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幻想三國誌之龍皇霸業

小說博覽 (轉載)深謀遠慮的渭南之戰(二) 文 / 藍色煙火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八月,曹操大軍經函谷朔黃河西進,到達潼關。(此時曹軍的糧草由洛陽經函谷供應。)潼關雖險,卻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關,須以大軍方可屯守。正因為潼關有此種特點,曹操用大軍緊逼潼關,擺出非要從潼關進入關中不可的架勢,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注意力才能被牢牢地吸引在潼關的防守上。

    這期間,關中各部不斷向潼關增兵,曹操聽說,不憂反喜。事後曹操解釋說:「關中長遠,若賊各依險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來集,其眾雖多,莫相歸服,軍無適主,一舉可滅,為功差易,吾是以喜。」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眼見聯軍的所有力量都已集中到潼關,曹操暗中卻派徐晃、朱靈率步騎四千人渡過浦阪津,據河西為營,準備接應曹操大軍由河東進入河西。史書記載,曹操曾問徐晃如何可入關中,徐晃提出了這個計策。徐晃出身西涼軍,熟悉關中民情、地理,後面的賈詡也是西涼軍出身。

    閏八月,曹操親自率軍從潼關東面的渡口北渡黃河。遂發生了演義中許褚救曹操的那驚險而又壯觀的一幕。至於演義中馬超建議從北岸阻擊曹操北渡,在真實的歷史中,則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可能是羅貫中因不熟悉地理而出現的失誤。

    再說徐晃,剛剛從浦阪津渡過黃河,還沒來得及建立寨柵,當夜梁興即領步騎五千多人前來攻擊,被徐晃擊敗。

    關於此事,曹操應與徐晃約好,在曹操從潼關北渡時,徐晃方才能從浦阪津西渡黃河,否則,消息過早洩露,徐晃會遭到敵人大軍的攻擊。馬超看到曹操北渡,自然知道曹操是想從浦阪津渡河進入關中,遂派梁興帶五千多人前去搶佔浦阪津渡口西岸,通常情況下,這五千人足以阻擋曹操渡河。但馬超沒有料到的是,徐晃已經搶先佔領了浦阪津渡口西岸。經長途急行軍趕到浦阪津渡口的梁興軍,自然不是以逸待勞的曹軍對手。待消息經幾百里路傳回潼關馬超大軍處時,馬超再想派大軍去重新奪回渡口,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曹操事後解釋時說:「賊守潼關,若吾入河東,賊必引守諸津,則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關;賊悉眾南守,西河之備虛,故二將得擅取西河;然後引軍北渡,賊不能與吾爭西河者,以有二將之軍也。」

    有人認為,徐晃、朱靈軍是斷敵退路,或說是襲敵後方,截敵糧草。史書上無此記載。筆者認為,徐晃、朱靈軍唯一目的就是先行偷渡,唯一的作用就是接應曹操大軍渡河。曹操在潼關前折騰那麼久,最後都是為了掩護徐晃、朱靈軍的先行偷渡。

    耗敵

    西渡黃河後,(此時曹軍的糧草改由河東經浦阪津渡口供應。)曹操沿河連車樹柵為甬道向南推進。馬超退屯渭口。(甬道可能是為了保障由渡口向大營輸送補給。)

    筆者推測,曹操這是向馬超表明,準備渡過渭河從背後奪取潼關,用意是將馬超等關中聯軍繼續滯留在潼關附近。馬超退屯渭口,也是為準備防止曹軍渡河。

    曹操又多設疑兵,吸引馬超的注意力,暗中卻從黃河把船駛入渭河,連夜用船搭起浮橋,分兵在渭水南岸紮營。在渭水南岸立營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合適的建築材料,加之屢受馬超騎兵的突擊,一時難以完成立營的工作。後乘天氣突然爆冷,曹操夜裡渡兵在南岸澆築起凍沙城。(筆者推測,曹軍只需在離河岸不遠的地方,沿河築起一道牆即可,而不用像普通營寨那樣四面立牆。)天明時,凍沙城建築完畢。

