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流光

第16頁 文 / 亦舒

    詠詩情願讀信。

    「詠詩,想回來見你,又不敢,怕一回家,心就似野馬般奔向快樂草原永不回頭,原來我是那樣討厭讀書,始料未及,不要笑我,今日是陰曆十五,晚上月亮會圓,假使有月亮的話。」

    「詠詩,今日在書店看到一隻玻璃紙鎮,覺得別緻可愛,買來送你,已另外以空郵寄出,請查收,它與你一般剔透通明。」

    翌日便收到禮物,是快速郵遞送來的。

    那是一座水晶堡壘,約一掌高。

    詠詩回信:「你是想我進去,還是出來,抑或,站在外頭,純粹觀賞?」

    「詠詩,做人生觀光客永遠最高貴,可是有時不得不參予其中,奈何。」

    詠詩看到這裡,合上周哲文的信,驀然抬頭。

    噫,這根本不是周哲文的口氣!,

    當時她太沉迷寫信覆信,根本不去追究,也不想細究。

    現在把信成迭取出細閱,才發覺信不似出自哲文手筆。

    不過,人是會變的。

    章詠詩剛自學校出來,何嘗不是蹦蹦跳,活潑潑,當時,母親同她說:「詠詩,莊重些,我怕人家說你是十三點。」到了今天,詠詩沉默得被同事認為城府太深,人怎麼不變。

    但是現在周哲文已經不在,詠詩把自己抽離了來看這些信,才開始訝異這一年他變得前後判若二人。

    「詠詩,結婚也是好的,我總希望家中黑壓壓都是孩子,成日價雞犬不寧,那樣,日子容易過,只要弟弟不發燒,妹妹晚上不哭,已經是上上大吉,然後,他們長大、讀書、創業、嫁娶,彭,我們老了,我喜歡這種天理循環,正常的生活。」

    詠詩曾為這封信笑得落淚。

    周哲文會有這樣的情懷嗎?

    她與他認識才九個月他便到紐約去了。

    印象中周哲文熱誠、愛玩、活潑,俊朗五官充滿陽光,使人忍不住想接近他。

    詠詩可沒想過要結婚。

    也許就因這樣,才贏得他的好感。

    詠詩喜歡哲文開朗的性格。

    但正如一切大快活一樣,周哲文有時會有點膚淺。

    直到她收到這些信,她才把那個觀點改過來,同時,她也不自覺地,輕輕地愛上了周哲文。

    詠詩蜷縮到床上去。

    年輕男女走在一起,分手,是很普通的事。

    詠詩的家人見詠詩久不提起周哲文這人,滿以為他們已經分開。

    詠詩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周氏。

    許多事,都放在心底好了。

    每個星期六詠詩都會接受男生或女生的約會,吃一頓飯,喝杯酒,天南地北,聊個痛快。

    但是感情生活卻乏善足陳,一片空白。

    夏季,某一日,秘書同詠詩說:「章小姐,有位馮先生今朝找過你兩次。」

    「是哪間公司的?」

    「私人找。」

    詠詩想一想,她並沒有姓馮的朋友,待有空才覆吧。

    隔了一日,電話又來了。

    詠詩正忙,抬頭說,「我耽會打過去。」

    事後又忘了。

    那日傍晚才想起來,只得明日請早。

    她倚在露台看街景,電話鈴晌了。

    「章小姐,我是馮淵。」

    就是那位馮先生嗎,聲音好熟,他從何處找來她公私兩個電話號碼。

    他笑笑,「你忘記我了。」

    詠詩想起來了,立刻說:「不,我沒有,你是哲文的室友。」

    「章小姐好記性。」

    「你在本市?」詠詩好奇問。

    「不錯,我畢業了,返來工作。」

    「呵那多好,醫務所幾時啟業?」

    「已經開始營業了。」他把地址說一遍。

    「馮先生,有空大家見過面。」

    「下個禮拜行嗎?」

    「呃,我查查空檔才覆你好嗎?」

    那邊不欲勉強,便岔開去說別的:「日子過得真決,哲文去世已一年多。」「是,你懷念他嗎?」

    「我還穿著他送我的凱絲咪外套。」

    詠詩輕輕歎口氣,不欲多講。

    對方見沒了話題,問候兩句,掛了電話。

    詠詩看看記下的地址,擱到一旁。

    她並沒有再同馮醫生聯絡。

    偏偏是熱天易傷風。

    秘書同她說:「隔壁有位王醫生,給的藥,吃一天就好,何不去看看。」

    「一天就好?」那麼大的誘惑。

    詠詩放下文件,立刻走到隔壁。

    沒想到走廊那一頭有兩間診所,兩位醫生,一位姓王,另一位姓馮,叫馮淵。

    名字好熟,詠詩嗯一聲,是他,是哲文室友,沒想到與她也是鄰居。

    反正看醫生,不如看熟人。

    詠詩推開馮醫生診所玻璃門。

    候診室一個病人也沒有。

    「醫生不在?」

    看護答:「在,這位小姐什麼事?」

    呵,生意那麼差。

    詠詩笑道:「我感冒發燒。」

    看護也笑,「小姐,馮先生是心臟科醫生,不看感冒。」

    原來如此,又冒失了。

    詠詩馬上說:「對不起,失敬。」預備撤退。

    可是身後有一把聲音喜悅地說:「詠詩,是你。」

    詠詩轉過頭去。

    她看到一位五官清矍的年輕人。

    「馮醫生?」

    「正是在下。」

    她與他握手,「幸會幸會。」可是,他怎麼一眼就知道她是章詠詩?

