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天道之爭(下) 第九十三章 局勢變化 文 / 夢兮
第九十三章局勢變化
邊關大同,將軍府議事大廳。
此時,張豐毅與龍俊、丁毅等眾位將領齊聚一堂。
「咳咳……」
一聲輕咳,張豐毅環顧四下,率先開口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龍俊和丁毅準備去尋找李兄弟,所以我今天叫大家過來,是想把軍務重新安排一下。」
「……」
眾人默默不言,只是你望著我、我望著你,眼中多有無奈,顯然早已知道今天所說之事。
十年戰場殺戮,十年生死守護,龍俊與丁毅在靖**中的名望地位,無人能夠代替,即便是張豐毅這位主帥也不及他們。他們二人從初出茅廬的稚嫩少年,成長為如今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所付出的鮮血與努力不比任何人差。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龍俊與丁毅就是士兵們精神的支柱,信心的源泉,軍中的戰神!沒有他們,靖**將失掉一半的戰力。
同為將領,眾人心裡非常明白,因此心中多有不捨。十年血火鑄造的情誼,豈是區區言語所能詮釋的?
沉默片刻,龍俊赫然起身道:「大帥,陳老將軍,還有諸位兄弟,我和丁毅的情況大家都清楚,我也就不在囉嗦了。聖域的人傳來話,這次隱林大會天下所有修士都要參與,似乎要發生什麼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和丁毅必須離開一趟。到時候,這裡的事情還要多多仰仗大家。」
「阿俊說的沒錯……」
丁毅接過話道:「不過我們這麼急著離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去尋找師父。師父的仇家很多,勢力強大,即便我們加起來也不一定敵得過那些人。師父一個人在外面非常危險,我們身為弟子,豈能只是坐在這裡等消息?承蒙大家這些年來對我兄弟二人的關心照顧,我們感激不盡……」
說到這裡,丁毅哽咽住了。對於這些同生死共患難的人來說,在好聽的話都是多餘的。
陳老將軍歎了口氣,緩緩道:「阿俊、小毅啊,老夫活了大半輩子,什麼生離死別沒有經歷過?可是經歷了又如何,老夫還是捨不得放不下啊!戚小兄弟走了,你們也走了,這心裡總是覺得空落落的,看來我是真的老了!」
頓了頓,老將軍繼續道:「你們離開,自然有離開的理由,我們怎麼好再攔你們,只希望你們好好保重,靖**的弟兄全都等著你們回來。」
「是啊!我們都等著你回來。」
「沒錯,到時候我們殺回京都,把朱景康那狗賊碎屍萬斷!」
「龍俊兄弟、丁毅兄弟……」
……
眾人很明白,隱林大會乃是天道修士之間的爭鬥,其凶險程度絕不下於任何一場戰役的撕殺,所以他們都很擔心,儘管嘴上說著狠話,但是心裡卻沒有底。
「諸位……」
龍俊強忍著鼻子的酸痛,擠出一副安心的笑容道:「你們就放心吧,沒有實現夢想以前,我們絕不會讓自己先掛掉的,正所謂禍害千年長,我們這兩個禍害,還等著名垂青史呢!哈哈哈哈——」
一陣調笑,氣氛果然緩和不少,
接著,龍俊有道:「現在邊關還算是比較穩定,各方勢力的戰火還燒不到這裡來。而且聖域的人已經發下話來,我相信其他勢力也不敢公然來挑釁。更何況,我們現在又有了轟天雷火大炮,誰要是敢來,包管打得他老娘都不認識。」
一想起轟天雷火大炮的威勢,眾人不禁開懷大笑。他們相信,即便沒有龍俊和丁毅這樣的高手座鎮,其他勢力也休想在這裡討得了好。
笑罷,丁毅也道:「由於朱三公主她們要隨我們一同離開,所以我們走了以後,凡門的事情就由宗洛辰、謝小清他們負責,到時候有什麼問題,叫他們配合你們就行。」
眾人聞言,齊齊點了點頭,對這樣的安排還算比較滿意。
「那好,現在……」
張豐毅正待說話,大廳外面突然傳來急報。
「報告大帥,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朝廷軍隊昨天夜裡突然悄悄撤走,只留下了幾座虛置的軍營……」
「什麼?!」
聞得稟告,眾人先是一驚,隨即面露疑惑之色…………這些日子以來,朝廷的大軍一直都駐守不動,怎麼一夜之間會突然撤走?
