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卷 第七百七十三章 點燃了 文 / 雲和山的此端

    第七百七十三章點燃了

    楊改革自己阻止了新軍軍醫的「入世」,沒有立刻讓新軍軍醫出現在世人面前,楊改革覺得,這事,還不能太急,得老百姓自己慢慢的接受,自己慢慢的習慣,讓老百姓自己去把這新式醫術請來才行,自己這麼一廂情願的把新軍軍醫推到世人的懷裡,世人未必會領情。

    反正這次新軍軍醫是大顯身手了,反正是橫空出現在世人面前了,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有那麼好的醫術,楊改革不愁老百姓不找上門。自己站出來和別人請出來這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樣了,楊改革覺得,反正新軍軍醫也雪藏了這麼久了,再雪藏一段時間,也不是什麼大事。

    新軍軍醫開醫官的事,也就這麼奇怪的黃了。

    楊改革一直都在注意陳於廷,三法司介入爆炸案,楊改革準備找茬。

    「大禍事已經發生了有些天了,三法司查得如何了?」楊改革問道。

    陳於廷倒是納悶起來,自己還沒說這事呢,怎麼皇帝倒是先問這個話題了?這個禍事的結果不是都要堆到皇帝頭上的嗎?怎麼皇帝好像……,陳於廷糊塗了。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幾個頭頭立刻站出來。

    「回稟陛下,已經在查證中了……」幾個人道。

    「可有結論?」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初步斷定,乃是**……」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陳於廷率先說話了。

    「哦,**?怎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該是火藥庫管理不當,工匠懈怠而導致了禍事發生……」陳於廷率先說道。

    「哦,是嗎?」楊改革道了句。

    「回稟陛下,是的……」陳於廷回答道。

    楊改革看了看陳於廷,道:「那個大坑,朕也去看過,深得很,爆炸中心,基本已經被摧毀,不知道卿家是如何確定是因為工匠懈怠導致的禍事,不知道是有人證,還是物證?」楊改革問了一句。楊改革倒是蠻鄙視陳於廷的,這種規模的爆炸,爆炸中心都已經被夷為平地了,人都死得不能再死了,連物件東西都被炸得粉碎了,還能調查出是**,那可真的是神仙了。若是說在後代,能依靠蛛絲馬跡,甚至是原子級別的殘餘來分析爆炸的原因,這個楊改革信,但是說在這個年月,要想證明當時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除了自由心證之外,沒別的辦法了。

    陳於廷差點噎死,皇帝居然讓他交代人證或者物證,那種大爆炸,他到哪裡尋人證去?爆炸當場就死了好幾百,人證?都已經成碎片了……,物證?更加的碎片……,他能拿著某塊碎片說是這個東西引起的爆炸嗎?陳於廷快瘋了……

    大臣們都是一臉怪異的看著皇帝,然後幸災樂禍的看著陳於廷。皇帝這個問題,實在刁鑽,向來定案不說全部依靠證據,起碼得有個口供吧,起碼得畫個押吧,可如今,爆炸當場就死了幾百,到哪裡去找口供去?能說話的,都離那爆炸點遠得很,你問他們有沒有看到是誰弄爆炸的,這顯然不可能,這沒有物證,也沒有人證,更沒有畫押,這東西想定案,那可真的是……

    陳於廷真的快瘋了。皇帝不過隨便一問,他就被逼到了牆角。

    刑部和大理寺的那兩個頭頭開始偷偷的發笑。

    陳於廷的臉是紅了白,白了紅。

    「陛下,此禍事當場死傷數百,人證物證皆以無從尋找……」陳於廷不得不承認現實,這確實是個難題。

    「……可,陛下,這也不能說就不是**造成的,陛下,若是不是人造成的,那火藥庫怎麼會好端端的爆炸呢?……陛下,這是可上萬人的死傷啊!如此慘重的禍事,焉能就此罷休?……」陳於廷是急忙辯解道。

    「說的也是,朕也奇怪,為什麼這好端端的火藥庫會爆炸,……若是說管理鬆懈而造成了火藥庫爆炸,朕也不太信……」楊改革見陳於廷激動起來,插話道。

    「……」陳於廷一陣無語。

    「……大內造那是天下都聞名的,若是說管理鬆懈,朕相信不可能造出大內造這種質量上乘的武器來……」楊改革又說道,楊改革是打算保下自己手下的那幾個人的。這種年月的火藥庫,那幾乎就叫手工作坊,手工作坊能數年才發生一次大爆炸,這實際已經說明,管理得很嚴了,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爆炸新聞,也是不絕於耳的。實際自從自己當皇帝之後,自從琉璃齋崛起之後,自己麾下的那些工廠,已經將薪金待遇向琉璃齋看齊了,這兵工廠的待遇實際已經不低,楊改革不相信,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尋死。楊改革相信,這頂多就是無意中發生的慘案,或者說,在無知的情況下發生的慘案。

