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夢醒修真錄

小說博覽 第二十三部 第二章 心願有無力… 文 / chgor

    那殿後聲音一落,轉出一個黃袍袈裟的和尚,頂凸臉凹,鼻峭眼深,雙臂過膝,見著劉迦等人,「嗯」了一聲,指著那倒在地上泥像,笑道:「雖說真人到了,泥人已不用了,不過摔壞了東西可得照價賠償。」眾人聞言暗樂:「這和尚的帳算得好清楚。」

    劉迦上前笑道:「好說好說,一個泥像而已。」他動念分出五行諸力,將地上碎塊重新聚合,倒裝上台。誰知那像剛一坐正,又再倒下,再次摔個稀巴爛。

    劉迦一怔,印訣出處,再將那碎塊聚合成像,動念推上高台。他這次擔心有外力做怪,將原力附在像前,以防不測。那像果然又欲摔倒,他原力加持,死死摁住。卻聽轟然巨響處,那佛像被原力擠壓過甚,終又碎掉。

    劉迦驚詫不已,疑道:「是誰的力道在與我相抗?」那和尚淡淡一笑,道:「這些佛像都是諸多善男信女誠心所供,你因願力感應而拜倒了它,那些善信之士的供養願力就由泥像而應在你身上。是你的願力在與自己相抗呢,左手打右手,那佛像如何立得起來?」

    劉迦奇道:「這是怎麼說?」那和尚笑道:「接受別人供養,也就承擔了別人的希望願力。你若能成佛,自有本事隨緣度化,那業力反是助緣;你若沒這本事,自然也就是有報受報、有業還業罷了。你剛才的懺悔之意甚深,將自己從前的願力接了過來,那天地間凡與你有緣的生命,其願力都因此而匯聚於你身上。沒聽說過『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句話?那出家人貪戀別人供養,卻不好好修行,欠下無數願力業債,不知要還多少生世呢。吃別人幾頓飯算什麼,承載了他人的信仰和希望,那才是需要智慧才能回報於人的啊。」

    哎,說到此處,咱們不得不趕緊補上兩句,哥們兒沒事可別隨便發願和發誓啊,那可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啊。一個誓願念出,便擱在那兒了。雖說不會馬上應驗,可也只是機緣未成熟,到了因緣際會處,那可是躲進九天十地也藏不了的啊。不過呢,話說回來,如果有哪位哥們兒想發財,想到極處,一念至專,專到全無雜念的地步,六根六識所有積習慣性全都為之暫時擱置,那願力在念力配合之下,二力相疊,只怕業力也擋不住啊。但……讓念力專注到這種程度,只怕已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的境界,離成佛已不遠了,何必老想著發財這小事哩?哎,這道理咱們慢慢道來,不急一時。(需要慢慢道來的事可真多啊。)

    劉迦聞言愣住,轉而又覺不可思議,上前低聲道:「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啊,剛才我只是在佛前懺悔了一下,懺悔這種事是好事情啊,怎麼會反倒惹上一身麻煩呢?如此一來,以後誰還敢懺悔啊,不如壞事幹到底。」那和尚奇道:「咦,怪了,我只知道佛菩薩為了眾生解脫,不惜捨命毀軀、無我無執,巴不得眾生的痛苦煩惱由自己一人承擔,卻還沒見過怕惹麻煩的菩薩。」

    劉迦臉上一紅,急道:「就算菩薩級別的人該這般偉大,我我……我這不還沒成菩薩嗎?大傢伙別急啊,等我修到那級別再說不行嗎?」那和尚皺眉道:「你怎麼這般膽小?這可不像地藏啊。」劉迦尷尬道:「其實我也不是怕什麼啦,只是我今生曾做過許多不好的事情,已經欠下一屁股債了,忽然間又背上一堆債……我怕終究讓別人失望呢。」他心中暗道:「為什麼偏偏我的修行就是這般幸苦,我總覺得別人挺容易、挺簡單的。」破禪鋒在他體內歎道:「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劉迦嘻嘻一笑,打了個響指,樂道:「開個玩笑嘛,大家不必當真,自從上次我真心發願成就佛道,我的信念可是無比堅定的。只是剛才忽然間聽說有那麼多人相信自己,怕自己讓別人失望罷了,呵呵。上次那普香在我面前坐化,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身體這玩意兒,沒那麼重要,破除身識知見,這假形便著他用手指指著大殿當中那三尊巨像,笑道:「我要學他們的樣,成就無量無邊智慧。」