    九月,曹操大軍全部從容渡過渭水。至此,曹操已經完成了全面攻擊的準備,下面就是怎樣在決戰中,打敗馬超等的十幾萬關中聯軍。如此規模的大會戰,曹操從前沒打過,事實上,三國歷史上也僅此一次。如何選擇決戰時機是打贏會戰的關鍵,敵軍將士戰鬥意志最差的時候無疑就是最佳決戰時機,這通常出現在敵軍必須退兵的時候。

    這時,馬超移屯渭南,並派信使求和,曹操沒有答應。

    馬超由渭口移屯渭南,史書沒有記載原因,筆者推測,馬超這是放棄潼關,準備撤退。

    那馬超等為什麼不自行退回長安或自己的領地,而是先來求和?兩軍對峙,先退者會出現人心浮動,士氣崩潰的局面。尤其是軍本烏合,各有私利的集團,在局面一旦出現標誌性不利時,立即就會土崩瓦解。楚漢相爭時,兩軍相持於滎陽,劉邦、項羽均十分困難,卻無人肯先退。官渡之戰時,曹操幾乎難以為繼,卻苦苦支撐。這就是荀?所說的「先退者勢屈」。

    馬超求和不成又求戰,曹操又不出戰。馬超只好又轉而堅決請和。

    由此可以看出,馬超準備撤退,不是擔心與曹操決戰,而是急於結束野外對峙。馬超為什麼此時突然急於撤退?

    筆者推測,天氣突然大寒,馬超等關中諸軍御寒裝備不足,難以在野外繼續對峙下去。

    另外,由於馬超等關中聯軍在春季三月時,就在潼關屯集十萬大軍,加之用於長途輸送糧草的人力,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當年的農業生產幾乎全廢。此時秋季已過,冬季將臨,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卻徵收不上來新糧,全軍有斷炊之虞,所以聯軍各部急於散兵就食。

    現在許多讀者對糧草如此緊缺不甚理解。古代如何,筆者不能親歷,但對近代中國農村的狀況還是知道的。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前、包括建國前,中國普通農民家庭都處於家無隔年糧的狀況,別跟我提地主,他們是極少數。許多家庭在新糧還沒下來時,便「青黃不接」了。這還是正常狀況下,如果像當年「大躍進」那樣,把壯勞力弄去大煉鋼鐵,就會餓死人了。馬超等關中聯軍的這次反叛,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缺乏,其狀況只會甚於當年的「大躍進」。

    到此,我們已不難理解,曹操為什麼要在九月時全部渡過渭水。因為天氣大寒之後,馬超等關中聯軍就再也無法支撐了,曹操必須把他們緊緊粘住,讓他們不敢撒腿跑路。

    那麼,曹操為什麼又不出戰呢?很簡單,曹操想借此麻痺敵人,使馬超等關中聯軍產生輕敵思想。最重要的是,現在還不具備在大決戰中的必勝條件,曹操不想把雙方三十多萬人的大會戰,還有關中,甚至是國家的生死前途交給戰場上的幸運之神。靠神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靠己就不能心存僥倖。

    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曹操要怎樣做才能「先勝」呢?

    離間計

    這時賈詡建議使用離間計,情節一如演義。結果,離間計使馬超、韓遂等互相猜疑,但是,還沒有演變到演義中那樣自相殘殺。那這樣的離間計還有什麼用呢?用處可大了!只要聯軍各部互相猜疑,曹操就已經具備了在即將發生的大會戰中的「先勝」(具體細節後面詳述)。

    曹操為什麼早不用離間計,而偏在此時開始用離間計?離間計用早了,曹操還沒有完成攻擊的準備,如果聯軍內訌,自己一哄而散,各回老巢,或投順曹操,曹操不能徹底摧毀他們的武裝力量,那曹操前面不都白忙活了。

