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戮世天妖

第一卷 竊世為妖 第六章 氣運天經 文 / 蘇袖水

    幾輛馬車緩緩的在官道上行走,高頭大馬,金雕玉砌,就連馬鞍上都裝飾著價格不菲的寶石,這種陣仗,一路通達。

    其中一輛馬車內,李添一斜靠著車壁,一本線裝古卷躺在手心裡,密密麻麻的字跡看得人眼花,而那李候此時正與他抵足而坐,手中抓著一隻肥得流油的蹄膀大口的吞吃。

    李添一手中的那本書卷正是那一冊《氣運天經》。與那化名吳姓的青年結識之後,李添一也未曾說明自己要去往何處,而那吳姓青年也似乎樂的如此,當下也就拉著李添一四處遊玩,美其名曰遊山玩水。

    這一路正是要去往一個叫羅瓊山的所在,傳聞中此山高大數萬丈,乃是首屈一指的奇山,山中自成一片天地,景色渾然一體,亦是一處觀景聖地。

    一路上李添一除了傍晚之時會與那群青年圍坐一圈談天論地之外,其餘時間都是坐在馬車裡仔細鑽研著這一冊古卷。

    雖然在丹鼎門中沒有接觸過什麼高深的修煉功法,但是李添一至少知道最終的途徑都是吐納天地元氣凝聚真元,再一看這本書,頓時覺得奇妙無比。

    此書之中未曾有半字提及元氣,甚至連真元、道元都不曾涉及,通篇似乎都講的是一個氣運二字。開篇之處,洋洋灑灑數萬字都在講解這氣運一道。

    天下間修煉之道,一切莫非氣力二字,吐納元氣凝聚為己身之力,當然力積蓄到一定境界著誕生巧,這是後話,而這本書卷講的氣卻是別具一格。

    此氣,實乃是運氣之氣,亦就是運到。天生鴻福之人,運到頗大,若是凡俗之人,王侯將相,不在話下,若是修士之人,天才地寶一人獨佔。

    而書中對於此道的境界卻只有三個,附氣、吞氣、運氣。

    自身並無鴻運之人,運用此書中功法,便可看穿氣運之道,從而結交那些具有大氣運之人,而後受其氣運影響,自可萬事順心,左右逢源。

    而當功法修煉到一定境界之時,就算是天生無鴻運之人,亦可凝聚自身氣運,更可運用殺戮之道竊取他人氣運,此便是吞氣,當到達此境界之時,若不是命中打劫,天上地下諸天寶地來去無阻。

    而到達最後一個境界運氣之時,便可化生九天之龍,以自身掌握天下氣運,光憑一個眼神,便可讓那天之驕子瞬間化作人神共棄之人,端的一個厲害。

    不過此書似乎並沒有明顯的修煉功法,當開篇內容閱讀完畢之後,僅餘下一片功法讓人觀測他人氣運,而後的幾頁竟是一片空白,這實在讓人覺得惋惜。

    默默的消化了這本書上的一些內容,李添一當即毫不猶豫的催動妖元運用功法,雙目之中妖氣湧動,肉眼不可見的兩道毫光透射而出,死死的罩在了那吳姓青年身軀之上。

    一團淡薄紫氣似乎化作了一團火焰籠罩著那吳姓青年騰騰燃燒,可惜那火焰形體雖大,但是似乎非常脆弱,一陣微風便可將其熄滅,待李添一試圖更進一步窺探之時,只見那紫色火焰猛的凝聚成一條虛幻紫龍,大口一張直接把李添一的妖識吞噬了大半,若不是李添一見機收束妖識,怕是修煉經年積攢的妖識這一下就要被吞噬得一乾二淨。

    一聲悶哼,手中的書卷直接摔落在地,眉心之中一種似乎連魂魄都被撕裂的疼痛無法掩蓋的襲來,就這一瞬間,李添一似乎感覺到自己的道行都被削減了不少。

    「狐狸,那個人,不可以用妖識窺探,」李候單手伸來,直接一掌拍在了李添一的胸口,比李添一渾厚了不知幾倍的妖元滾滾而來,瞬間沒入身軀之中,與李添一自身的妖元混為一體,快速修復著遭受的創傷。

    半晌之後,隨著李候撤離手掌,李添一方才重重的喘了口氣。

    「你知道是什麼原因?」李添一好奇的看著李候。

    「真龍之氣,有礙,不可冒犯,」李候絮絮叨叨的說著,腦海裡一片繁雜的記憶傳來,其中許多破碎的片段並不是李候本身的記憶,似乎也是從別處傳承而來。

    這人世之中非有皇親國戚莫得真龍護體,尤以帝王為其中楚翹,那帝都皇城之中更是龍氣四溢,那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自然看不清楚,而在那些超越凡俗之人的嚴重,可是清晰可見。

    傳言之中,帝王之威不可抗,就是由此而來。這也是天地造化,莫非如此,那些修士之中搞來搞去之輩,若是斬殺人世帝王,幾乎不費吹飛之力,更可干預人世變遷。

    那些帝王位極人寰,隨身之物,譬如御賜金牌、尚方寶劍等物,更是有斬妖除魔的莫大功效,人族修士若無噁心,自然無礙,可李添一這等妖修,怕是只要近身,或是步入皇城,怕是立刻消去道行,現出原形。