    「……」陳於廷一陣無語,他都不知道到該如何解釋了,大內造的質量確實是上乘,這是天下皆知的事,這也是他無語的地方,本來,若是沒有爆炸中心點那些人的口供,沒有他們的畫押,找周邊這些人做些口供,畫個押,說這火藥庫管理如何如何鬆懈也是可以的,可他一問,都只說軍火庫管理及其嚴格的,就沒有一個說鬆懈的,這讓陳於廷很鬱悶,很想來個屈打成招,可這火藥庫可不是任他隨意行事的地方,雖然領頭的富明德走了,可還是歸內廷管著,他若是敢打人,只怕後果難料。

    群臣都怪可憐的看著陳於廷,你說你沒那麼大的本事,就別和皇帝斗嘛,這鬥來鬥去,實在沒拿到什麼便宜,這戰鬥力,實在低得不是一點半點。

    「好了,卿家退下吧……,三法司,可繼續查案,查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了這場大爆炸……」楊改革說道。

    「臣領旨……」

    「臣領旨……」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都是早早的領旨了,這事,他們的立場和觀點和陳於廷還是有些區別的,他們倒是不指望和皇帝斗的。

    「臣……領旨……」陳於廷很受傷的答應道,好在皇帝也沒說這案子要如何定案,他還有機會再進行操作。

    三個人頭退了回去。

    朝臣們倒是都覺得可惜了,本想看一場好戲的,可沒料到,精彩的開頭,卻是如此草草的結尾。

    「對了,朕想起一件事了。」楊改革忽然又問道。

    「還請陛下明示……」剛剛退回去的那幾個大臣又站了出來。

    「……朕想起來了,那火藥庫爆炸,朕如果沒記錯,倒不是頭一次發生了吧?應該是有很多次了吧?」楊改革又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那火藥庫爆炸,在我朝,絕不是個案,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了,要說比這次這個禍事還要嚴重的,還有先帝時王恭廠那次禍事,比這還要慘烈些……」刑部尚書見陳於廷沒有答話的意思,於是站出來答話了。

    「哦,是嗎?朕也是這麼說,為什麼會發生過那麼多次呢?只怕是不能用一句**來解釋的吧,難道是次次都是活得不耐煩了,自己點暴自己?這個問題,幾位卿家不妨好好查一查……」楊改革又說道。

    這回,輪到出來答話的刑部尚書鬱悶了,皇帝一句話,他們跑斷腿,皇帝要他們調查大明朝幾百年來爆炸案的原因,這可真的是要他們的老命……,這回不是這個爆炸案沒口供了,而是這兩百年的爆炸案……,他從哪裡弄口供去?

    「臣……領旨……」刑部尚書是無奈的回答道,早知道這是個苦差事,就不該接。

    ……

    散了朝。

    陳於廷是垂頭喪氣的離開的。

    ……

    「陳兄,你這是何苦呢?你這麼和陛下鬥,怎麼鬥得過陛下,你這簡直就是拿起雞蛋撞石頭……」

    陳於廷的府上,一個和陳於廷年紀相仿的人苦苦勸道。

    「……不,陛下這是顧左右而言他,今日確實失誤了,應該緊抓住如此大的禍事,必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這一條的,有了這一條,不管陛下怎麼狡辯,那幾個人,也是跑不了的,可惜,當時……,唉……」陳於廷如此說道。

    「唉,陳兄啊!說句不好聽的話,你這勝算可不大啊!即便是陛下把他們放出來頂缸,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事,陳兄也不想想,陛下又是賑災救濟,又是出紫禁城去看望什麼傷員,這一條一道的畫下來,就是在為這件事擔責任呢,真的到了把他們放出來擔責任的時候,這責任還有多少?……」那個人又勸道。

    「……不得不說,當今聖上,確實是我大明少有的明主啊!……前幾年的那場禍事,同樣是陛下,可沒有當今聖上這麼從容啊!……更別說出大內去看望傷員,這……,唉,也不知道當今聖上是如何學到這些手段的……」陳於廷長歎一口氣,也不得不承認皇帝的手段了得,對比起前幾年天啟大爆炸的那位聖上,這差別可就立刻顯現出來了。

    「就是!陳兄,你看如今陛下的手段,是你能應付得了的麼?……都說有生而知之的人,咱們陛下就是這種人……」那個人依舊是勸說道。

    「唉,老同年,我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陳於廷悶悶不樂的說道,他的苦衷就是,他必須出來和皇帝鬥,皇帝不希望看到朝堂上鐵板一塊,自然得有人出來搗蛋,而他就是那個人,他的前任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了,他必須領導那些「反對派」,雖然是反對派,可皇帝還是要掌握在手中的,怎麼掌握,就是依靠他,依靠他的關係來掌握,小事可以小打小鬧的和皇帝鬧著玩,遇到大事,重要的事,他必須聽皇帝的。

    想到皇帝對朝堂的掌控力,陳於廷內更是一陣無力,這遊戲,他是越玩越被動了,是遊戲玩他,而不是他玩遊戲。

    ……

    翌日。

    楊改革還才剛剛起來。

    王承恩就湊上來稟報道:「陛下,張真人求見,說是有重要的事要稟報陛下……」

    楊改革揉了揉眼睛,有些悶悶不樂的說道:「這麼早就有事啊!」楊改革的瞌睡還沒有完全褪去,閉著眼睛嚷嚷道。

    「……什麼,張顯庸來了……?」楊改革忽然睜開了眼睛,大聲的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張真人求見,說是有重要的事……」王承恩也給嚇了一跳,皇帝這動靜,有點大啊!