    後來,在與韓遂最後一次會晤中,曹操一反原先一貫示弱於敵的作法,突然列出五千鐵甲騎兵,陣列森嚴,「精光耀日」,關中各軍,無不為之震懾驚恐。這是曹操大戰前打擊敵人的士氣,為「先勝」又添一砝碼(其對戰鬥所產生的直接效果後文詳述)。

    《孫子兵法》「五事」中的第四件是「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離間計嚴重破壞了關中諸將的為將之道,使得他們把心思不是用在如何戰勝敵人上,全都用在了如何提防自己人。

    「勝兵先勝」已經完成了,現在是「而後求戰」的時候了。

    渭南決戰

    離間計剛剛施用完畢,曹操立即與馬超約期會戰,而馬超也急於結束對峙狀態,遂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為了精確,我們直接引用史書原文:「公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三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會戰,陳壽只用了三十多個字就給交差了,實在有點那個,不過,和司馬遷比起來,還算好的了。

    如果對渭南決戰的描述就此結束,似乎有點太那個頭重腳輕了,筆者只好畫蛇添足了。

    這裡的「公」是指曹操。

    「輕兵」是什麼意思?筆者說不好,筆者只知道「重兵」是什麼意思,不過,這你也知道,筆者就不解釋了。

    「挑之」,筆者理解,和挑逗的意思差不多。在這裡就是,打一下,還不能把對方打得太痛,下手太重,對方會急眼跟你玩命的。但還要給對方以感覺,他隨時都可能遭到攻擊,使他時刻不得安寧而疲憊不堪。既讓對方不勝其擾,還要讓他不敢全力還擊,怕遭到曹操五千鐵甲騎兵的回敬,而使自己的損失大於其他各部。就好像雖受挑逗,還不敢公開去求愛,怕一旦遭到拒絕而受同伴嘲笑。

    曹操此次決戰能夠全勝,戰術上有兩個關鍵。

    第一步,「輕兵」疲勞敵軍。

    「輕兵挑之」的目的,就是讓敵人全軍勞的同時,能讓自己的「重兵」逸,達到以逸待勞的目的。這事說起來容易,具體如何實現,史書上沒有交代,筆者也學淺不知。

    曹操的「輕兵」憑什麼就能和馬超等關中聯軍「戰良久」?這就是離間計的功勞了。如果關中聯軍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曹操的「輕兵」顯然無法「戰良久」。正是因為此次大會戰前,曹操先用了離間計,使得關中各部各懷異心,結果是,臨戰時皆不肯出力,使得曹操只用部分兵力即能與之長時間相持。

    第二步,「虎騎」重擊敵軍。

    也許有的讀者要問,曹操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出動虎騎?如果一開始就出動虎騎,面臨生死關頭,本能會使關中聯軍各部拋棄嫌疑而死地求生的。如果待敵疲憊後,再施以重擊,敵人既使有心拚命,也已無力搏殺。

    關於渭南會戰的策略,曹操後來說到:「連車樹柵,為甬道而南,既為不可勝,且以示弱。渡渭為堅壘,虜至不出,所以驕之也;故賊不為營壘而求割地。吾順言許之,所以從其意,使自安而不為備,因畜士卒之力,一旦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馬超等關中聯軍一敗而軍馬損失殆盡,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堅固的營壘可以退守。不建營壘,是因為曹操的驕敵之計使馬超等認為,曹軍弱不能戰。

    尾聲

    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結束了,「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這場大決戰,關中諸將的武裝力量基本損失殆盡,從此結束了關中軍閥割據的局面,關中各郡進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範圍。

    曹操從起意解決關中問題伊始,便精心運籌戰爭「五事」,在最後決戰時刻,使對手關中聯軍「五事」皆失;在戰役進行中,恰當運用兵者詭道、正奇結合的用兵之法,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決戰的全勝。由此觀之,曹操在渭南之戰中的謀略,堪稱「廟算」勝敵的經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