    他此言一出,那破碎在地上的佛像竟然自動聚合,重回台上,就如有人在暗中操作一般。劉迦見之一愣,轉眼即明,指著那佛像,扭頭對和尚笑道:「這這……這是不是可以解釋為:因為我的願力所在……所以那佛像受力而聚?」破禪鋒樂道:「是啊是啊,你有信心成佛,就有能力承受十方善信之士的供養呢。」

    那和尚笑道:「願力無量無邊,無影無形,統諸世間任何有形之力,人人皆有、人人能用,或強或弱,或恆常或短暫,只在人心。」劉迦奇道:「願力和心力、念力有何區別?」那和尚笑道:「諸法唯心,由心而生願,由心而動念。願力為種種世緣之因,念力為種種世願之緣。」劉迦聽得恍惚,不求甚解,轉頭對臨將臣笑道:「看來我又要改行了,改修願力了。」臨將臣也樂道:「老夫也有這想法,多來幾個願,把殭屍給也廢了,你輕鬆、我痛快。」劉迦哈哈大笑。

    那和尚見他嘻笑玩樂,全然沒有架子,不禁莞爾樂道:「好個自在樂真的菩薩。」說著他拍拍劉迦的肩,笑道:「地藏隨緣應化種種身相,百千萬億,不拘一格、不落一境,偏偏就你這個形象最是嘻皮笑臉、吊兒郎當啊,哈哈哈哈哈。」

    劉迦聞言巨震,腦中轟然炸開,脫口而出道:「你這話什麼意思?!種種身相,還還……百千萬億……你的意思是有無數個我?我……那其他的我……他們在哪兒?」那和尚微微笑道:「一即多,多即一,種種身相皆屬虛空無有,緣起而生,緣滅而逝,你緊張個啥?是不是忽然間沒了唯一的自己這種感受,接受不了?呵呵,你今生的俗世觀念倒是重得很,難道說是想給眾修行者示現出一個反面教材來?」

    劉迦腦中混亂之極,不斷回想起普香坐化前的那句話「你知不知道這三千世界有多少個地藏菩薩?他們從而何來,和你又是什麼關係?」

    眾人聽得個個腦大,岐伯左顧右盼片刻,惱道:「我最痛恨和尚用一些深奧的道理來嚇人,我……就當咱們殭屍界的人全沒文化吧,我才懶得在此聽他囉嗦,出去溜溜!」轉身即走。餘者眾人也覺得那和尚有些嘮叨,不想呆在此處,盡皆找個借口出去閒逛了。只有臨將臣和玄穹、小阿菜留了下來。

    那和尚在眾人走開,順手關了大殿的門,與劉迦等人席地而坐。

    劉迦安定心中紊亂思緒,這才想起尚未問這和尚的名字,便道:「說了半天,我還不知道你是誰呢?我是因為覺著你的元神特熟悉,才過來找你的。」那和尚笑道:「我說我是你,你信不信?」劉迦猛搖其頭:「瞎說!你那元神和我差距甚大呢。」那和尚又笑道:「那我說我是釋迦老佛爺轉世,你信不信?」劉迦倒吸一口涼氣,自語道:「這麼說我有點信,畢竟你見解非凡……」那和尚苦笑道:「瞧見了吧?人總是願意相信別人,而不相信自己。」

    臨將臣搖搖頭,一臉鄙視,道:「臭和尚,別說得那麼玄乎,雖說你認出我是個殭屍,但修為可不見得比我高到哪兒去了。」

    那和尚看了看劉迦,指著臨將臣,皺眉道:「你怎麼看待這殭屍?」劉迦呵呵笑道:「我怎麼看待他?他再怎麼也算是一個大魔頭吧,起碼我打不過他呢。」臨將臣聞言一樂,道:「大魔頭這個稱號我喜歡!」