    「見……,朕立刻起來……」楊改革翻身就爬起來,精神立刻進入全滿狀態,張顯庸既然能來,那就是說,自己吩咐的那事,有眉目了。楊改革知道,那個大禍事一發生,自己的戰鬥就開始了,既是和人鬥,也是和天鬥,和科技的進步鬥。

    楊改革的穿戴,可謂是神速。幾下就穿戴好了衣裳,洗過了臉,就準備開工見人了。

    ……

    「臣參見陛下……」張顯庸這次來,明顯的十分的愉快,顯然,他又了新發現。

    「哦,卿家這麼早來見朕,可是有什麼喜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確實是有大喜事……」張顯庸立刻眉開目笑的說道。

    「哦,何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那事,成了……」張顯庸極度高興的說道。

    「哦,什麼事成了?」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就是那事啊!就是用電點火藥那事啊!」張顯庸高興的說道。他原本還擔心皇帝叫他摻乎那事,會給他帶來很多麻煩,可實際確實,他回家做了些實驗,很快就發現,他摩擦出來的那個電,確實很容易點燃很多東西,比如最容易點燃的,莫過於酒精了,還有燈油,幾乎就是一點就著,就是火藥要差些,不是很容易點燃,往往要很多次才行,但能點燃,確實絕對的。

    「哦,……」楊改革沒有失望的哦了一聲,懂科學的好處就是多。

    「……陛下,臣實在是沒想到,此事居然還會如此神奇,這簡直是難以想像,若沒有陛下指點,臣實在是不敢相信,會有這種結果……」張顯庸極度興奮的說道,既然他證明了摩擦起電是可以點燃火藥的,那麼,在這種乾燥的氣候下,人體摩擦帶電之後,是有可能將火藥點燃的,也就是說,他有可能破解了兩百年來不斷發生的禍事的起因。

    「這有什麼沒想到的,現象原本就有,只是沒注意罷了……」楊改革道,既然張顯庸這麼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那自己倒是可以加速推進一些進度了。

    「陛下說得是,陛下說得是,是臣愚鈍了……」張顯庸立刻承認道。

    「對了,實驗的器材可帶來了?朕倒是想看看了。」楊改革說道。

    「回稟陛下,臣已經帶來了,就在宮外……」張顯庸趕忙說道。他確實是沒想到,這麼複雜和難以想像的事,居然如此簡單。

    「好,快拿來看看……,不,還是出去看……」楊改革說道。這暖閣裡做火藥點燃實驗,確實也不太好,楊改革決定到外面去試去。

    ……

    不一會,就到了太液池邊。

    張顯庸開始為皇帝展示他的最新的成果。

    那火藥,還是從保衛皇帝的錦衣衛哪裡弄得一小包,帶火藥進皇宮,即便是張顯庸,也別想。

    「陛下請看,這就是普通的火藥,這就是臣上次為陛下展示過的那個起電的東西了……」張顯庸格外的興奮,及其幸福的為皇帝展示著。

    一旁多了一位為皇帝送火藥過來的錦衣衛指揮,也是等著張顯庸,準備看張顯庸如何展示法術的。他接到皇帝的命令,要送一小包火藥進皇宮,這種事,他得親自過問,得得到皇帝的親自點頭才行,問過了皇帝,送來了火藥,皇帝叫他別走,一同看張神仙展示法術,他自然是要瞪大了眼睛的。

    楊改革不住點頭,說實話,那火藥引燃的威力,還是頗大的,楊改革站得比較遠點頭到。

    「陛下,那臣就開始了……」張顯庸說道。

    「開始吧……」楊改革道。

    於是張顯庸開始賣力的轉動那個起電裝置。

    大白天裡,那兩個銅絲之間的火花不是很明顯。張顯庸轉了幾圈見沒什麼動靜,更加的賣力轉動輪子。

    「轟……」一陣白光,然後冒出一陣煙火,同時就是一陣低沉的悶響。

    那個錦衣衛指揮儘管是有準備,可還是嚇了一跳,嚇得趕忙欄在皇帝身前,生怕皇帝收到傷害,其神情,已經緊張到不能再緊張了。

    「陛下贖罪,陛下贖罪,驚嚇到陛下了……」張顯庸立刻請罪道。

    那個錦衣衛指揮已經僵硬在當場了,保衛皇帝,那是出於本能,不用思考就會做出的反應,可看到張真人不用或就把火藥點燃了,這個錦衣衛指揮除了發呆,就只能發呆。

    「無妨,朕沒事,看樣子,卿家所做的事,確實是成了啊!」楊改革說道。看著張顯庸用摩擦出來的電點燃了火藥,楊改革也放心了,科學被證實了,接下來,就有好戲上場了。和人斗未必是自己的目標,和天鬥,和歷史鬥,和傳統習慣、思維鬥,才是自己的目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