張豐毅連忙招來傳信之人,厲聲詢問道:「既然朝廷大軍是昨夜撤退的,為什麼現在才傳來消息?」
士兵跪地道:「昨夜大雨連下,視線只能監視到十丈之內,我們的探子又不敢靠得太近,這才延誤了軍情,請大帥處罰。」
眾人面露思索,龍俊眉頭一挑,冷笑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朝廷那些走狗肯定又要玩什麼陰謀詭計了。」
「走,我們去看看。」
張豐毅揮了揮手,與眾人一起離開。
大同城東,五十里外。
此地原本是朝廷大軍的駐地,可是現在除了幾坐空置的大營和幾堆熄滅的爐灶外,連半個士兵都沒有。
營地中央,眾人臉上疑惑更重。
「果然走了!」
張豐毅皺眉道:「大家怎麼看?」
查過附近,陳老將軍確定道:「看這裡的佈置,對方並不是匆忙離去,應該是有計劃的撤退,而且還特意選准了時間,想要避過我們的耳目。」
「那他們的目的又是想幹什麼呢?」
丁毅搖了搖頭,不解道:「最開始,朝廷大軍過來就想要攻打我們,可是他們後來卻一直按兵不動,現在為什麼突然就走了?」
不只是丁毅,其他人也想不明白,朱康景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龍俊嘿嘿一笑道:「算了,既然想不通就別想了,管他什麼陰謀詭計,我們靖**還怕他們不成。嘿嘿!」
「不怕他搞東搞西,就怕他不來。」
「就是,到時候打得他們娘都不認識。」
「這些軍備可不能浪費,叫兄弟們全部搬回去。」
「甚好甚好!」
「哈哈哈哈——」
兩天後,京都皇城。
朱康景正坐在金鑾大殿之上,手中握一卷丹書,上面記載著兩廣總督整整一百多條罪狀。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自從總督府被血洗以後,朝廷管轄的各地官員紛紛上書不斷,零零總總全都是參告駱奎的奏章。
朱康景手中拿著的就是其中的一份,乃是由兵部尚書孔畢牽頭,聯合了三十多位朝中大臣共同所奏。
下方,孔畢偷偷抬頭瞧了瞧皇上的表情,卻是一臉淡然,瞧不出任何端倪。
皇上沒有表示,眾位大臣自然不敢隨意開口。
大殿沉靜,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
「多事之秋啊!」
朱康景一聲長歎打破沉靜,只聽他喃喃自語道:「陝西的賊匪猖獗,韃靼一族形勢逼人,邊國番邦亦不安分……還有江湖之亂,各方勢力之爭……你們乃國之重臣,倒是說說看,該如何處理為好?」最後這一句話,卻是問向下方的眾位大臣。
「這……」
眾位大臣面面相覷,誰都沒有說話。
儘管朱康景語氣平靜,可是這些大臣們依然能感覺到,背脊處生起那一絲淡淡的寒意,這個問題叫他們如何回答是好?
朱康景所說之事,哪一樣不是關乎天下的大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回答不當,那就得人頭落地。
氣氛更為凝重!
孔畢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幹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他本想藉著這個機會,將駱奎一次性扳倒,可惜他還是沒能看清楚大局……駱奎經營兩廣這麼多年,根基異常深厚,如果能動,朱康景又豈會遲遲不動手?自己現在這樣把矛盾挑開,卻是令朝廷與廣州之間的關係緊張起來。
這件事情要是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起兵變,直接威脅到江山社稷,那後果……
越想到深處,孔畢越是覺得心悸,急得滿頭大汗。再看皇上剛才的反應,他頓時覺得深陷冰窟之中,恨不得衝上去將那份問罪丹書搶回來,狠狠塞進自己嘴巴裡。
可惜,現在後悔已是無用。
……
「報——」
一聲宣告打破氣氛。
大殿外,一名士兵跪地將一封信箋信舉過頭頂道:「啟稟陛下,伏威大將軍傳來捷報……」
「捷報?哪裡來的捷報?」
大殿中一陣喧嘩,眾大臣相互看了看,眼中儘是茫然。
伏威將軍不是在邊關駐守嗎,最近沒有沒戰勢啊,怎麼會有捷報?難道伏威將軍把邊關打下來了?
這也不對啊!上次傳報還說邊關高手眾多,根本就無法攻破,怎麼現在……
殿上眾臣紛紛猜疑,全部的目光都彙集到一處,就是那份突如其來的捷報。
太監接過捷報,遞上道:「皇上請過目。」
朱康景沒有接過捷報,只是淡淡開口:「念。」
太監聞言,振了振精神宣讀道:「吾皇庇佑,薊州大捷,五萬將士千里奔襲,攻佔薊州,韃靼兵敗,退守永平……落筆太叔元,天武十年二月廿。」
非常簡單的一份捷報,沒有士兵傷亡的數字,沒有表功顯耀的詞彙,但其中卻陳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韃靼兵敗,退守永平。
朝廷不正在和韃靼族商討議和之事嗎?怎麼會突然打起來的?
所有人心裡都在暗自打鼓,不過看朱康景一副神色自若的表情,看來是早就知道此事,說不定這就是他一早就安排好的。
聰明之人稍稍一想便透……什麼助守邊關,什麼攻打大同,那只不過是一個騙人的幌子,好一招聲東擊西之策!
可他們卻又想不明白,朱康景怎會事先便安排好棋子?他怎麼知道韃靼族會入關山海?
看著龍椅上高坐的國君,眾人實在猜不透對方心裡在想些什麼。
也許,這就是世人常說的,伴君如伴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