    那和尚搖搖頭,對劉迦道:「老僧名文吉。」劉迦笑道:「這名字怪,聽在耳裡好舒坦啊。」破禪鋒也在他體內傻笑道:「是啊是啊,這名字確實聽著好舒坦啊,就像在哪兒聽說過似的。」玄穹與小阿菜聞言微微詫異,似有話想說,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分寸,兩人面面相覷,只是輕輕搖頭而已。

    劉迦見文吉說話間神色超然、性情灑脫,大有好感,將頭探上去,問道:「文吉,我怎麼覺著你那元神挺熟的啊,好像曾在哪兒見過似的?」文吉眉毛上揚,不以為然道:「無始以來,無量億劫的輪迴,在座哪位不是熟人,哪位曾經不是一家人?」

    劉迦搖搖頭,笑道:「哎喲,道理是這麼說的,我不是那個意思吶。」話音一落,他忽然納悶起來,眼前這文吉體內似乎沒有任何修為,沒有任何力道,卻總是給自己一股深不可測之感。這種感覺同他面對臨將臣時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臨將臣修為精深,他照樣無法探其底細,但畢竟體感之下,立時知道對方修為深厚淵沉,只是自己修為比對方差,這才無法知其深度。可文吉不同,劉迦法眼透晰數次,那文吉從頭到腳看不出任何修為的痕跡。

    他心中暗道:「難道說這和尚是個喜歡耍嘴子的?並無真實修為。」但倘若這和尚真無甚修為,他該隨意捕捉對方念頭才是,可面對這和尚已好一會兒,卻無念可尋,那藏念功夫之高,絕對在他之上。

    劉迦此念一起,心中竟生試探對方修為的衝動。正待動手,卻聽見臨將臣一聲悶哼,那盤在地上仍顯巨大的身軀竟向後平移了寸許。緊跟著臨將臣便見臨將臣怪笑道:「老夫看走眼了,老傢伙這般修為從而何來,怪哉怪哉!」卻是他剛才於劉迦閃念之際,已經出手,沒想到文吉身形未動,念頭未出,竟已經臨將臣反彈開去。

    劉迦本已詫異,再聽見臨將臣如此一說,心中大起興奮之感,暗道:「連臨將臣都看得起的人,絕非泛泛之輩。」

    他法眼既出,盡將文吉一舉一動現於眼前,卻不見對方力道出自何處,更不見對方體內有任何異動。劉迦面對修為比自己高的人,之所以能瓦解對手攻擊,便在於法眼之下,對手所有攻擊能場的結構組合全被他剖析得清清楚楚,以巧力拆去那組合的一個支點,整個攻擊的能場組合立時消散。此時文吉沒有對他下手,他便無法找到對手能場的組合結構。

    這大殿雖然開闊,倘若在座任何一人大打出手,此殿必將不保。但這幾人個個都是有身份之人,此時尚未及撕破臉皮而生死相拼的地步,起碼在面子上只是切磋修為。那出手之處,早已將力道限制在極小範圍。但這樣卻大大增加了難度,一方面要全力施為,一方面要避免波及太遠,更加考驗個人修為精湛與控制力。

    那臨將臣一擊無功,轉眼已用食指劃出一個暗血纏絲陣,斑斑血跡憑空而起,轉而又化為暗紫光影。看似雜亂羅萬狀、絲絲入扣,對手稍稍觸碰,立被絞入其中。但偏生他要控制得極為巧妙,那纏絲陣不寬不窄,大不大小,剛將文吉身形輪廓罩住。

