垂首,搜腸刮肚想要出言反擊,可偏偏腦中空白。

    「本王是那麼容易被收服的嗎?」

    秋意,忽而深邃。

    眾人回頭望去,悠悠歌聲中,竟不覺奕王與容嫣非已然立馬身後,不遠處,李昭南翻身下馬,容嫣非容色卻有些微慘白,身上衣襟亦凌亂了。

    李昭南伸手扶她,容嫣非卻瞥他一眼,不理,自行下馬,方一落地,腳上便是一痛,李昭南伸手扶住,她便倒在李昭南臂彎中。

    容嫣非立時掙脫開,揚眸看他:「誰要你假好心?」

    李昭南冷哼:「我看箭術便不必比了吧?我李昭南可不會趁人之危,何況,還是個女人!」

    「奕王,我傷的是腳,手可沒傷!」容嫣非一跛一跛追上李昭南,李昭南卻轉身而去,目光望向芷蘅,秋風下,她雪袍飛揚,淡淡微浮的輕紅染了凝白容顏,浮雲如雪,雪似雲飛。

    適才,因容嫣非跌下馬,摔傷腳踝,二人不過徐徐策馬而來。

    忽覺廣場靜謐,正巧聽見李昭玉一番挑釁。

    他本欲立時而來,卻仍是止住了。

    芷蘅的歌喉他亦不曾見識,況且,他亦要所有人知道,芷蘅除了容顏美貌,還有許多惑人風致。

    直到……皇后出言嘲諷。

    李昭南一步步走向芷蘅,芷蘅絕美雙眸被秋陽染上一絲奇異色彩。

    李昭南的目光卻深得迷魅,深得……攝人心魄。

    他親耳聽見了她一曲高歌。

    那千回百轉的音色,似仍舊絲絲縷縷婉轉雲端。

    所謂餘音繞樑,許便是如此吧?

    李昭南目光驚艷,幽幽看著芷蘅,他伸手攬住芷蘅纖腰,轉首望向李昭玉,李昭玉並不迴避,冷冷看著他。

    他是故意要羞辱芷蘅。

    李昭南不怒反笑:「大哥,芷蘅的歌喉可還說得過嗎?」

    李昭玉望向芷蘅,芷蘅眸若星辰,卻只照在李昭南身上,他冷笑道:「歌妃的女兒,自是名不虛傳!」

    「大哥此言差矣,芷蘅這點微末伎倆,如何比得上太子府雲妃的舞姿曼妙?」李昭南唇角勾動,李昭玉霎時面如死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