    心思一轉,再結合那吳姓青年自稱為王,李添一對於他的身份便有幾分把握,當今天下,乃是趙氏血脈,此代帝王名諱為趙嚴庭,而其下更是開枝散葉,子孫數百。

    這吳姓青年怕是其中之一,只是不知他是眾多子孫中的哪一個,不過知道這些信息,也足夠李添一運籌帷幄的了,難怪這一路上,雖然談及的大部分是詩書經典,但也有一部分說的是帝王心術以及排兵佈陣。

    幸好,那丹鼎門排居末尾,書庫之中並沒有太多修習功法,無奈之下,收藏無數凡俗經典濫竽充數,否則李添一也無法矇混過關。

    「離開,吞食血肉,修煉,」李候雖然猜測不到李添一心中的念頭,但是他前往人世,並非是貪慕人世奢華,如果和這個人類走得太近,極可能落得一個身隕的下場。

    「不,」李添一搖了搖頭,如果沒有得到這卷不知從何而來的功法,對於皇族血脈,他自然有多遠跑多遠,但是既然有這個功法,而且這個功法也是隱約對於大氣運者有著貪婪之意,必定會遭氣運抗拒,如果沒有一個萬全之策,絕對不可能推算出其後的幾個境界,如果能夠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既可以不進帝都,又可以依附這個趙姓皇子,必然有大收穫,況且自己的生母能不能錦衣玉食,也可以依托他而實現。

    正當李添一與李候討論其中利害關係時,馬車緩緩的停了,車廂外更是傳來了一個大漢的聲音。

    「李公子,羅瓊山到了,主上請李公子隨行,一覽眾山。」

    李添一推門而出,那個光頭漢子拿著一張矮木凳站立一側,看到李添一走出車廂,當即把木凳放在車側,伸手一扶,當即就把李添一穩穩當當的扶了下來。

    「謝謝趙都,」李添一含笑點了點頭,這大漢乃是那一群護衛的頭領,趙姓王孫說他叫趙都,恐怕乃是化名,其實質卻是這趙氏皇朝之中的都統。

    「李公子,這邊請,」趙都心中也是頗為喜歡李添一,濃厚的書卷氣息,卻沒有那種酸腐之氣,特別是那一種波瀾不驚的心態。

    一行眾人緩緩沿著山路向山中走去,一路上眾人都是興致勃勃,不時的脫口而出幾句對聯,倒真是一群飽讀詩書的公子哥出外遊玩的景色。

    李添一隨著這個趙姓王孫緩步前行,趙都與李候隨後跟上。

    趙姓王孫一副閒情逸致的模樣,觀看著這大好河山,一副沉醉其中的模樣,不過眉心之中卻有一股憂色,似乎內有心結。

    從腰間掏出一把白色紙扇,趙都趕忙從隨身攜帶的背囊裡掏出了石墨、硯台,一手托著硯台,一手磨墨,而後又取出一根狼毫筆來。

    接過筆,李添一在打開來的紙扇上洋洋灑灑的寫了起來。

    「人間變遷有幾許,萬事莫非由人定,要論世間桑田事,只看輪迴又一年。」

    「只看輪迴又一年,好句,好句」

    「若不是李公子在我等眼前寫下如此詩句,只管其詩,其中意境,直追古來聖賢」

    看著李添一揮毫潑墨,青年公子紛紛聚攏而來,待李添一收筆,各個都是迫不及待的傳閱開來,最終由趙都恭敬的呈入趙姓公子手中。

    「萬事莫非由人定,李先生,深得我心,深得我心,」看了這四句詩句,那趙姓王孫心中的鬱結似乎解開了稍許,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提了起來,語氣之中,卻是直接將李添一稱呼為先生。

    李添一點頭躬身一笑,卻是將雙手背在身後,不再言語,神色之中,似乎真正的觀看起這連綿群山來。

    眾人所處,正是在一條傍山路的半腰上,視野稍顯開闊,遠處一片雲霧繚繞,濃濃雲海之中,一輪紅日高掛半空,微風徐動,清新的空氣鋪面而來,無數野禽在天空中結伴飛舞,綠水環繞著青山,一片怡然之色。

    李添一心中一動,似乎一道朦朧面紗被緩緩揭開,天地為之一清,身體之中,一道經脈緩緩伸展,與另外一道相鄰的經脈,緩緩的融為一體。

    「恭喜」

    李候傳來的妖識裡,充滿著喜悅之意,李添一乃是妖狐化身,靈智本來比普通妖修要高,兩人結伴,李添一修為上升,自然李候也能得到裨益。

    而在那些青年眼中,似乎一陣清風鋪面,站在外側的李添一,整個人都成了這美妙畫卷中的人物一般,渾然一體,一股出塵的氣息,越發的濃厚。

    趙姓王孫的眼睛,亮了。

    (晚生拜謝各位賞臉一閱,更是在此厚顏求得兩三票推薦與收藏,再次拜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