    劉迦三人見臨將臣指尖光影奇異,看似飄然無序,卻又有誘人之功,忍不住多看兩眼。三人立時被光影所攝,元神猛然巨震,險些脫體而出,這才知道臨將臣於片刻間已下殺手。

    小阿菜與玄穹皺眉對視,心中皆暗驚道:「這和尚大有來頭,倘若傷在這殭屍手中,殭屍界縱然傾其所有高手出界,也未必吃罪得起!這臨將臣做事也太猖狂了些!」

    劉迦何嘗不知臨將臣此時心意?這殭屍出界以來,未遇對手,乍被文吉震退,哪能就此服輸,勢必要在數招間找回面子。他本欲阻止,但又想看看文吉如何應對,暗道:「倘若文吉對付不了臨將臣,我替他將臨將臣的攻擊力道化解了便是。」此念既起,他法眼已透,盡將臨將臣的纏絲陣融於法眼拆解範圍,隨時應變。他面臨將臣這暗血纏絲陣,其實完全沒有把握。雖說法眼解構諸般力道極是容易,可臨將臣於此小範圍內,必會在剎那間連變千萬種能場組合,劉迦只要在解構時稍有絲微的分寸不對,立時便被會對手趁虛而入。

    忽聽文吉笑道:「臨大殭屍血色純粹,功力精深,老衲只怕無力應付這纏絲猛陣,不如咱們就此罷手,老衲尚有話要對劉迦施主說呢。」話音一落,臨將臣圍在他身形外的暗色光韻竟淡淺而散。臨將臣目瞪口呆,竟說不出話來。

    玄穹等人均未看出文吉以何種力道解了臨將臣的陣法。但劉迦在那一剎那,心中卻一片雪亮。他於法眼之下,清楚地見到臨將臣那鐵箍似的纏絲陣被一股外力解構,只是那外力淡如煙霧、輕若呼吸,且在那瞬間,竟有一股讓人心寧神定的柔光閃過。他雖然看得真切,卻無法以任何方式判斷文吉力道的組合結構,似乎那瞬間的閃念,竟是無比的完美,他心中驚道:「這是法眼?不可能!誰能把法眼用到如此境界?簡直到了不用而用、隨心所欲的地步!」轉念又疑道:「不對!那不是法眼!這手段遠遠超過法眼,遠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破禪鋒劍身中傳來的「咕」的一聲,似想說什麼,又被卡住,劉迦奇道:「你有話直說,幹嘛吞回去?你這怪模樣,就像口水咽進了喉頭,可你偏偏又沒喉頭啊。」破禪鋒苦笑道:「我我……我模擬一下人的狀態好不好?」

    那文吉趁著臨將臣發呆的一刻,轉頭對劉迦道:「你的惡緣將至,倘若屆時不得不去大鐵圍山,須得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你眼中的冥界是莊嚴法地,而非惡火荼毒,那麼佛即眾生,眾生即佛,大事可了。另外,到那無能為力處,莫要執著於眼前得失成敗,可速往西方極樂淨土,起碼留得真性清明。切記我言,不可自誤。」

    劉迦皺眉道:「大和尚,把話說清楚些,我沒怎麼聽明白。」那文吉笑道:「我再不走,又要逼這殭屍惹下業債了,他一身業債已數不勝數,何苦再為他添上一份?」說罷,竟閉目而坐,金光乍過,再不言語。

    劉迦探過,見其已無呼吸,驚道:「又走一個?!」他說話時,呼吸急切,一絲口風過去,卻見文吉的身體竟在輕風間化為灰燼,落在地上,沒入土中。

    劉迦扭頭看了看玄穹和小阿菜,見兩人神情驚訝,似有話說,急道:「大家別把話憋在肚子裡面!這人當著咱們的面,把自己給焚了,難道你們就沒話可說?」

    玄穹「嗯」了一聲,低聲道:「兄弟,文吉二字如何解?」劉迦側頭一想,搖頭道:「文吉?文吉就是文吉,要解什麼?」玄穹笑道:「我聽說文殊菩薩有個法名叫妙吉祥,不知道……」小阿菜點點頭,又道:「剛才他化解臨大殭屍陣法的那片光,好像傳說中的白毫相光……」見劉迦一臉疑色,他又笑道:「我是猜的!」