    馮氏回答了她的問題:「我看過你許多照片。」

    詠詩歎氣,是,她有空總寄照片給周哲文。

    馮醫生溫和地笑,「其實,我也懂得診斷傷風。」

    詠詩抬起頭來,不知痣地,語氣駱縱,同平日的她大有出入,「我要吃了一天就好的藥。」

    馮醫生笑,「我試試看。」

    詠詩的傷風要捱過週末才痊癒,可是她見了馮醫生卻不止一次。

    嚴格來說,他們不過通過兩次電話,可是詠詩待他不客氣,一說就說心中話,異常寫意。

    病好之後,他約她聽音樂。

    坐了廿分鐘,詠詩便說,「那幾把梵啞鈴像殺雞。」

    以前她會忍耐到半場休息時才找個婉轉的借口。

    馮淵笑笑,陪她離去。

    他倆去看了場精彩的科幻電影。

    詠詩說:「形式不重要。質素至要緊。」

    馮淵頷首。

    「無論做什麼,總要做好它。」詠詩還補一句。

    隔不多久,詠詩的母親便問,「你找到新朋友了吧。」

    詠詩一怔。

    奇怪,難道看得出來?

    「氣色好多了。」

    「是個普通朋友。」

    「別太挑剔人家。」

    這句話另一個意思是「人家不嫌你就好」。

    母親太希望看到詠詩成家。

    她又說:「過去的事,不要去記得它。」

    詠詩抬起頭來。

    呵母親大約都知道吧,瞞不過她的法眼。

    「有機會讓我見見他。」

    忽然之間,詠詩覺得這不過是母親一個卑微的願望,於是說:「一定。」

    母親從來沒見過周哲文。

    沒想到馮淵先把詠詩請到家裡去。

    那是一間老房子,裝修卻是簇新的,老傭人做了極精緻的三菜一湯,馮淵的母親已經去世,只餘父親,對詠詩非常客氣,與她談了一會子唐詩,喝了碗湯,便退到書房去了。

    詠詩喝多了一點香檳,只覺十分鬆弛,到偏廳坐下聽音樂,一時沒有離去的意思。

    馮淵把窗簾拉開一點,「詠詩,來看這月亮。」

    詠詩過去張望,「嗯,真美,那麼大那麼圓,你看,那裡是桂樹,那個是吳剛。」

    馮淵忽然想念母親:「家母已不能賞月。」

    詠詩很坦然說:「可是她已與日月同在。」

    「你真的那樣想?」

    「當然,她已經天眼通,無所不知。」

    「可是,為什麼我從來沒有夢見過她?」

    「因為這個世界的事已不再使她煩惱,而且,世間數十年不過短暫匆匆,彼此很快就可見面。」

    馮淵點頭。

    詠詩覺得是時候了,她輕輕說:「那些信,是你寫的吧。」

    馮淵轉過頭來。

    「哲文給我的信,全由你代筆吧。」

    他不語。

    詠詩說:「沒關係,告訴我好了,我一早已知道。」

    「是,」馮淵說:「的確出自我手筆。」

    「謝謝你。」

    「不怪我冒昧?」

    「那些真是好信。」

    「詠詩,你文筆也極佳。」

    「信呢?」

    「你叫我丟棄。」

    「你有無扔掉?」

    「沒有。」

    「有沒有帶回來?」

    「一共五十二封,全收在一隻盒子裡。」

    「你怎麼會回答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

    「開頭是因為哲文沒有空,他請我代答。」

    事實並非如此。

    周哲文連信都不拆,隨意扔在客廳的茶几上。

    這個人一到紐約,已把女友丟在腦後。

    馮淵不敢說出來,怕詠詩窘。

    「你是基於同情嗎?」

    「不,是因為你的信寫得實在好,我渴望讀,也渴望回復。」

    他問周哲文:「我可以讀這些棄信嗎?」

    「請便。」周哲文頭也不抬。

    以後,凡是章詠詩有信到,先在茶几上放幾日,馮淵見無人理會,才拆開閱讀回覆,沒想到一年就是這樣過去。

    「周哲文這個人——」詠詩說到一半。

    馮淵給他接上去:「他不是一個壞人,可是,他也不是一個重感情的人。」

    詠詩亦覺得這樣的批評很中肯。

    她低下了頭,「那樣年輕且有前途的生命。」

    「是,真可惜。」

    詠詩說:「家母想見你。」

    「我隨傳隨到。」

    真奇怪,這一對男女,在沒有見面之前,已經通過好幾十封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