    劉迦低頭片刻,自言自語道:「剛才這文吉難道是文殊菩薩示現來的?這人也和虛空藏一樣,喜歡玩神秘主義呢。」卻聽破禪鋒在體內歎道:「老哥,那肯定是文殊沒錯的,沒他那與佛無二的境界,誰能在片刻間以白毫相光化掉大殭屍的陣法?既便是你以法眼,也不可能做得那般輕鬆自在。」

    玄穹和小阿菜見他神色坦然,沒有過多驚訝,不禁問道:「兄弟,咱們在書上看到過,那文殊可是七佛之師,咱們有幸得他點化,你……你就不驚歎?」劉迦搖搖頭,看了看正殿當中的三尊佛像,笑道:「我說過了,我一定要學他們的樣,修成無量智慧。既然和他們有相同的志向,大家便是同學、同修,驚歎個什麼?我心中沒有驚歎,只有讚歎,面對臨大殭屍那狠招,他壓根兒沒放在心上,這份灑脫讓人讚歎。」

    說著他心中一凜,對二人說道:「我明白普香和這文吉為什麼說完話就要走了。這兩人的境界不是凡夫所能理解的,倘若長駐於世,被人處處擁護讚歎,容易給人以錯覺,讓人把佛和菩薩看成偶像,而忘了自己就是佛,忘了自己修行。這句話應該怎麼說呢?應該是…」破禪鋒在他體內補上一句:「叫見跡迷本!」劉迦聞言一樂,笑道:「對了,就是不願世人見跡迷本。那意思便是不願世人把成道者當作偶像,一味去追fans,而迷失了本性,忘記了自己才正是那個該見性成佛之人。」

    玄穹點頭道:「兄弟說得極是,雖說營造佛像也是造偶像,可這多是針對根基劣質的人,讓他們心生敬仰後,結下心緣,早晚也有機會踏入修行之門呢。」

    一旁臨將臣緩過神來,悻悻然笑道:「這老傢伙,呵呵,如果他真是文殊……」他對剛才發生的一切記憶猶新,雖然兩人只在極小範圍、極短時間內過了兩招,但修為高下已在談笑間立見分曉。他想了片刻,嘿然笑道:「這和尚也算慈悲,怕老子造下業債,呵呵,我一生殺人率性、喝血坦然,哪還在乎什麼業債?」

    破禪鋒知道劉迦對臨將臣的話似是而非,趕緊又為其補上一課。原來走入至境覺悟的修行者,猶如在黑暗中的掌燈之人,其現世無疑是點燃一盞明燈。眾生雖不見得人人都能看見那燈在何處,又或是不理解那光明的意義所在,但內心深處卻知那掌燈之人是為解脫自己的痛苦而來。就算理性中不知道,那內在的本性卻無所不知,只是暫時被種種外境和業力所迷而已。殺掌燈之人,無疑在滅眾生之希望,無疑在惹下天地眾怒,那宇宙慣性顛覆而至,任你是誰,定被毀至慘不忍睹。這在專業術語上稱為五逆之一:出佛身血。至於其他四逆,網上資料甚多,哥們兒可隨手找到,偶就不囉嗦了。臨將臣見多識廣,哪能不明白這道理?只是他神通既大,自信頗深,寧願由著性子而不願隨便否定自己。

    劉迦暗道:「那文殊甚是慈悲,他不願和臨將臣打鬥,也不願臨將臣因殺他而惹下眾怒,所以才自毀身形,來個一走了之。他臨走時說的話,我可得好好捉摸才是。」

    他心中疑慮漸去,勇氣更增,轉頭對臨將臣笑道:「你不是本事大得很麼?怎麼敵不過……」話剛說到此處,忽感胸口肌肉有撕裂般疼痛,心中一動,眼前閃過一個畫面,他大吃一驚,脫口道:「糟糕!」一時法眼急展而去,連連動念,手中法訣飛舞,看得臨將臣三人莫名其妙,不知他見到了何事。

    劉迦數招一過,似未能如願,一臉彤紅,咬牙叫了一聲「哎呀」,閃身不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